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江河爱心在青海校园涌动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1. 阅读文字,根据提示完成各题。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光组成星河,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跳动在雄鸡的胸膛上。

闻一多为了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kǎi)淋漓。

红军战士们为了北上抗日,夜里在寒气遇人的山腰宿营,听着不可捉摸的声响,极洪大又极细切,像山泉呜咽又像波涛澎湃,他们(hān)然入梦。

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深入罗布泊,隐姓埋名28年,“”(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这涓涓细流一般的家国情怀,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奔腾向前!(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慷(kǎi) ________ 咽_________ (hān)_______然入梦(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

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2.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的满腹乡愁,客居异乡的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抒写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涓涓细流汇江海

涓涓细流汇江海

涓涓细流汇江海,日积月累建大厦俞凯军如果说语文的学习是一幢大楼的建设,那些零碎的小知识便是砖砖瓦瓦,而积累则是将砖瓦堆砌成高楼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江河湖海,是靠无数的溪流汇聚而成的,百川汇集会就大海。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文采的提高,知识的获得,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日积月累,积累的多了,文采才会飞扬,才思才如泉涌,学问才富五车。

久而久之,就有了兴趣,找到了自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到头来语文学习想学不好都很难。

在语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日常的学习,学问的积累当作是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当作是做一番宏图伟业的准备。

就好比是我要盖高楼捡拾砖瓦一样。

不厌其烦地拾起细碎的石块,日积月累构筑起来的就是耸入云天的城堡。

只有站在城堡俯瞰脚下的壮美景色时,你才会体味到这些小事,语文零碎知识、日常点滴感悟的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相反,那些对“琐事”不屑一顾,处理问题是消极懈怠的人,很少有成功的学好的。

平常不付出,不用功,不积累,就是在等待一个上天掉馅饼的机会,那只能是白日做梦。

(一)培养积累的意识,养成积累的习惯以上的道理不再细说,还可用古今的事例来教导学生。

著名的《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据说就是作者写于一年中从京城到浙江来回搬家眷的途中,他已有心得边写诗一首随手扔到马背的背篓中,日积月累便有了脍炙人口的《己亥杂诗》。

假如作家当时不积累,不去整理,等到一年到家安然无忧时到在自家的卧室中再回想自己一年来的经历、感受,那可能早忘得一干二净了,结果可想而知。

《青年突击队誓词》

《青年突击队誓词》

《青年突击队誓词》青年突击队的简单介绍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经济建设,共青团组织必须毫不动摇地围绕企业经济建设的中心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分厂青年突击队将依托团总支所辖三个分支部,与分厂党支部、行政、分工会密切配合,立足岗位,在面对临时性、特殊性以及急、难、险、重任务时,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发挥共青团青年先锋队的作用。

青年突击队更是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不仅要体现出职业文明,更应体现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立足岗位,以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要创造优良的社会效益,我们团员青年将用自己的爱心、技能和辛勤的劳动为他人、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帮助弱势群体、打扫公共场所、帮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等等社会事业,在你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献上你的一份爱心,贡献一份力量,也许这一点点爱心是微不足道的,但涓涓细流才能汇成江河湖海,点点爱心最终凝聚成为爱的洪流,最终体现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涂装青年——青年突击队活动倡议书各位团员青年及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是涂装团支部书记赵扬扬,在这里首先我代表全体青年员工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高温检修的关心和鼓励。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员工在高温检修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涂装车间专门成立了一支青年突击队伍。

在今年的高温检修青年突击队活动中,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将我们的青春、智慧和激情,全部投入到高温检修的工作中。

在此,我谨代表涂装团支部向全体青年突击队员发出如下倡议: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我做起,从严保安。

要结合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确保工作安全,实现素质提升。

要严格执行安全十不准和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行为,按规程操作,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及劳保用品。

二、精心维护青春这面光荣旗帜,振奋精神,勇挑重担。

青春是一面旗帜,突击队是我们的光荣称号。

家庭和学校教育名言

家庭和学校教育名言

家庭和学校教育名言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名言,这些名言虽然只是简短的语句,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指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几句经典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名言。

1.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滴积累成就伟业。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积累与努力。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每一点进步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开始养成细微积累的好习惯,不断往前走,不断进步,最终凭借良好的习惯走向成功。

2. 身教胜于言教。

这句话告诉我们,言传不如身教。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仅要给孩子灌输知识,更是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让他们从自己身上学到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3. 成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沿途的收获。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站,重要的是在这一站之前的收获。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收获,让他们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4. 勇于担当,追求卓越。

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勇于担当,追求卓越。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养成勇于担当的品质,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敢于面对困难,并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5. 做一个阳光、健康、乐观、自信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在成长中能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保持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信。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让他们学会积极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态度,做一个阳光、健康、乐观、自信的人。

