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

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4题。

(8分,每小题2分)人生的舞台上,有娉.婷舞姿的美好,也有拮据.生活的艰难。

我们不应忸怩作态,矫揉造作地迎合他人;不应附庸风雅,鸠占雀巢般窃取不属于自己的荣耀;不应自惭形秽,一意孤行地在挫折面前轻易低头。

圣地亚哥暮年仍在海上生活,“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①)“一个人可以放毁灭,但不能被打败(②)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们还不明白海明威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吗(③)坚定地向前走吧,每一步都踏着对过往的憧憬与未来的不舍。

那些虚情假意的呢.喃,那些言不及义的赃物,那些自吹自擂的妄语,都不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要无怨无悔地真诚互助,而非在利益面前嘻闹争抢;要像红装素裹的梅花般坚守自我,而非随波逐流;要郑重其事地对待生活,惘然时聆听箴.言的指引,保持内心的纯粹,让真诚与善良相得益彰。

只要集中全副精力,心无旁骛.,随着一天天的与日俱增,我们每个人都能书写出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加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A.娉.婷(pín)拮据.(jū)赃物B.怩.怩.(niǔní)形秽.(huì)嘻闹C.呢.喃(ní)箴.言(zhēn)纯粹D.旁骛.(wù)鸠占雀巢全副精力2.文段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矫揉造作B.一意孤行C.言不及义D.与日俱增3.在文段括号内依次填入下面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②”。

③。

B.①:②”。

③。

C.①:②。

”③?D.①,②。

”③?4.文段中的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5分)乡愁是人类最zhìpǔ、最zhēnzhì、最恒久的情感。

即使走得再远,对家乡的牵挂与眷恋也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镌刻在我们的骨髓中。

身在海安,有看不尽的好风光;身在海安,有吃不厌的好味道;身在海安,A ;身在海安,有赞不够的好情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zhìpǔ_______zhēnzhì_______血液_______2.从分句间的关系来看,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复句。

(1分)3.根据语境,在文中A处补写一个合适的句子:_______(1分)4.9月29日,海安市第二届乡贤大会如期召开,小陵积极关注了此次大会,并完成了下面两个任务。

(5分)(1)语文课上,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乡贤大会logo设计大赛入围的作品A和作品B,问小陵更欣赏哪一个,小陵结合作品的设计元素,说明了欣赏的理由。

(3分)作品A作品B小陵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居张爷爷作为家属代表要在乡贤大会上发言,小陵帮忙看稿时发现“令郎能再返故里,尽反哺之义,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一句表达不够妥当,于是对张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23分)1.(8分)用诗文原句填空,第(1)题还需填写作者。

(1)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寄语初三,面向未来,你想把“,”(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写)这两句诗送给同学们,激励大家积极进取。

2.(15分)班级开展“艾青诗会”语文综合活动,你参与其中,完成学习任务。

(1)阅读评论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太阳、土地、黎明等。

他以勃发的诗情给这些意象注入生命;他以深情的笔调对一切美好大加赞yù。

诗人的语言优美自然,既无夸饰也不造作。

阅读《艾青诗选》真是一种审美享受。

①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2分)勃发赞yù②与文中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1分)A.断章取义B.李代桃僵C.自欺欺人D.忸怩作态(2)班级宣传组选了下面这幅图与《我爱这土地》一诗相配,你和小文展开讨论。

(3分)小文:这个图片很眼熟啊。

你:是的,闻鸡起舞,跟祖逖有关的故事。

小文:你认为把这幅图和艾青的诗歌放在一起合适吗?你:我觉得,因为。

小文:嗯嗯,有道理。

(3)小清给大家朗诵《给太阳》的节选部分,你帮助解决了下面的问题。

(5分)给太阳(节选)艾青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①小清朗诵诗歌时,把“即使”“也”说成了“虽然”“却”,你作了纠正并说明了理由。

(3分)②你认为以下朗诵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让情绪饱满,可以在开始朗诵诗歌时加入“啊”这个感叹词作为引导。

初中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1含答案解析

初中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1含答案解析

初中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I一.选择题(共5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扒车/扒手调换/南腔北调少安毋躁/少见多怪B.劳累/连累顷刻/倾家荡产骇人听闻/言简意赅C.颤动/颤栗接济/人才济济悄然无声/低声悄语D.奔跑/投奔殉职/徇私枉法赴汤蹈火/前仆后继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抵制和识别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这座公园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

D.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出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B.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将建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对非法采运砂行为的高压严打。

