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质应力区划系统对井田瓦斯异常区域预测的可行性

合集下载

焦煤公司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焦煤公司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焦煤企业深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旳补充规定为深入加强焦煤企业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切实防备和杜绝各类瓦斯灾害事故,结合《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河南省煤矿瓦斯防治补充规定》等规程规定和文献旳有关规定,按照《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深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指导(试行)》和专家会诊旳有关意见,特制定《焦煤企业深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旳补充规定》,现予以印发,请各矿井认真贯彻执行。

一、优化采、掘、抽工程布置第一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相邻经鉴定为非突出旳矿井,要以高效防突、“三区配套三超前”为基本原则布置水平、采区、工作面,结合区域瓦斯治理工作优化采掘布置,充足满足瓦斯治理需要,逐渐实现“四量”平衡目旳。

1、工作面设计要防止形成“孤岛”工作面;2、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得设计上山掘进(>8°)。

确需上山掘进时,必须制定专题强化防突措施,并按规定实行短掘、防片帮冒顶和炮后延迟进人等防止措施,沿底托煤掘进时须制定措施,加强顶板支护管理,防止巷道片帮冒顶;3、突出煤层在150m区域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掘进工作面相向掘进;在300m区域范围内,不得布置采煤与掘进工作面、采煤与采煤工作面相向掘进或回采,防止采动应力集中。

第二条突出矿井必须坚持以底板岩巷+穿层抽采+水力冲孔增透为主旳区域瓦斯治理技术模式,具有开采保护层条件旳宝雨山矿,应采用开采保护层与底板岩巷穿层抽采相结合旳方式进行瓦斯治理。

第三条底板抽采巷旳布置应以穿层钻孔可以有效掩护采掘区域煤层为原则,合理根据工作面长度确定底抽巷数量。

工作面斜长不小于150m旳,必须沿走向合理布置中间底抽巷。

第四条底抽巷服务期为工作面回采结束,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钻孔施工需求、抽采管路敷设、辅助运矸出煤、抽采管理维护等原因,巷道宽度、高度满足瓦斯治理及钻孔安全高效施工需求,加大支护强度,保证巷道断面在服务期内满足需要。

朱集西矿13-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敏感性考察研究

朱集西矿13-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敏感性考察研究

朱集西矿 13-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敏感性考察研究[摘要] 通过测试朱集西矿13-1煤层突出危险性参数,分析其动力灾害属性,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场数据对地质异常区预测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确定了预测指标敏感程度排序,并验证了预测指标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预测指标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钻屑量S、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可在瓦斯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类似区域应用。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现场考察;扩大验证0 引言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是地应力、瓦斯及煤的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1]。

毛加宁[2]采用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了恩洪煤矿C9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

余伟凡[3]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选取煤层瓦斯含量作为母因素,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及钻屑量S作为子因素,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上述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刘硕[4]通过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解吸指标K1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为K1指标更好的服务现场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笔者以朱集西矿13-1煤层首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及采掘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了13-1煤层预测指标的敏感性及排序,为13-1煤层采掘过程中突出危险预测指标的选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提高了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精准度。

1 工程概况朱集西矿13-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1.36MPa,最大瓦斯含量为8.48m3/t,为突出煤层,矿井首采11-2煤层作13-1煤层下保护层开采,13-1煤层回采期间采用保护层开采结合卸压瓦斯抽采的区域防突措施,未保护区域煤巷条带采用底板穿层钻孔预抽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13-1煤层首采面为13501工作面,该面煤层厚度3.29~5.31m,平均3.86m,倾角为0~9°,平均5°,赋存稳定,全区可采。

直接顶为泥岩和粉(细)砂岩,老顶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和细砂岩。

煤矿开采专业论文 浅析矿井瓦斯灾害与治理

煤矿开采专业论文 浅析矿井瓦斯灾害与治理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矿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自然灾害严重。

