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市中考名校选拔考 物化试卷
2018深圳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8广东省深圳市,题号1,分值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的知识点。
A. 钡离子带2个正电荷,三个钡离子为3Ba2+,故正确;B. 两个氧原子应该为2O,故错误;C. 硫酸根离子为SO42-,四个硫酸根离子:4SO42-,故错误;D. 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故错误。
【知识点】化学用语2.(2018广东省深圳市,题号2,分值1.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可根据课本知识解答此题。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保护环境,故正确,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故正确;C.废旧报纸回收利用可以保护环境,故正确;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错误,符合题意;【知识点】化学与生活3.(2018广东省深圳市,题号3,分值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答案】A【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pH值、元素含量的基础知识。
A. 金属活动性顺序应该为K>Mg>Cu>Ag,故正确;B. 碱的pH大于盐大于酸,溶液的pH值为:HCl<NaCl<NaOH,故错误;C.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为:O>Si<Al<Fe,故错误;D. 气体的密度为CO2>O2>H2 ,故错误。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答案】A【解析】Ba2+表示钡离子,3个钡离子为3 Ba2+,故A正确;两个氧原子为2O,O2表示氧气或氧气分子,故B错误;4SO32-表示4个亚硫酸根离子,四个硫酸根离子为4SO42-,故C 错误;CO表示一氧化碳分子,而Co表示钴原子,故D错误。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答案】D【解析】农药和化肥均要适度使用,如果过量施用农药会造成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错误。
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答案】A【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中,K>Mg>(H)>Cu>Ag,故A正确;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应为NaOH>NaCl>HCl,故B错;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应为O、Si、Al、Fe,故C错;气体密度大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致,故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2、O2、H2,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解析】A会污染待测液,故错;B可以是其他碳酸氢盐,如KHCO3、Ca(HCO3)2等,也可以是碳酸盐,如Na2CO3、CaCO3等,故B错;铁锈蚀是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由于有氧气参加,是氧化反应,故C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是液体小颗粒,故D错。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3.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 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净化后可得纯水C.证明水的组成D.吸收大量热6.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如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7.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属于无机物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8. 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深圳初中中考物理真题及标准答案

年深圳初中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作者:————————————————————————————————日期:2018年深圳中考真题(物理卷)物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1到2页,第二部分3至6页。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1.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A. 60 kg B.60 g C.600 g D.6 t2.下列关于半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半导体的电阻为零B.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C.半导体就是超导体D.任何情况下半导体都是不导电的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属于电磁波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C.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和能量D.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4. 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钻木取火B.锯木头时,锯片发热C.卫星进人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热水中放人冰块,水温下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6.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与零线接触,一定会触电B.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C.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D.电能表计量的是家庭用电器的总功率7.以下的用电器中,属于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是A.电炉B.白炽灯C.电热毯 D.电风扇8.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9.由Q =cm (t - t o )可得。
c =)(0t t m Q,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10.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向前倾不能说明人具有惯性B .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具有惯性C .人向前倾能说明车具有惯性D .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和车都具有惯性11.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 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可以肯定的是( )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1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第二部分(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皮球从某一高度释放,落地后反弹上升,上升的最大高度比释放时的高度低一些,皮球上升的过程重力势能_ ,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_ 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4.必要时,可用扬声器代替话筒,如下图所示.人对着扬声器锥形纸盆说话,声音使 与纸盆相连的线圈在_ 中_ ,从而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 流,这种产生电流的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为_ 现象.当纸盆向左运动的瞬间,产 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中所示,若纸盆向右运动,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图中所 标示的电流方向_ (选填“相反”、“相同”或“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1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16.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3分)按要求作图(1)弹簧测力计所挂的钩码重力是2N,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位置.(2)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一10℃,请画出温度计此时的液柱高度.(3)电压表接线柱连接如图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5V在图中画出电压表指针所指的位置.18.(3分)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19.(3分)小明要研究小灯泡的亮度与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关系,他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下图所示,请你用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四、计算题(1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单位.匀速提升l0 m (g =l0 N/kg).求这过程中:(1)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2)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3)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21.(8分)两电阻a、b各自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1)电阻a的阻值多大?(2)如果把a、b两个电阻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①电阻b的电功率.②电阻a、b在lmin内消耗的电能之和.甲五、问答题(5分)22.今年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有的列车速度高达200km/h ,请分析为什么火车高速经过时,人站在铁路附近有被“吸向”火车的危险.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23.(6分)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 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 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 g ,体积是 cm 3,这种塑料 的密度是 kg/m 3.24.(6分)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小芳的实验电路图 小明的实验电路图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I 1/A I 2/A I /A 0.200.400.60(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雨后的彩虹B. 树荫下的光斑C. 池水看起来“浅”D. 树在水中的倒影【答案】D【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①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③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了解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
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解答: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池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B. 等于10cmC. 小于10cmD. 在10cm与20cm之间【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选出正确的选项。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10cm,所以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
故选:C。
