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况下火灾
特殊情况进行突发预案分析以及对如何应对突发预案

特殊情况进行突发预案分析以及对如何应对突发预案(一)火灾事故(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通知社区.街道。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抢险救灾组等人员迅速疏散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火灾事故中的“四懂.三会”:四懂:1)懂得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准则及安全操作规范。
2)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懂得消防设施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懂得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三会:1)会报警(报警按钮.119)2)会使用灭火器材。
3)会组织人员逃生。
灭火器使用方法:1)拔销子。
2)握管子。
3)压把子。
4)左右喷。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根据救助服务中心实际情况和特困人员特点分析了可能引起特困人员食物中毒的几点原因:1)食用了带有某些病菌.细菌的食物;2)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造成了食物的变质;3)误食了残留有化学药品或农药的食物。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采取如下措施:1)发现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社区.街道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作业,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如是食用服务中心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属的思想作业。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作业。
(三)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1)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赶到现场并切断电源。
2)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人体接触伤者,应用绝缘的物体挑开线头。
3)立即进行人工急救,并通知医务人员马上进行抢救或送医院急救。
4)查明事故原因并记录。
(四)治安事件治安案件应急预案1)发现特困人员之间或者特困人员与服务中心以外的人员发生争吵.斗殴等现象要及时制止。
火灾危险性分类

工业建筑发生火灾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与建筑内物质、工艺及操作的火灾危险性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直接相关。
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首先判断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对策。
今天分享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评定指标常见的三类物质是液体、气体和固体。
1. 气体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甲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氢气、煤气、天然气、甲烷等)乙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一氧化碳、氨气)2. 液体闪点是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越低)甲类厂房(仓库):闪点<28℃(汽油、甲醇、乙醇等)乙类厂房(仓库):28℃≤闪点<60℃(松节油、樟脑油、煤油等)丙类厂房(仓库):闪点≥60℃(沥青、润滑油、机油等)3. 固体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甲类厂房(仓库):易自燃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汽车、仪表灯)二、火灾危险性分类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三、特殊情况下火灾危险性的判定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特殊消防应急措施特殊消防应急措施指在特殊情况下,如爆炸、化学泄漏、山火等,在处理火灾应急事件时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
这些措施需要消防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首先是处理化学泄漏的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在发生化学物质泄漏事故时,消防人员应使用专业化学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防护服等。
同时,需要对泄漏的化学物质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泄漏的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这可能包括封堵泄漏点、稀释化学物质以减少危害、清除泄漏物等。
其次是处理山火的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山火是一种特殊的火灾情况,具有迅猛的蔓延速度和较高的破坏力。
在山火发生时,消防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燃烧范围和扑灭火源。
这可能包括设置障碍物,切断火势的传播途径;利用防火带进行退火,以降低火势;使用专用灭火设备如飞机、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等。
另外是处理建筑物火灾的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建筑物火灾的特点是空间狭窄且人员密集,烟雾较大,增加了救援和疏散难度。
因此,消防人员应掌握建筑物结构及布局,确定火源位置以及疏散通道。
同时,消防人员应熟悉消防设施和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防栓、逃生楼梯等。
在进行救援和疏散工作时,要避免踩踏、拥挤等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情况。
最后是处理沉船火灾的特殊消防应急措施。
沉船火灾的特点是环境复杂且火势猛烈,水路交通通常被阻断。
在处理沉船火灾时,消防人员应遵循水路救援程序,确保自身安全。
首先,要确认火源位置和人员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其次,要尽可能利用船上的灭火设备,如喷水系统、泡沫炮等,以将火势控制在局部。
同时,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方案,组织船上人员有序撤离,确保生命安全。
在特殊情况下,特殊消防应急措施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防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灵活运用各种应急设备和器材,以应对各种复杂火灾情况。