以上这些句子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提醒我们,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积累、身教胜于言教、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和做一个阳光、健康、乐观、自信的人。

让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名言,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爱涌中原 情洒玉树

爱涌中原 情洒玉树

爱涌中原情洒玉树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美丽的玉树在瞬间成为废墟,无辜的生命刹那间陨落。

玉树的灾情深深牵动着每一位中华民族同胞的心。

连日来,河南高校广大师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一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抗震救灾。

捐款捐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手挽手,心连心,我们共同来承担!”4月15日,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河南大学近400名师生代表就齐聚该校明伦校区大礼堂广场为地震灾区献爱心,当场为灾区募集善款近20万元。

当天,河南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来到捐助现场,并委托老师将自己攒下的零花钱捐献给灾区的小朋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山仑当天在外地出差,得知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后,他特意委托在河南大学工作的女儿代他捐款5000元。

玉树地震更深深牵动着河南大学四川籍师生的心,该校四川籍学生许深淼捐款后说:“汶川地震时,我的家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我也在河大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

现在玉树有困难,我们理应尽全力去帮助玉树人民!”玉树地震发生后,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郑州大学工会向全校教职工发出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广大教职工积极响应,紧急行动,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纷纷向灾区人民送上深切的关怀,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截至4月26日,全校教职工捐款137.2万余元,在全省教育系统捐款中居首位。

其中,吴养洁院士个人捐款5000元,在广大教职工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5元、10元、50元……颗颗爱心在这里汇聚,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

4月15日中午,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广场捐款现场,师生们积极向玉树灾区奉献爱心。

“千里之外的我时刻都在牵挂着家乡,来自灾区的每一条消息都牵动着我的心。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2006级青海籍学生林琳捐款后说。

《新乡医学院报》学生记者李晨阳激动地说:“我今天虽然只是捐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稿费,但我要表达的是新乡医学院学子永远怀有一颗情系祖国、乐于奉献的高尚心灵。

一元捐活动总结

一元捐活动总结

一元捐活动总结篇一:江永县第三小学“希望工程一元捐”微公益活动总结1元、2元、3元、5元3月25日,江永县第三小学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发起了“希望工程一元捐微公益活动”的倡议,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老师首先捐出了自己的爱心基金,全校学生也都随之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

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活动,有的同学还进行了多次捐款,捐上了自己每日的零花钱,表达自己对“希望工程”所献出的一份爱心和一点力量,希望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活动期间,我校在通知栏处设置了光荣榜,每日公开更新捐款额和捐款人,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今天我参加了爱心公益捐赠活动,我捐的是10元钱,虽然不多,但是人人都参加这种微公益活动,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我想此次活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此次捐款共计1285元,全校有22个班级参加此次活动,其中校本部16个班共捐款992元,江河完小6个班共捐款293元。

“希望工程一元捐”微公益活动目的主要在于广泛汇聚公益力量,筹集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帮助有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进一步提升希望工程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导广大小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小学生中倡导“微公益”的理念,进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公益”、“助人自助”的公益文化氛围。

相关活动图片如下:升旗仪式上发起倡议设置一元捐光荣榜专栏江永县第三小学大队部20XX年4月8日篇二:20XX“爱心一元捐”活动总结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爱心天使活动——“爱心一元捐”活动总结为倡导“人人可慈善、人人可公益”的慈善理念,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于20XX年继续开展“爱心一元捐”活动。

接到上级通知,学校工会、团委、少先队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校师生每人捐出一元钱,帮助最需要的人。

听到场以后,全校师生积极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去帮助贫困妇女儿童。

虽然要求每人捐一元,可很多师生还是自愿多捐了一些。

其中捐款教师108人,捐款总额1115元。

捐款学生833人,捐款总额1220元。

公益一直在行动的句子

公益一直在行动的句子

公益一直在行动的句子1. 公益一直在行动,就像那永不停歇的涓涓细流,总能汇聚成爱的江河。

我有个朋友,他加入了一个山区支教的公益组织。

每次看到那些山里孩子因为他的教导而露出渴望知识的眼神,他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那一个个孩子就像等待浇灌的花朵,公益行动就是那滋润的雨露。

2. 公益啊,它就像一阵温暖的风,不停地吹向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你看大街上那些志愿者,拿着募捐箱为贫困家庭筹款。

有个大爷颤颤巍巍地走来,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放进去,说:“这钱给更需要的人,咱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时候,公益就是连接大爷和贫困家庭的爱心桥梁。

3. 公益一直在默默耕耘,好似那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我认识一群环保公益者,他们每周都会去公园或者河边捡垃圾。

有次一个年轻人随手扔了个瓶子,一个小朋友跑过去捡起来,对年轻人说:“哥哥,不能乱扔垃圾哦,叔叔阿姨们在努力让这里变得更干净呢。

”这不就是公益的力量在传递吗?4. 公益一直在行动,就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照亮着无数人的希望。

