聂危谷教授答客问

合集下载

考点01 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考点01 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考点01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目录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梳理(基础知识、选材特点、课内梳理、方法指导)3.考点精讲(文体特征、借思维导图读文本)4.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 考点分布2021-2024新课标Ⅰ卷(含2023四省、2024九省命题)【命题规律】①形式上,有非连续文本和连续文本两种形式。

如:新课标Ⅰ卷2024年采用非连续文本形式,2023年采用连续性文本。

②文体上,有学术论著、论文、科普文等。

③题材上,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现象、历史地理学、生物科普等。

④题型上,客观题+主观简答题,采用3+2或者4+1的模式。

⑤新变化:重视教考衔接。

2023年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后真相时代》回扣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2023年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1与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相关联,其中第1题B项提到的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

这些都是部编教材的新增内容。

【备考策略】1.重视教材研读以五册教材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取文章有效信息,梳理文章思路与主要观点。

2.拓宽阅读视野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

加强具有学术性的、有深度的、有逻辑性的文章的阅读训练。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文本类型,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以形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技巧培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应有别于文学类文本,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工具性、方法性更为突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等形式,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一、基础知识(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①论点二、选材类型信息类文本的选材分为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大类。

(一)论述类文本主要文类①政论文: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得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lǜ shuài】率.领()效率.()统率.()【hé hè】和.平()附和.()一唱一和.()【píng bǐng】屏.障()屏.息()屏.风()【è wù】厌恶.()可恶.()凶恶.()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qīng tíng chú tou biān fú hé xié()()()()nù hǒu xiāo sǎ méng lóng jiàn kāng()()()()三、选字组词。

(3分)【离璃篱】()笆()开玻()【刚岗钢】()材()才()位【访妨防】()守()问()碍四、选择题。

(8分)1.“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A.兴趣B.随兴而写的诗C.杂乱的兴趣2.“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A.死皮赖脸B.逃亡C.顽皮,淘气3.“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句子中存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转折B.表示递进C.解释说明4.下面不是唐朝的诗人是()A.孟浩然B.杜甫C.陶渊明五、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8分)天高地()前俯后()五彩()谰欣喜若()震耳欲()无忧无()从容不()()促不安1.画“”的词语是含有“天、地”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2分)2.画“”的词语是ABAC式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3. 画“”的词语是形容声音很响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2分)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可能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修改病句)2.不论..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用..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3.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

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
剂量的限制,1999年治疗癌痛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由5日 延长至15日剂量 ? 2000年实行麻醉药品“备案供应”管理 ? 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废止麻醉药品使用卡制度 ? 2012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镇痛药物和姑息治疗药物
临床实践指南(CPG)
20世纪80年代AAPM/APS 的共识:
循效﹥循证
1990年:中国癌症镇痛元年
WHO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研讨会
1990年广州 研讨会讲员合影
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国在行动......
1990年
?在广州召开了第 一届WHO和卫生组织 的癌症疼痛和姑息 治疗会议,十几年 来对临床医师进行 相关培训,使医师 对麻醉药使用和管 理有进一步认识
2007年
王雅杰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9;9(2):81-83 .
WHO三阶梯镇痛指南在我国的推广
? 20世纪70-80年代:医疗模式的改变,阿片类药物受体研究进 展,缓释片出现
? 1986年:在广州举办“癌症三阶梯治疗”培训班 ? 1998年处方剂量重大调整,吗啡控缓释制剂处方量不受
肿瘤工作者的基本功: 癌痛程度的判断
—不分科别、不分医护: “疼痛之弦常绷紧,止痛之术熟于心”
? “患者说痛就是痛,患者说多痛就是多痛”
? 评定疼痛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需不断调整 ? 疼痛是否存在、程度如何,未必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 ? 评估技术:NRS、量表化、电子实时记录(疼痛听诊器) ? 量表的使用尚在摸索过程,目前我国尚没有成熟的量表。
13
关于疼痛定义的讨论
疼痛是主观的,只有患者知道疼痛的强度和频率, 疼痛的这种主观性决定了为其定义的复杂性。
一个完善的疼痛的定义应有生理、病理、心理、神 经、躯体、主观、客观、精神、社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既能满足医学、社会、医患的需要,又符合伦理、法理 原则,并在实践中能广泛重复且得到承认 。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2011年10月21—23日贵州关岭会议组织机构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合作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承办贵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大地球与空间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大会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品先同济大学张弥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周志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邱占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邱铸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项礼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曹瑞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汪啸风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郑守仪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沙金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郝守刚北京大学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主席: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主席: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革沈阳师范大学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万晓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尹崇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军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元青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文利北京自然博物馆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伟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向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宇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成文吉林大学王汝建同济大学邓胜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冯伟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卢立伍中国地质博物馆白志强北京大学任东首都师范大学刘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刘家润南京大学华洪西北大学孙革吉林大学孙元林北京大学孙春林吉林大学孙柏年兰州大学巩恩普东北大学吴亚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兆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张兴亮西北大学秘书长:张喜光云南大学李勇长安大学李奎成都理工大学杜品德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波常州中华恐龙园沈树忠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木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孝红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周传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欧阳辉重庆自然博物馆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涛中石化西北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卓中山大学郑晓廷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金昌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姚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施贵军南京大学洪天求合肥工业大学姬书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训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高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黄清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智斌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彭进贵州大学曾勇中国矿业大学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詹仁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秘书长:蔡华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刘建波北京大学张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纪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何卫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跃武吉林大学单华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学术秘书:王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闫德飞兰州大学胡东宇沈阳师范大学尹士银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许晓音常州中华恐龙园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8期会讯欢迎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和参会代表:欢迎您于金秋十月来到古朴秀丽的贵州关岭,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聂惠民追溯《伤寒论》30年研究

