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1.(本题8分)古诗文默写。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① ,② ”,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③ ,④”,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文人骚客“登斯楼也,则有⑤ ,⑥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与亭中客人共饮三大白,难怪舟子感慨“⑦ ,⑧ ”,其故国之思,令人叹惋。

二、诗歌鉴赏(共8分)浣溪沙①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

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④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

漫,随意。

2.(3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 .上片写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风俗画。

C .“村南村北响缫车”通过写嘈杂的“缫车”声,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烦躁郁闷之情。

D .这首词上片写景,重在路途之声;下片记事,重在行人之态。

3.(5分)这首词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敲门试问野人家”中“试问”两字就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

请结合本句内容,分析词人形象。

三、文言文阅读(共26分)(本题26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招呼(zhāo hū)炊事(chuī shì)领悟(lǐng wù)B. 崇高(chóng gāo)崖壁(yá bì)剔除(tī chú)C. 倔强(jué jiàng)狂妄(kuáng wàng)拂拭(fú shì)D. 瞒骗(mán piàn)蔚蓝(wèi lán)摧毁(cuī huǐ)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喧哗(xuān huá)奔腾(bēn téng)奋发(fèn fā)B. 欣慰(xīn wèi)剔除(tī chú)纷纷扬扬(fēn fēn yáng yáng)C. 深刻(shēn kè)沉默(chén mò)摇曳(yáo yè)D. 崇高(chóng gāo)崖壁(yá bì)招呼(zhāo hū)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渐渐地,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

B.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 我非常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类的书籍。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形容坚持不懈)B. 狐假虎威(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C. 青出于蓝(形容后来者超过前辈)D.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和《》。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27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2 分)A.稍逊 (x ùn)格外(fèn)风骚(sāo)济慈(cí)....B.喑哑 ( ān)丝缕(1ǚ)襁褓(qiánɡbǎo)折腰(zhé).....C.闪耀 (shu ò).D.静谧 (mì).发抖(ch .联想(xi .àn) 凝视( nínɡ).á) 栖息( qī).留滞 (zh ì).角落 (jiǎo).2.选出以下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A)(2分)A.妖娆 (r áo) :娇艳美好。

.留滞:即滞留,逗留不流通。

B.田圃 (f ǔ) :田地。

.丝缕.(l ǚ):丝线。

C.成吉思汗.(h án) :元太祖铁木真。

折腰:鞠躬,倾倒。

襁褓 (qi ǎnɡb ǎo)..监禁:约束,强力限制。

凝视 (n ínɡw ànɡ)..喧嚷 (xu án) :高声喊。

.冻僵.(jián)风流人物:这里指能立功立业的英豪人物。

D.发抖 (ch án d óu) 。

..微漾 (y ànɡ) :微波涟漪。

.枯黄:枯竭焦黄。

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3.以下诗句与原作完整一致的是(B)( 2 分)A.需晴天,看红妆素裹,格外妖娆。

B.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C.小燕子见了我就笑斜了翅膀啊D.明月撒下它的光芒,给四周的全部披上盛装。

4.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

(4 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比喻 )( 拟人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比喻 )( 对偶 )5.以下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2分 )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派别诗选》6.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2分)A.《沁园春雪》经过对北国雪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乏文采的痛惜这一主题思想。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32分)1.(1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开学以来,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解放军锐不可当.,击kuì① 敌人的气势;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吕伟跳台入水悄然不惊的技艺,仿佛听到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学习《藤野先生》,我们明白了鲁迅为国民觉醒殚精竭虑,让那些“正人君子”无处dùn ② 形;朗读《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那略带蓝色的荧光轮廓闪耀在黑暗中时,居里夫妇对科学炽热的情感。

所以,少年的我们,请不要蒙昧,不要胆怯,要埋头苦学,要liào ③ 望远方!(1)(3分)请将文中正确的字形补写出来。

① ② ③(2)(2分)请你为文中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锐不可当. ( ) 炽.热 ( ) (3)(3分)文中画线词有一个使用不恰当,请你找出来( ) A .悄然不惊B .振聋发聩C .殚精竭虑(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12分)请你参与以下两项“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最美诚信之星江苏新闻网报道 李爱云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之一李云鹏最小的妹妹。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指导员李云鹏和战友共82位勇士壮烈牺牲。

年轻的李爱云,立下承诺要守护烈士哥哥们一辈子。

说出这句承诺,她就以一生来作答和兑现。

1969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落户到淮阴刘老庄大队,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

面对组织上的多次关心,李爱云一一婉拒。

“特招去参军,她没有去;推荐去大学读书,她放弃了;安排回家乡工作,她也推辞了。

”对此,李爱云说:“这样做,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作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

