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变电站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变电站技能培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能量转换、分配和控制的作用。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对变电站的运维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变电站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故障。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
2. 培养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其对突发故障的应对能力。
3. 加强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培训内容1. 变电站设备知识培训: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
2. 变电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重点培训变电站运维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触电、避免设备过载等。
3. 突发故障处理培训:针对变电站常见的故障情况,进行应急处理演练,提高运维人员的应对能力。
4. 现场实操培训:组织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对设备操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由专业讲师对变电站设备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讲解。
2. 实操课程培训: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和模拟演练,提高运维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线上学习平台培训: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运维人员提供在线学习和考核,方便其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五、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果。
2.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
3. 考核频率:定期组织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六、培训效果跟踪1. 培训后跟踪:对参加培训的运维人员进行效果跟踪,了解其在工作中应用培训知识的情况。
2. 效果评估:根据跟踪情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七、总结变电站技能培训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隐患和故障。
变电站技术培训计划

变电站技术培训计划1. 培训目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电能进行变压、开关以及保护控制等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变电站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对变电站设备和运行维护的理解,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
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变电站技术人员、运行维护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总计约100人。
3. 培训内容(1)变电站基本原理与设备- 变电站基本原理- 变电站设备概述- 变电站传统设备和智能设备介绍(2)变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 变电站设备运行要求- 变电站设备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 变电站设备维护保养(3)变电站安全管理- 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变电站事故应对与应急预案- 变电站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4)变电站智能化技术与应用-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5)案例分析和现场实操- 变电站设备故障案例分析- 现场实操操作演练4.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操作等多种方式,其中理论讲解约占培训时间的50%,案例分析和现场实操约占培训时间的30%,并配以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以提高学员互动性和专业素养。
5. 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预计为期10天,并将安排在公司内部的培训室以及配套的实操场地进行。
6. 培训师资指定公司内部变电站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同时可邀请外部专家进行相关题目的专题讲座。
7. 培训成果评估通过培训结束后的成果检测,考核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实操操作的能力,以评估培训的成果和效果。
并将对合格学员进行相关证书的颁发。
8. 培训后续跟进与反馈培训结束后,将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后续跟进与反馈,了解学员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培训所得技能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补充。
总结: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内容,提高变电站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巩固和加强其对变电站设备和运行维护的理解,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
五月培训及作业 220kV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2

五月培训作业
培训名称:技术问答
培训(学习)地点:中心变培训(学习)时间:5月5日
主持(讲座)人:皮建民培训(学习)课时数:2课时
培训内容:标题同上首行
一、220kV立功桥变江立线608线路测控装置中一共接入多少GOOSE遥控软压板,正常运行时投入GOOSE遥控软压板一共多少,并分别列出?
答:220kV立功桥变江立线608线路测控装置中一共接入32路GOOSE遥控软压板,正常运行时一共投入12路GOOSE遥控软压板,分别是“GOOSE遥控01、02、03、04、05、06、07、08、09、10、11、12软压板”在投入状态。
(提醒:单抄第5内容将序号5删除)
五月培训作业
培训名称:技术问答
培训(学习)地点:中心变培训(学习)时间:5月21日
主持(讲座)人:皮建民培训(学习)课时数:2课时
二、打开实时调度用A4打印纸画出220kV立功桥变电站一次接线图,放入培训盒中。
(注:愿学的建议背熟直接画出来,不愿学的只用画220KV电压等级的一次设备,既母线设备含主变高压侧即可。
实在不想画的,画两条母线也可以。
)
既要满足不愿学的同志比较轻松,又要尽可能达到领导的质量要求,让愿意学的同志有事干会有进步。
我想我的本职工作只要尽到培训的责任就行了吧,至于效果怎样我无权督促和干涉了。
【国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技术培训