煤炭工业呈多层次发展,煤炭企业按所有制分为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

煤矿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状况良好,国有地方煤矿较差,乡镇煤矿最差。

21世纪以来,加大了对煤矿的监管力度,关闭了一批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乡镇煤矿经过了停业整顿;国有地方煤矿深化了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国有重点煤矿通过国家技改资金扶持以及“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和重点监控,改善了煤矿安全装备和设施。

全国煤矿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

煤矿生产一般是地下作业,除了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地点经常移动外,还随时受到矿井瓦斯喷出、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威胁。

特别是瓦斯突出与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威胁矿井生产安全,因此必须做好矿井内瓦斯监测安全管理工作,随时做好监控涌出量并对瓦斯作抽排放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关键词:瓦斯喷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1 引言 (3)1 矿井瓦斯喷出 (4)1.1概念和分类 (4)1.2瓦斯喷出防治 (4)1.2.1原始洞缝中瓦斯喷出的防治 (4)1.2.2采掘地压形成裂缝中瓦斯喷出的防治 (5)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5)2.1煤矿井下动力现象及分类 (5)2.1.1按动力现象的力学(能源)特征分类 (5)2.1.2按动力现象强度分类 (6)2.1.3突出危险程度的划分 (6)2.1.4关于防突措施与安全防护措施的实用规定 (7)2.2突出的基本特征 (7)2.3突出的机理 (8)2.4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8)2.5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 (9)3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预防 (11)3.1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3.2预防瓦斯爆炸技术措施 (12)4矿井瓦斯抽放 (13)4.1抽放瓦斯的可行性 (13)4.1.1抽放瓦斯的目的 (13)4.1.2新建抽放瓦斯矿井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4)4.2抽放瓦斯方法 (14)4.3抽放设备 (17)5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 引言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宣贯专题培训复习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宣贯专题培训复习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宣贯专题培训复习题一、填空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以下简称防突细则)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9年第1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2.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或者经鉴定、认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3.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4.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7.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8.区域“四位一体”措施内容: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9.局部“四位一体”措施内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10.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的鉴定工作应当由具备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的机构承担。

11.除停产停建矿井和新建矿井外,矿井内根据本细则第十三条按突出煤层管理的,应当在确定按突出煤层管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该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鉴定;否则,直接认定为突出煤层。

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对鉴定结果负责。

12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或者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3.煤矿企业应当将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鉴定或者认定结果、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情况,及时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4.突出煤层鉴定应当首先根据实际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进行,瓦斯动力现象特征基本符合煤与瓦斯突出特征或者抛出煤的吨煤瓦斯涌出量大于等于30m3(或者为本区域煤层瓦斯含量2倍以上)的,应当确定为煤与瓦斯突出,该煤层为突出煤层。

15.当全部指标均符合表1所列条件,或者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生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的,应当鉴定为突出煤层。

否则,煤层突出危险性应当由鉴定机构结合直接法测定的原始瓦斯含量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但当f≤0.3、P≥0.74MPa,或者0.3<f≤0.5、P≥1.0MPa,或者0.5<f≤0.8、P≥1.50MPa,或者P≥2.0MPa的,一般鉴定为突出煤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在突出煤层,当出现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A、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B、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C、采掘应力叠加参考答案:B2.出矿井应当开展突出事故的监测报警工作,实时监测、分析井下各相关地点瓦斯浓度、风量、风向等的突变情况,及时判断突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可能的波及范围等。

一旦判断发生突出事故,及时采取断电、()、救援等措施。

A、汇报B、撤人C、撤退参考答案:B3.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是预测()煤体的突出危险性。

A、工作面B、掘进C、采煤参考答案:A4.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内,以及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应当安设全量程或者高低浓度()传感器。

A、甲烷B、一氧化碳C、温度D、风速参考答案:A5.井巷揭开突出煤层前,必须掌握()、赋存参数、地质构造等情况。

A、煤层层位B、赋存参数C、地质参数D、地质构造参考答案:A6.井巷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都必须()A、通防科确定B、总工确定C、根据实际经验D、进行实际考察参考答案:D7.突出矿井斜井和平硐,运输和轨道大巷、主要进(回)风巷等主要巷道应当布置在岩层或者()中。

