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题目一:文言文阅读 (200字)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秋者,天地之时令也,至于物生而行。

故夏日之毒,秋日破而化也。

臣实喜秋,而悲西尔之制。

西尔之制,终予注目而待命也。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不能使仅死者归墓也。

惜夫!乐生奈何。

问题:1. 什么是秋天?2. 圣人为什么让其杀人诛求?答案:1. 秋天是天地的时令,物生并行的季节。

2.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是因为不能使死者安葬。

题目二:诗词填空 (200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词语。

白日依_____尽,黄河____来穷。

欲穷千_____目,更上一______楼。

答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三:作文 (400字)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1. 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2. 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我选择题目一: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在春天里,大自然苏醒过来,万物开始复苏。

春天的天气宜人,温暖而不会太热或太冷。

我喜欢春天各种鲜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尤其是粉红色的樱花盛开的时候,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春天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草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树木也重新抽出了嫩绿的枝条。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和期待。

答案解析 (optional)- 第一题的答案是根据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推断。

- 第二题填空需要对诗句进行理解和词语匹配。

- 第三题是个人作文,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思维和表达个人观点。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①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

(《孟子》)④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⑤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______》)⑥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⑧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岳阳楼记》)【答案】(1). (1)春江水暖鸭先知(2).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 (3)地利不如人和(4). (4)无可奈何花落去(5). (5)老骥伏枥(6). 龟虽寿(7). (6)忽如一夜春风来(8). (7)一鼓作气(9). (8)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侯、骥、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根据拼音书写汉字①急不xiá___择②取dì___③心无旁wù___【答案】(1). 暇(2). 缔(3). 骛【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暇、遐、瑕的区别:第一个是日子旁,与时间有关,第二个是走,与空间位置有关,第三为王,通"玉"指玉上的确损。

引伸为好的东西中的不足之处。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1)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分)(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分)(3)怀旧空吟闻笛赋沉舟侧畔千帆过(2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分)(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2、妖娆脊梁身临其境日新月异(共4分。

一个词1分,写错字不得分)3、D (3分)【解析】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漠态度。

极目远眺:指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结合形容对象“岳阳楼”可知,“极目远眺”合适;第二空,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结合“听英雄‘三分天下’”可知,“谈笑风生”合适;第三空,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红妆素裹: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结合“万里雪飘,待晴日看”可知,此处应用“红妆素裹”。

故选D。

(3分)4、A (3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画线句“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语序不当,“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改为“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故选A。

(3分)5、(1)示例:王亚平阿姨,您好!您是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凯旋的航天英雄,今天国家航天局聘请您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真的是实至名归,还请您收下这份聘书。

感谢您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3分)(语句通畅,表意恰当,酌情给分)(2)上联:神舟问天续写中华故事下联:嫦娥奔月揭开天宫传奇(2分)(3)示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有担当。

他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在大战黄风怪时,悟空即使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也想方设法营救师父,承担保护师父的职责。

(2分)(4)示例一:我认为【甲】文好,分行写,具有形式美,有节奏感,有诗的韵律美。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陌系B. 灬依C. 愈弘D. 赡携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含有生僻字的是:A. 洞穴B. 浏览C. 冂囚D. 存在答案:C3. “花横花竖点缀中,水重水轻唱晚钟。

”这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B4.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个的意义类似的是:A. 引经据典B. 不问青红皂白C. 疲于奔命D. 没有半点问题答案:C5.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去”字应该理解为:A. 离开B. 消失C. 去世D. 无法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爸爸以敏捷的【动作】打开了门。

2. 他容光焕发,【通透】着幸福的神采。

3. 钢笔似的医术,【使人拜服】。

4. 那绿意盎然的小园子【满】了柳絮。

...三、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这个学期开始以来,我们班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百变魔盒”活动。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从魔盒里随机抽取一个任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有很多种,有劳动任务、创作任务、礼仪任务等等,每个任务都很有意思。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同学都能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百变魔盒”活动。

1. “百变魔盒”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B. 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C. 让同学们培养动手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2.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干什么?A. 随机抽取一个任务。

B. 完成规定的任务。

C. 组织活动。

D. 完成劳动任务。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4.难度系数:0.75。

一、古典之美(27分)1.在整理古诗词的过程中,小夏发现心怀家国、志在天下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历代诗人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她整理了部分诗歌内容,请帮她完善下面表格。

(10分)点评:字体,描绘了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

A.端庄方正B.秀美飘逸C.蚕头雁尾D.龙飞凤舞在班级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文志小组以下面的古诗文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基础知识综合。

(23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潮文化备受追捧到《只此青绿》红遍大江南北,从故宫文创热销全国到汉服风靡.海外,从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自内心地chóng拜到精神深处的认同。

