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教师招考必考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题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0)的值分别为( ).A.∞,1B.∞,0C.1,1 √D.0,0解析:2.f'(x)的零点个数为( ).A.0B.1C.2 √D.3解析:解析:因为f'(x)=(x 2一1)e 2x,当f'(x)=0时,(x 2一1)e 2x=0,所以x=±1.故本题选C.3.把一枚均匀硬币连续投掷4次,出现2次正面2次反面的概率为( )A.B. √C.D.解析:解析:本题为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投掷一次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为,故连续投掷4次硬币,出现2次正面2次反面的概率为.故本题选B.4.将椭圆绕z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的方程为( )A. √B.C.D.解析:解析:椭圆绕z5.设M为3×3实数矩阵,α为M的实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量Mα与α共线√B.当λ>0时,Mα与α方向相反C.当λ<0时,Mα与α方向相同D.当λ≠0时,Mα垂直于α解析:6.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B.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是双曲线√C.平面上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常数ρ,且ρ>1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D.平面上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长c,且0<c<|ab|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解析:解析:一平面截一圆锥面,当截面与圆锥面的母线不平行,且与圆锥面的两个圆锥都相交时,交线为双曲线.如果不满足“截面与圆锥面的母线不平行”或“与圆锥面的两个圆锥都相交”,则交线可能是椭圆、圆或直线、甚至是点.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总目标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下列不属于这四个方面的是( ).A.数学思考B.情感态度C.问题解决D.创新意识√解析:解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8.下列陈述可以作为数学定义的有( ).A.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B.无穷小量是无限趋向于0的量C.渐近线是与曲线很接近的直线D.有中心的封闭曲线即为圆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2.00)9.实数的运算满足五条基本法则: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以及分配律.下面的例子标明了运算过程中所使用的运算法则:(137+156)+63=137+(156+63)(加法的结合律) =137+(63+156)(加法的交换律) =(137+63)+156(加法的结合律) =200+156 =356 证明:(a+b)×(a-b)=a 2一b 2,详细写出推导过程并标明所使用的运算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解析:设Q(x)=x 3 +px+q,且α,β满足方程组(1).证明α+β是Q(x)=0的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证明:当x=α+β时,Q(x)=(α+β) 3 +p(α+β)+q =(α3 +β3 +3α2β+3αβ2 )+p(α+β)+q =[α3 +β3 +3αβ(α+β)]+p(α+β)+q 因为3αβ=一p,α3 +β3 =一q,所以Q(x)=一q一p(α+β)+p(α+β)+q=0,所以α+β是Q(x)=0的根.)解析:(2).写出以α3和β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已知可知,α3 +β3 =一q,α3β3 =(αβ) 3 = ,因此,以α3和β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解析:10.>0,b>0)所围成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椭圆关于x轴和y轴对称,所以该椭圆围成的面积等于当x>0,y>0时曲线与x轴、y轴的正半轴围成的面积S的4倍.此时,设x=asint,y=bcost,则当x=0时,t=0,当x=a时,,所以==.所以该椭圆的面积为4S=πab.)解析:1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地位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决定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数学课程目标决定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内容是数学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载体.数学课程目标不仅决定着数学课程内容量的控制,同时还决定着数学课程内容质的规定.②指导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数学课程目标对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编写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制约着数学教科书的结构安排,影响着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形式.③制约师生教与学方式的选用.首先,我们可以从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感受到学生在相应知识学习中对某些学习方式的特殊需要;其次,我们还可以透过课程目标的规定发现在相应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的一些必要的方法与策略.④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和标准.一是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学评价要特别关注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既定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内容,对这些内容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二是对数学考试的制约.数学考试必须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关于相应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范围及其水平层次进行命题.三是对学生发展水平评价的影响.不得超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规定去提出一些数学课程标准以外的要求,并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依据和标准.)解析:12.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要求有:①注重引入新数学概念.