此外,加强火灾预防和宣传教育也是重要的消防工作,能够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火灾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特殊情况应急预案

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威胁,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
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情况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威胁和危险。
本文将分别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工作场所事故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特殊情况下最常见的一种突发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
首先,地震是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应对地震灾害,需要建立紧急疏散预案。
这包括确定各种场所的安全出口和避难所,以及制定疏散路线和步骤。
公司或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地震演习,提高员工和学生的应对能力。
其次,洪水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一些沿海或低洼地区。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合理的疏散路线和安全的避难所,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需要建立及时预警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应对洪水灾害。
最后,台风灾害在一些海岛地区尤为常见。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物、准备充足的食品和水以及疏散计划等。
此外,台风期间需要停止户外活动,并确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中毒和化学物质泄漏等。
这些事件常常对大众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有一套应急预案来应对。
首先,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警和监测系统非常重要。
这包括早期预警机制的建立、疫情报告的及时发布和有效的信息共享。
预案还需要规定传染病爆发时的隔离措施和疫苗接种计划。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常常引起公众关注和恐慌。
应急预案需要涵盖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的方方面面,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旦发生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召回措施、卫生教育和媒体应对等。
再次,化学物质泄漏是另一种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需要规定逃生和疏散的路线和步骤,以及提供安全的避难所。
此外,还需要制定处理化学事故的专业方法和应对方案。
三、工作场所事故工作场所事故包括火灾、意外事故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等。
突发性火灾的应急预案

突发性火灾的应急预案突发性火灾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突发性火灾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性火灾的应急预案11、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办公楼火灾大多发生在房间内,火势通常沿门窗、走廊、楼梯间蔓延扩大,大量浓烟很快充满各层走廊,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员疏散,甚至造成中毒伤亡。
发生火灾,如处置不当,酿成大火,其社会影响较大,损失较大。
2、火灾事故处置预案。
(1)发生火灾,要尽快疏散人员。
消防队到达后,经现场侦察,如发生仍有被困人员,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抢救人员要采取防护安全措施,尽量利用走廊和楼梯间,如走廊或楼梯被大火封堵,可从窗口、阳台利用安全绳直接把人救出。
(2)战术方法要以内攻为主,辅以外攻。
其处置预案:一是佩戴空气呼吸器从楼道铺设水带,深入内部打近战。
二是如起火楼层不高,也可从外部窗户、阳台,利用登高设施进行扑救。
三是如火焰冲出窗口,可从室内直接向燃烧室射水,给深入内部消灭火源创造条件。
四是假设火灾已发展到猛烈阶段,火势蔓延,多层燃烧,要在调集救援力量的同时,采用上截下防,分层灭火,在救援力量充足的情况下,起火楼层部署灭火力量,受到火势威胁较大的上面部署堵截力量,进而消灭火灾。
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处置预案:矿区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包括:职工俱乐部、大型会议室、体育馆、大型饭店、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医院、学校、幼儿园等。
1、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人员密集场所其建筑共同特点是:空间较大,通风良好,因而发生火灾燃烧猛,蔓延快,易塌顶。
发生火灾后,多数是人员惊慌,疏散混乱,容易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和踩压死亡事故。
2、人员密集场所处置预案。
(1)要坚决贯彻“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发生火灾首先要侦察是否有被火势围困人员。
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指南内容

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指南内容Fire Extinguisher Guidelines for Special Circumstances.Class D Fires: Flammable Metals.Use a Class D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flammable metal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dry powder or sodium chloride.Apply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moving the nozzle back and forth across the surface.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Class D fires, as these can react violently and worsen the situation.Class K Fires: Cooking Oils and Fats.Use a Class K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cooking oils and fat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wet chemical agent that smothers the fire and prevents reignition.