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看板管理的PLC项目教学法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合理运用总结

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合理运用为适应社会对PLC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在电子技术、机电技术、电气运行、工业自动化仪表等多个专业中开设了PLC课程。
自我校开展行动教学法改革以来,我教研组陆续开始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其中PLC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下面以《物料识别与分拣系统的控制》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在项目教学中,项目内容的选择是关键环节,项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教学成败与否。
项目选择太简单,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积极性不高;项目选择过难,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无法完成,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打击了学习积极性,所以项目选择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让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够完成。
所以在进行项目选择应满足的条件:(1)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2)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联系;(3)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联系起来(4)学生有实施的机会和时间;(5)能激发学生的兴趣;(6)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7)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任务;(8)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本项目位于自动化生产线末端,系统采用PLC控制,执行机构由气动电磁阀-气缸产生的气压驱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运行,并完成物料分拣。
项目的特点是在时序上有明显的顺序控制,是学习PLC状态元件、步进顺控指令和选择分支、并行分支步进顺控程序设计的综合项目。
(二)项目任务描述首先,分发项目任务书,将学生分组,小组人数以3~4人为宜,注重强弱搭配,描述项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围绕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层次进行。
如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如下:能力目标:能根据控制要求进行I/O分配,并画出顺序功能图,准确率达100%;能绘制电气安装图,并根据电气安装图进行外部接线;能灵活地利用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将物料识别与分拣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能够完成系统的调试工作:95%的小组能够独立解决调试过程中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PLC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71OCCUPATION2017 03TECHNIQUE教学方法编辑 董 航项目教学法在PLC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文/胡庆峰 耿艳梅问,学生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是否是多数学生认为的疑点,是否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这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和落实学习目标。
例如,机械基础课堂中对于差动螺旋传动的理解是一个重难点,包括它和普通螺旋传动的区别、特点、优势等。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可以不提,问题不宜过多,应做到少而精,要有讨论的价值。
3.有效评价,增强竞争意识有效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最有利的手段。
课堂结束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通过小组之间、生生之间、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分析水平、合作效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成就感的体现通过开展本次课题的研究,让笔者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比,更加突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笔者感受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能够在自由平等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大胆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仅学生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并且因为有了学生的感染,教师的成就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很显著。
当然,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力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以提升学院全体教师的成就感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冯雪英.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4]刘国艳.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J].教育综论,2006(8).[5]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黄晓军.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作者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即PLC )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应用型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理论知识较抽象,PLC 指令丰富但应用复杂,单独讲这些指令应用和编程方法时,学生往往会感觉抽象、枯燥、难以理解。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 PLC课程中的应用内容摘要:随着PLC技术的广泛应用,中职学校也将PLC作为机电等专业的必修课。
项目教学法的引入,让PLC教学更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具体实践案例课题“LED数码显示的PLC控制”,从课题项目的顶层设计、项目的实施准备、项目教学实施过程、课堂小结自评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PLCPLC也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
它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近几年PLC技术的日趋成熟,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备受青睐,中职学校也将PLC作为机电等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PLC课程教学中。
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在实训项目中能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1.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提出工作需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按照需求设计来共同完成项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教学计划涵盖的教学内容,先由教师演示每个项目的结果,然后讲授完成项目需要的理论知识,最后,由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行动主体,教师知识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
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学会思考和自主学习,甚至为了项目的实现,会积极、主动地去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它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独立计划工作的机会,可以自主学习。
学习结束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项目教学法在 PLC 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 PLC 课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教学在自动化控制类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项目教学法在PLC 课程中的应用,本文对该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验教学案例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PLC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能力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C已经成为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PLC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成为了我们课程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而项目教学法却是一种成功的现代教育模式。
如何在PLC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成为了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项目教学法,是指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实际应用和社会实践特点的任务和实际项目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习和教学从概念性、理论性向实践性和应用性转变,从知识教学向能力培养转变。
项目教学法着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