2016年~2020年
第一阶段 2009年~2010年 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 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 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 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 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 各环节的试点工作。
4
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智能变电站作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节点支撑, 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 1、第一批试点工程:
23
二、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及技术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从以太网节点中可以看到在网路中发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说以太网 是一种广播网路,即在网络传输中,向所有连通的节点发送消息。 从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 1、网络传输中可能发生冲突:在以太网中,当两个数据帧同时被发送 到物理传输介质上,并完全或部分重叠时,就发生了数据冲突。当发生 冲突时,物理网段上的数据都不再有效。 冲突是影响以太网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冲突的存在,使得传统的以太 网在负载超过40%时,效率将明显下降。因此当以太网的规模增大时, 就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冲突的扩散,例如使用交换机将网络分段(VLAN 划分等)。 2、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是有延时的,而且这种延时是不确定的:监听信 道等待其它信息传输的时间, 排队的时间,冲突的时间等。 保护对采样的快速性和同步性要求高,因此要求直采(不经交换机,不 需排队等候,不会冲突)。 保护跳合闸(本断路器)快速性要求高,因此要求直跳(不经交换机, 不需排队等候,不会冲突)。 保护要求直采直跳(本断路器)的另一个原因是可靠性,没有中间环节
12
二、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及技术
过程层装臵-合并单元
合并并同步多个电子式互感器的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电流和电压瞬时值, 并以确定的数据品质传输到电力系统电气测量和继电保护设备。 可以接入常规互感器,完成常规互感器的数据采样。 必要时,完成规约转换:电子式互感器采用IEC60044-8协议,合并单元与 保护之间采用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 需要时,完成电压并列功能。
智能变电站调试培训教材(实训部分).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部分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2013年8月目录一、培训目的 (1二、培训系统介绍 (1三、500千伏线路保护 (53.1培训目的 (53.2培训大纲 (53.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83.4开关保护单体调试 (143.5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143.6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153.7线路保护通道联调 (163.8整组测试 (173.9异常情况处理 (19四、500千伏变压器保护 (204.1培训目的 (204.2培训大纲 (204.3变压器保护单体调试 (21 4.4非电量保护单体 (234.5整组测试 (234.6异常情况处理 (24五、220kV线路保护 (255.1培训目的 (255.2培训大纲 (255.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27 5.4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30 5.5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30 5.6整组测试 (325.7异常情况处理 (33六、220千伏母线保护 (346.1培训目的 (346.2培训大纲 (346.3母线保护单体调试 (36 6.4整组测试 (376.5异常情况处理 (38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介绍线路、主变、母线等二次设备的典型特点及配置情况;介绍各主流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开展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单体测试及整组测试;同时介绍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处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本次培训旨在学员通过实际装置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置及具体的二次设备操作有感性认识,能够了解智能变电站调试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并初步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培训系统介绍实际操作培训在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按照实际工程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典型间隔,一次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500kV 部分配置一回线路、一台主变构成一串完整的线变串;220kV部分双母接线,除主变分支和母联分支外,另配置两条线路;主变35kV侧暂未配置电容、电抗。
智能变电站认识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我们开展了智能变电站认识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功能特点;2. 熟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和关键技术;3. 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方法;4. 提高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实训内容:讲解智能变电站的定义、构成要素、功能特点以及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实训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等方式,使学员对智能变电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智能变电站运行原理实训内容:讲解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包括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等方面。
实训过程:通过现场参观、实物展示、模拟操作等方式,使学员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
3.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实训内容:讲解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如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通信技术、监测技术等。
实训过程:通过现场参观、实物展示、模拟操作等方式,使学员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4. 智能变电站设备操作与维护实训内容:讲解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操作流程、维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实训过程:通过现场参观、实物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员掌握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5. 智能变电站安全管理实训内容:讲解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处理方法。
实训过程:通过现场参观、案例分析、安全演练等方式,使学员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知识。
四、实训成果1. 学员对智能变电站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2. 学员掌握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关键技术和设备操作方法;3. 学员提高了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4. 学员能够熟练进行智能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智能变电站认识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学员对智能变电站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2. 学员掌握了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 学员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安全意识;4. 学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智能变电站调试培训

