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选择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选择要点1.根据道路特点选择植物。
道路的宽窄、日照条件以及交通流量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宽敞的大道,可以选择高大而郁郁葱葱的树木,如梧桐、山楂等;对于狭窄的街道,则应选择小型多汁的植物,如绿萝、假银莎等。
此外,城市道路的日照条件也需要考虑,阴暗的道路适合选择耐阴性植物,如寄生藤等。
2.注重绿化植物的适应力。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抵御交通排放、噪音、尘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些适应力强的植物如凤凰树、海棠花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恶劣条件下生长。
3.考虑植物的美观和观赏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注重植物的美观和观赏价值。
一些颜色鲜艳、花期长且花朵繁茂的植物能够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如牡丹、玫瑰等。
4.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和习性。
道路绿化植物的生长周期和习性会对道路绿化维护造成影响。
选择生长周期较稳定的植物,可以减少频繁的栽培和修剪工作。
同时,了解植物的习性,避免选择具有强烈侵入性和疯长特性的植物,以免对周围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5.注意植物与城市设施的协调。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与道路其他设施协调一致,不妨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选择树种时,要注意其树冠茂密度和分枝结构,避免影响道路照明和交通信号设施的使用。
6.引入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城市道路绿化应尽量引入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以增加植物群落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
多样化的植物种类能够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和鸟类,丰富城市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要点包括考虑道路特点、适应力、美观性、生长周期和习性、与城市设施的协调以及引入多样化的种类。
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良好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被配置与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研究与方案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被配置与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研究与方案引言城市绿化规划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植被配置和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规划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探讨这些要素的原则和研究成果。
一、植被配置的原则1. 生态适应性原则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干燥地区,应选择耐旱植物,而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喜湿植物。
生态适应性原则可以确保植物能够生长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
2. 多样性原则植被配置应注重多样性,即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
多样性的植被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功能,如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收雨水、改善空气质量等。
此外,多样性的植被也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使城市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3. 可持续性原则植被配置应考虑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维护成本。
选择长寿命的植物可以减少更新和维护的频率,降低成本。
此外,选择本地植物也可以减少植物的适应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实现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1. 空间组织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的组织和布局。
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局,可以创造出不同功能和氛围的场所。
例如,可以设置休闲区、游乐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视觉效果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
通过选择不同形状、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搭配,形成层次感和立体感。
3. 生态功能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
通过选择有益的植物,如空气净化植物和蜜蜂友好植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此外,景观设计还应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成果与方案1. 植被配置研究成果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致力于植被配置的优化。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合理的植被配置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城市绿化植物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和配置绿化植物,既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生态平衡。
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几个关键要素,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环境设计师们在城市绿化项目中作出明智的决策。
一、生态适应性选择在选择城市绿化植物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其生态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是指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能否生长良好并发挥其功能。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选择具有相应生态适应性的植物。
1.1 气候适应性选择首先,要考虑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能够耐旱并具有节水特性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选择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如水仙花、芦苇等。
1.2 土壤适应性选择其次,要考虑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
不同土壤的质地和养分含量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可以选择能够耐受贫瘠并富含养分的植物,如薄荷、苦草等。
1.3 抗逆性选择此外,要考虑植物的抗逆性。
城市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压力因素,如污染、疾病和灾害等。
因此,在城市绿化中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植物非常重要,如银杏、毛竹等。
二、生态功能配置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适应性,还需要根据具体功能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态功能和相应的植物配置。
2.1 美化功能配置城市绿化的首要目标之一是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和花草植物,如玫瑰、牵牛花、丁香等。
2.2 改善空气质量配置城市环境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而某些植物具有净化和吸附有害气体的作用。