A、有突出危险煤层B、无突出危险煤层C、瓦斯含量大的煤层D、采空区参考答案:B8.若1个区段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不得在该区段内划分()。

A、无突出危险区B、突出威胁区C、突出危险区参考答案:A9.对井巷揭煤工作面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检验孔数均不得少于()个。

A、3B、4C、5D、6参考答案:C10.按突出矿井设计的矿井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对首采区内煤层进行地面井预抽时,预抽率应当达到()%以上。

A、30B、35C、40D、45参考答案:A11.在距煤层底(顶)板最小法向距离()至2m范围,掘进工作面应当采用远距离爆破。

综合地质录井中工程异常预报与分析应用

综合地质录井中工程异常预报与分析应用

综合地质录井中工程异常预报与分析应用地质录井是石油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对地层岩石的录井分析,可以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质录井中,工程异常的预报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勘探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

地质录井中的工程异常主要包括地层异常、岩心异常以及仪器设备异常等多方面的问题。

地层异常是指地层中存在不同寻常的地质体,如断层、溶洞等,这些地质体可能会对井下作业产生不利影响。

岩心异常是指在录井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岩心样品,如碎屑岩的破碎、均质岩的割损等。

仪器设备异常是指录井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可能会对录井结果产生误导。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录井中的工程异常问题,需要应用先进的预测与分析技术。

地质录井中工程异常的预报与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地质学方法。

通过对地层岩石的性质、构造、地层属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地层异常带,及早预警地下地质体的出现,提前做好措施应对。

地质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分析岩心异常,对不同类型的岩心异常进行分类与识别,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是地震探测方法。

地震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地下地质体的反射波形、极性、振幅等特征,预测地下地质体的性质与分布,有助于提前预报地层异常,以及发现潜在的地质风险。

再次是岩心分析与实验室测试。

针对岩心异常,可以进行详细的岩心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岩心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进行全面的测试与分析,以验证录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最后是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大量地质录井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以建立地质异常的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推动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地质录井中的工程异常预报与分析应用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勘探开发中的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释义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释义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释义煤与瓦斯突出是破碎的煤、岩和瓦斯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 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动力现象, 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其破坏性主要表现为: 突出形成的冲击波破坏采掘空间的设施;抛出的煤、岩伤害或掩埋现场工作人员;瞬间涌入采掘空间的大量瓦斯使井下风流中瓦斯浓度迅速增高, 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遇到火源时甚至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防突规定》(19号令)共7章124条。

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突出矿井——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突出煤层必须是经过一定的程序确认的煤层, 这和某些煤层“按突出煤层管理”是有重要区别的。

有些煤层尽管具有一定的突出因素, 但还没有达到具有突出危险的程度时,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而自行按突出煤层或参照突出煤层的部分要求管理, 这是应该鼓励的。

但这些煤层并不是突出煤层, 一旦达到了必须进行突出煤层鉴定的条件, 这些所谓“按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仍然必须进行鉴定。

即突出煤层鉴定具有行政强制性, 而不是仅仅靠自觉、自愿就能够替代行政强制行为的。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四项内容, 即区域“四位一体”: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没有“综合”二字的区域防突措施则具体指开采保护层、区域预抽煤层瓦斯等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四项内容, 即局部“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

没有“综合”二字的局部防突措施则具体指超前排放钻孔、水力冲孔等措施。

多措并举, 是指无论是区域预测的手段和方法, 还是各种类型的区域防突措施, 都要尽可能地不要过分依靠单一的指标、方法、措施, 要尽可能地多用几种, 以便使其互相印证、互相补充, 以提高可靠性;可保必保, 就是有开采保护层条件的都要毫不含糊的开采保护层, 因为它是最有效的措施;应抽尽抽, 即凡是可能进入采掘空间的、对安全有威胁的瓦斯, 都要尽最大可能实施抽采;效果达标, 即是对任何的措施, 都要有检查手段、有标准, 必须达到要求的效果, 不能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浅议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防治措施

