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东亚——日本 (常忠诚)
试析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侵略理论

试析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侵略理论史桂芳内容提要: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有许多使略理论。
这些俊略理论配合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政策,从理论上说明日本俊略的“合法”性,并煽动日本国民支持使略战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东亚联盟论、东亚协同体论和大东亚共荣圈论。
这些理论在实现日本独霸东亚、称雄世界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其手段有所不同。
东亚联盟论主张以王道主义为指导,以“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为条件,建立东亚联盟;东亚协同体论则主张以协同主义为指导,用协同主义代替中国的民族主义;大东亚共荣圈则以建设东亚新获序为名,扩大使略,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其中,东亚联盟不仅限于对理论的阐述,而且成立了东亚联盟协会,形成东亚联盟运动。
汪精卫集团也大肆鼓吹东亚联盟是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发展,在其统治地区组织了东亚联盟组织。
东亚协同体论者组织的昭和研究会在日本新体制运动开展后,参加了大政奚赞会。
大东亚共荣圈被日本政府直接表述为基本国策。
关键词:侵略理论东亚联盟东亚协同体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有许多侵略理论。
这些侵略理论配合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政策,从理论上说明日本侵略的“合法”性,并煽动日本国民支持侵略战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东亚联盟论、东亚协同体论和大东亚共荣圈论。
这些理论在实现日本独霸东亚、称雄世界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其手段有所不同。
东亚联盟论主张以王道主义为指导,以“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为条件,建立东亚联盟;东亚协同体论则主张以协同主义为指导,同协同主义代替中国的民族主义;大东亚共荣圈则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名,扩大侵略,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其中,东亚联盟不仅限于对理论的阐述,而且成立了东亚联盟协会,形成东亚联盟运动。
汪精卫集团也大肆鼓吹东亚联盟是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发展,在其统治地区组织了东亚联盟组织。
东亚协同体论者组织的昭和研究会在日本新体制运动开展后,参加了大政翼赞会。
大东亚共荣圈被日本政府直接表述为基本国策。
大东亚共荣圈-日本 张吉亮

大东亚共荣圈,1940年7月26日日本提出的所谓构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妄图在亚洲、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计划。
早在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就决定了作为长期国策基本方针的《国策基准》,把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统治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帝国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
这是“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初设想。
1938年11月3日,近卫文麿政府发表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这一声明的实质是表明日本要独霸中国东北及更广大地区。
1940年春夏之际,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在西欧得逞一时,荷兰、法国败阵,英国困守三岛,惶惶不可终日,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实现其在东亚的扩张时机已到。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制定了载有所谓“共存共荣”内容的“基本国策纲要”。
同年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发表声明,正式抛出了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这个计划是以日本为中心,以其所谓的“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供日本掠夺和剥削,由它主宰一切。
被列入这个“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
1941年底至1942年初,日本陆军省和拓务省制订“大东亚共荣圈土地处理方案”时,还确定要占领苏联的远东地区,把它纳入“共荣圈”。
1943 年11 月5—6 日在东京的国会议亭堂召开大东亚会议,日本军国主义主导的一个“首脑”会议,因标榜大东亚共荣圈故名。
会议旨在缓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反日运动,加强对各傀儡政权和仆从国的控制,以应付盟军的反攻。
出席会议的有:汪伪政权行政院长汪精卫,泰国总理代表旺·怀他耶功亲王,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菲律宾第二共和国“总统”劳霍尔、缅甸“总理”巴莫,“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脑钱德拉·鲍斯等傀儡政权和保护国首脑。
日本现代忠义观解读