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力量的jué起,还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1)(1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ífēn B.mǐfēn C.mífèn D.mǐfèn(2)(2分)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chóng()拜jué()起2.(3分)为了记录九年级精彩的学习生活,班长小文提议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为便于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编写流程,请你根据下图,撰写一份解释流程的文字稿。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3.(2分)同学们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为班级纪念册写一篇序言,下面是王老师写的序言中的一部分,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

②司马迁隐忍苟活,心怀泰山之志,铸就史家绝唱。

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⑤遭受宫刑心向未来,忍辱谱史巨著终成;⑥陶渊明远离世俗,独享悠然采菊,终得无悔自由。

A.⑤②③⑥①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③⑥⑤②④D.③⑥⑤②①④4.(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酷爱古诗文的小博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妖娆.(ráo)风骚.(sāo)嘶.哑(sī)强.词夺理(qiáng)B. 亵.渎(xiè)游弋.(yì)宽宥.(yòu)矫.揉造作(jiǎo)C. 箴.言(zhēn)濡.养(rú)坍塌.(tā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恪.守(kè)摇曳.(yè)抽丝剥.茧(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旁骛秘诀断章取意鸠占雀巢B. 汲取妄想富丽堂皇丰功伟绩C. 赃物制裁彬彬有礼相得益章D. 冠冕劫掠形消骨立金戈铁马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令人叹为观止。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

C. 他对人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D. 那些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生活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生活是一本蕴含智慧的书,;生活是一杯滋味醇厚的茶,。

①有激昂的旋律,也有低沉的音符②有绚丽的色彩,也有灰暗的色调③有清新的诗篇,也有深沉的思考④有苦涩的味道,也有甘甜的回味A. ②①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6. 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一日千里C. 推己及人D. 金玉良言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长恨歌》C. 《劝学》D. 《乐府诗集》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宾语-谓语-主语C. 谓语-主语-宾语D. 宾语-主语-谓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5. 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_______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_______种。

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_______的《乡村四月》。

5. 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主谓宾”结构的特点。

5. 请解释“成语”的定义及其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比喻”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排比”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3.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被动语态”:小明吃了苹果。

4.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否定句”:他们喜欢看电影。

5.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疑问句”:她明天会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2016.3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分) 让心灵在书籍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mí màn,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àng rán。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B.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

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

D.本次无锡国际马拉松赛设有迷你跑、半程跑和全程马拉松三项,参与人数达到3万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学校领导表示要继续推广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D.由于党政机关干部严格自律,厉行节约,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

B.《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凡是来到扬州的游客逢人便会指手画脚....地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虚此行!”D.《大圣归来》票房过亿引爆国产动画浪潮,人们纷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国产动画片未来。

5.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或课文原句。

(8分)①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可笑不自量。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⑤《<论语>八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不经意间,中国的通信升级换代正加速行进到4G+时代,这诚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汤姆·索亚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勇敢指证杀人犯。

B.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当年被悟空降服的红孩儿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

C.格列佛来到慧骃国,发现这是一个马的国度,这里的慧骃具有团结、友爱、仁慈等美德。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寿镜吾先生,朋友是范爱农。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与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都写到了很多历险的故事,细细品味,两部小说中的人物面对“险”表现出诸多相似的品质。

请结合小说内容列举两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6分)今年春节,手机“抢红包”成为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各种红包大战如火如荼,“摇一摇”“咻一咻”“集五福”,新鲜的方式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不一样的趣味,成为新时代里的“新年俗”。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24个字。

(2分)DoNews 2月8日消息长达11天预热期的支付宝集福活动今日凌晨结束。

根据支付宝集福活动页面显示,此次共有791405人集齐五福,平分了2.15亿元现金,每人分得现金271.66元。

1月28日,支付宝官方宣布,用户新加10个好友即可获得三张福卡。

而在除夕当天的活动中,人们也能通过“咻一咻”获得福卡,通过福卡的积累和好友交换,集齐五张的用户即可平分(2)请根据下面这则材料,为“年俗”下一个定义。

(2分)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以开始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历时一个多月。

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的习俗称为年俗。

(3)近些年来,旅游过年、电子红包、网络年货节、微信拜年等正在成为新年俗。

新年俗跟旧年俗相比,到底哪个更好?请说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一) 阅读梅尧臣的《春寒》①,完成第8 题。

(6分)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8.⑴下列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

B.颔联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

C.颈联由上联的动景写到静景。

D.尾联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

⑵请赏析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的画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节选,完成9-12题。

(14分)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 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①创业与守成孰.难( ) ②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 )③故.知创业之难( ) ④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失之于安逸A.皆以美于徐公B.于土墙凹凸处C.苛政猛于虎也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玄龄与吾共取天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⑴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灶头画》一文,完成13-15题。

(10 分)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

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

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鲤鱼跳龙门”。

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

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

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除了特殊的文化表征,还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

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

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

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

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

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

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

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盐博物馆“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3.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第⑧段中加点词“逐渐”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