浅议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防治措施

浅议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防治措施摘要:煤层中赋存的瓦斯,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防治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实践表明,瓦斯的生成、运移、保存条件、赋存以及瓦斯突出都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煤层赋存状态和瓦斯涌出情况是含煤地层历次构造演化作用的结果。

地质条件控制着煤层瓦斯的赋存和涌出,通常,开放性断层有利瓦斯释放,封闭性断层有利于瓦斯保存。

但是,矿井的地质构造各不相同,对瓦斯涌出规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因此,研究煤矿地质构造对瓦斯涌出量规律影响,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质构造带;瓦斯;防治近年,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虽然很小,但瓦斯事故依然频频发生,而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工作面附近的瓦斯涌出异常区。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活动逐渐向煤层深部延伸,煤层瓦斯有了更完好的赋存条件,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由地质构造因素造成的局部瓦斯富集区域存在于工作面附近的煤层中,并通过煤壁裂隙与工作面相通,致使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加。

目前治理瓦斯异常涌出的常用方法有引排法、吹散法、抽放法等。

随着我国矿井逐渐向深部延伸,矿井瓦斯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煤矿地质构造带对煤与瓦斯突出的作用及影响1、煤与瓦斯的突出。

当顶部煤层内存在残余构造应力时,此时,掘煤开采经过断层时,会破坏煤体的原始构造应力,受其影响周边的构造应力也会跟着重新分布,以求新的平衡,这种平衡的释放就是术语所称的煤与瓦斯的突出。

2、褶皱构造带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在褶皱构造形成的初期,构造煤的形成主要反映在褶皱翼部。

当褶皱作用增强时,其紧闭程度亦随之增加;当翼部构造煤厚度减小时,转折端构造煤厚度会增大。

这时,转折端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会大于翼部。

3、影响煤层的瓦斯赋存1)地质构造影响瓦斯的赋存具有两重性:一是瓦斯赋存的不均匀性;二是为瓦斯排放或赋存创造有利条件。

2)地质构造的形态、部位、力学性质和封闭情况的不同,形成的瓦斯赋存条件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分布等进行研究 。应用 “ 岩体应力状态数值模 拟系统 ” 计算原岩应力的分布 , 并根据对井 田原岩
应力场的计算结果 ,划定井 田范围内的高应力 区、 低应力区及高应力梯度区如图 1 所示 ,为了了解应 力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进一步为防治瓦斯提供预测