日本现代忠义观解读作者:刘清哲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7期摘要日本的忠义观是中国儒学的忠义思想传入日本后逐渐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融合形成的日本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
日本的忠义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内涵。
在现代日本社会道德伦理观中,忠义观依然居于重要位置。
在现代小说、戏剧,音乐等方面也常有所表现,成为唤起日本人共鸣的主题。
本文主要就忠义观在日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价值做一简单解读。
关键词日本忠义观1日本忠义观的起源与变迁1.1起源忠义观是起源于中国儒学的传统伦理观念,中日两国辞书各自解释如下。
中国的《辞海》对忠义的解释为:忠:(1)忠诚、尽心竭力;(2)特指忠君。
义:(1)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2)情谊、恩谊。
日本的《广辞苑》将忠义解释为:忠:诚心无私、忠君。
义:(1)事物之道、人的行为之道;(2)人际交往中的情谊、体面。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发现:关于“忠”字,两国的辞书基本上都把它定位于“事君” 与“忠、君”之上,中日两国在“事君以忠”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认识。
关于“义”字,中国的辞书着重于为人之道以及思想情操的解释,“江湖义气” 就是最好的表达;“忠义”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人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不仅含有儒学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
1.2忠义观在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内涵江户初期,由于武士势力的抬头,担当其社会性质的忠义观开始形成,表现为武士对主君的忠义奉公,主君对武士的厚爱。
江户时代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町人社会,武士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渗透到町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及商业活动规范之中。
在此,忠义观主要体现在“义”上,其意义在于面子、情面、情义。
其中包含无奈而为之的人情世故。
明治维新以后,武士阶层消亡,忠义演变为对国家的忠诚,从而确立了日本全体国民对天皇的忠义和对各类人履行的义务。
二战中,日本鼓吹忠君思想,麻痹民众,挑起战争。
东亚经济恳谈会与日本对我国华北的经济统制

东亚经济恳谈会与日本对我国华北的经济统制任云兰半个多世纪前,日本为了侵夺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农林矿产资源,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确立“皇国”霸主和东亚各民族的“附属国”地位,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
在此过程中,日本侵略者在实施军事占领、奸杀掳掠等赤裸裸的武装强暴手段的同时,为缓和其与被侵略国家的民族矛盾,也曾授意“民间组织”启动了一系列武装之外的“软化”系统,以及“亲善”手段对这些国家实行“软化”政策,东亚经济恳谈会正是这一政策中的关键一环。
目前国内学者对日本侵略多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角度来研究,而从所谓“民间网络体系”来研究者为数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对“东亚经济恳谈会”的组织构成及其在对我国华北经济统制中的作用、性质的剖析,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伎俩。
一东亚经济恳谈会的组织构成东亚经济恳谈会于1939年7月在东京成立,首任会长为乡诚之助。
1940年获日本社团法人资格,并分别于各地成立本部。
1942年该会兼并了日满实业协会、日本海外经济联盟和南方经济恳谈会。
现将东亚经济恳谈会的结构系统列图如下:从上图所示可以看出,东亚经济恳谈会从总部——本部——地方委员会——地方委员会分会,各机构层层叠叠,互相统属,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
从机构上保证其有力协助战时的日本政府及军方统制东亚各国的行动。
在部门设置方面,东亚经济恳谈会常设委员会最初为八个。
即综合、农业、交通、重工业、轻工业、贸易、金融、劳务等。
旨在就大东亚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审议立案,并向日本官方呈报其结果。
1942年为适应形势要求,常设委员会调整为经济委员会和民族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下设农业、矿工业、金融、贸易、交通、劳动等六个分部。
〔1〕为了配合总部的机构设置,下属各本部及各地方委员会也设置了相应的专门委员会。
如天津地方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分为农业、工业、矿业、贸易、金融、交通等六个部门,负责对各该部门有关事项。
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常忠诚)

(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1.概念:商品谷物农业 是一种以生产 小麦 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 的农业地域类型
、 玉米 等
(1)作物:以种植 小麦
和 玉米 等谷物为主
生产规模 大,商品率 高 (2)特点:
机械化水平 高 。
(3)经营方式:一般以 家庭农场 为主。
(4)分布:
世界(家庭农场为主): 美国 、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 中国(国营农场为主): 东北 、西北地区 俄 罗 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水稻梯田”被批准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图一为“哈尼水稻梯田景观图” 材料三 图二为“哈尼水稻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2)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水稻种植业 ,该区域农业 地域类型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充足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主要地形区:
分布在 平原 地区,稻田集中在土地肥沃的河流沿岸 与 下游三角洲 地区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主要地形区:
在水源充足的 丘陵 地区,依山修筑势 水平梯田,种植水稻。
生产特点:需要投入大量 劳动力 , 精耕细作 的集约农业
③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雨热同期)
③有利条件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及措施
①、问题: 灌溉水源不足——限制性条件 ②、产生原因:
①、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气候,雨热不同期,而且地处大 分水岭的雨影区; ②、墨累-达令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③、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适于灌溉。
③、解决措施:
东水西调
东水西调
东 南 信 风
中日关系 理性爱国