过程层
CT/PT
3种典型组 网模式
智能化开关
传统互感器
传统开关
传统变电站结构图
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图
主要内容
智能变电站常见解决方案
直采网跳
网采网跳
保护直采直跳,测控组网
方案1
站控层 设备
监控计算机A 监控计算机B
站控层 网络
站 站
控 控
层 层
交 交
换 换
机 机
A B
间隔层 设备
至跨间隔 设备如故 障录波
合并单元B
智能操作箱B
电子式互感器光接口A 电子式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光接口B
一次设 备
断路器线圈组A 断路器
断路器线圈组B
GOOSE、SMV均组网
方案3
站控层 设备
监控计算机A 监控计算机B
站控层 网络
站 站
控 控
层 层
交 交
换 换
机 机
A B
间隔层 设备
保护装置A 至跨间隔 设备如故 障录波 至跨间隔 设备如母 线保护
主要内容
宁波110kV长山变电站解决方案介绍
站控层网络结构 站控层网络采用单星型拓扑结构。 过程层网络结构(重点) SV与GOOSE采用完全点对点形式,直采直跳 无任何组网数据 对时方式 站控层SNTP网络对时,过程层采用B码对时
主要内容 智能变电站验收流程与规范
全站网络结构完整性验证(重点) 站控层:各保护测控装置与后台通讯是否正常 间隔层:保护与测控装置SV与GOOSE数据是否断链返回 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SV与GOOSE数据是否断链返回 保护逻辑的校验(与传统相同) 利用数字化测试仪,将SCD文件导入测试仪后,直接对保护装置加量以 验证保护逻辑 通流通压(重点) 校验合并单元采样的精度以及采样通道的完好性 传动试验(重点) 利用装置自身的传动测试功能,开出传动以校验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外部 接线的正确性 综自功能测试(与传统相同) 以间隔为单位逐一校验遥信、遥测与遥控功能
智能变电站-培训材料

一、系统架构:一次设备断路器互感器说明:1)网络结构采用3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2网(GOOSE网、MMS网)结构,比常规自动化站增加过程层和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2)站控层通过MMS方式通讯;过程层通过SV方式采样,目前主流为9-2;过程层通过GOOSE方式采集开关量并且跳闸;3)保护装置SV采样和GOOSE跳闸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SV和GOOSE分开;测控装置通过组网方式,SV和GOOSE共网;4)低压保护:GOOSE和MMS共网运行,兼测保一体、智能终端、MU功能;5)其他设备:电度表采用点对点采样,故障录波器和记录分析仪采用组网方式获取数据。
上图就是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从上而下,图示的互感器与断路器是常见的一次设备,大家参照下表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
常规站大家都了解,就是采用电缆接线后,采集模拟量上送到各装置。
不过有些数字化改造站的一次设备依然使用传统互感器、开关;间隔层与站控层与数字化站没有区别。
不同之处就是在MU合并装置上增加了交流模拟插件,用来采集常规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
网络结构解析站控层:设备包括主站设备,如监控主机、监控备机、工程师站、远动机、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信息子站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电度表、直流、UPS、电度采集器等。
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光/电CT、PT、智能机构等。
MMS网:保护、测控等设备与监控通讯的网络,走61850协议。
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监控、故障录波等。
GOOSE网: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过光纤上GOOSE交换机,同时保护、测控也上了GOOSE网,进行信息交换。
GOOSE网相当于取代了原来常规站测控、保护的电缆接线工作。
连接设备包括MU、智能终端、测控、保护、网络分析仪、故障录波器等。
注意:10KV目前没有走单独的GOOSE网,走的是GOOSE/MMS合一的网络,即是在一个交换机中,既有GOOSE报文又有MMS报文,而不像高压部分GOOSE和MMS是单独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