聂惠民追溯《伤寒论》30年研究

仲景组方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立法组方严遵经旨。每首方剂的君、臣、佐、使,层次分明,配伍协调,功能明确,充分体现了经方的特色。二是“辨证用方”恒定不变。以“辨证”为前提,依据辨证结果作为论治标准,选用方剂。若方剂有加减变化时,亦严格遵守“方随证变”的原则,即在辨清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明兼症,根据选用的主方进行加减变化。
在30年中,聂惠民编著出版专项研究《伤寒论》的系列医籍共8部。《经方方论荟要》专论经方,包括《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的全部方剂,是一部全面系统整理的历代名医经方方论总汇,可谓“名家验萃,集于一书”。
《聂氏伤寒学》是一部全方位研究《伤寒论》的专著。该书以原著为基准,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理、法、方、药运用规律进行深入阐述,探索了新的伤寒学术体系,弘扬了仲景学术精粹。全书融会了古今多种研究成果,总结了近50年研究伤寒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内容翔实,见解独到,经验丰富,实用性强。《伤寒论与临证》一书主要阐述《伤寒论》与临床的关系,从临床实践中阐发《伤寒论》的价值与应用。《长沙方歌括白话解》突出陈修园所著的《长沙方歌括》中113经方的辨证要点、方药用法的实用性。《名医经方验案》收录了古今名医大家经方验案一千多例,加以阐发,使医案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还有《伤寒论集解》、《伤寒论析义》等。
仲景运用经方,常常灵活多变。以经方为母方,可以化裁出一系列方剂。聂惠民在临床上尊仲景用方原则,依辨证而论治,据立法而用方遣药。如治疗多种热病,采用竹叶石膏汤一方多用,尽收良效。
实验研究科学 新药品种增加
经方的药理、药效及其毒理的实验研究,既往多年可以说是一个空缺,真正运用严格的科学实验方法,对《伤寒论》所载方药的研究始于近3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普、简、兼、效”是仲景方药彰显的四大优点,即采用经济实惠、效果优秀的常用药物,以精简的药味、科学的配方,组成方剂用于治疗外感病与杂病。若正确辨证,依证施方,融会贯通,则收桴鼓之效。每一首经方中组成药味,少的只有两三味,大部分方剂是四至七味,超过十味以上的只占少数。因此,“方小、药精、效宏”是经方的三大特点。仲景之方历经各代名医实践,长盛不衰,疗效永存。如清代名医陈修园称赞仲景经方“其效如神”,“愈用愈神奇”。

26871870_讷于言_敏于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

26871870_讷于言_敏于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

他们发现的中国螈是鱼石螈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扩大了泥盆 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 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通过对肯氏鱼化石深入研究,确 立了内鼻孔与鱼类后外鼻孔之间的同源关系,推动了对四足动物起 源或鱼类登陆过程的研究。Nature 的评述文章认为:“内鼻孔的起 源是一个已争论了上百年的问题,新的资料实际上给出了一个明确 的答案。”2006 年,在导师张弥曼院士 70 岁之际,朱敏将自己当时 的一项重要发现——晨晓弥曼鱼献给了自己的导师,这篇论文同样发 表在 Nature 上。
接踵而至。面对众多荣誉,他依旧保持低调,更加强调埋头苦干精 神。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朱敏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华南泥盆 纪鱼化石研究”项目的工作,该项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 等奖(1993)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5);他先后获得国 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 优秀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国家机关 杰出青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六届中国 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奖等奖项; 2013 年,朱敏领衔完成的“硬 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面对 各种荣誉和奖项,朱敏时刻告诫自己要戒骄戒躁、沉下心、面对 各种荣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经常跟学生说:“我们既要钻得 进去又要跳得出来;各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多看看杂书;除了保 持每天要看专业最新的资料外,还要关注相关专业的文章,看看 别人关注什么科学问题。科学的灵感往往是在学科间的碰撞中激 发出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要从小事、小课题做起,慢慢积累, 脚踏实地地做事、做人”。
> 云南曲靖古鱼王国一系列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发现 . All Rights Reserved.

从《对科学院的答复》看历史中真实的陈寅恪

从《对科学院的答复》看历史中真实的陈寅恪

从《对科学院的答复》看历史中真实的陈寅恪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之学,《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其代表作,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就。

说起陈寅恪先生的大名,这几年真的不能不说是如雷贯耳,从媒体到学界,无一不是极尽夸赞之词,什么“史学大师、文化巨匠、旷世奇才、中国不可企及的高峰”等等,不一而足。

即便是在普通民间,也少不了一些人天天把他的名字摆在嘴边,都拿他来附庸风雅,好像谁不说陈寅恪、谁不知道陈寅恪,谁就“算不上文人”、“没有文人风骨”一样。

可是,历史在今天毕竟不是一项很受欢迎的学问,陈寅恪先生也不同于普通的学者,他的著作选题内容既很专门特殊,文字也是大堆大堆地引经据典,显得极为古奥难懂,根本不迎合大众的口味,真正感兴趣的人想必不会很多(我们看看他写的《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就不难体会到这一点)。

至于如今铺天盖地地对陈寅恪先生肆无忌惮的吹捧,究竟有多少完全客观准确,笔者才疏学浅,自然也不好下定论。

当然,笔者也不是说陈寅恪先生担当不起这些名号,但是,我总是觉得,这并不是一股十分正常的风潮,有多可疑的地方深藏其中,甚至让人嗅到一股“炒作”的味道。

而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从陈寅恪先生的一篇口述文字说起。

新中国建立之后,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同年10月,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创办刊物《历史研究》,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拟由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分别出任一所(上古史研究所)、二所(中古史研究所)及三所(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11月中旬,陈的学生、时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的汪篯南下广州请陈寅恪北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