例如,教学反正弦函数的概念,一般是在学生学习了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反函数的特征来判别正弦函数在什么条件下存在反函数的问题,从而引入反正弦函数.②提示数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对于原始概念的教学,一般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找出某特性,并给予说明或描述,使学生认识这个原始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范围和属性.例如,在几何中关于“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察箭头的尖端,地图上用点表示城镇位置等实例,从而抽象出“点有位置而无大小”的概念,还应说明所谓无大小关系是无足轻重的.③明确认识概念间的关系.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从数学概念问的各种关系来丰富所学概念的内容、深化所学概念的认识.④正确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主要是通过抽象的术语、名词、符号等信息来认识的,数学中的计算、推理、证明也多数通过抽象的符号来实现.因此,教学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并会正确运用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很有必要.⑤发挥数学概念在运算、推理、证明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数学运算、推理、证明必须以有关概念为依据.例如,确定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和它的绝对值必须以三角函数的定义为依据.)解析:三、解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13.(1)设,抛物线y=x 2一2过点(t,t 2一2)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g(t),0),求g(t). (2)定义数列{x n }如下:x 0 =2,x n+1 =g(x n ),n=0,1,2,… 证明:(上述求方程根的近似值的方法称为牛顿切线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解:由抛物线y=x 2一2可知y'=(x 2一2)'=2x.所以过点(t,t 2一2)的切线斜率为k=y'|x=t=2t.所以切线方程为y一(t 2一2)=2t(x一t),即y=2tx一t 2一2,令y=0,则.所以,其中。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题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题1. 计算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的长度。
(2)某数的1/4等于12,求这个数。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高为8cm,求其面积。
2. 选择题。
(1)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
B. 2。
C. 4。
D. 9。
(2)下列哪个图形不是正多边形?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3)下列哪个是等腰三角形?A. 一个底边长为5cm,两腰长分别为3cm和4cm的三角形。
B. 一个底边长为6cm,两腰长分别为4cm和4cm的三角形。
C. 一个底边长为7cm,两腰长分别为3cm和5cm的三角形。
D. 一个底边长为8cm,两腰长分别为6cm和6cm的三角形。
3. 简答题。
(1)什么是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请用文字解释。
(2)什么是平行线?请画出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3)什么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其特点。
4. 应用题。
(1)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有18个苹果,他们想要平均分配这些苹果,问每个人最多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若不能平均分配,剩下的苹果应该怎么办?(2)某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高为6cm,另一条边长为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3)某数的1/5等于15,求这个数的3倍减去7的结果。
5. 计算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cm和12cm,求斜边的长度。
(2)某数的1/3等于9,求这个数。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高为10cm,求其面积。
6. 选择题。
(1)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3。
B. 6。
C. 8。
D. 10。
(2)下列哪个图形不是正多边形?A. 正四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六边形。
D. 正七边形。
(3)下列哪个是等腰三角形?A. 一个底边长为4cm,两腰长分别为3cm和5cm的三角形。
B. 一个底边长为9cm,两腰长分别为4cm和4cm的三角形。
C. 一个底边长为7cm,两腰长分别为3cm和3cm的三角形。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题

课程标准测试题初中数学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A.知识、技能和情感B.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C.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A. 第二B. 第三C. 第四D. 第五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A. 6个B. 5个C. 4个D. 3个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理解C.掌握D.灵活运用7、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课题学习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A.以两步为主 B.以三步为主C.以四步为主D.没有限制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3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数学

2
粤援
仔 4
月援
仔-2 2
悦援
仔 6
阅援
4-仔 4
怨援如图所示袁蚁粤 悦月越怨园毅袁悦阅彝粤 月 于点 阅袁以 月阅 为直径
的圆与 月悦 交于点 耘袁则渊 冤遥
O
2x
C
粤援 悦耘窑悦月越粤 阅窑阅月 月援 悦耘窑悦月越粤 阅窑粤 月 悦援 粤 阅窑粤 月越悦阅圆
E
A
B D
阅援 悦耘窑耘月越悦阅圆
员园援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袁输出的 杂 值为渊 冤遥
粤援圆
月 援源
悦援愿
阅援员远
开始
k=0袁S=1
k约3 否
输出 S
结束
k=k+1 S=S窑2k 是
要2要
二尧填空题渊本大题共 缘 小题袁每小题 源 分袁共 圆园 分冤
11援命题野对任何 x沂R袁|x原2|垣|x原4|>3冶的否定是
遥