在社区里,有公益组织为孤寡老人送生活用品。

有个老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啊。

”那些志愿者们的笑容就像星光一样,给老奶奶的生活带来了温暖。

5. 公益这事儿,它是持续不断的一场爱的接力赛。

我见过动物保护的公益人士,他们为了救助受伤的小动物忙前忙后。

有人问他们为啥这么辛苦,他们回答:“这些小动物就像我们的朋友,你能看着朋友受伤不管吗?”这就是公益人的执着,把每一个生命都当作朋友去守护。

6. 公益从来没有停下脚步,宛如那展翅高飞的大雁,带着希望与爱飞向远方。

在贫困地区的医疗公益项目中,医生们不辞辛劳地为村民看病。

一个生病的小孩康复后,他的妈妈激动地对医生说:“你们就是天使啊,没有你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医生们的公益之行就像大雁带来了生机。

7. 公益一直在进行着,它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各个地方然后生根发芽。

我知道有个公益团体专门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培训。

涓涓细流的经典语句

涓涓细流的经典语句

涓涓细流的经典语句
涓涓细流,比喻缓慢而持久的流动,也比喻眼看着一样事物渐渐地离开。

以下是一些与涓涓细流相关的经典语句:
1.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滴滴凝成爱。

2.涓涓细流,慢慢汇聚成一片海洋。

3.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大海。

4.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流淌,却能汇聚成浩渺的大海。

5.涓涓细流,不断积累,终能成就一番事业。

6.涓涓细流,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7.涓涓细流,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8.涓涓细流,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和梦想。