例如,银杏、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2.3 保护水源配置城市水源保护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选择能够保护水源并减少水土流失的植物对于城市绿化至关重要。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城市绿化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的原则和景观设计的要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选择的原则1. 适应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巨大,因此应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植物。
比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植物,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选择喜湿植物。
2. 生态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绿化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应选择对土壤、水质和空气有净化作用的植物。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可以减少城市的污染,增加空气质量,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3. 经济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应考虑到其经济效益。
城市绿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效益。
比如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养护成本较低的植物,可以降低后期的养护费用。
二、景观设计的要点1. 视觉效果景观设计应注重植物的视觉效果。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美观动人的景观效果。
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整体协调性,以保证景观效果的长期性和连贯性。
2. 空间分配景观设计应合理进行空间分配,将不同功能的绿地区域进行划分。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比如草坪、花坛、乔木等,以丰富空间层次感和增加城市绿化的多样性。
3. 生态建设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建设,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打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比如花果树、观赏草本植物等,以促进城市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4. 引导人流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人流的引导和疏导。
通过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植物或者设置花坛等绿化设施,可以引导人流有序通行,同时增加人们的停留欲望,提升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总结: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和景观设计是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和景观品质的重要手段。
市政绿化工程中的绿化植物选择规范要求

市政绿化工程中的绿化植物选择规范要求市政绿化工程是指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进行绿化整治和建设的过程。
在进行市政绿化工程时,绿化植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绿化植物选择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绿色景观,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一、适应性选择:在选择绿化植物时,首先要考虑其适应性。
由于城市环境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车辆尾气、人为破坏等,因此植物的耐受力和适应性是首要考虑因素。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也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
植物的适应性将直接影响到其成活率和后期维护工作的难易程度。
二、观赏性选择:市政绿化工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
因此,在选择绿化植物时,需要注重植物的观赏性。
植物的花色、叶色或者形态特点都需要被充分考虑。
市民和游客通常通过观赏植物来获得美的愉悦感,因此植物的观赏性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环。
三、功能性选择:除了观赏性,绿化植物在市政绿化工程中还应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功能性的选择主要指植物对城市的环境改善作用。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质量;某些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起到防涝排水的作用;还有一些植物可以提供树荫,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选择具备功能性的植物品种。
四、生态性选择:市政绿化工程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选择绿化植物时也要考虑其生态性。
选择具有耐旱、耐寒、耐风等特点的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选择绿化植物时,也要重视对地方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对本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
五、可持续性选择:市政绿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注重其可持续性。
这涉及到植物的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因素。
选择生长速度适中、寿命较长的植物,可以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同时,选择适宜繁殖的植物有利于工程后期的扩绿和更新。
综上所述,市政绿化工程中的绿化植物选择规范要求包括适应性选择、观赏性选择、功能性选择、生态性选择和可持续性选择。
绿化植物配置方案

绿化植物配置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变成了“水泥森林”,这使得城市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逐渐变差。
绿化植物是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建设中,在道路、广场、花园等公共场所的配置绿化植物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一种方法之一。
根据场所不同,绿化方案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针对不同场所提出对应配置方案。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方案道路绿化植物是城市绿化中最常见的一种,道路两旁长满绿色植物,既美观又使得交通环境更为和谐。
为了使道路绿化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植物的种类选择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应当选择那些能够抵御恶劣环境,适应高温、寒冷、干旱等枯燥的环境条件,生长迅速、形态美观、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例如紫薇、梧桐、刺槐、红枫等都是具有这些优点的植物。
植株的规划和统一性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需根据道路大小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统一的植株高度、树干粗度、树形等。
这些措施能够使道路显得更为高大、整洁,也能够让道路显得更具规模感。
绿化布局以及养护与管理在做好规划后,需要使用高质量的土壤并按照规划要求合理地布置各种花卉、有机肥料或配合水肥等特定养护手段。
同时还需要做好每季度整枝、修剪、清除杂物和施肥等管理工作,以确保道路绿化的整体和谐与美观度。
广场绿化植物配置方案城市广场是市民体育运动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绿化也是城市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广场绿化植物的配置上,应该考虑到广场的公共使用需求、宜人的环境气氛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环境气氛的考虑在广场绿化植物的配置中,需要花费较高的人力、财力,因此应进行充分的调研、设计和规划。
为了使广场气氛温馨、娴雅、有活力,应配置色彩鲜艳的花木、形态美观的灌木、优雅的蔬菜、纪念性浪漫主义的花坛、喷泉或水景等。