12.已知集合 A 越{x||x原a|臆1}袁B越{x|x2原5x垣4逸0}袁若 A 疑B越覫袁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48
B.54
C.60
D.66
圆援对于任意的直线 l 与平面 琢袁在平面 琢 内必有直线 m袁使 m 与 l渊 冤遥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互为异面直线
3援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袁抽查了该地区 100 名年龄为 17.5 岁原18 岁
的男生体重渊kg冤袁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院
频率 组距 0.07
0.05
0.03
54.5 56.5 58.5 60.5 62.5 64.5 66.5 68.5 70.5 72.5 74.5 76.5
2013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2013测试题)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B、用教材教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过程与方法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A、成绩B、目的C、过程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B、二C、三D、四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A 组织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10、推理一般包括( C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填空题。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解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 6.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极限的值是()。
A.—1B.0C.1D.正无穷正确答案:C解析:,故选C。
2.设f(x)是R上的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x)f(—x)是奇函数B.f(x)|f(x)|是奇函数C.f(x)—f(—x)是偶函数D.f(x)+f(—x)是偶函数正确答案:D解析:f(x)f(—x)是偶函数,A错误f(x)|f(x)|的奇偶性取决于f(x)的奇偶性,B错误:f(x)—f(—x)是奇函数,C错误:f(x)+f(—x)是偶函数,D正确,故选D。
3.定积分的值是()。
A.B.C.D.正确答案:A解析:运用定积分换元法。
4.函数y=)f(x)的导函数f(x)的图像如图所示,x0=一1,则()。
A.x0不是驻点B.x0是驻点,但不是极值点C.x0是极小值点D.x0是极大值点正确答案:B解析:一阶导数为零的点是驻点,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极值点必定是驻点,故选B。
5.经过圆x2+2x+y2=0的圆心,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z+y+1=0B.x—y—1=0C.x+y一1=0D.x—y+1=0正确答案:D解析:圆x2+2x+y2=0的圆心坐标是(—1,0),直线x+y=0的斜率是k=—1,因此过圆心(—1,0)垂直该直线的直线斜率为Jk’=1,则直线方程是x—y+1=0。
6.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不是旋转变换的是()。
A.B.C.D.正确答案:A解析:题目中选项B是θ=0的时情况,选项C是时的情况,选项D是一般情况。
而选项A是切变变化,平行于xd轴的切变为x’=x+y与y’=y。
7.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①有理数②方程③实数④代数式⑤整式与分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正确答案:C解析:数与式是指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
2013年中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试卷(2)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B A ,是非空集合,定义B A ⨯={B A x x ∈且B A x ∉},己知{}20≤≤=x x A{}0≥=y y B ,则B A ⨯等于 ( )A .(2,+∞)B .[0,1]∪[2,+∞)C .[0,1)∪(2,+∞)D .[0,1]∪(2,+∞)2. 某林场有树苗30000棵,其中松树苗4000棵,为调查树苗的生长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50的样本,则样本中松树苗的数量为 ( )A .25B .30C .15D .20 3.已知1sin()43πα-=,则cos()4πα+的值等于( ) AC.13D.-134.如果复数212bi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b R ∈)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b 等于( ) A .23- B .23 C.25.已知三个平面,,αβγ,若βγ⊥,且αγ与相交但不垂直,,a b 分别为,αβ内的直线,则( )A .,a a αγ∃⊂⊥B .,//a a αγ∃⊂C .,b b βγ∀⊂⊥D .,//b b βγ∀⊂6.右图是一算法的程序框图,若此程序运行结果为720S =, 则在判断框中应填入关于k 的判断条件是 ( )A .6?k ≥B .7?k ≥C .8?k ≥D .9?k ≥7.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定义a 与b 的“向量积”:a b ⨯是一个向量,它的模sin ab a b θ⨯=⋅⋅,若()()3,1,1,3a b =--=,则a b ⨯=( )AB .2C.D .48.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顶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B,C.若12AB 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9.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令12nn S S S T n+++=,称T n 为数列a 1,a 2,…,a n 的“理第6题想数”.已知a 1,a 2,…,a 500的“理想数”为1002,那么数列3,a 1,a 2,….a 500的“理想数”为( )A .1005B .1003C .1002D .999 10.函数221ln )(x 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某大学对1000名学生的自主招生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现规定不低于70分为合格,则合格人数是 ▲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下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cm 3.13.观察等式1555159739991591311513131313159131715717171717176,22,22,22,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由以等式推测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对于*1594141414141,n n n n n n N C C C C +++++∈++++=_______________.14.