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模拟试卷三.docx

合集下载

山西版中考语文语文模拟试卷(三)

山西版中考语文语文模拟试卷(三)

2018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

(《游山西村》陆游)(2)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白居易)(3)半卷红旗临易水, 。

(《雁门太守行》李贺)(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6)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 ”表达了诗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面对衣着光鲜的“同舍生”,丝毫不感到羡慕的原因是:“ , 。

”二、读·思(38分)(一)“孝”是一个有温度的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请积极参与“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字源解说:孝,甲骨文写作。

字形“”在上,表示长者、老人;下为子,在老之下。

整个字的本义是顺从侍奉老者、长辈。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决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决对服从。

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力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画“孝”识“孝”】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孝”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一名同学发现字源解说中有错别字,请你改正别字。

(2分)(1)“决对”改成“ ”。

(2)“有力”改成“ ”。

【读文赏句】 主持人开场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

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

”动物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就可以忘记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doc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doc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 .狡黠(xiá) 粗糙(zào) 引吭高歌(háng)B .贮蓄(chǔ) 骸骨(hái) 毛骨悚然(sǒng)C .冗杂(rǒng) 栈道(zhàn) 扣人心弦(xián)D .污秽(huì) 濒临(bīn) 叱咤风云(chà)【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音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 .斓语 力挽狂澜 荟萃 鞠躬尽粹B .阴晦 诲人不倦 耸峙 恃才放旷C .必需 锋芒必露 抵挡 锐不可当D .契约锲而不舍 鉴定 油光可见【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 .古老的修道院优雅、严肃,从院里传来阵阵唱圣诗的和谐女声。

B .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扣人心弦。

【答案】B难度:中等 知识点:词语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

与朋友风别一年多,可一起生活、学习、娱乐的时光却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未曾离去。

B.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C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次妈妈的温柔呵护?有多少次妈妈的深情拥抱?D .支持,是满天的繁星,再小,也能打破黑夜,支持,是满地的嫩芽,再小,也能抹除绿意。

(完整版)山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模拟试卷(三)

(完整版)山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模拟试卷(三)

1 / 242018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 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游山西村》陆游)(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白居易)⑶半卷红旗临易水, _______________ 。

(《雁门太守行》李贺)(4) ____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5) _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⑹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 多更rft 扌<龍 丘4胃扎槓K 時 曆吏寻」fc>k 彳由于步悔It十& ■ch 丄 1<⑺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面对衣着光鲜的同舍生”丝毫不感到羡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读思(38分)孝”是一个有温度的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请积极参与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孝,甲骨文写作李。

字形“”在上,表示长者、老人;下为子,在老之下。

整个字的本义是顺从侍奉老者、长辈。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决对权威的顺从叩希丈的甲itjt料挣弱的【画孝”识孝”】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孝”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一名同学发现2 / 24字源解说中有错别字,请你改正别字。

(2分)(1)决对”改成: ________”。

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评(三)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一)1.古诗文中的意象往往蕴含着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志趣。

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以“云之蕴”为主题探究“云”这一意象的丰富意蕴,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10分)云之蕴诗文名句记录光影流转(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是悠然的春日光阴。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明暗交替变化的朝暮之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是对时光去留的感慨。

(崔颢《黄鹤楼》)寄寓超然意趣(4)愿感受“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壮丽。

(李清照《渔家傲》)(5)愿做大鹏,有“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北冥有鱼》)(6)愿借日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畏。

(李贺《雁门太守行》)衬托个人心境(7)“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五身天地苍茫间,顿感个人渺小。

(张岱《湖心亭看雪》)(8)“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前途充满艰险,生出无限惆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塑造了一个有家国担当的诗人形象,请你参考批注示例,从下面诗歌中任选一句,为诗中杜甫的形象作批注。

(2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山西省三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山西省三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山西省三模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应届(yīng jié)讣告(fù gào)B. 箴言(zhēn yán)蹉跎(cuō tuó)C. 缱绻(qiǎn quǎn)剽悍(piāo hàn)D. 筵席(yán xí)缄默(jiān 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久久不能平静。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光如水,洒在窗前。

C.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创造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B. 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C. 他这么做,难道不令人费解吗?D. 他这么做,真是令人费解。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C. 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难道我们不努力学习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风还快。

D. 他跑得非常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痛。

B. 他的心很痛。

C.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D. 他的心很痛,像被刀割一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B.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

山西省2022年中考总复习预测模拟卷语文三

山西省2022年中考总复习预测模拟卷语文三

山西省2022年中考总复习预测模拟卷语文三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锐不可当(dang)引吭高歌(hing)桅杆(wei)澎湃(pdi)B.娴熟(xiin)一丝不苟(gǒu)咆哮(pio)歼灭(qian)C.镌刻(juan)翘首而望(qiao)屏声敛气(bing)刹那(sha)D.旌旗飘扬(jing)沃野平畴(chou)纷纷溃退(kui)仲裁(zhong)【答案】A【解析】B.歼灭(aian)一一(jian):C,翘首而望(qiào)一一(qiao),刹那(sha)一(cha):D.仲裁(zhong)一一(zhng):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闲暇热腾腾大庭广众美不圣收B.追溯霓红灯相辅相成眼花缭乱C.啄磨攻坚战废寝忘食相形见绌D.雾霭治谈会川流不总花团锦簇【答案】D【解析】A.美不圣收一一美不胜收;B.霓红灯一一霓虹灯:C.啄磨一一琢磨;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用不着太较真。