公共使用需求的考虑广场上常常出现多种公共活动,如足球、篮球、垂钓、喂鸽子等,应考虑广场绿化植物的高度和形态,保证不会干扰到公共活动的进行。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城市绿化是指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配置,将植物引入城市环境,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城市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旨在根据城市环境特点和市民需求,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具有观赏性和生态功能的植物品种。
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1. 适应性原则城市环境通常具有高温、干旱、污染等特点,因此,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比如,选择能够耐受高温干旱的植物品种,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要求。
2. 观赏性原则城市绿化植物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植物的花色、花期、形态等方面来选择具有观赏性的植物。
3. 生态功能原则城市绿化不仅要追求美化环境的效果,还需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
选择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等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植物,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是指将各种植物根据其功能和观赏效果,有机地组织在城市环境中的一种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1. 树、草、花结合树木是城市中常见的绿化植物,其具有良好的遮阳、调节气温的效果。
在城市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种植在大街、广场等空旷地带;而小型的灌木、草本植物则适合种植在花坛、绿地等地方,形成层次感和丰富多样的观赏效果。
2. 蔓生植物装饰城市建筑物的外墙、阳台等空间常常可以利用蔓生植物进行绿化装饰。
蔓生植物如常春藤、绿萝等可以爬满墙面,增加了建筑物的绿色感,同时也能起到遮挡阳光、降低气温的效果。
3. 花草搭配花草的搭配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的色彩和层次感。
通过合理选择颜色、花期不同的花卉植物,使绿地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景。
三、城市绿化植物配置实例为了更好地展示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以下以某城市的绿化工程为例,进行示范。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农村和工矿企业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对地表及地下空间进行的美化、绿化和景观建设。
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美观程度、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对于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1. 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选择: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而植物的生长状况十分依赖环境条件,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进行选择,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茂盛。
2. 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园林绿化的目的之一是美化环境,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
3. 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除了美化环境,园林绿化还具有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生态平衡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选择具有较强生态效益的植物。
4. 注重植物的配搭:园林绿化中的植物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景观效果,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配搭,如高矮搭配、阴阳搭配、色彩搭配等,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二、树种选择的注意事项1. 根据用途进行选择:树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用途,如木材、果实、药材等,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用途进行选择,确保树木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根据生态环境进行选择:不同树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有些树种对土壤、气候、水分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有些树种则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
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根据生态环境进行选择,确保树木能够适应生长。
3. 注重抗逆性和适应性:城市环境复杂多变,树木往往面临着多种逆境的考验,如污染、干旱、盐碱等。
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注重树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树种。
4. 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一些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木材、果实、药材等,而一些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树种,为园林绿化增加附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6期江 苏 林 业 科 技
Vol.36No.6
2009年12月
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Dec.2009
文章编号:1001-7380(2009)06-0041-02
城市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王永昌
(连云港市林业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1)
收稿日期:2009207218
作者简介:王永昌(1962-),男,山东诸城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
摘要:从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因地制宜,优选抗逆性强的植物;强调整体,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相结合;注重植物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等5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重要性及其遵循原则,提出园林绿化植物中乔木配置和灌木配置的主要形式、特点及适宜范围,供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者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绿化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S792111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绿化常用的园林植物有乔木、灌木及草本
植物等,是构成城市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但要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突出美化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绿化的首要工作就是绿化植物的选择,其次是植物的配置。
1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1.1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1]
乡土树种是指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对当地的自
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具有稳定适应性的树种;有些树种虽然引种时间不长,但由于环境的相似性,引种后迅速适应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能完成其生活史,成为本地自然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处于同一气候带的周边地区有自然分布,本地区由于人为因素等暂无分布的树种。