• 国防部:我们对日本领导人粗暴践踏中国和其他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公然挑战 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日方必 须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国家概况
• 中国
• 中国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 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中国是国际社会 的中流砥柱,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 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 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外汇 储备;亦是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 一。不过中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地区发展也不平衡。
国家概况
• 日本
• 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 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 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为单一民族国家,实行 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自20世纪60年 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科 学研发能力居世界第三,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 与第四大进口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国民拥有很高的生 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东海大陆架问题
• 东海最宽的海域,不过360海里。如 果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200海 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东海至少有40海 里宽的争议海域。与日方坚持的“中间 线”原则不同,中方坚持的大陆架自然 延伸法则。二者的标准不一,造成至少 相当于3个浙江省面积的海域的争执。 尤其是在海底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海域, 争执尤其尖锐。其实,这一事件的背后, 无非是国家利益的争夺。而国家利益高 于一切的原则,使原本存在的分歧更加 扩大化
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 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

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评 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安成日!!武汉大学教授熊沛彪博士撰写的 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一书,于2005年9月正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熊沛彪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历经数年的深入研究、补充、打磨之后推出的一部具有相当学术功力的日本近现代对外侵略扩张史研究专著。
该书比较充分地利用中日两国的档案、相关人士的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系统地勾画和论述了自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形成和展开的全过程。
该书共9章,由∀序章近现代日本对外扩张战略与中日战争#;∀第一章东亚国际体制的动荡与日本对外战略扩张的初步展开#;∀第二章九一八事变与华盛顿体系的动摇#;∀第三章日本东亚新秩序政策的初步展开#;∀第四章中日战争初期日本的战争目标与东亚战略#;∀第五章日本的战略调整与武汉、广州会战#;∀第六章∃东亚新秩序%与日本既定战略的进一步开展#;∀第七章欧洲大战的爆发与日本的战略对策#;∀第八章日本的南进战略措施#构成。
该书以丰富新颖的资料,从近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对近现代日本的霸权战略进行了深入再探讨。
新研究资料的发掘和新视角、新研究方法的导入必然带来学术研究上的新突破。
纵观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该书在资料方面有新的突破。
有关日本近现代史的研&186&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究可以说都是一些老问题,老问题要想有新的突破,就需要新的资料的发掘。
以往国内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和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研究,除了极少部分研究著作以外,在第一手资料方面,多局限于国内的档案资料和有关人士回忆录以及国外学者的研究著作的基础之上。
由于近现代日本史研究及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研究的历史较长,目前国内能够继续挖掘和利用的资料已不多。
熊沛彪博士利用到日本学习、研究的机会历访日本国会图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收集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日本近现代对外扩张政策、对外战略方面的外务省和军部的原始档案、个人遗存文献等,从而突破了以往研究的资料方面的局限。
中日关系概述