B.在历史长河上,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所能比得上的。

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具体而微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D.武汉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答案】A【解析】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合语境,可用“不以为意”。

使用不恰当:B.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指一种落宾、悲观的思想情绪。

使用恰当:C,具体而微:形容事物的内容大体具备,不过规模形状要小一些。

使用恰当:D.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使用怡当:故选A。

山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

山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

山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2 .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妹怂恿二妹向舅舅要一只小猫”中的“怂恿”与“鼓动”,严格来说是近义词。

B.“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与“迷惘”“恍惚”都是同义词。

C.“他犹豫地拿起这个又放下,再看看那个”中的“犹豫”与“果断”是反义词。

D.“一个高尚的人”中的“高尚”与“低级趣味”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成为反义词。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后,激发了全民观影热潮,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把“激发”改为“引发”)B.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的创业大军中。

(删去“使”)C.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把“不畏艰险”和“执著追求”对调)D.《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讲述了一个个温情的美食故事,更是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缩影。

(将“不仅”放在“讲述”前面)二、字词书写4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板块漂移时,每个大陆都xié(________)着自己的恐龙离去;巨大撞击时,恐龙遭遇了巨大的jié(_________)难。

恐龙,是跨学科的语言。

(2)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重要的抉(____________)择,这时候真心诚意扶zhí(__________)我们的人,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

2024中考语文三模试卷语文(山西卷)

2024中考语文三模试卷语文(山西卷)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山西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一)1.赤胆忠心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青海红色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研学活动中,为了加深对“家国情怀”内涵的深刻理解,小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创造了一个立功疆场的老将军形象。

请结合示例,为划线句加点词做批注。

(2分)批注:“挑灯”点出时间,“看剑”表示有雄心,醉里还挑灯看剑表明诗人念念不忘报国。

(二)【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陆游)(2)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白居易)(3)半卷红旗临易水,。

(《雁门太守行》李贺)(4),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6),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1/ 24(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表达了诗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面对衣着光鲜的“同舍生”,丝毫不感到羡慕的原因是:“,。

”二、读·思(38分)(一)“孝”是一个有温度的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请积极参与“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字源解说:孝,甲骨文写作。

字形“”在上,表示长者、老人;下为子,在老之下。

整个字的本义是顺从侍奉老者、长辈。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决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决对服从。

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力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画“孝”识“孝”】2/ 24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孝”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一名同学发现字源解说中有错别字,请你改正别字。

(2分)(1)“决对”改成“”。

(2)“有力”改成“”。

【读文赏句】主持人开场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

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

”动物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就可以忘记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主持人结束语: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

孩子得到父母的爱,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像雨露得到阳光。

在爱的天地里,同学们一天天地长大。

父母得到孩子的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惫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使我们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懂得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情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建立起来。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做孝顺的孩子,做到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爱的旋律将会在今后的日子奏响。

以上是主持人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阅读后回答问题。

3/ 244.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加点词“阳光”“春风”“雨露”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B.画线短语“感恩父母”“得到阳光”“建立起来”都是动宾短语。

C.“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

’动物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就可以忘记吗?”是反问句。

D.“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使我们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这是一个病句,修改方法为去掉“通过”。

【感悟经典】5.请你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一文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字。

(3分)答:4/ 24(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图一材料一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总书记的青春岁月,从7年陕北插队岁月中住土窑、睡土炕、吃玉米团子、干农活、建沼气池,到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骑着自行车下乡了解情况,总书记的青春奋斗故事,不仅成为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也给予当代青年以深深的激励。

虽然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但是当我们回忆青春时,奋斗精神却是一致的、永恒的。

图二材料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

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5/ 246.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图二是如何与材料二的文段内容相契合的。

(3分)答:7.请以“青春是用来的”为开头,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议论性文字。

(10分)答:(三)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征蓬出汉塞.以塞.忠谏之路也B.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食.之不能尽其材主人日再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6/ 24A.威武不能屈.。

屈:使……屈服。

(《孟子》)B.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但:但是。

(《河中石兽》纪昀)C.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庄子》)D.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路。

(《醉翁亭记》欧阳修)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知道自己身体困倦了,这样以后才能更加强大。

1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郦道元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三峡两岸高山秀丽绵延的特点。

7/ 24B.《<列子>一则》中,“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是伯牙发出的感慨,抒发了其与子期心意相通的深厚感情。

C.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运用比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巧妙结合,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D.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作者以“蓬”和“雁”自比,曲折地表现了内心的抑郁和激愤之情。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