由于生态因素、地域差别,不同的城市以及城市的不同地区,适于用作园林绿化的植物是不同的,特别是城市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园林树种对当地土壤和气候的适用性强、苗源多、价廉、易成活,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其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因此应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1.2 因地制宜,优选抗逆性强的植物
抗性强的植物,是指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烟尘和有毒气体抗性较强的植物。
有些植物对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物,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而且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吸收、净化、杀菌及滞尘能力。
因此在进
行城市绿化规划时,除从美化角度选择树种外,还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特性,从生态功能出发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
如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配置一些既能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又能美化环境、耐污杀菌的植物,象枫杨、国槐、广玉兰、夹竹桃及小叶女贞等;在城区主要交通道路2侧栽植悬铃木、雪松、栾树及小叶黄杨等滞尘、除尘能力强、隔音、降噪及庇荫效果佳的树种;而居住区绿化则应配置观叶观果的高大乔木和花灌木,以营造温馨的人居环境,体现人文关
怀,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空间[2]。
1.3 强调整体,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从整体着眼,强调城市绿色体系的完整性,尽快进行普遍绿化,早日发挥绿化效果。
速生树种如杨、柳、落羽杉等生长快,能很快成荫,凸显绿化效果,但往往30a 后就衰老,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否则将影响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
慢生树种如松、柏、银杏、广玉兰等要10a 甚至20a 后才能见效,但其寿命百年以上。
为早日发挥绿化效果,应以速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慢生树种,在进行全面绿化的同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慢生树种替代衰老的速生树种。
1.4 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相结合
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树种进行合理搭配,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叶色、叶枯期,在时间上突出季节性,尽量体现季节特色,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时间动态序列变化效果。
1.5 注重植物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
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除了注意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树种,植物的花色、花期、叶色、叶形进行合
理搭配外[3],还应考虑动物与植物的食物链及传粉、授粉的关系,充分考虑选择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规律。
2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
2.1 乔木的配置
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主要是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皮及地被物相结合形成多层的植物群落。
乔木是城市绿化中的骨干,体态高大,覆盖面广,对改善、美化环境有着良好的作用。
乔木的配置有孤植、丛植、群植、片植和列植等形式。
孤植是单株树孤立种植,最能显示树木的自然姿态及色彩的特点,常用于开阔的草地、池畔、庭院等,或观赏其树体的高大雄伟,或观赏其树冠的婆娑别致,或观赏其花朵的鲜艳美丽。
孤植树木可选用体型巨大的,如香樟、银杏、悬铃木等,给人以雄伟的艺术感染;选择树姿优美的,如雪松、白皮松、柳树等,选择叶色美丽的,如枫香树、乌桕、鸡爪槭等给人以霜叶胜花的美感;选择花繁色艳的,如玉兰、樱花、黄山栾树等,盛花时节给人以绚丽烂漫之感;选择花香浓郁的,如桂花、合欢等,盛花时香气阵阵,沁人心脾[4]。
丛植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配置方式,由3~5株同种或8~9种异种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往往起到构图成景的作用。
同一树种的丛植,容易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或以观赏取胜,或以芳香见长;多种树木的丛植,则如作画构图,错落有致,同时又不妨碍每一树木本身特性的发挥。
配置要有主次之分,主要树种,或在数量上,或在高度上,或在构图位置上占主导地位。
树丛的外轮廓线要自然生动,其平面往往以不等边三角形为基底扩展而成[4]。
2株树木相互有所呼应的栽植方式是对植,一般多用于建筑入口、桥头、道路2侧等。
多株乔木等距离栽植,或直线形排列,或成几何曲线排列,这种栽植形式叫列植,前者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常运用于规则式的布置,后者既整齐又富于节奏变化,常用于自然式布局中。
乔木成片栽植成林,或纯林,或多种树木混交,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这种栽植方式叫群植,它常与草地相结合。
在园林绿地中,依其郁闭度的不同,可组成密林、疏林草地和稀树草地。
2.2 灌木的配置
既可单纯以灌木植之,也可以结合乔木作为下木栽植,以连接乔木、草坪及水面的中间层,增加立面层次。
灌木多数是枝繁叶密,有良好的遮荫作用,常用来分隔空间,丰富园林绿化的空间感,增加层次,如珊瑚树、石楠、女贞、椤木等都是良好的分隔空间的植物材料。
许多灌木有美丽鲜艳的花朵,是形成园林绿地色彩缤纷的支柱,如榆叶梅、月季、棠棣、紫荆、木槿等,盛花时节,将园林绿地装扮得花团锦簇,欣欣向荣。
有些灌木以其美丽的果实点缀美景,如火棘、小檗、荚蒾等殷红的果实在隆冬时节格外鲜艳美丽。
灌木还可以绿篱的形式配置,无论是整形的绿篱或是自然形的绿篱,都具有分隔空间,划分境界,遮挡视线,美化景观的作用。
绿篱可分为矮篱、中篱和高篱。
根据选用的植物材料不同又可分为绿篱:常用的有大叶黄杨、雀舌黄杨、鹿角桧、石楠等;花篱:如枙子花、贴梗海棠、木槿、绣线菊等;还有用带刺的灌木配置成刺篱:如枸骨、火棘、枸枳等。
灌木的配置要根据不同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利用其花期、果期的交替变化,组成色彩绚丽的景观。
花卉是园林绿地中装饰、点缀、美化、香化环境及活跃景观的重要植物材料。
花卉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多样,包括1~2年生的、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
花卉的布置形式多采用花坛、花境、花台、花丛、花群以及花卉专类园等布置形式。
3 结语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以适地适树为前提,综合运用多种植物品种,通过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同时,要考虑到现代城市的用地结构,多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墙角、屋顶绿化,见缝插绿,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地比例,从而增加绿地面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绿化景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永昌.试论连云港市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
林业科技,2007,34(5):52254.
[2] 周 莉,陈振声,陈安均.植物配置在园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
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林业,2008,11(A):45.
[3] 郝素明,房 勇.如何发挥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
[J].中国林业,2007,2(A):44245.
[4] 范美星,万 里,单利英,等.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
[J].华东森林经理,2009(1):71274.
24江 苏 林 业 科 技第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