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
《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
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
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
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
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广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广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沉默不语沉鱼落雁B. 鸿毛纷至沓来沉鱼落雁C. 沉着沉鱼落雁沉默不语D. 纷至沓来沉鱼落雁鸿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推广植树造林等。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公园吗?”她问道。
B. 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去北京上大学。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D.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青出于蓝C. 胸有成竹D. 惊天动地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老师的话像春风,吹散了心中的阴霾。
C.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巨大的书山。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C. 《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施耐庵。
D.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7.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为强烈的一项是()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意思连贯、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春风杨柳万千条,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B. 上联:千里江陵一日还,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C. 上联:春江水暖鸭先知,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D.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诗篇以______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yǔ)B. 雕梁画栋(diāo)C. 毛遂自荐(xuàn)D.美轮美奂(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导致许多乘客错过了航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B. 这个项目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 他的言辞锋利,让人不敢反驳。
D. 她的厨艺精湛,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B. 她的演讲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D. 那位领导工作能力强,运筹帷幄,把公司治理得井井有条。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锻炼身体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B. 原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变换后: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原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变换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D. 原句:他非常喜欢阅读。
变换后:阅读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那座山像一头雄狮,屹立在远方。
C. 他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清澈,像山风一样悠扬。
D. 他的眼神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7.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
B.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礼”强调秩序和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其次,“礼”注重道德修养。
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道德的体现。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最后,“礼”倡导和谐与包容。
礼仪的实施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都可以在“礼”的框架下得到尊重和包容。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有礼的社会中,人们遵守规范,尊重他人,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另一方面,“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自律、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品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秩序、道德和和谐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礼”的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礼”只强调外在形式,与内在道德无关。
C.“礼”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积极意义。
D.在当今社会,“礼”已经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壮(bēi zhuàng)颠簸(diān bǒ)振奋(zhèn fèn)B. 招摇(zhāo yáo)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调皮(tiáo pí)C. 沉着(chén zhù)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潇洒(xiāo sǎ)D. 妩媚(wǔ mèi)毫不犹豫(háo bù yóu yù)震撼(zhèn h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否则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C. 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D. 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熬夜学习,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责任,展现了他的担当精神。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街道两旁绿树成荫。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努力。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D. 她的舞姿优美,仿佛在翩翩起舞,让人陶醉其中。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B.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力量。
金太阳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含(yùn hán)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B.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C.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持之以恒(chí yǐ zhī héng)独出心裁(dúchū xīn cái)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上的佼佼者。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教练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户外活动不得不取消。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下列词语中,不能形容“人”的一项是()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 “他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 “他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D. “他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5. 下列诗句中,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寒砧(zhàn)婵(chán)娟蕴藉(jiâ)得鱼忘筌(quán)B.尺牍(dú)付梓(zǐ)拔擢(zhuó)咬文嚼字(juã)C.睇眄(miǎn)簪笏(hù)西畴(chóu)决(juã)起而飞D.傩送(nuó)胆怯(qiâ)仓廒(áo)清沁肺腑(qì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绣闼伶俐唉声叹气云霄雨霁B.潦水蛊惑不知所错门衰祚薄C.泅水轻鸢拔木转石或棹孤舟D.尴尬梵文舸舰迷津茕茕孑立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
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B.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C.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同类产品高。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思路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阿·沃罗比约地和俄罗斯科学中心特别纯净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提出了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
它的科学机理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微生物“无用武之地”。
在该方法的基础上,俄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已非常严重,针对一种疾病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已经很不容易。
近年来,科学界已产生了一个新术语——“抗致病性”药物,这类药物或能将细菌消灭,或可抑制细菌的致病性。
目前,主要有两种研制瓣型抗生素的方法:第一,利用群体效应调控原理。
很多致病性细菌只有在群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导致疾病发生,即受群体效应的调控。
很多细菌都具备这种能力,即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通过感应这些自诱导剂来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当菌群数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启动相应一系列基因的调节表达,以调节菌体的群体行为。
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很多细菌分泌同一种诱导剂,以此调控不同种类细菌间的作用行为。
目前,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还没有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
第二,寻找能够抑制细菌群体效应的天然化合物,如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天然物质。
但目前因这些物质的低效性而未获得成功。
沃罗比约夫院士则提出了第三种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抑制致病细菌的群体效应,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
利用这种原理,沃罗比约夫院士在大肠杆菌增长自动调节因子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力量抗生素药物“阿克托氟洛尔—C”。
实验发现,“阿克托氟洛尔—C”能够有选择地刺激人体正常细菌的增长,如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
研究人员认为,“阿克托氟洛尔—C”将成为真正的“抗致病性”药物抗生素。
(选自《新华文摘》)5.下列有关俄罗斯提出的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从而将致病性细菌消灭。
B.这种新方法的出发点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刺激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使致病性细菌完全失去活性。
C.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刺激体内那些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以提高它们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细菌失去用武之地。
D.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限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体内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
6.下列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决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是科学界致力于寻找研制新型抗生素药物方法的重要原因。
B.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现在针对某一种疾病已经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抗生素。
C.“抗致病性”药物和传统的抗生素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致病性”药物重视了药物对细菌致病性的抑制作用。
D.传统的抗生素是致力于将致病性细菌消灭,而“抗致病性”药物则是或能消灭细菌,或能抑制细菌的致病性。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同类型的细菌在相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的调控作用下,一旦密度达到一寂的阈值,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B.很多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借助同一种诱导剂可以调控细菌间的作用行为。
C.一些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天然物质,这些天然物质能够对细菌的群体效应产生抑制作用。
D.沃罗比约夫院士研制出的力量抗生素药物能够刺激人体内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的增长。
三、文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9.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悟已往之不谏恨晨光之熹微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登东皋以舒啸10.下列对文章和作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归去来兮”中的“来”、“兮”都是语助词,强调了作者摆脱仕途羁绊的决绝态度和向往田园安适生活之情。
D.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这篇文章曲折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对后世影响是很积极的。
1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译文)农人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作。
B、善万物之得时(译文)羡慕万物逢春,生机勃勃。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文)富贵不是我的愿望,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四古诗鉴赏以及默写(13分)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答:_ ______________(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4分)答: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分)(任选5题)(每空一分)(1)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2)__________,愿乞终养!(3)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青雀黄龙之轴。
(5),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
(19分)良心的安抚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
“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
在普通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决不可以有半点疏忽。
就是在粮食如此困难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粮食,是捡来的。
天上掉馅饼!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面。
我们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粮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
是谁丢的粮食?奶奶说,也许是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毛驴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大卡车……奶奶伸出冻红的手,说我守着这袋粮食,在路边等了两个小时。
我们心情复杂地望着这袋粮食,谁也不知道怎么办。
奶奶说,要不,咱就跟这个人买点粮食,只买一碗,只一碗!我们都不明其意。
奶奶拿起碗,从口袋里舀出一碗,又将口袋扎紧,拿出十块钱来,将粮食又扛了出去。
全家人如释重负。
奶奶拿着钱,背着粮食,又到路边上去等候了。
直到傍晚,夜幕降临,奶奶又将口袋背了回来。
没有人认领这袋粮食。
第二天,我们又从口袋里“买”了一碗粮食,奶奶又拿出十块钱……整整三个月,我们全家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将一口袋粮食“买”光了。
小柜上放下了一百多块不知该给谁的钱。
在那个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错事。
空空的粮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
她甚至神经质地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空粮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边,等候那个丢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