已知△AOB,点P 在直线AB 上,且满足2,OP tOB tPA t R =+∈,则PA PB=_________正视图俯视图12题第11题教师考试网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ABMFEDCG 15.若不等式组0024x y y x s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s 的取值范围是 .16. 在一次招聘口试中,每位考生都要在5道备选试题中随机抽出3道题回答,答对其中2道题即为及格,若一位考生只会答5道题中的3道题,则这位考生能够及格的概率为 .17.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分别为g f D D ,,且gfDD ⊂≠,若)()(,x f x g D x f =∈∀,则函数)(x g 为)(x f 在g D 上的一个延拓函数.已知()2(0)x f x x =<,上在是R x f x g )()(的一个延拓函数,且)(x g 是奇函数,则)(x g =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2013年下半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初中数学)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极限的值是( )。
A. -1B. OC. l D .正无穷 2.设f(x)是R 上的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x)f(-x)是奇函数B. f(x)| f(x)|是奇函数C. f(x)-f(-x)是偶函数D. f(x)+f(-x)是偶函数 3.定积分∫2dx 3−2的值是( )。
A. 254π B. 252πC. 256π D. 94π4.函数y=f(x)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x 0=l ,则( )。
A.x 0不是驻点B.x 0是驻点,但不是极值点C.x 0是极小值点D.x 0是极大值点5.经过圆x 2+2x+y 2=0的圆心,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x+y+l=0 B.x-y-l=0 C.x+y-l=0 D.x-y+l=0 6.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不是旋转变换的是( )。
A .(1101) B .(1001)C .√202−442) D .(cos θsin θ−sin θcos θ) 7.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①有理数②方程③实数④代数式⑤整式与分式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8.下面哪位不是数学家?( )A .祖冲之B .秦九韶C .孙思邈D .杨辉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设a 、b 为实数,O<a<b ,证明在开区间(a ,b)中存在有理数(提示取1n <b −a )。
10.已知矩阵M=,求曲线在矩阵M -1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方程。
11.射手向区间[0,1]射击一次,落点服从均匀分布,若射中[0,12]区间,则观众甲中奖;若射中[x,35]区间,则观众乙中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最新教师招考必考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题
class=“text_body” id=598392 >
【点击进入数学教学法专栏,阅读更多内容!】【点击进入课程标准专题专栏,阅读更多内容!】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___、_____与_____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_____;_____;_____。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_____、_____与_____。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_____、_____、_____。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__和_____,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_____;。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化、评价方法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的_____。
(8)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__、_____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__和_____,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_____、_____与_____。
(13)《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_____、_____、_____。
(1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基础上。
教师应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19)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20)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22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__、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5)新课程倡导的数学教学方
3)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三维课程目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28)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六个核心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
(29中学数学教学常用方法,,____。
(30)数学教学基本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数与代教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启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有以下几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具体目标。
(38《标准》的评价目标是为了促进____________发展及改进
____________教学
(3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初中数学内容的四大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数学学习活动。
(43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5以学论教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46常用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7)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