” 坚守,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

2021年11月,李爱云被授予江苏“最美诚信之星”称号,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羡.慕/亵.渎濡.养/妇孺.皆知 B .矗.立/踌躇. 脏.物/相得益彰. C .飘逸./游弋. 汲.取/可望而不可即. D .麾.下/灰.烬 坍.塌/殚.精竭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骈进 百废具兴 剪影 李代桃僵 B.枉然 心无旁鹜 摇曳 不二法门 C.鲜妍 荡然无存 昵喃 强聒不舍 D.箴言 彬彬有礼 嘟囔 正襟威坐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有些人往往是话说得富丽堂皇....,行动上却总是见不得阳光,最终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

B .稳住消费、继续做大消费“蛋糕”,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C .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竟然被数学老师鸠占鹊...巢.,拿来评讲作业了。

D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校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1)【内涵我诠释】参照示例,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填写下表。

(2分)(2)【采访我提问】为了弘扬当代自强不息精神,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自强模范——余木兵,为完善采访提纲,请你围绕“自强不息”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2分)采访提纲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自强不息的内涵兵,一片普通的棕树叶,余木兵老人拿在手里,手指上下翻飞,将棕树叶拉、叠、剪、穿、扯……短短两分钟,便变成一只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蚂蚱。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4.(襄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测试卷 (1)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7)第二单元测试卷 (9)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6)第三单元测试卷 (18)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25)期中综合测试卷 (28)期中综合测试卷答案 (34)第四单元测试卷 (36)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42)第五单元测试卷 (44)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50)第六单元测试卷 (52)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58)期末综合测试卷 (60)期末综合测试卷答案 (67)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期中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喷薄./薄.饼蓦.然/暮.鼓晨钟心旷神怡./贻.笑大方B .拘泥./泥.土悬崖./睚.眦必报哄.堂大笑/一哄.而散C .蜿.蜒/婉.约咀嚼./味同嚼.蜡如法炮.制/刨.根问底D .娉.婷/聘.礼挣扎./安营扎.寨百无禁.忌/弱不禁.风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惘然腐烂侦辑队不屑置辨断章取义B .坍塌摇曳黄粱梦血雨腥风两肋插刀C .阔绰濡养捅娄子如雷灌耳如座针毡D .戳破箴言报录人无原无故附庸风雅3.古诗文默写。

(8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2)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3)《醉翁亭记》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其一)》中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事都不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请从下面两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并简要叙述与其相关章节的故事内容。

关键词:①花和尚青面兽操刀鬼二龙山②孙行者熊罴怪观世音黑风山(2)人生漫长,困境难免,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需要积极乐观的态度,迎难而上,才能有所收获。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两个具体事例,加以印证。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4分)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②青年是,也是。

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承载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④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

(1)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2分)A .世界的未来B .国家的未来(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8分)材料一休闲生活水平是衡量民众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国的休闲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从实现国民幸福的关键手段走向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材料二材料三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指出要围绕五大幸福产业的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所谓“五大幸福产业”涵盖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个领域,构成了休闲产业的主体。

随着国家休闲政策的发布,各地也在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组织休闲节事活动等,民众的幸福感会随之逐年提升。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近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和“近年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数增长情况”图,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四条主要信息。

(4分)(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我国居民“休闲生活”与民众幸福感的关系。

(70字以内)(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16分)父亲的电话①父亲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②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情小事。

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

可现在,世界于他来说,只有一个字:静。

③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

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

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④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

他声音洪亮。

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

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放心吧。

⑤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和他说话了。

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

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

⑥但父亲并不是不说话了。

比如喂猪,喂羊,喂鸡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和它们说:“狗东西,这么好的吃食,还挑挑拣拣的。

”或者说:“别抢呀,都有份的。

”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⑦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呢爱唠叨。

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吵起来。

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

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就不说了。

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⑧有一次过节回家,我们和母亲开玩笑说:“娘,你看爹现在的样子像不像个领导,说啥你都听,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

”母亲说:“你以为他能?我是让着他。

现在,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和他吵他听不见,骂他他也听不见。

他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

”⑨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⑩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又说又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

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

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

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⑪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胡蒙对的。

⑫春天的时候,母亲中风。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

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

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

而我们却不知所云。

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

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

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⑬听了父亲翻译过来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能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

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⑭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上班去吧。

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

我能照看你娘的。

你们也别担心,你母亲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

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⑮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

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

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⑯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电影一样。

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⑰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的原因。

(4分)8.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4分)(1)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2)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

9.请结合全文,理解“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这句话的深层意蕴。

(4分)10.小说以“父亲的电话”为题,但文中的父亲从未主动打过电话,这样命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共12分)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与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这也是近年来古诗词热的一个缩影。

而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

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读者的心灵,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

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

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

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

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

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

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深契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意味”。

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

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蘊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11.作者针对“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背诵”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见解?(3分)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13.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3分)材料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两难选择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艺术魅力由此氤氲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我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