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落入虎口气节在??魔窟依旧是战场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只表面缠绕着麻绳的旧书箱。
1939年的一天,一个目光坚定,身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拖着五只装满马列书籍的箱子从上海求学归来,这只旧书箱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年轻人最终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岩烈士,他的名字叫唐虚谷。
书中找寻理想行动彰显意志“他是我们的老大哥。
”这是唐虚谷被捕后,渣滓洞的狱友对他的评价,也是他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
在狱友眼中,唐虚谷像一团火,热情洋溢地温暖着大家的心。
唐虚谷,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开始,唐虚谷利用在杂货店栖身的5年时间,读完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著作。
从此,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抗日战争初期,唐虚谷发起成立“爱知读书会”,又组织“抗日妇救会”“宣传队歌咏队”和“剧团”等一系列抗日群众组织,一方面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培训骨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3年秋冬时节,根据党组织安排,唐虚谷秘密组建游击队;1935年夏天,他独自冒险,改造了一支“平民救国军”;1938年暑假,他发起组织“抗日暑假宣传团”……伴随着宣传范围的逐步扩大,唐虚谷组织的捐募寒衣、动员参军、批判汉奸汪精卫等活动都搞得轰轰烈烈。
落入虎口气节在??莫使组织惹尘埃1948年6月17日,由于叛徒出卖,唐虚谷和妻子张静芳被捕。
为此,游击队组织了两次营救。
第一次,当唐虚谷被押解着走到一个叫幺店子的地方,在当地百姓端茶递水送别的时候,唐虚谷发现了隐蔽在橘子林里试图武装营救他的游击队员。
“感谢父老乡亲和朋友们的好意,我们有能力对付这场冤枉官司。
别为我们担心,切莫因小失大。
”唐虚谷大声说道,谢绝了这份好意。
第二次,一群人押解着唐虚谷走到江边的渡口,唐虚谷蓦地看见江中飘荡着众多小船,熟悉战友的唐虚谷心中一阵感动——那是游击队水上分队的同志们准备营救他。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卷(含解析)

劝学测试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参_____________ (2)属_____________ (3)如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童子,即童生,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B.句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C.壬戌,“壬”是天干,“戌”是地支;共十二个天干,十个地支。
D.白露,文中是指“白茫茫的水汽”,现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同步测试