【点睛】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 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该物质可能是水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答案】D【解析】分析:要看清图像中的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形状反映的物理规律,结合选项中物理量的含义,可解答此题。
2018深圳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8年深圳中考化学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8.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雨后的彩虹B. 树荫下的光斑C. 池水看起来“浅”D. 树在水中的倒影【答案】D【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①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③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了解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
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解答: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池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B. 等于10cmC. 小于10cmD. 在10cm与20cm之间【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选出正确的选项。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10cm,所以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
故选:C。
【点睛】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 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该物质可能是水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答案】D【解析】分析:要看清图像中的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形状反映的物理规律,结合选项中物理量的含义,可解答此题。
中考真题-2018年广东省深圳中考化学试题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净化后可得纯水C.证明水的组成D.吸收大量热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n2+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8.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深圳市中考名校选拔考·物化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卷,第二部分为物理卷,共8页。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考点、考场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Mg ﹣24Al ﹣27S ﹣32Cl ﹣35.5K ﹣39Ca ﹣40Cu ﹣64Zn ﹣65第一部分化学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不漏气的是()2.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
现从山茶油中提取3.8g 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柠檬醛中()A .只含有碳、氢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3.经测定,由甲醛(CH 2O )、醋酸(CH 3COOH )和丙酮(CH 3COCH 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 .1﹣7a%B .1﹣2a%C .3a%D .0.5a%4.向AgNO 3、Cu(NO 3)2、Mg(NO 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 .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 +、Cu 2+、Zn 2+、Mg 2+B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Cu 2+、Zn 2+、Mg 2+C .滤纸上有Ag 、Cu 、Zn ,滤液中有Zn 2+、Mg 2+D .滤纸上有Ag 、Cu 、Zn 、Mg ,滤液中有Zn 2+、Mg2+A B C D5.有镁、铁、铝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共20g分别同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了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铝共39.2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0.3g B.0.4g C.0.6g D.0.8g6.下列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B.表示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C.表示向硝酸钙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不断滴入纯碱溶液D.表示向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铵固体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NaOH 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B NaCl Na2CO3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C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 CaO CaCO3加水,过滤,烘干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杂质时,可以用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配制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甲晶体的办法得到纯甲晶体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t2℃时甲、乙的溶液降温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9.(10分)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如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1)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高中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3)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
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
(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L、M中需加入的试剂(填化学式)分别是:L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种。
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回答下列问题:a.操作①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滤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10.(8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D为固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为紫黑色;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红色的金属。
请回答:(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2)C 在反应③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4)反应⑥在催化反应室中进行,且发生多个反应,如Ⅰ和Ⅱ,请推断完成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Ⅰ.CH 4+2H 2O CO 2+4H 2Ⅱ.C+_________2CO(5)若将合成气中两种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11.(6分)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60mL 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 2CO 3溶液。
滴入K 2CO 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无水固体的质量。
高温催化剂高温第二部分物理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a e B.a dC.b c D.b d13.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8cm处,则观察到的像()A.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B.可能是正立、缩小的像C.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像D.一定是放大的像14.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使其发出声音。
下面关于水杯发声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发声的音调与杯中水量无关B.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C.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高D.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15.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16.甲、乙两人在长为50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
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米/秒,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9米/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25分钟,不考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A.4次B.5次C.6次D.8次17.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容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的密度为2ρ,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的上表面齐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3ρB.物块的密度为1.5ρC.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会减小D.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不变18.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
当大气压强是1.0×105Pa时,电子秤的示数为Q,若外界大气压强下降时,电子秤的读数将()A.等于QB.大于QC.小于QD.无法确定19.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是是()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2NB.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12N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4.8W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20.如图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
从小球刚接触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弹簧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C.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D.从b到c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变2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范围为1A到2A之间,电压表示数范围为6V到9V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