中日关系概述一、近代史上中日关系近代以前,中日两国之间已经存在国家的交往,同时,民间领域的交流也在频繁展开。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常被称为朝贡关系。
如果周边国家向中国派遣使节并进献贡品,中国就承认该国国王的权位,并回赠礼品。
之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就不再进行特别的干涉。
16世纪后期以后,中国与日本已经不存在朝贡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展开。
在这种大的框架下,中、日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美各国为了顺利地销售商品和获取原料,开始侵占亚洲各地。
这一时期东亚的历时就不能不在欧美各国的强大压力下展开。
中国试图击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倾入,但是在战争中失败,被迫以不平等的关系同西方国家交往。
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的消息是日本幕府政府感到震惊。
在10年后,即1853年,当美国军舰来到日本逼迫其开港的时候,幕府在第二年就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而开国了。
接着日本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68年日本武士中反对幕府的势力上升,推翻了将军的政权,建立了新政府。
幕府被推翻,新国家诞生,这一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被称为“明治维新”。
新政府成立后积极向欧美学习,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仿真。
为此,积极展开对外交流,政府聘用了许多外国人作教师,并把留学生派往欧美。
日本新政府在成立四年后拍使节团前往欧美学习,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情况后回国。
使节团的出访清楚地表明了日本要走的道路,即脱离亚洲,加入西洋强国之中。
因为这时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洋落后,应将亚洲“先进”的日本的支配之下。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中国的抵抗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新国家的日本,随着实力的增强开始动用军队对东亚地区实施侵略。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后,遂将台湾变为殖民地;1905年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又将韩国变成保护国;在控制大连、旅顺和库页岛等南部地区的同时,日本又开始加速对大陆进行侵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考点一亚洲分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试题调研
(2012·四川文综)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 回答2~4题。 蒙古国 乌兰巴托
第七讲
东亚——日本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2015年12月9日
第七讲
东亚——日本
一、东亚 二、日本 三、东南亚
一、东亚
1.位置与范围
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蒙古、 中国、朝鲜、韩国、日本。
2.沿海和内陆的差异
(1)范围:沿海包括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朝鲜、韩国 和日本;内陆包括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蒙古。
温带季风气候
关东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针对性练习
1.图中全部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 是( D )。 A.④ B.③ C.② D.①
2.导致日本日平均 气温≥10℃的日数分 布自南向北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B )。 A.地形差异 B.纬度不同 C.土壤成分 D.降水多少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 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题。
1.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 B )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昆仑山 2.关于②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力资源贫乏 C.位于太平洋板块 D.多火山地震
D.天山
3.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 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E,38.1°N)的9.0 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 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3.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D.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4.经济类型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料、燃 料。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率高,以_________ 加工贸易 为主的经济。
3.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 素是( D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4.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 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 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 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 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 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 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 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 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 施的维护;③……
1.(2016·扬州高二期末)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 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 因是该岛( B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电子工业发达,有“硅岛”之称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 洋沿岸,是因为( D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5.农业
农作物以___________ 为主,科技水平高,渔业发达。 水稻
(4)经济:沿海工业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内陆以畜 牧业为主,经济较落后。
东京
畜牧业
北京
首尔
东亚夜景
1.读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2)题。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 B.西北风
( A ) C.西南风 D.东北风
1.读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2)题。
4.主要工业区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 岸,主要工业区有图中 的京滨工业区、名古屋 工业区、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以及濑户 内海沿岸工业区。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 良港湾,交通便利,利 于进口原料、燃料,出 口工业产品。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
针对性练习
读“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的百分比图”,完 成下题。
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B )。 A.人口稠密,劳动力过剩 B.自然资源缺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山区面积广,平原狭小
针对性练习
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B )。 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国土的两端 D.岛屿的内陆地区
6.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和服是日本人 的传统服装。 (2)文化特点 东西方兼容,既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具有强烈 的现代气息。如和服与洋服并存等。 (3)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针对性练习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B.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C.近年来日本将一些工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工业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笠云
富士山
地形以________ ______,最大平原是_____ 。 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山峰是 富士山 关东平原
关东平原 富士山
针对性练习
1.日本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D )。 A.以平原为主,山地较少 B.北高南低,平原广阔 C.多高原,地形起伏小 D.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国土面积狭小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地形: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日本多山;内 陆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3)气候:沿海以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针对性练习
根据右图,回答1~2题。 1.A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有关B国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附近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 D.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国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D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地下岩浆活动频繁 C.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 发地震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 比较活跃
3.气候
一、日本 3.气候 北海道 温带季风气候 本州 四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 九州
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 暖流 交汇的海域,例如北 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等。秘鲁渔场的 成因是 。 上升流作用 北海渔场 亚欧大陆 北海道渔场 非洲 秘鲁渔场 南美洲 北美洲 纽芬兰渔场
南极洲
针对性练习
四图中,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日本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 ,25°N~45°N之间。
45°N
125°E
150°E
25°N
(1)位置: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________ 日本海 。 以____________ 朝鲜海峡 为界与韩国为邻。
日本海 太平洋 朝鲜海峡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 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 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 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 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 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 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 量大。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 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 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 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 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
太平洋 日本海
冬季,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夏季,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太平洋 日本海
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
(2)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 。 海洋性
2.日本东北部当地时间2015年6月11日13时51分发生里氏5.7级 地震,震感强烈。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日本群岛 亚欧 板块和________ (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________ 属于地震多发区,属于___________ 环太平洋 地震带的一部分。 (2)图中字母表示的主要工业城市:A________ 。 东京 ,B_________ 北九州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 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 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①日本河流短;②流域面积小; ③水流急;④流量季节变化较 明显。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 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①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 于航运;②水能资源丰富。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 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 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 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