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区域划分全解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景观。


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
地理区域。

1.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理区域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

这个地区以其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多样
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包括甘肃、宁夏、
青海、陕西和新疆。

这里的地貌以高原、沙漠和戈壁为主,还有壮
丽的自然景观如祁连山、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3. 北方平原:北方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新疆伊犁河谷。

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拥
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4.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包
括湖北、湖南和河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而著
名。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
地区之一。

5.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是中国
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与港澳地区有密
切的经济联系。

6. 西南诸岛:中国的西南诸岛包括台湾、海南和南海诸岛。


些岛屿拥有优美的海滩、珊瑚礁和热带气候,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这只是中国地理划分的一个简单概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
特点和资源。

通过了解中国地理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注意:以上内容为创作,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一、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南丘陵地带、西南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盆地等九个大区。

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的粮食产区。

3.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

4.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

该区地势较高,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是中国的旱作农业区。

5.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等地。

该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6. 华南丘陵地带:华南丘陵地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

该区地势起伏,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是中国的热带农业区和旅游胜地。

7. 西南高原:西南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等省份。

该区地势高峻,气候多样,植被丰富,是中国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点。

8.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海、西藏等地。

该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牧区和水源涵养区。

9. 新疆盆地:新疆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等地。

该区地势低平,气候干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田区。

二、中国的流域划分中国的流域划分主要分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西江流域等八大流域。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涵盖上游的青海、四川、甘肃等省份和下游的湖北、上海、江苏等省份。

长江流域地势起伏,水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航运区。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是研究中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一种方法。

中国地理分区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来进行划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中国地理分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地理分区。

一、自然地理分区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常根据地貌、气候带等因素进行划分。

主要地理分区有:1.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平原。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2.西部内陆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等地。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山脉交错,气候干旱,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南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热带季风气候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北部边疆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地形起伏较大,农业和工业发展较为困难。

二、经济发展分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常根据地区经济差异进行划分。

主要经济分区有:1.东部沿海经济带: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国际贸易和外资吸引力强。

2.中部经济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这一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交通运输便利。

3.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4.东北地区:这一地区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来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振兴发展。

三、文化背景分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地域之间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主要文化分区有:1.北方文化区:以北京为代表,这一地区对汉字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影响,诸多历史名城坐落在这一地区。

2.南方文化区:以南京、杭州为代表,这一地区汇聚了江南水乡的浪漫气息,以及享誉全国的文人墨客。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自然地理区划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而进行的划分工作。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涵盖了广袤的土地、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多种自然资源。

在地理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被划分为七个主要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台湾地区。

下面将对这些区域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而闻名。

这个区域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较为干燥,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

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季节分明,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以河北平原为主要特点。

同时,华北地区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

这个地区是我国发达的沿海经济带,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

中南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和广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貌起伏,山脉、湖泊众多,气候湿润,物产丰富。

中南地区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貌多样,有大片的高山、深谷和河流,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

西南地区以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和种类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横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区。

这个地区地势高原,气候干燥寒冷,草原和沙漠较为常见。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煤炭资源产地。

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海域。

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

此外,台湾还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和信息技术等产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简要介绍。

这些区域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为地理研究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

中国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一、地理概况中国地理面积广阔,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西部高山连绵。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平原、黄河流域、西南山地、西北平原等地理区域。

二、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沿海线长,气候温和,沿海港口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1.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沿海工业基地。

辽宁省有丹东、大连等港口,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

2. 河北: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环渊海湾,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河北省有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3. 山东: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东临黄海,地形东西呈“大儒勒蒙山”之势。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山东省有青岛、烟台等港口。

4.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是中国东部最发达的经济地区之一,有苏州、南京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5.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苏浙沪地区。

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杭州、宁波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6.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东临台湾海峡,是一个以农业、港口经济、轻工业等为主的省份。

福建省有福州、厦门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7. 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沿海,东临南海,地势东高西低。

广东省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地区,有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三、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大陆的北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华北平原包括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中国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区。

1. 山西: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是一个以农业和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的省份。

山西省有太原、大同等重要城市。

2. 陕西: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地区,地形以关中平原、秦岭山脉为主,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

陕西省有西安、宝鸡等城市。

3. 河北:河北省位于中国大陆的北部,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无论是民众认识国情,科研机构及专家认识区域地理格局,还是各级政府有效实施区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对中国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简称区划)。

