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科学事实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五章-科学事实

自然辩证法第五章-科学事实

•2
• 科学方法论
• 规范性与描述性的认识:
• 试图通过对科学的合理重建达到对 科学本性的理解
•2021/6/7
•3
第一节 科学事实
•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
•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 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过程所做的 真实的描述或记录。
•2021/6/7
•4
三种事实的比较
• 客观事实:
• 在时空中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过程。客 观事实具有客观性,可以被感知和被认识, 但本身不是认识,无对错之分。
•27
你们要象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
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
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 则,就将一无所得。

——赫胥黎
•2021/6/7
•28
• 纯观察说实质上是把观察等同于纯 粹的生理反应过程,把观察看做类 似于摄影机镜头的物理成像。
•2021/6/7
•29
• 逻辑经验论者使纯粹观察说更进一 步。
•20
• 3)延缓或加速自然过程
• 自然界有的过程非常短暂,如基本 粒子的湮灭;
• 有的过程非常漫长,如天体演化、 生命起源。
• 通过各种模拟实验认为地加速或延
迟,以研究不同的自然现象。
•2021/6/7
•21
•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 勒用甲烷、氨气、氢和水混合成一 种类似原始大气成分的环境,在真 空中通过火花放电,一星期后得到 了四种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

——居维叶
•2021/6/7
•16
实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和作用
• 1)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 恰当的实验方法可以排除次要的、 偶然的、附属的因素,使对象呈 现出简化的纯粹的属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讲---7单元:执著的追求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讲---7单元:执著的追求

第七讲课题:执著的追求知识归纳:一、重点词语辩论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固执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胆大妄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疑惑不解二、多音字的:dí的确系:xì系统杆:gān 旗杆dì目的 jì系带 gǎn 枪杆de 好的撒:sā撒泼盛:chéng 盛满sǎ撒种shèng兴盛三、近义词寻常——平常的确——确实消息——音信违背——违反猛然——忽然诞生——出生邀请——约请端详——打量秀气——清秀了解——知道活跃——活泼仍旧——仍然赞叹——赞许细致——仔细舒畅——舒适诧异——惊奇可怖——恐怖似信非信——半信半疑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四、反义词伟大——渺小怀疑——相信违背——遵守公开——秘密诞生——死亡挚友——劲敌特别——一般活泼——死板细致——粗略舒畅——郁闷疑惑——相信贫瘠——肥沃似信非信——深信不疑疑惑不解——豁然开朗全神贯注——心不在焉五、重点句赏析1、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的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十一磅重,落下的速度应比十磅重的铁球快。

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可见伽利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他就固执不了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人们对伽利略的讽刺,衬托出他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也说明他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冒着很大的风险。

3、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

两个“有时”写出了青年画金鱼慢是的专注,快时流畅,突出了青年通过对金鱼仔细观察,掌握了使金鱼跃然纸上的高超技艺。

自然辩证法第七讲 科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第七讲 科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第七讲 科学问题
一 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未知、欲知、能知的部分 一定时代的产物。
伪问题:不能通过科学实践加以检验的问 题。与科学问题的区别是历史的、可变的。
科学问题分类:
1.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
经验问题:对观察到的现象试图进行解释
概念问题:理论内部出现矛盾;
不同理论间的矛盾
2.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能否在主导知识背景下解决
科学问题的来源
已有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 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 不同学派间的争论 社会需要与科学技术间的矛盾 各学科间的

科学事实与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事实与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众人寻他千,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机遇的类型
完全意外机遇:是指观察和实验中原来所 要寻找的目标是A,但结果却意外地发现 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现 象B。
伦 琴
四、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一)机遇及其类型
(二)机遇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机遇产生的根源 (四)捕捉机遇的条件

彭 南极“中山站”




对观察者的要求



2、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努力提高观察能力。
第谷·布拉赫
弗莱明
二、科学观察
(一)科学观察及其特点 (二)科学观察运用的条件和对观察
者的要求
(三)科学观察的类型和原则
(四)科学观察的作用和局限性
科学观察的类型
1、直接观察(纯感官观察):仅凭感 官所进行的观察。
从主观与客观的关 系来看,机遇是一 种意外性。
守株待兔
四、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一)机遇及其类型 (二)机遇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机遇产生的根源
(四)捕捉机遇的条件
机遇的时态性很强。一阵犹豫,一个疏忽,也许就永 远地错过了。
古人云:“天予不取,反遭其累;时至不迎,反遭其 殃。”
捕捉机遇的客观条件
如何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3.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特点和种类
各有哪些? 4. 什么叫机遇?机遇的特点、种类和捕捉机
“我们用来作为认识论的标准的 实践应当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 现等等的实践。”
——列宁
导致观察局限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①对象发生过程的特殊性;②仪器的 简陋;③条件的不具备,等。
主观因素:①观察者的科学态度;②观察者所处 的观察位置;③观察者对对象的选择,等。