同步测试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判断题1.采用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成交时,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风险即告转移。
因此,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如发现到货品质、数量和/或包装有任何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情况,卖方概不负责。
()2.按DAT术语成交,由买方办理投保手续。
()3.按CIF或CIP术语成交,尽管价格中包括至指定目的港(地)的运费和保险费,但卖方不承担货物必然到达目的港(地)的责任。
()4.CFR(CPT)和CIP(CIP)术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界限相分离。
()5.FCA、CFR和FAS三个贸易术语的风险划分点是一样的。
()6.按CIF术语成交,卖方的交货责任在目的港。
()7.在出口业务中,采用CIF纽约成交与采用FOB上海成交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卖方要负责租船订舱,办理货运保险,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并将货物交至纽约港船上;而后者只需将货物交至上海港买方指定的船上。
()8.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9.按FOB条件从英国进口货物,需由我方派船到英国口岸接运货物;如按CIF条件成交,则由英方洽租船舶将货物运往中国港口。
因此,我方按FOB进口所承担的货运风险比按CIF进口承担的风险大。
()10.按DAP术语成交,卖方应承担货物运至进口方指定地点为止的一切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1.在CIF条件下,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A.负责按通常条件租船订舱B.支付到目的地的运费C.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D.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E.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2.CIF术语与DAT术语的区别是:()。
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B.CIF为象征性交货,DA T为实质性交货C.不但风险划分不同,费用划分也不同D.CIF属于装运合同,DA T属于达到合同3.在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一方当事人同时负责出口报关和进口报关的是()。
《师说》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
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小学,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判断题1 (对/错)2. 判断题2 (对/错)3. 判断题3 (对/错)4. 判断题4 (对/错)5. 判断题5 (对/错)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填空题1:_______2. 填空题2:_______3. 填空题3:_______4. 填空题4:_______5. 填空题5:_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答题1:_______2. 简答题2:_______3. 简答题3:_______4. 简答题4:_______5. 简答题5:_______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应用题1:_______2. 应用题2:_______3. 应用题3:_______4. 应用题4:_______5. 应用题5:_______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题1:_______2. 分析题2:_______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实践操作题1:_______2. 实践操作题2:_______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专业设计题1:_______2. 专业设计题2:_______3. 专业设计题3:_______4. 专业设计题4:_______5. 专业设计题5:_______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 概念解释题1:_______2. 概念解释题2:_______3. 概念解释题3:_______4. 概念解释题4:_______5. 概念解释题5:_______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 思考题1:_______2. 思考题2:_______3. 思考题3:_______4. 思考题4:_______5. 思考题5:_______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扩展题1:_______2. 社会扩展题2:_______3. 社会扩展题3:_______4. 社会扩展题4:_______5. 社会扩展题5:_______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一、选择题答案1. B2. D3. A4. C5. B二、判断题答案1. 对2. 错3. 对4. 错5. 对三、填空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四、简答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五、应用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六、分析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七、实践操作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本试卷所涵盖的理论基础部分的知识点分类和总结如下:1. 知识点分类:a. 基本概念和原理b. 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c. 分析和综合能力d.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2. 知识点总结:a. 基本概念和原理:考生需要掌握本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正确回答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同步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同步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根据文本内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地球是平的。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月亮比地球大。
D. 一年有13个月。
2. 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二、填空题
1. 文本中提到的第一个地点是_________。
2. 文本中描述的主要事件发生在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文本中的主要观点。
2. 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四、论述题
请结合文本内容,论述作者的观点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C
二、填空题
1. 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填写)
2. 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填写)
三、简答题
1. 答案:文本中的主要观点是(根据文本内容概括)。
2. 答案: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通过(根据文本内容描述)来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
答案:作者的观点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表现在(根据文本内容和个人理解进行论述)。
《百合花》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百合花》同步练习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材料二: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节选自铁凝《哦,香雪》)材料三: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同步测试(时、分、秒)

1 时、分、秒第1课时一、我会填。
1.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的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秒。
3.钟面1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圈;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妈妈每天工作8()走一步大约需要1()烧开一壶水大约要12()喝一盒牛奶需要80()三、我是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是2秒。
()2.小红吃一顿大约要用20小时。
()3.百米赛跑中,小明用时15秒,小方用时17秒。
小明跑得比小方快。
()四、仔细看,认真填。
()时()分()()时()分()五、解决问题。
1.他1秒钟跑多少米?1211 123456789101211 123456789102.在跳绳的比赛中,刘洁1秒跳1下。
她1分钟跳绳多少下?3.李师傅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段。
如果他每锯一段用6秒,那么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长时间?口算:8×5= 9÷3= 28÷7=9×7= 38﹣9= 42÷7=7×5= 60﹢40= 30﹢50=第2课时一、我会填。
1.时针从“4”走到“8”,走了()小时,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秒针从“4”走到“8”,走了()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时。
3.明明乘车去外婆家,早上6时出发,上午10时到达,共乘车()小时。
4.小芳和小玲约定早晨8:30在儿童公园门口集合,但小红早到了15分钟,小红是()到的。
二、看图填空。
三、单位换算。
3分12秒=()秒4时12分=()分2分-20秒=()秒148秒=()分()秒200分=()时()分四、魔力圆圈。
(填“>”“<”或“=”)9秒○1分125秒○2时37分○1时5分+25秒○325秒五、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早上7:50上课,中午11:20放学,下午1:00上课,下午3:20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