预报的依据 , 对二者的关系因素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
采 ,吕家坨矿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 ,采用地质
动力区划方法 , 同对井 田构造形式 、运动方式 、 共
在井 田南部 ,经 吕家坨 背斜 、毕各庄向斜 、南 阳 庄一 岭上背斜 、小张各庄向斜等褶 曲构造 ,复合形
成了董各庄盆地构造区和王各庄马鞍形构造区。 2 0 年 6月 吕家坨 矿全面完成 了由水力采煤 04 向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矿井转型 ,矿井现开采深度为 6 0~ 5 5 90 m,主采煤层 自上 而下依 次为 7 、8、 s s
井 田构造复杂 ,矿山压力显现明显的格局 。对矿井 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多年来 ,由于构造复杂 、矿 山 压力显现剧烈 ,为了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高效开
吕家坨井 田以褶皱构造为主 ,自 北向南依次发
育有黑鸭子向斜 、吕家坨 背斜、范各庄 向斜 、毕各 庄向斜、南阳庄 一 岭上背斜 、小张各庄 向斜等 5 个 主要褶曲构造 。吕、林井田以黑鸭子向斜轴作为技 术边界。吕家坨背斜是井田的主体构造 ,约 占井田 面积 的 7 0%,深部还发育有次一级 的褶 曲构造。
预测 。
9 、1s s 2 煤层 ,7 煤层属厚煤层 ,平均厚度 381 s .1, 1 其余每层厚度在 1 — .m . 2 。采煤方法采用走 向长 5 5 臂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顶板管理为全部跨落法。矿 井 瓦斯 相 对 涌 出量 为 1 , t . m / ,绝 对 涌 出 量为 2 1. m n 属低瓦斯矿井 , 2 m / i, 3 但局部 区域有瓦斯涌
n 1 1 1 1 ● 0
I e d l l gas ano at ar edl i n m y ea pr oto
QA iocu I OXa—h n -
1 井 田概 况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 原是一座年产 10万 t 5 的大型水采矿井 。改造后的
生产 能力 为 30万 t 3 。
全生产的影响也 1 3 益突出。而 吕矿分公司在掌握瓦
斯规律方面基本还是个空 白,因此 ,找出吕矿分公
司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涌出形式 、分布状态等对采
掘设计及工作面合理配风 、综合治理瓦斯 、防治瓦
斯事故 ,确保安全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家坨井田位于多个构造的复合部位 ,构成 了
制定综合预 防、预测瓦斯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动力 区划;应力 ;瓦斯 ;区域预测 中图分 类号 :T 72. D 1+ 文献标 识 码 :B 5 , 文章编 号 :10— 0 3( 0 ) 5 02 -2 0 7 18 2 1 0 — 00 0 1
T efa i i t f p l e lgc l te s o i gs se t emi e h sb l yo pyg oo ia r s n n y tm t n e i a s z oh
的安 全生产 ;52 33工作面在掘进 皮带巷过程 中 , 瓦斯超 限、掘进中不时听到煤炮的响声 ,不得不停 下来进行钻探 ,超前释放瓦斯 ,钻探过程中不时有 瓦斯涌 出。67 、67 等工作面瓦斯涌出也 比较 1 1 15 大( 掘进放炮后或掘进速度快一点 ,瓦斯浓度就达
1 %以上 1 。
河 北 煤 炭
2 1 年第 5 01 期
应 地 应 区 系对 田斯 常 域 测 可 性 用 质 力 划 统 井瓦 异 区预 的 行
乔 晓 纯
(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 , 河北 唐 山 030 ) 6 17
摘 要 :通过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矿 区范围内的活动断裂 ,进而评价岩体 的 自 然应力状态: 并且通过分析 自然应力状态对工作面瓦斯涌 出的影响 ,确定其与工作面瓦斯涌 出的关系,为
21 年第 5 01 期
河 北 煤 炭
2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浓度 3 %,老塘 内瓦斯浓度 4 7 — %。在 2 0 d内瓦斯 超限 l 次 ,最长持续 4 i,已严重威胁工作 面 7 0 n m
裂西侧低应力梯度 区。应力值 l 1 P ,影 响 6— 8 a M
范 围 1. mz 59 k 。 2
图 2 吕家坨井 田构造应力 区划与瓦斯异常区域关 系
在应力高升区,由于采掘工程较少 ,对 比资料 少, 但根据 一 0 I一采 57 、57 水采工作面的 80i 3 . 11 13 瓦斯资料分析 ,该 区的瓦斯异常对应位 于 V一 断 2 裂南侧的狭长区域的高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值 为2 0MP ,影 响范 围 1 1 m 。 a . z 7k
出异常现象 ,按高瓦斯区域进行管理。
3 瓦斯异常区域的分布分析
31 — 0 东翼区 . 8 0m
80 0 m三采的 57 工作面 ,为水采工作面 , 33 在 回采该工作面主运道的过程 中,瓦斯涌 出增大 ,

2 问题 的提 出
随着 吕矿分公司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特别是
进 入 一 0 平 以来 ,矿 井 瓦斯 日益增 大 ,对安 80m水
又因压力 比较大而停止生产 ;一0 80 m三采的 52 、 3 1 5 2 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52 工作面 回采初期 , 33 31 采空 区大面积悬顶 ,随顶板 冒落而挤 压出大量瓦 斯 ,回风流瓦斯浓度最大为 1 6 . %,上隅角瓦斯 4
图1 吕 家坨井 田构造应力 区划分
5 结论
( )井 田的瓦斯异 常区与应力梯度 区关系密 1 切 ,应力梯度区可作 为判定瓦斯异 常区的一个指 标 。特别是井 田西北部及东南部的应力梯度区及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