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using a sweeping motion.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Class K fires, as these can spread the fire and cause splashing.Electrical Fires.Use a Class C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electrical fire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non-conductive dry powder or carbon dioxide.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movingthe nozzle back and forth across the surface.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electrical fires, as these can conduct electricity and worsen the situation.Compu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ires.Use a Class C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ire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clean agent, such as carbon dioxide, which does not leave residue and can safely extinguish delicate equipment.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using a sweeping motion.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ires, as these can damage the equipment.Vehicle Fires.Use a dry chemical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vehicle fire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dry powder or foam that can penetrate and extinguish deep-seated fires.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moving the nozzle back and forth across the surface.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vehicle fires, as these can spread the fire or cause splashing.Flammable Liquid Fires.Use a Class B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flammable liquid fire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foam or dry chemical agent that smothers the fire and preventsreignition.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base of the fire, using a sweeping motion.Never use water on flammable liquid fires, as this can spread the fire.Gas Fires.Use a Class A fire extinguish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gas fires.These extinguishers typically contain a dry powder or carbon dioxide.Aim the extinguisher at the source of the gas leak, moving the nozzle back and forth across the surface.Never use water or standard fire extinguishers on gas fires, as these can worsen the situation.中文回答:特殊情况灭火指南。
火灾隐患及含义

火灾隐患及含义火灾隐患是指在某些场所或者物件中存在着会导致火灾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在生活实践中,火灾隐患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如果我们不能提早发现隐患并加以防范,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极大的风险。
本篇文档将从火灾隐患的概念、分类及其防范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火灾隐患的概念火灾隐患是指存在潜在因素的场所或物品,在特殊条件下有可能造成火灾或导致火灾扩大。
这些隐患通常是不容易察觉的,只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和发现,才能真正地掌握隐患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在生活中,火灾隐患广泛存在于各类建筑、设施、物资等方面。
二、火灾隐患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火灾隐患有许多种分类方法,这里我们按照场所、物品、人员等方向进行分类讲解。
(一)场所隐患1、居民区隐患居民区隐患通常主要集中在住宅内,如线路接头、电热水器漏电、长期未清洁透风通风不良的燃气灶等;2、办公区隐患办公区隐患包括电脑线路、多媒体设备、打印机等电器、文具等易燃品的储存及使用过车间漏电等;3、商业区隐患商业区隐患通常在电气线路、厨房设备、空调系统、急救设备等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二)物品隐患1、化学品火灾隐患如硫酸、硝酸、双氧水、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危险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等,一旦出现意外或泄漏,都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液化气火灾隐患如家庭类液化气罐,大型煤气槽等都存在着隐患,如长期的泄漏、阀门松动或鼓包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火灾。
(三)人员隐患1、儿童隐患如未成年儿童在家中独自操作电器或烹饪时的事故,对父母不意外伤害也会严重危害到孩子的安全。
2、老人隐患老年人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常常因忘记关闭电器或者操作不当而发生火灾事故。
以上隐患均为火灾常见的原因,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火灾隐患的防范在实际生活中,预防火灾隐患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且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的防范和救援措施。
什么叫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什么叫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定义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通常指的是火灾发生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和后果。