以文学著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北朝人。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①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①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①,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①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

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

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

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

以才名拜①太学博士。

(有删改) [注]①耽:迷恋,沉溺。

①蔽塞:遮盖。

①盛:大。

①属(zhǔ):撰著。

①拜:授予官职。

12.下列选项与文章画线句“乃置《礼》于前”中“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8/ 24A.家祭无忘告乃.翁B.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C.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祖莹最终“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祖莹能够学有所成的原因。

(3分)答:三、读·写(70分)14.山西河津,是传说中“鲤鱼跃龙门”的地方。

下图是河津市的标志,请仔细观察,说说图片内容及其内涵。

80字左右。

(6分)答: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9/ 24兄弟秋风凉了。

两个老人牵着手,在街头漫步。

他们走得很慢,不时有一两片落叶划过苍老的面颊。

瞎子喘着气,说:“哥,走不动了。

”大奎说:“哥也累了,那就歇会儿。

”路边的长椅上,覆盖着枯叶和灰尘。

大奎拿袖子抹了几个来回,又俯下身吹了吹,扶瞎子坐下。

瞎子说:“哥,咱说说话吧。

”“好啊,说说话。

”大奎说。

他把坎肩儿脱下,披在瞎子身上。

瞎子身子骨弱,有点儿发抖。

“说啥呢?”瞎子翻翻白眼球,似乎在努力朝远处看,或者,是眺望遥远的过去,末了感慨一句:“一晃,六十多年了。

”“可不嘛,”大奎点着头,“这一辈子,好像就那么一眨眼工夫,呵呵。

”大奎笑得有点儿凄凉,瞎子下意识地抓住他的手,说:“你牵了我六十多年,哥。

”“应该的。

”大奎说,心里轻叹了一声。

瞎子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还不到两岁,是个不记事的年龄。

后来,他长大些,才知有人是天生看不见东西的,就像弟弟。

打小,他就是瞎子的拐杖,除了到外地上大学的几年。

那年爹死了,垂危时叮嘱他:“牵好你弟弟的手,一辈子别撒开。

”他点10/ 24着头,流了一脸泪。

“哥,那年你打了李狗娃,还记不记得?”瞎子转过脸,“看”他。

“这事儿你还没忘啊?”大奎笑笑。

瞎子眼瞎,可心里透亮。

“哥替我出气,我可忘不了。

”瞎子也笑了。

那年瞎子六岁,李狗娃这个坏小子装好人,给瞎子指路,结果让瞎子掉进一个沟里,鼻子都磕出了血。

大奎踢了李狗娃两脚,让他赌咒。

李狗娃指着天,说:“以后我要再欺负瞎子,就让老鸹屙我嘴里!”大奎说:“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瞎子当时抹着鼻血,差点儿笑岔了气。

风似乎停了,就像一个打鼾的人,突然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豁口破碗伸了过来。

“行行好吧!”碗上下晃着,他们的面前,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

大奎把手插进衣兜,瞎子也把手插进衣兜。

然后,他们各自掏出一张纸币。

瞎子投币的时候,用手摸了摸那只碗,以免投错了地方。

大奎把目光从老乞丐身上收回来的时候,看到瞎子眼角有了泪光。

“咋的了?”大奎问,用粗糙的手掌替瞎子揩了揩。

“哥,我心里难受。

”瞎子哽咽着。

“好好的,难受个啥?”11/ 24“这么多年,我就是个累赘。

”瞎子捶着大腿,“哥,我把你拖累了!”大奎拍拍瞎子的背,喉结滚动着:“说啥傻话,你是我弟,我是你哥。

”瞎子摇着头,泪水从干瘪的眼窝溢出来:“哥,你为了我,离过婚。

是我害了你,我对不起哥!”“陈年旧事,别再提了。

”大奎说,“我和你现在不挺好吗?”瞎子平静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有汽车驶过,喇叭声震耳。

瞎子忽然想起什么,情绪一下子高了:“哥,前几年你带我逛北京,我这辈子,不亏了!”大奎知道,那是瞎子的梦。

瞎子那阵儿老是自言自语:“北京一定很大吧?听说那故宫里慈禧太后住过呢,那长城都修到云彩眼儿里了……”于是,大奎带上他,坐火车,坐汽车,逛故宫,爬长城,把大北京逛了个遍。

瞎子说,他啥都看见了,真的看见了。

秋风又起,一阵紧似一阵。

瞎子袖着手,沉默不语。

大奎像搂着一个孩子,把体温熨过去。

“回吧。

”大奎说。

瞎子没动,沙哑地唤了声:“哥!”“有话家里说,暖和。

”大奎想拉起他,可拉不动。

瞎子得了绝症,没多少日子了。

“哥,有句话,我憋了几十年了!”瞎子一脸郑重。

12/ 24“你说,弟。

”大奎看着他。

“我不是你亲弟弟,”瞎子咬着嘴唇,“十岁那年我就知道了,我是咱爹从外面捡的,可我一直没敢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