2.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2.1 较强的实践性PLC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今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而项目教学法正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方式,通过将具有实际应用和社会实践特点的任务和实际项目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从理论的表面了解,转向深入实际的应用。
因此,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切合课程特点,使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东西。
2.2 增强了学习兴趣PLC课程中的教材较为单调,学习的效果也较为平淡乏味。
而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者在实施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具有选择、组织、协调、应用和评价能力,学习兴趣大增,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于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LC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高PLC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本文将探索和实践如何提高PLC教学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PLC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不同方向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除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提高PLC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PLC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中,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实验环境的改进PLC教学的核心是实验环境的搭建和实验内容的设计。
为了提高PLC教学效果,可以将实验环境进行改进,增加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可以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这样可以避免实验设备的损坏和维护成本,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实验时间和空间,提高他们的实验效果和学习效果。
四、实际项目的参与在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中,还可以加强实际项目的参与。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谈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谈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在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PLC课程的特点。
接着在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特点、优势、实施步骤,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具体应用情况。
最后在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项目教学法和PLC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PLC课程、特点、优势、实施步骤、案例分析、评价、反思、效果、影响、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设定具体的项目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能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从而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PLC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1.2 PLC课程介绍PLC课程是指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课程,主要包括PLC 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应用技术等内容。
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PLC已经成为最常用的控制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能源管理等领域。
PLC课程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PLC编程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其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重要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学校的关注。
PLC教学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也逐渐成为了高校和职业学校的重点课程之一。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传统的PLC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如何提高PLC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和行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对提高PLC教学效果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在传统的PLC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完成知识的传授,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PLC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具体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案例中学习PLC编程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程技能。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让学生在这个项目中运用PLC进行编程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和理解PLC的原理和技术。
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PLC教学中,可以通过组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PLC编程的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PLC的编程能力,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方法。
工程教育中,PLC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结合电气、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
在PLC教学中,可以引入电气、自动化等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PLC的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PLC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PLC教学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其强调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学习过程。
然后分别讨论了电气控制和PLC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强调了实践性和实用性。
接着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通过项目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对电气控制与PLC教学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增强,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气控制、PLC、教学方法、应用、影响、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方法。
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正文2.1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通常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
他们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并最终展示成果。
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通过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加深对电气控制与PLC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贴近实际工程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2016年/第二十八期/十月(上)基于看板管理的PLC 项目教学法研究宋薇(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611745)摘要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将当前企业生产管理的“看板管理”模式的思想融入PLC 的项目教学法,以需求分析、团队开发、系统测试为时间线。
组织学生团队,设计开发项目,从而有效加强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系统思维、创新精神的驱动力。