这类火灾通常会造成大规模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一般指的是造成超过10人死亡、或300人以上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也可以被定义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特点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规模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往往涉及大量的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2. 影响广: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通常比较广泛,会对周围的社区、城市甚至整个国家产生影响。
3. 后果严重: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引起的损失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4. 处置难度大:由于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规模和影响较大,因此其处置难度也较大,需要采取专业化的应急措施。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通常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通常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制定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特点和规模,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确保与各类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2. 快速反应: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迅速做出反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力量,以控制火灾扩散和减少人员伤亡。
3. 疏散人员:在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保护人员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
因此,应尽快组织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4. 救援和灭火:应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和灭火人员,展开规模化的灭火和救援工作,以尽快控制火情。
5. 保障基本生活:在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相关部门和单位还需要组织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提供食品、饮水、医疗等服务。
6. 事后重建: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还需要积极组织火灾事故的事后重建工作,包括对受损房屋的修复、对受灾人员的帮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并根据火情适时启动灭火应急救援系统,加强 对被困人员和贵重物资的疏散工作。运用“下风堵截、重点设防、分 隔包围、逐片消灭”等战术措施,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1. 火情侦查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燃烧区域内人员被困、有无易燃、 易爆及 贵重物品,义务消防员出战等情况。 (2) 对燃烧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火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 侦察行动。 2. 力量部署 应重点在燃烧区侧下风方向设置水枪阵地,将兵力集中使用于场的主 要方面 ,防止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应准确选择灭火剂或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对大型带电设备火灾,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 效实施断电灭火或带电灭火的战术措施,防止触电而造成人员伤亡。 1. 火情侦(1)了解起火部位,了解火场是否有人触电或受伙食威胁,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 品。 (2 ) 查清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及闸阀开关的位置。 (3) 了解固定灭火装置的基本位置。 (4) 掌握火势蔓延的途径、燃烧物质性质、或在范围、进攻路线及堵截阵地的设置位置。 2. 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发电厂和供电系统使用的固定灭火装置,主要有一下三种: (1)蒸汽灭火装置。一般安装在封闭的生产房间、油泵房、密闭似的发电机和地下管沟处; 灭火时,打开蒸汽管线上的阀门,。并及时封闭孔洞,窒息灭火。 (2)“1211”固定灭火装置。该装置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报警、自动灭火(“1211”正在 被新型灭火剂所取代)。 (3)水喷雾灭火装置 3. 断电灭火。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迅速(局部或全部)切断 电源。 (1)对地电压在250v以下的电源,可穿戴绝缘手套,用绝缘电剪将电线剪短。 (2)再切断用磁力开关启动的带电设备时,应先(按钮停电)关闭设备电源,让后再断开 闸刀。 (3)在配电室断电时,应首先断开主开关。
授课对象:全体官兵 授课人:侯燕峰 课程性质:业务理论 授课学时:4课时
扑救特殊情况下 火灾,按照 “救人第 一”和“积极抢救保护 财产”的原则,根据各 类火灾特点,实施不同 的灭火战术措施,以最 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为 目标,迅速控制火势, 消灭火灾。
特 殊 情 况 下 火 灾 扑 救
一、强风情况下火灾扑救
4. 带电灭火 (1)运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具扑救出期的带电设备、线路火灾。 (2)带点灭火时,灭火人员要穿戴绝缘胶靴和手套,必要时穿着均压服;在金 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方法是用截面积5~10mm平方的铜绞线做接地线,用长 1m以上,直径50mm钢管或50×50mm的角钢做接地棒,接地线两端分别与水枪喷 嘴和接地棒牢固连接。且接地棒最好钉入地下0.5m,并在接地棒处倒入盐水或普通 水,另外,避雷针引下线、自来水铁管、金属暖气管、电线杆拉线等也可以作为接 地装备。使用铜网格代替不能使用接地棒的地方,尽量采用喷雾水流带点灭火,喷 雾水枪可以不接地线,但要根据电压大小选好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消防车泵压力 保持0.5~0.7Mpa.直接使用充实水柱带点灭火时,应采用大口径水枪,运用点射进 行远距离射水灭火或使水流呈抛物线状落于火点增加水柱长度。 5 注意事项 1.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2. 使用直流水枪灭火时,如发现放电声或放电火花、有电击感时,采用卧姿射 水,将水带与水枪的接合部金属触地,以防触电伤人。 3.对断落的架空电线,要划出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 4.避免人体与水流接触。 5.破拆时,要防止工具与带电体接触。