地理学中的区域划分,是立足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相应原则和方法进行的地理系统分区。

它是区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

按照所进行区划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区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综合区划等不同种类。

下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就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及其演变作一简单介绍。

一、中国自然区划(一)自然区划的概念和意义自然地理区划(简称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二)自然区划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自然区划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表1),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表1:中国已有自然区划下面就表中部分方案略作介绍。

1.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北部 准噶尔 塔里木 青藏高原 黄河中下游、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雷州半岛 云南南部
东北 平原
9. 在图上 指出下列 地区,并 对照图例 说出各自 所处的温 度带。
台湾南部
海南岛 1.黑龙江北部、2.东北平原大部、3.华北平原、4.黄河中下游地区、 5.长江中下游平原、6.东南丘陵、7.山东丘陵、8.青藏高原、9.内蒙 古高原、10.雷州半岛、11.海南岛、12.台湾南部、13.云南南部、14. 四川西部、15.准噶尔盆地、16.塔里木盆地、17.漠河
6.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地形因素 7.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纬度因素 8.☆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山东临海地区 昼夜温差小。海陆因素 9.☆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 却是终年不冻港;而东部的的海参崴,位 洋流因素 于40°N以北,冬季海港却全封冻了。 10. ☆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狭长,欧洲 地形因素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广阔。 地形因素 11. ☆美国中央平原气温年较差大。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 (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洋和____洋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 象灾害是_____、_____,东南沿海容易出 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
(3)冬季,我国主要盛行_______风,云贵高 原地区盛行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 容易形成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 冬季风影响小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
3.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温差不大。 4.夏季最冷、最热地区及原因: ①夏季最冷位于青藏高原 原因:地势海拔高,气温低 ②夏季最热位于吐鲁番盆地 原因:地势低,气温高,热量不易扩散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5.一般来说,冬季等温线____( 密集 密集/稀疏) 冬季气温差异大;夏季等温线____ 稀疏 ,说明______________ 夏季气温差异小 (密集/稀疏),说明__________ 。 6.夏季天山、青藏北部边缘夏季等温线密集 ____ (密集/稀疏),原因是: 当地地势起伏大,温差大,等温线密集
附:气候类型的辨别方法及 气候特点的归纳
☆6.气候特征的归纳方法:
气温 描述
1.月均温>20℃:高温(炎热) 2.月均温0~20 ℃ :温和 3.月均温<0℃:寒冷
1.月降水>100mm:多雨 2.降水50~100mm:湿润 3.月均温<50mm:干燥少雨
降水 描述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 夏季高温多雨, 分干、湿两季 分旱、雨两季 少雨 冬季温和湿润
④农业生产熟制:
寒温带、中温 青藏高原 一年一熟:____ ____带、 ________区 暖温带:两 __年三 __熟(或一 __年两 __熟) 亚热带:一 __年两到三 ______熟 三熟 热带:一 __年__
第二部分:降水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东南 沿海 均匀 ,降水由_____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_____ 海陆位置 减 。影响因素:________. 向西北内陆 ________递___
400mm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范围 对气 候的 影响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偏北 __风: 南风 ①中国1月: 偏__ 西北 东南 ____风 中国7月: ____风 ②印度1月: 印度7月:西南 ____风 东北 ____风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 除________ 外 400 __mm等降水量线(即大兴安 ,大部分地区 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 __、 受其影响 以南 __的地区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加剧了冬季北 1.利处: 方寒冷,加大 性质不稳定,夏季风来得早退 2. 弊处: 南北温差 ____,带
第二节 《气候》 第一部分:气温
1.据图说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2. 指出冬季最冷、最热地区及原因:
1.据图说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2. 指出夏季最冷、最热地区及原 因:
知识小结
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①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②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 冬季最冷、最热地区及原因: ①冬季最冷在漠河北极村 原因:纬度高,气温低 ②冬季最热在海南岛 原因:纬度低,气温高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南弯曲,原因 7.一月0℃等温线在青藏边缘向__ 是: 青藏高原地势海拔高,气温低