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

发展历史
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这个命题确认了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事实性”表征着科学事实 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它发展了科学事实的“理论渗透说”,并能对人们 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哲学与哲学解释学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意义。
是一种解释
从外延上说,它则主要分为观察事实与实验事实。科学认识中的经验事实,即也就是科学事实。在以往的科 学哲学中,人们的科学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科学事实的观点与看法。逻辑实证主义将科学事实看作是价值中 立的,在变动不居的科学图景中唯一保持不变的“阿基米德点”;而科学历史主义则强调观察过程及观察实验事 实的理论负载性,倾向于否定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和对于科学理论的基础地位。科学事实的“中性说”由于其明显 的理论偏失已逐渐被人们拒绝,而“理论渗透说”,由于诉诸的主要是观察过程,并由于科学历史主义的相对主 义倾向,没有能够揭示科学事实的深刻底蕴。从生存论的哲学视角,即人的有限性或历史性的哲学前提看,科学 事实的产生必定基于某种前理解,因此科学事实不仅不可能是中性的,而且科学理论对于科学事实的关系,就不 仅仅是概念的解释框架和科学理论的渗透问题,而首先是前者构成了后者所以可能的条件。从这种视角出发,** 认为,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或者更准确地说,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
在科学活动中,经验事实的解释性得到了更加清楚的表现。首先,科学事实以测量语言为意义框架。
具有解释性
科学事实具有解释性,“解释性”揭示了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这是我们不是从“抽象的人”的哲学前提, 而是从现实中的具体的人的科学哲学前提出发理解科学事实应该得到的结论。马克思曾说:“人,作为人类历史 的经常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 逻辑实 证主义理解科学事实的“抽象的人”的哲学前提在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中失去了合法性,科学哲学中出现了从人的 现实性、有限性以及随人的历史性而来的前理解领会和解释科学事实的“生存论转向”。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 间》中具体指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起 作用的。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一切理解与解释都开始于由解释者的“先行具 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视见”构成的“前理解”。它不仅包含各种可用语言表达的由各种信念、规则和目 标组成的理论预设,而且包括非语句的实验技能和仪器要素等实践背景。作为主体的本质精神力量,前理解与实 验仪器等物质工具一起,构成了科学活动的可能性条件。西方科学哲学中,逻辑主义的科学事实“中性说”,一 个重要的哲学前提就是对现实的科学活动主体,即人的问题的忽视。与此相反,科学历史主义却过分强调了科学 主体在科学活动中的建构作用,将科学事实的生成视为一个纯粹的语言问题,一个纯粹的语言游戏。马克思说: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当 我们从实践的观念出发来看待科学事实,“客观实在”为科学事实的生成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空间,而主体的理 论前见、价值取向、实践背景则是形成现实的认识过程、生成科学事实的一个主体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 事实作为感性层次上对客观实在的认识,客观对象是其事实性的根据,而人的认识的历史性、语言性则是其解释 性的来源。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ppt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ppt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三)实验的一般程序 1.实验的构思与设计 确定实验原理 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或研制适用的实验仪器 选择实验类型 确定对有关实验条件的控制
2.实验的实施 操作技能、敬业精神、思维素质、记 录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 首先对误差范围作出判断,避免把不 属于误差的差异遗漏 对结果、数据的处理还包括对大量偶 然性因素的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出 规律性 对实验结果描述应具客观性 4.对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主 要是看实验结果与原有理论的正确部 分有无矛盾、与实验预期设想是否符 合。
(3)机遇由谁捕捉住是有偶然性的,但 也有其必然性的。根本原因是取决于 这些科学家本身的水平和能力(主体) • (X射线,青霉素)
• 法国大细菌学家尼科尔“机遇只垂青于懂 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 巴斯德“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 些有准备的头脑”。
• 2.认识论原因: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三)捕捉机遇的条件
• 方法 • 方法论 • 方法的层次(特殊、一般、普遍)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
1、问题 (1)科学哲学家
英、波兰尼:焦虑 智力上的愿望 美、图尔敏: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 中、林定夷:P=S2—S1 S1—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 S2—智能主体的目标状态
(2)认识论:已知与未知的结合

(3)重要性:
的经济技术要求, 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 是科研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 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 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
(3)科研选题的步骤
• 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了解前 人的工作和现实的需要) ;实际 条件考察(经费的来源、科研力量 的配置、实验设备条件、协作情况 等) ;初步筛选(比较分析,综 合概括出需要研究的课题);初步 论证,提出选题报告(可行性研 究);同行专家评议,最终确定课 题。