(四)注意事项 (1) 消防人员在有毒区域 进行侦查、排险、灭火等 行动时,应以小组为单位, 不可单独行动。 (3) 进入有毒区域的人员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禁止 无关人员进入。 (4) 在灭火战斗结束后, 对受有毒物质污染的消防 车辆、器材、工具和装备, 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对所有参战人员必须进行 卫生保健检查。
(三)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加强公安消防队与单位,社会处置毒害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迅速排除险情,消灭火灾。 1. 火情侦察 (1)是否有人员受到火势或毒害品威胁,所在地点,数量和抢救、疏散的途径。 (2)火源位置,燃烧的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 (3)火场上有毒物质的种类、性质、数量、来源和浓度范围、扩散方式。 (4)有无爆炸等物质,其数量、存放形式、具体位置、爆炸可能波及的范围。 (5)内部可供排毒、断绝毒源的装置和可使用情况。 2. 降温排毒,防止爆炸 (1)组织水枪手对火势威胁的存放有毒物质的容器、反应塔、釜、锅和管线进 行冷却降温,以防发生爆炸,造成新的毒源和有毒物质的扩散。 (2)利用通风装置,或采取破拆建筑结构、打开门窗等办法,排除室内有毒气 体、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 度。 (3)与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堵塞漏洞、修补容 器等方法、断绝毒源。 (4) 当可燃性有毒物质扩散,尚未燃烧时,应立即熄灭扩散区域内的一切火源, 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
有毒区域,是指存 在或通过燃烧能产生有毒 物质的区域叫有毒区域。 有毒物质,是指凡小剂量 进入人、畜体内,能与机 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状态, 甚至死亡的物质
(一)火场常见的有毒物质 1.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2. 含毒物质受热或燃烧分解出的有毒气体或蒸汽。如:二氧化碳、硫化氢、 光气、氢化氰、氯化氢、氯气等。 3. 工业用的部分气体。如:煤气、水煤气、天然气等。 4. 沥青、油漆、塑料、化纤、毛织品及其他化学物质的燃烧产物。 5. 油脂,干性油 植物油等物质的分解产物。 6. 醇、醛、醚、苯 汽油、二氧化碳等液体蒸汽。 7. 氟、氯、碘等卤化物蒸汽。 8. 酸类蒸汽
3 疏散与人员救助 (1)对中毒较重、已经休克的人员,要先送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2) 若有毒区域内被困人员很多,应用火场应急广播或高音喇叭进行喊话, 稳定其情绪,讲明简易防毒方法,并指引疏散通道和方向。 (3) 当有大量毒气扩散,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时,消防人员应协同有关部门 按毒气扩散的范围及时疏散可能遭遇毒气侵害的人员,特别要先疏散毒 源下风方向的人员。 4 战斗行动要求 (1)消防车要停在上风方向有毒火灾区域。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 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上风方向进攻为主的原则。 (2) 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也不宜使用四面围堵战术,尽量在下风或侧下 风方向,选择一个没有围墙或密集装置的地方,作为有毒气体的导流方 向;其他进攻方向上的水枪,尽可能的均匀布置,防止毒气不规则扩散, 造成人员伤害。 (3) 阵地上得水枪手要少而精,主攻任务应由特勤人员担任。
(三)注意事项 1 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并组织好预备力量以待 增援。各方面参战力量,必须服统一指挥,搞 好协同作战。 2. 正确选择消防车停靠位置及水枪阵地,以防 火场情况突变,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 3. 安排好专门人员,负责火场通讯器材、灭火 剂、人员防护装备后勤共给等保障工,确保灭 火工作的需要。
3 .火场供水 要组成供水小组,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利 用各种运水车辆、器具,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前沿阵地 要铺设大口径水带干线,使用大口径水枪或带架水枪,以 强有力的射流阻止火势蔓延。 4. 火场破拆 根据火场需要,在灭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选择适当 部位和地带、组织人员 进行破拆工作。必要时,可以使用推土机等机械装备, 甚至可以采用爆破手段开辟隔 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是指供电系统中送电、变压、配电、用电设施和线缆、 的火灾。 (一)火灾特点 1. 容易触电 (1) 灭火人员身体的一部分或使用灭火器具,直接与带点部位接触或与带 电体过于接近,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2) 水(泡沫)枪(炮)喷射的直流水柱,泡沫射流通常能疏导电流,击伤 战斗人员。 (3) 电线段落对地短路,形成跨步电压,威胁火灾扑救人员。 2 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1) 带电的电气设备,如油浸式变压器。多油式油断路器等,在高温下, 一旦发生爆炸,引起绝缘油外溢或飞溅,会造成油类或建(构)筑物火 灾。 (2) 绝缘层以及电缆防护层都是用橡胶、塑料、黄麻之类的可燃物制成的, 发生火灾后,易形成“火龙”,沿着电气线路迅速蔓延。
二、有毒区域火灾扑救
三、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
强风,是指风力达到六级以上(含六级)的自然风。火场上可燃物的燃烧, 往往在风力和循环气流的作用下,会大大的增强氧的供给量,加剧可燃物的 燃烧速度,助长火势的发展,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一)火灾特点 1. 火势跳跃式发展、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2. 火势多变,灭火战斗困难 (1)在火场上由于高温和燃烧产物的作用,可形成局部气体对流区,使 局部火势异常猛烈。此外,当自然风力瞬间加大时,促使火情突变,给灭火 战斗造成极大的影响。 (2)当强风遇到障碍时,会产生“涡流”,使周围的可燃物瞬间着火。 (3)在火场上,强劲的火势可以越过低矮的建筑物,点燃较高建筑物。 3. 建、构筑物易在风力和火灾的作用下倒塌。 4. 强风给消防人员登高,射水造成一定的困难,极大的影响灭火战斗行 动。
(二)火灾特点 1. 易发生中毒事故。在有毒区域内抢险救援救灾时,如果缺乏防毒措施, 有毒物质将会通过人的呼吸器官,皮肤和消化器官侵入人体。 2. 火灾易于扩大,部分有毒物质使易燃易爆物品,通常情况下,这些有毒 气体,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到很大范围,遇明火发生燃烧,若达到 爆炸浓度则易发生爆炸。 3火灾扑救困难。部分有毒物质在燃烧时,不能用水扑救,相应地增加立灭 火难度。灭火人员在灭火过程中穿戴防毒衣,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 具,使灭火行动收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