9.涓涓细流,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10.涓涓细流,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生命的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在 校 园 里 上 课 的青 海 师 范 大 学 附 属 中 学 的 孩 子 们 惊 住
生 徐 国 安 说 : 虽树 都 属 于 青 “ 海 。 在青海住 , 是一家人。 同 就 玉树 的 兄弟 姐 妹 受 灾 了 , 4 N4" 我 f q 人 捐 出 自 己的 一 点 零 花 钱 , 少 成 多 , 许 就 能 挽 救 一 个 个 鲜 活 积 或
己绵 薄 之 力 鼓 励 灾 区 同胞 挺 住 。该 校 一 名 学 生 在 捐 款 现 场 动 情 地 说 : 我 们 的 眼 里 充 满 泪 水 , 们 的 心 里 充 盈悲 痛 , 区 同胞 的 “ 我 灾 生 死 离 别 触 动 着我 们 每 个 人 心 中最 柔 软 最 敏 感 的 部 分 。心 灵可
志 成城 , 胜 灾魔 , 建 家 园 。 战 重
镜 头 二 : 学 生 鞠 躬 替 同 胞 致谢 大
无 独 有偶 。 西 宁市 第 四 中学 退 休 老 教 师 宋 德 育 因 曾在 藏 原 区 工作 过 多年 , 藏 区人 民感 情 颇 深 , 震 的 消 息 也 让 他 感 到 震 对 地
的 生命 。 ”
镜 头 四 : 甲老 人 携 妻 捐款 受尊 敬 花
了, 坐不 住 了 , 们 多 么希 望 受 灾 的 同 龄 伙 伴 还 能 够 像 平 常 一 样 他
坐 在 宽 敞 明 亮 的 教室 里上 课 学 习 , 想 美好 的未 来 。 于 是 , 校 畅 全 学 子 不 约 而 同地 想到 了向 灾 区 捐 款 , 出 自 己 的 一份 爱心 , 自 献 尽
族 自治州 玉 树 县 突 发71 大 地 震 ,震 源 深 . 级 度 达 3 千 米 ( 调 整 为 l千 米 ) 3 后 4 。统 计 数 据
显示 , 至 1 截 6日早 8 , 玉 树 地 震 死 亡 人 数 a t,
为7 1 , 1 9 人 比 5日上 升 3 人 ; 踪 2 4人 , 1 失 9 受
常 安 静 一 些 。 的 , 安 静 一 些 — — 玉树 地 震 的 消 息让 这 里 的孩 是 是
子 们 感 到 太 意 外 了— — 因 为昨 天 还 是 风 和 曰丽 、阳 光 明 媚 的 玉 树 , 今 却 因 一 场 地 震 把 这 著 名 的 “ 舞 之 乡” 向 了 黑 暗 的 角 如 歌 推 落 , 她变成了废墟和荒原。 让
爱是 无 国 界 的 。 在 当天 庞 大 的 捐 献 大 军 中 , 有 一位 加 拿 还 大 籍 的 外教 。 捐款 后她 说 : 我 虽 然 不 是 中 国 人 , 我 相 信 人 与人 “ 但 之 间 是 需 要 帮助 的 , 也 是 需 要 传 递 的 , 有 这 样 , 家 的 生活 爱 只 大 才会更美『。” 』 子
起 来。
泪 的 同时 ,似 乎 也看 到 了一 条 波 浪 滚滚 的 爱 心 之 河 正 流 向 玉 树
灾区。
当 日, 样 的 场 景 在 两 宁 市 第 四 中学 复 现 。师 生 们 在 捐 出 同 爱 、 款 的 同 时 , 中 都 有 一个 信 念 , 就 是 一 t善 L 心 那
伤 14 6 , 中 重 伤 l7 人 。 8人 其 1 16 噩 耗 不 期 而 至 , 自然 再 一 次 以 自 己 大
的淫 威来 考 验 人类 的耐 受 力 。然而 , 大灾 面 前有 大 爱 ,社 会 各 界 闻 悉青 海 玉树 发生 强
烈地 震 的 消 息 后 ,在对 地震 灾 害 中的 死 难
-,
- ,
教 育系统抗 震救灾专题报 道 工 可
2 0 4 1 01 年 月 4曰 ,这 个 原 本 与 平 素 没 什 么 两 样 的 日予 ,却 因 清晨 一 场 突 如 其 来 的大 地 震 而 显 得 凝 重 、 悲 、 烈 。一 股 来 口本 刊 记者 王英 桂 伤 惨
灾 区同 胞 祈 福 。 ”
5 、 0 、0 、 0 元 … … 捐 款 现 场 , 随 着 尚 带 体 温 的 善 元 l元 3 元 10
款数量
点 点 增 多 , 份 份 爱 心 也 在 迅 速 凝 聚 , 子 们 在 双眼 含 一 学
难 阴 影 , 6 , 携 老 伴 前 来 捐 款 , 表 示 随 后 还将 到 老 伴 的 原 l曰 他 并 工作 单 位 捐 款 ,只 希 望 灾 区 人 民能 够在 大 家 的 帮 助 下 重 新 振 作
同 胞 表示 沉痛 哀 悼 的 同时 , 纷 沫 厩解 囊 , 纷 捐款 捐物 , 自己对 手 把
足 同胞 的 爱 与支 持 一 起送 到 了抗 灾 一 线 。 1
镜 头 一 : 学 生 说 话 甸 旬 凝 真 爱 中
4 1 日上 午 ,青 海 师 范 大学 附 属 中 学 的 校 园 里 似 乎 比 往 月 6
以超 越 一 切 时 间 阻 隔 , 如 当场 , 同 身受 。何 不 让 我 们 携 起 手 宛 感
爱心 如 一 阵 清 新 温 和 的春 风 ,轻 轻 抚 慰着 人们 的创 伤 , 令 人 倍 感 温 馨 、 适 。但 在 采访 过 程 中更 令 记 者肃 然起 敬 的 是 , 舒 曾 在 青 海 师 范 大 学 附 属 中学 任 教 4 年 之 久 的 退休 老 教 师 赵 廷 海 、 1 曾在 藏 区工 作 过 多年 ,后 调任 西 宁市 第 四中 学 任 教 直 至 退 休 的 宋 德 育 老人 捐 款 献 爱 心 的 善 举 。
海校园涌动
自地源深 处 的愤怒 让平 静 的雪域 高 原惊 恐 、 栗 , 时 间 , 倒 了 , 塌 了 , 信 中 颤 一 屋 房 通 断 了 , 通 阻 隔 了 , 个个 鲜 晤的 生 命 殒 落 交 …
了 … . . .
当 日清 晨 7 j 9 许 ,青 海 省 玉 树 藏 1' 分  ̄4

11
惊不已。 于是 他 怀 着 对 灾 区 群 众 的 牵 挂 和 祈 愿前 来 捐 款 , 上一 献
份无私之爱。
万 众 一心 , 众
“ 浓 于 水 , 与 心 相 连 。大 难 当 前 , 雨 同舟 , 胞 遇 难 , 血 手 风 同 八 方 支援 。 ” 是 写在 青 海 师 范 大 学 一 块 募 捐 宣 传 牌 上 的 话 语 , 这 寥 寥数 字 , 人 至 深 。 玉树 地 震 灾 害 发 生 后 , 海 师 范 大 学 广 大 感 青 师 生 立即 投 身到 抗 灾 救 援 的 大 潮 中 ,并 通 过 学 院 内 的 青 年志 愿
据 了解 , 廷海老人 已年过花 甲, 赵 当他 听 到 玉 树 发 生 了 71 .
级 大 地 震 的 消 息 启 , 绪 激 动 不 巳 。 帮 助 灭 群 众尽 早 脱 灭 情 为
来 , 温 度 互 相传 递 , 最 大 的 悲 悯 化 为心 中 最 美 好 的 祝 愿 , 让 将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