[哲学]7章 科学事实的方法

[哲学]7章 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 持久性和反复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一)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直接的感受性和形象性
3、观察受到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制约
观察方法 1、定义 根据课题要求,借助于感官和科学仪器,对 ”的一种感性认识方法。 注意(1)必须是自然发生的; (2)观测方式:直接——间接。
自于权威证据。只有那些在科学家认可的书刊(即专业刊物、
专业书籍)上得到正式发表的科学原理、模型、公式、图形、
数据等权威证据才有可能被认为是经验证据。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科学事实跟认识条件设置得是否合理有重大的关 系。客观事件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问题,而经验事实 则存在可错性。 科学事实的条件或特点: 1、个别存在陈述;普遍陈述不是科学事实,而 是对科学事实加工提炼之后的理论论断。 2、可复核、可重现; 3、比较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2、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
相对于实验来说,观察一般是指在自然发生的 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而在人为干预控制 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实验观察。(这是从客 体的状态里看的) 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借助仪器)间接观察。 观察是直接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天文、气象、水文、地质、临床医学、心理 学等学科,被称为观察学科。例如:竺可桢《中国 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观察还可以导致新的技术发明;仿生学。 敏锐的观察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身 体条件要求、知识背景、创新意识)
一、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依测量手段: 定性实验(发现对象某种属性); 定量实验(精确测量属性的量值)。 依实验手段: 直接实验(在实验仪器干预对象条件下观测对象所输 出的信息); 模拟实验(间接实验,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的模型,再 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实验了解原型即对 象性质、变化规律)。

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

D,在认识功能方面 D,在认识功能方面
普通经验主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科学事实则是专门适应科学研究活动的需要。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表达理论形态自然科学的重要范 畴,是在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经 过思维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而获得的认识 成果。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概念体 系。
如: 数学中,常量、变量、极限、集合、分母等 物理中,质量、电流、光谱、力、功等。 生物学中,细胞、基因、突变、遗传、染色体等
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 感知活动,是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方法 获得关于被观察事物的主观映象的过程。 它由观察者、观察对象、观察工具三个要 素构成。
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形成科学研究课题的重要途径 科学研究课题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在自然条 件下和实验条件下的观察是最重要,最基 本的途径,可以说,一切科学研究的课题 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科学观察。
二,建立科学理论的先决条件 通过观察获得尽可能多的科学事实,是实际 科学研究过程的首要步骤,为各种假说的 提出,建立科学理论提供科学事实。科学 理论高于个别事实,但是又是建立在一系 列个别事实的基础上的。
案例: 1912年,奥地利气象学家魏格纳生病躺在床 1912年,奥地利气象学家魏格纳生病躺在床 上,对墙壁上的地图发生了兴趣,发现大 西洋两岸的轮廓能够惊人的吻合。后来又 考察了两岸的动植物化石,提出了“大陆 漂移说”。
科学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必须以明确的目的为基点,目的性是科 学观察区别于一般感知活动的根本标志。 比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 而不知其味”。
案例: 1928年,英国细菌学讲师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的 1928年,英国细菌学讲师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的 变异问题。一天,弗莱明发现一种来自空气的绿 色霉菌落到培养器皿里,并且生长繁殖,他发现 在绿色霉菌周围原来的葡萄球菌全部消失了。弗 莱明由原来的观察目的转向新的观察目的,进一 步培养绿色霉菌并且观察它的杀菌效果及其原因, 后来提炼出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命名为“青霉 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二章 观察与实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观察方法 实验方法 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2020/9/19
10
第一节 观察方法
一、观察的定义、特点、作用 二、观察的局限 三、观察的基本原则
2020/9/19
11
一、观察的定义、特点、作用
1、定义 2、特点--
3、作用
(1)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事 物 的科学活动
4
一、文献调查的重要性
1、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2、查重
搜集资料在整个科研活动中所占时间(美 国科学基金会统计)
调研图书情报资料 50.9%
计划思考
7.7%
实验和研究
32.1%
写报告论文
9.3%
2020/9/19
5
二、文献调查的方法
1、日积月累 2、顺藤摸瓜 3、文献检索 4、通过网络查询 5、其他----
第三篇 方法论
第七讲
科学事实
2020/9/19
1
科学事实
第一章 调查方法 第二章 观察与实验
2020/9/19
2
第一章 调查方法
第一节 文献调查 第二节 社会调查
2020/9/19
3
第一节 文献调查
一、文献调查的重要性 二、文献调查的方法 三、对文献资料的鉴别和选择
2020/9/19
2020/9/19
8
7、农民年平均收入
8、城市年储蓄额、人均储蓄水平 9、农村年储蓄额、人均储蓄水平 10、公里里程及货运客运量 11、铁路里程及货运客运量 12、城市人均住房面积 1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14、科技总投资 15、教育总投资 16、汽车百户占有率
2020/9/19
2020/9/19
15
二、如何捕捉机遇
1、有准备的头脑---? 2、敏锐的识别力---? 3、批判的头脑 4、丰富的想象力
2020/9/19
16
A、专利 B、特种信息载体 C、各类工具书 a 字典、词典 b 年鉴 c 大百科全书
2020/9/19
6
三、对文献资料的鉴别和选择
1、去伪存真 2、继承与创新
2020/9/19
7
资料查询
一、查询年份 1949 1978 2001 二、查询数据
1、 国民生产总值 2、工农业生产总值 3、进出口总值及世界排名 4、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5、肉类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6、城市职工年工资水平
(2)对自然现象不加人为干预
2020/9/19
12
二、观察的局限
(一)生理局限 (二)精神局限 图1 图则
1、客观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典型性原则
2020/9/19
14
第三节 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一、什么是机遇 二、如何捕捉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