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感受了四季的不同风韵,领略了童趣盎然和哲思之美,体会了亲人们深沉的爱。

下面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字的脚步,去发现人间的温暖,获取可贵的感动。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来到“遇见初中,遇见美好”主题活动。

任务群一:遇见万物·与古人对话(24分)1.活动中小语制作了“聆听美好”主题手抄报。

下面是部分内容,请帮助他解决问题。

(8分)静①______(mì)的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

美丽的银光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回来,把树点②______(zhuì)成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

温柔的银光一缕缕地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着你;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③______(r ùn)着你。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其他的事。

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她惊动,我怕这位美丽的少女隐④______(nì)了。

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我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摆上一盘可口的月饼,静静地倚在窗台上,不就恰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了吗?(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反弹秘密抚爱B.反射神秘抚摸C.反弹神秘抚摸D.反射秘密抚爱(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阵风吹来,树影摇曳着,月光、树枝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一阵风吹来,月光摇曳着,树枝、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为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小文制作了有声手抄报。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宁夏版)一、积累运用(35分)(一)语境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1.一切景语皆情语。

《峨眉山月歌》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山、月、江水等景致,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家乡时的复杂情感。

诗人用一支笔写尽四季的景与情。

同样写春,李白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因牵挂友人,连春日都显得凄凉悲惋;杜甫则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借暮春的落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同样写秋,曹操写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显示出大海的波澜壮阔;而岑参低吟“(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通过断壁残垣间竞相开放的菊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二)名著阅读。

(5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2.选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___________,在选文中“我”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要求背书时的紧张、害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进华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古诗文部分(27分)一、默写(6分)1.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诗歌理解(4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这是一首______(体裁),该诗的作者是______(人名)。

(2分)7.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在江岸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残夜未明之时,春意萌动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三、古文理解(17分)【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顾恺之哭桓温顾长康①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②竭,鱼鸟将何依。

”人问之曰:“卿凭重③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④,眼如悬河决溜⑤。

”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注释】:①顾长康: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人。

东晋人。

桓宣武,即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人,谥号宣武公,东晋时期政治家。

顾恺之曾在桓温手下任参军,得到桓温的赏识。

②溟海:大海。

③凭重:倚重。

④广莫长风:即广莫风,指北风。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点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点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B. 瞬间(shùn jiān)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C. 倔强(jué jiàng)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D.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炽热(chì r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B.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C.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D. 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详细地描述了老农艰苦的劳动生活。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老师推荐了许多好书。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4. 下列词语中,与“一日千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B. 一步一个脚印C. 一帆风顺D. 一举两得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只雄狮,屹立在天地之间。

B. 他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雨滴,滋润着大地。

D. 他的笔触像画家一样细腻,勾勒出美好的画面。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7. 下列名言警句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期中达标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达标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大美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5分)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河南形成了独①________(具俱)特色的中原文化,而甲骨文、小篆、《说文解字》、活字印刷术等正是中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绽.开的花朵。

它们阐.释着中原文化的奥②________(秘密)。

中原文化是河南宝贵的财富,文化的力量正在河南越来越多的领域勃发。

河南近年来频频因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而成为热门话题,河南正以年轻人③________(乐此不疲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2分)A.zhàn chán lónɡB.diàn chán lónɡC.zhàn chǎn rónɡD.diàn chǎn rónɡ(2)语段中三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或词语?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3分) 2.小豫想在下面一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吟诵古典诗文,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读“我寄愁心与明月,①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李白对友人的劝勉与安慰之情;读“夕阳西下,②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感受马致远那无尽的羁旅飘零与惆怅凄楚;读“③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体悟大自然蕴含的生活真理;读“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体会李益的思乡之情;读“峨眉山月半轮秋,⑥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欣赏秋夜美景;读“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学习孔子不取不义之财的做人原则。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áo)莅.临(lì)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渊博倜党小心冀冀B.恭敬取决澄清喜出望外C.淡雅造访端庄诎诎逼人D.感慨沉寂决别自做主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借代)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问)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分)(2)□□□□□□□,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分)(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2分)(4)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贾生》(2分)(5)把赵师秀的《约客》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4分)(1)在热情的mòqì(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 )。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ǐ dǎo()的钟声也响了。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不减速行驶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B.祖国,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母亲,无论她是昔日的贫穷还是如今的富有,她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

C.当我们缅怀南仁东老先生的时候,也要学习老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D.他虽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和羡慕,然而其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讨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去掉“能否”)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去掉“通过”或“使”)D.杨洋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

(“荣获”改为“评为”)5.仿照前面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物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二、阅读(46分)(一)《陋室铭》(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可以调.素琴()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二)郗公吐饭(9分)郗公①值永嘉之乱,在乡里,甚穷馁②。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④,解职归,席苫⑤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释】①郗公:郗鉴,字道徽,博学儒雅著称,官至太尉。

永嘉五年(公元311),匈奴南侵,攻破洛阳,俘虏怀帝,焚毁全城,史称“永嘉丧乱”,西晋由此衰亡。

②馁:饥饿③饴(sì):同“饲”,给人吃东西。

④剡(shàn)县:县名,晋时属会稽郡,在今浙江嵊州市。

⑤席苫(shān):居丧期间睡觉时用的草垫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郗公值.永嘉之乱/后值.倾覆B.传.共饴之/传.不习乎C.公于是独.往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解职归./吾谁与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11.文章是如何表现郗公的贤德的?(3 分)(三)《老王》节选(10分)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②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③“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④“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⑤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⑥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⑦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2.文中对我的善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接了香油和鸡蛋后给老王钱。

B.担心他摔倒。

C.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

D.对于他的病态观察得非常仔细。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字表现出老王的行动之艰难,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给“我”送物品,表现出老王的善良。

B.“我害怕得糊涂了”是指作者从没有见过老王这样的姿态,况且他今天看上去骨瘦如柴,面如死灰,两眼结翳,状如僵尸,样子实在是古怪而可怕之意。

C.前面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后来问他“你好些了吗”?这样写是自相矛盾。

D.“强笑”一词,用得准确而含蓄。

用“直僵僵”来修饰“镶嵌”,夸张地描绘出老王身体虚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

表明这时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14.选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老王的性格?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对待不幸者?(4分)(四)一张船票的温暖(17分)(1)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的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

越过长江的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2)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

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

出来时走得急,忘带了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去买一张船票。

(3)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我希望能遇上一个我认识的人。

(4)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变暗的天空,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

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

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

(5)可回住处的距离码头太远了,需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啊。

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6)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7)我就看到一个戴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8)我点了点头,说,是。

我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9)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

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

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10)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11)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12)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13)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

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

(14)我点了点头,说,好。

(15)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族,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

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

(16)学生族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17)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18)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不是他们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19)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

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

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20)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

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

这很让我震惊。

(21)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22)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23)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4)这比什么都重要。

1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4分)情节发展我忘带钱包男人给我钱我帮助他人我目睹温暖传递我的心理16.文章开头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7.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我希望能遇上一个我认识的人。

(2)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