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合集下载

说课教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说课教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科学2. 年级:五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5. 课题: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知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及其过程。

2. 难点:呼吸作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植物标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1.2 提问:同学们知道植物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吗?2. 探究呼吸作用的概念2.1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进行的一种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2.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3. 实验观察植物呼吸作用3.1 准备实验器材: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尺子等。

3.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上,用尺子测量塑料袋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3.3 分析实验现象: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塑料袋内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

4. 深入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4.1 讲解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5. 应用与拓展5.1 讨论:呼吸作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室栽培、夜间植物管理等。

5.2 提问: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6. 总结与反思6.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6.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7. 布置作业7.1 结合课堂实验,让学生绘制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7.2 调查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呼吸作用。

8.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二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8.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二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8.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述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实验现象的分析。

4.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 其中,产生的氧气供植物体本身和供其他生物利用,而其产生的有机物有何作用?可适当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有机物。

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1.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实验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能量。

实验二、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三、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

比较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一、二、三分别证明了什么?联系我们人类,想想植物是在呼吸吗?回忆,呼吸对你有什么用?学生回答:①活的生物体需要分解有机物产生热能和能量。

②活的生物体需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③活的生物体进行活动时需要吸收氧气。

因为植物体的这些活动就是他们在进行呼吸作用。

动物需要呼吸,植物也一样需要,书本P129找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有的特殊情况,细胞中的有机物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但是分解得不彻底,释放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演示实验3演示实验2演示实验1煮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产生热能没有产生热能没有使石灰水浑浊使石灰水浑浊(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瓶子里缺少氧气)没有使蜡烛熄灭(瓶子里含有氧气)2.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生一步一步地比较,说出答案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设疑,提问,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和推论。

学生思考、4人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得出结并推论到意义(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呼吸作用知识的应用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实质。

2、教学难点(1)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澄清石灰水、带火星的木条、蜡烛、广口瓶、玻璃导管、橡皮塞等。

2、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演示文稿,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图片,然后提问:“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在夜晚或者没有光照的时候,植物还会进行其他的生理活动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讲授新课1、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我们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实验(1)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教师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

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个瓶中,观察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

学生观察到蜡烛在装有萌发种子的瓶中很快熄灭,而在装有煮熟种子的瓶中继续燃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

第6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教学设计学生物年北京版七年级下册

第6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教学设计学生物年北京版七年级下册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思考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家中的绿色植物,思考并描述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将观察结果和思考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完成教材第6章第2节后的课后习题,巩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尤其是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影响因素等方面。
b)突出重点,详细讲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表达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c)通过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d)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教学评价:
a)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表达式,解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2.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如温度、光照、氧气浓度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3.设计一项简单的实验,探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要求同学们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在下节课前提交。
4.查阅资料,了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在环保、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分享你的发现和感悟。
5.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讨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讨论结果以亲子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b)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七上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人教七上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人教七上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一、导入新课回忆前面学习过的课程中,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其中,产生的氧气供植物体本身和供其他生物利用,而其产生的有机物有何作用?可适当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有机物二、讲授新课(一)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演示实验1种子呼吸作用开释能量想一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开释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演示实验2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3种子呼吸作用吸取氧气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有的专门情形,细胞中的有机物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然而分解得不完全,开释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小结:1、活的生物体需要分解有机物产生热能和能量。

2、活的生物体需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活的生物体进行活动时需要吸取氧气。

(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生物共同特点不管动物依旧植物,都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点,事实上质差不多上有机物分解,开释能量。

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三)绿色植物在坚持碳—氧平稳中的作用依照本章中两节内容的学习,你能说出绿色植物在谈氧平稳中的作用吗?明确: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开释氧气,对坚持大气中的碳氧平稳起到专门重要的作用。

图片展现大气污染现象及温室效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及今后的作法。

(四)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条件(是否需要光)光有光无关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产物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转化制造有机物储备能量分解有机物开释能量时刻白天白天和黑夜联系相互依存三、课堂练习。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精品教案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精品教案
学生思考交流分析。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六
讲授新课: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提出问题】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学生思考分析,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观看图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示意图,明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学生回忆能量转换器相关内容。
通过能量转换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明确呼吸作用的场所。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分析】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有机物从何而来?
原料:有机物、氧气;有机物来自于植物光合作用,叶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各个部位,供呼吸作用利用。
3.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有哪些)?能量有什么作用?
如果进行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选用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比较好?
(萌发的种子)
学生思考回忆前面提到的呼吸作用知识。
通过引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材料种子,引出萌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能量和物质的变化呢?
环节二
讲授新课:
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
【演示视频】展示演示实验1,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出了能量。
观察演示实验并分析。
【提出问题】伴随能量的产生,细胞中的有机物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呢?
【演示视频】展示演示实验2,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了什么气体?(释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有机物彻底分解不仅产生了二氧化碳,还产生了水。
观察演示实验并分析。
【提出问题】有机物转变过程中需要哪些物质参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标要求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课标解读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内容。

2.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为: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因此在本节的实际教学中,还需要侧重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具体的概念,如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等等。

3.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呼吸作用是植物特有的特征吗?绿色植物是怎样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而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好三个演示实验,并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都是极为重要的;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进一步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需要向学生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所需要的能量;第二,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又能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这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都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所以说,一切活的生物体都在时刻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定义2.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3.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4.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相关概念原理。

2. 教学难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相关概念原理。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操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植物样本、实验仪器等。

2. 教学材料:PPT、实验指导书、相关论文和书籍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并提问:“植物除了光合作用还有什么重要的生命活动?”2.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定义,即植物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3. 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四个阶段,包括糖解、Krebs循环、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

4. 讲解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介绍呼吸商、呼吸速率、能量转换效率等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中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完成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的填空题。

2. 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关于呼吸作用的正确性。

3. 简答题:阐述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该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

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
(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

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 CO2增多。

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

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60-61,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实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

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学生阅读P72,了解田间松土、水淹排涝的作用。

(七)知识拓展: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知识总结:
组织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呼吸作用概念、反应式。

七、达标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生物助学P48-49页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2、呼吸作用的概念
3、呼吸作用反应式
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