C.中国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并且中国决策者的行动早于其他国家,因此近期中国市场相对于海外市场波动较小。

D.军语传输的是战时号令,是作战要求。

军令如山,不仅仅针对军人,普通群众就应听从指挥,做到步调一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随着祖国的强大,我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基础·运用(共14分)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在现代诗单元学习后也准备开展“礼赞中轴线”的诗歌鉴赏与创作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负责此次活动的整体设计,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设计中的文稿进行完善与审核。

【前言篇】为了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轴线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班级决定撰写一段介绍中轴线的文字并配以图片,请你帮助审核。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 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

前后纵置的鼓楼与钟楼,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沿着69级台阶拾级而上,就能登上北京鼓楼。

置身丈量岁月的“报时中心”,耳边荡起暮鼓晨钟的悠远绵长【甲】抬头可见一碧万顷的开阔天际,远望则将纵贯南北、穿越古今中轴线的景象尽收眼底。

轴线之上,可见景山公园制高点万春亭【】轴线两侧,饱览青瓦灰砖的老城风景。

从钟鼓楼出发,径直向南,可依次穿越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直至永定门,两侧闻名世界的文物古建鳞次栉比,蔚为大观。

而重重的城门不仅是城市防卫的重要节点,更是中轴线上空间序列连续变化的起始和标志。

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盛赞这条中轴线,认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一、线牵一城,这条壮美轴线统领着北京城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

如同城市的“脊梁和灵魂”,中轴线托起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古都篇章。

探寻首都历史文脉,中轴线上每一处古迹都值得细细丈量。

中轴线宏阔连续的空间序列、意蕴丰厚的建筑遗存是北京作为都城最为精华和核心。

1. 你画出了四处文字,依据语境对其进行了重点检查。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 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一封朝奏九重天,。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4)树绕村庄,。

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5)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子》)(6)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

辛弃疾的《丑奴儿》回顾年少志高、乐观自信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7分)江南的乡间,残雪开始消融之时,寒梅便点亮了那一树树报春的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显得分外妖娆。

那轻灵的玉兰、xiān yán的桃花、飘逸的杏花、yōu qī的梨花、pīng tíng的海棠,还有______的莲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浓妆或淡抹,或整齐或零散,迅速抢占了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

虽然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平平无奇的油菜花,开了小灶,给足它们土地,给足它们肥料,让油菜花霸气地占据了所有城乡的视野。

一任油菜花_____地染黄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丰润的黄色_____了整个美丽的江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xiān yán( ) (2)yōu qī( ) (3)pīng tíng(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自命不凡随心所欲饱满B.自命清高肆无忌惮弥漫C.自命不凡肆无忌惮饱满D.自命清高随心所欲弥漫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华民族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就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野草》2. 《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A.宋江B.吴用C.林冲D.武松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下列成语中,与“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是?A.草木皆兵B.风声鹤唳C.画蛇添足D.守株待兔5.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到来?A.立春B.惊蛰C.清明D.谷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两表”指的是《出师表》和《陈情表》。

()3. “五岳”中的东岳是泰山。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

()5. 词语“滥竽充数”出自《战国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不思则____,思而不学则殆。

”2. “青青子____,悠悠我心。

”3.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____。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____则灵。

”5.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3. 请解释成语“胸有成竹”的意思。

4.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

5. 请列举出唐代诗人杜甫的三个代表作品。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造句。

2.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一定会来。

”4. 请用“如果……就……”的关联词造句。

5. 请仿写句子:“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岳阳楼记》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默写(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12分)1.(4分)经典诗文积累补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4分)依据课文填空。

(1).________,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3).吾视其辙乱,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4).独学而无友,________。

(传统文化《礼记·学记》)3.(4分)根据提示默写。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战争场景壮观而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4分)5.(14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xuàn丽灿烂的明珠。

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

这是何等的qiè意啊!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了《画山绣水》之后,你不禁要问大自然怎么会这样神奇美丽的呢?B.《看云识天气》选自江苏省农业中学试用课本《语文》第二册(1965年出版)。

C.“明天的课前演讲准备好了吗?”老师问,“嗯,准备好了。

”D.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盛名之下,▲。

②▲,恒兀兀以穷年。

③窈窕淑女,▲。

④▲,鸡犬相闻。

⑤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范仲淹实现“▲,▲”(《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的努力中。

5.名著阅读。

(6分)(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在飞岛国,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并大谈其好处。

在这里,作者的本意是▲。

(3分)(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

(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A.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将格列佛饿死或者用毒箭处死,但是格列佛的勇敢善战促使朝廷改变原先的想法,决定善待格列佛。