8.根据气温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____ 寒温 亚热__带、还有 热 带、____中温 带、____暖温 带、____带、 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 区。 青藏高原
读我国“冬、夏季节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 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相同或相反),把这种 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气候。 习惯上,我们把_______(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 称为季风区。我国西北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降水稀少,河流多____河 。
4.交通:湿润区传统交通以水运 ____为主,干 旱区以陆路 ____交通为主。
第三部分:气候
降水 1.气候两大要素:气温 ____和____
2.☆ 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 复杂多样。 ①气候类型________
季风气候显著。 ②____ 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 ③我国一些____ 垂直 ____变化。
来了 ____天气 寒潮
得晚,风力强盛,易发生涝灾, 反之易发生旱灾
☆3.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 (1)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____ 地形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影响气候 海陆 ____位置、____ 的主要因素。 气温 (2)a.纬度因素→主要影响____ 。如:冬季海南 岛温暖,北方地区严寒;在我国橘子只能在南方 大量种植;秋季大雁南飞等等。 降水;②影响地 b.海陆因素→①影响____ 区间的温差 ____。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仅降水 多、温差小;而西部地区不仅降水少、且温 差大。 海拔 c.地形因素→①气温随____ 升高而降低; ②山地____ 迎风坡降水多、____ 背风坡降水少。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温和 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冷夏热, 全年寒冷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降水稀少
练习:
1.☆东北地区是我国优质大米的产区,使我国成 为世界上水稻种植最北的国家,为什么东北纬度 高,却也能种植喜热喜湿的水稻? 原因:东北虽然纬度高,但也是季风气候区, 季风将水热带到了高纬地区,夏季雨热同期 (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
下周考试,此课件为一周知识总结,请同 学们认真复习,有问题随时喊我,乐意解 答,我们都是年轻人,正儿八经的做些我 们该做的事!本周末作业有二:
1.将秦岭-淮河的10个意义(见下页)记在 课本32页上方,课代表检查。
2.掌握本幻灯片的所有内容,考试检测。
☆☆秦岭-淮河的10个意义: 1.一月0℃等温线; 2. 800mm等降水量线;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4.旱地和水田(对应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 的分界线 5.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6.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7.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 界线;9.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10.☆东北地 区发展农业 的限制性因 素是: 纬度高、 气温低, 热量不足。 1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四省,其南部为热 带,此四省分别是台 __、粤 __、桂 __、云 __;还有琼 __ 全省均为热带。(填简称)
12.☆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 影响:
杏 ①水果:暖温带水果有桃 __、 __、梨 __、枣 __、葡 萄等;亚热带水果有橘子 ____、橙子 ____等;热带水 芒果、香蕉 果有____ ____、菠萝 ____、甘蔗 ____、椰子荔枝等 厚, ②建筑:北方房屋墙体较厚 __,越往北越__ 防寒保暖 这有利于 ______;南方房屋则高大宽敞,利 通风透气 于______ 。 ③河流:南 __方河流冬季不结冰,北 __方河流冬 季结冰。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均匀 ,表现在: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也不_____ 夏秋季节降水多,_____ 冬春 降水少,大部分地区 1.____ 4 10月 降水集中在__~__ 早,结束__ 晚,雨季__ 长 2.南方雨季开始__ 晚 早,雨季__ 短 北方雨季开始__ ,结束__ 3.我国降水的年际 ____变化也很大。(这是因为____ 夏季 风 的不稳定,易发生旱涝 ____灾害。)
三、衡量一个地区干湿状况的依据是____ 降水 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当一个地区的降 量和____ 湿润 水量>蒸发量,气候____ (湿润 / 干燥;而 干燥(湿润 / 干 当降水量<蒸发量,气候____ 燥)。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自东南 湿润区、半湿润 向西北依次划分了____ ______区、 半干旱区、 干旱 ______ ____区四个干湿区。我国东南 湿润区、 ______ 部以____ 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则以 半干旱区、 干旱 ______ ____区为主 。
热带沙漠 气候,大陆 2.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是_________ 东岸是季风 ____气候。 3.季风气候对气温的影响: 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气温更高,冬季更低, 气温的年较差大。
4.据图描述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 一年分旱、 雨两季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 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 冷干燥
晾晒;沿 地气候干旱少雨 ________的特点,平顶便于____ 斜顶为主,反映当地气候 海地区屋顶以__ 降水丰富 排水。 ________ 的特点,斜顶便于____ 湿润区林木繁茂,____ 干旱区适合草本 2.植被:____ 植物生长。3.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的分布:湿 种植业为主,干 润、半湿润区的农业类型以____ 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和畜 旱、半干旱区则以____ 400 牧业的分界线是___mm 等降水量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