关键词看板管理开发团队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0.054Study on PLC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Kanban ManagementSONG Wei(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1745)Abstract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activit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lete project,the purpose i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organically,fully tap the students'cre-ative potential,to enhance the student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The Kanban management mode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ought into the PLC project teaching method,the demand analysis,the devel-opment team,system testing to the anize the student team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project,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riving for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professional ability,systematic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spirit.KeywordsKanban management;the development team;project teaching method“项目教学”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参与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创造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方法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通过设计工程项目,以项目为驱动,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1PLC 的项目教学设置“电气控制与PLC 技术”是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实验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只有让PLC 教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情景模拟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才能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具竞争力,才能培养出适应2l 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符合“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培养的对象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为使学生的课堂知识真正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毕业求职增加砝码,并为能在工作中胜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把现场思想渗透至PLC 教学当中去,把课程真正与应用相结合,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较为系统地掌握PLC 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完成PLC 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设计的能力。
根据当前电气行业工程项目的设计一般方法来看,通常项目需要经历制定计划、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模块测试、集成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
但在项目设计开发过程中,情况并不总是如人们所预想,能够按计划紧凑、正常、高效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建设。
通常用户需求抽象、文档记录、需求可变、时间估算、成本管理等方面都会给整个项目开发带来各种问题。
看板管理源于日本汽车制造行业提出的生产管理方法。
看板在日语中是“标签”“标志”的意思,在汽车生产系统中,看板方法是给每个标准生产单元或者每个生产批量附上一张卡片。
只有当一个“进行中”卡片所代表的工作完成后,才会有一张新卡片被“拉”进系统。
在项目管理中使用看板管理方式,是为了让团队成员能共享项目的具体进程并将之可视化。
目的是使整个团队都能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并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一种自发、有动力且互相合作的方式来工作。
本教学项目硬件以“MPS-01型柔性自动化实验系统模拟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后面均用“柔性实验系统”代替)为基础,该生产流水线通过四个站点实现上料、传送、加工、装配、分拣、入库等操作,四个站点都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自由组合,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系统基本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要点,是一个以现代化工业设备为原型的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实训装置。
2项目教学开展流程本教学过程以项目运行的典型方式为依据,如图1所示,分为“项目分析”、“模块开发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编写用户说明书”等几个流程。
使学生在开发设计该系统的过程中扮课程教学1162016年/第二十八期/十月(上)演项目中的不同角色,学习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了解系统开发流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1角色分配项目开始初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配扮演角色,选择一个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宏观管理;下设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各1名,以及开发工程师5名、测试工程师3名。
2.2项目(目标、资源)分析在该阶段,指导教师组织,由项目经理与开发、测试经理共同制定项目说明书,在项目说明书中详细分析发现项目的用户目标,也就是“柔性实验系统”各个站点的硬件使用和控制程序的具体设计目标。
根据用户目标发掘技术目标,并从技术目标中分解项目模块,初步计算每个模块的需求,参与人员,开发设计与调试周期等;分析项目资源情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时间资源、资金成本资源等方面。
并设计看板,看板分为项目总体看板与模块开发测试看板。
模块开发测试看板需要其他成员的共同参与。
2.3模块开发测试由开发、测试经理根据前期制定的模块开发测试看板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总体看板时时跟进项目进度,组织项目进度跟踪会议、技术研讨会议。
2.4任务认领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确认自己的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身份,并认领自己负责的项目模块,完成整个项目的分工。
整个项目工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部分,这样,避免因为多人负责同一工作而造成工作拖沓和责任推诿。
每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负责专门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不重复。
同时,由于必定存在个别同学的基础差,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要求开发经历和测试经理同步提供工作指导和必要的协助,并鼓励团队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协作,以加强所有的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经验。
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根据项目说明书分解的项目模块,成员认领下项目模块后,制作模块开发测试看板。
在看板上明确所有的项目模块,以及对应的负责人员。
每个分解项目模块由负责人员具体再次细化,并制定细化后的项目时间计划。
所有任务使用看板(便签纸)来代表。
团队成员直观的通过看板来了解项目进行的具体情况,自主的控制工作进度。
看板的状态需要适时不断更新,直至最终项目完成。
2.5项目完成项目完成后,要求所有成员总结自己在整个项目实践中的工作,包含在项目过程中知识点的获得和应用;遇到问题时解决方法的获得;与其他成员的协同和合作等。
然后成员之间要进行互评,评价其他成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
最后指导教师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价,对整个工作过(下转第155页)图1教学项目工作流程图课程教学1552016年/第二十八期/十月(上)教育是实现法治廉政的重要途径,其中廉政法治教育是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培育是廉政法治教育的核心,应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廉政宣传教育当中,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增强自律意识。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强调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与责任。
应当说,领导干部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既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致命的破坏作用,针对廉政法治教育可以从培育领导干部的“应为”(积极层面)与“不为”(消极层面)两个方面理解。
从“应为”的一方面来说,廉政法治教育不仅是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执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树立起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大力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和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党的十八以来出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决定及规范性文件中,针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培育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上,领导干部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应善用法治方式处理实际问题。
从“不为”的一方面来说,廉政法治教育要在领导干部头脑中拉紧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廉政“高压线”,筑起不违法行使权力,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防火墙”,加强廉政法治的预防警示教育,努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正如刘云山同志所总结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⑥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以往的廉政宣传教育中,往往更侧重政治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内容,相对而言,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培育关注度不足。
当前以及未来的廉政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应注重与法治宣传教育融合,将法治理念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结合起来。
应在今后的廉政宣传教育中予以强调与重视,占据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