B.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C.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红蓝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D.格列佛见识了各国风情:在小人国他曾一口气吃了二十车的肉,喝了十车的酒;大人国吃的面包都是几何形状的;在慧骃国他差点在一大碗乳酪中淹死。

E.飞岛国没有一个人讲真话,科学院研究的都是荒唐的课题,导致全国遍地荒芜,房屋倒塌,作者借以针砭英国科学界。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时,实验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

【知识积累】(1)右图中的姜堰农民正在田间收割,请根据图中信息,说说他们正在收割什么农作物。

(1分)▲(2)图中表现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请说说“立秋”的含义。

(1分)▲【关注物候】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12月11日零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介绍,风云四号卫星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和空间环境进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

(3分)(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不超过15个字。

(1分)▲(2)听到这个消息,小方同学认为有关物候知识的民谚、俗语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你和他有不同观点,请试着说服他。

(2分)▲【气候论坛】为提高同学们对气象物候的认识,该班级决定邀请区环保部门的刘主任来校做一场报告。

下面是该班论坛筹备组发出的邀请书,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3分)(1)▲(2)▲(3)▲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①》一诗,完成第7题。

(6分)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玉堂②森宝书○3。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4,落硙○5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6梦,独载扁舟向五湖○7。

【注】○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东坡任翰林学士时,作者以双井茶赠之。

○2玉堂:古代官署名,翰林院的别称。

○3森宝书:宝书如林,森然罗列。

○4云腴,即借指茶叶。

○5硙(wèi),小石磨。

○6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被贬黄州。

○7相传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乘轻舟浮于五湖。

7.(1)下列诗句与本诗尾联所用手法相一致的是(2分)A.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利用了玉堂的双重含义,写得很有气派,先声夺人,为下面引出人物蓄势。

B.首联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把翰林院说成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一派清雅景象。

C.颈联转入赠茶一事,是为了显示自己送茶的一番诚意,这正是本诗的主旨所在。

D.尾联中诗人为友人的命运转变高兴,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送茶之际,委婉劝告苏轼,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

(3)请赏析“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的妙处。

(2分)▲(二)阅读《东方朔自誉博赏赐①》,完成8~11题。

(14分)久之,伏日②,诏赐从官肉。

大官丞日晏不来③,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④归,请受赐。

”即怀肉去。

大官奏之。

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⑤。

上曰:“先生起自责也。

”朔再拜曰:“朔来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⑦,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注】①东方朔:汉武帝时著名辞赋家。

②伏日:三伏之日,即盛暑之时。

③大官丞:负责分肉事宜的官。

晏:晚。

④蚤:通“早”。

⑤谢:道歉。

⑥来:表感叹的语气词,用于拉长语气。

⑦细君:东方朔之妻。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请.受赐( ▲ ) ②即怀.肉去( ▲ )③乃.反自誉( ▲ ) ④归遗.细君(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大官奏之A.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C.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各一处)(2分)(1)大官丞日晏不来(主谓之间)(2)归遗细君(动宾之间)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 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东方朔是个怎样的人。

(2分)▲▲(三)阅读《疫苗是怎么起效的》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它是如何起效的?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

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

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

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

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

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

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

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

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

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

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

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

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

⑦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

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

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必然)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选自《读者》2016年12期)12.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分)▲1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5分)(1)选文⑥段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分)(2)请在第⑦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阐述理由。

(3分)我选择(▲),理由:▲▲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3分)▲(四)阅读《武亦姝和赵雷为何火了》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①年初,一个“才子”、一个“佳人”陆续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人物。

前者是赵雷,一位民谣歌手,凭着一首《成都》,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中甫一登台,就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者是武亦姝,一名中学生,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成功问鼎。

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两人的“意外火爆”,看似不搭边,这.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原因:唤醒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

②撇开《成都》的曲调不说,它的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歌。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抑扬顿挫的韵律、画面十足的文字,比起声嘶力竭的无端发泄,赵雷的笔触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而沉静的安抚。

也无怪乎有网友在安静听完这首歌后,感慨:“成都因为赵雷的《成都》更加成都。

”话虽绕,却点出了《成都》火的缘由:共鸣。

③同样,武亦姝的火,也不仅仅因为她高挑的个子、俊秀的外表、温婉的气质,更是她身上浸润的深厚文化底蕴对集体记忆的唤醒。

从《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到《将进酒》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武亦姝用舞台上的惊艳表现,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