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程序与方法 - 高压氧医学
高压氧疗法.

(8)高压氧可以恢复缺血半 暗区域的细胞功能。
• 实验证明,正常脑组织血流量0.5ml/g·min, 如果降至 0.1~0.5ml/g·min之间(一般在 0.1~0.17ml/g·min),脑细胞处于结构正常, 但功能丧失的抑制(休眠)状态。在脑梗塞灶 的周围就存在这类因缺血、缺氧而保持结构完 整,代谢降低,功能减退或丧失,脑电活动受 抑制或停止的区域。把这种区域称半暗(影) 区、缺血半暗(影)区、半暗带。半暗区可以 持续 7~8年甚至终身。高压氧可迅速改善半 暗区的供氧,逐渐改善供血,恢复缺血半暗区 域内神经细胞功能。可以解释高压氧对某些陈 旧的脑梗塞病人仍有一定疗效。
疗程:
• 因本病是老年病,起因急、缓解慢、致 残率高,故而首次治疗应以3个疗程为宜, 休息1~2周后再进行1~2个疗程。本病 的恢复阶段是一年左右,故应间断治疗 一年。
综合治疗
• Lsrcan等(1977)对急性脑梗塞36例使用高压氧及 尿激酶治疗,其死亡率52%,若仅用其中一种疗法, 则死亡率可高达75%。
3.高压氧医学发展史
• (一)高气压医学萌芽: • 英国医师Henshaw于1662年使用压缩空气治疗疾病,
认为高气压可以帮助消化和治疗某些肺部疾病,此即高 气压医学的萌芽. • (二)氧气的发现与应用: • 1775年英国的Priestley从氧化汞中提取了氧气,次年 法国人Lavoisier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根据希腊语"可 生酸"的意义,将氧取名为"Oxygen".1795年Beddoes发 明了吸氧装具并将氧气用于临床救治工作.
疗程:
• Holbach(1976)报道30例缺血性脑血 管病经2~3周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 有效率83%,并指出某些病例要几个疗 程方能有效。
高压氧的治疗简介

气胸及纵膈气肿未行 引流者
禁忌症
血压过高(>160/100mmHg)
心动过缓(<50次/分)
心律不齐,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脏装有起搏 器者
禁忌症
01
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患者
02
早期妊娠,晚期妊娠及分娩后产妇(产后4周)
恶性肿瘤及恶病质者
03
禁忌症
精神失常及抽搐患者
1
严重肺气肿及肺大泡患者
2
严重鼻窦炎及中耳炎患者
脑外伤如挫伤、撕裂伤等常常导致脑组织缺氧和水肿,高 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脑部缺氧,减轻脑水肿,缓解神经功能 障碍,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和血氧分压,提高脑组织的 氧含量和氧分压,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 轻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如药物中毒、气体中毒等常常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损伤,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组织缺氧,保 护器官功能,促进体内毒物的代谢和排出。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和血氧分压,提高组织细胞的氧含量和氧分压,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保护器官功能和减轻组织损伤。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 病,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内耳缺血和 缺氧,促进内耳功能的恢复,提高听 力水平。
VS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和血氧 分压,提高内耳组织的氧含量和氧分 压,促进内耳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从而改善听力水平。
THANK YOU
高压氧的治疗简介
2023-11-11
目 录
• 高压氧治疗概述 • 高压氧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 高压氧治疗设备与技术 • 高压氧治疗临床应用 • 高压氧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 • 高压氧治疗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程序与准备工作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程序与准备工作一、入舱前的安全教育1、介绍高压氧治疗全过程与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2、进舱前排空大小便,如特殊患者,可带便盆进舱备用,当天不要吃易产气的实物。
3、禁穿化纤衣服,如为纯氧舱,需换经阻燃处理的棉制衣服进舱,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为确保安全,防火防爆,严禁火种入内。
严禁舱内吸烟与携带电动玩具。
不带与治疗无关物品(如皮包、手表、半导体收音机、助听器、手机、BP机、保暖杯、自来水笔等)进舱,一面压力改变而损坏和墨水外溢。
4、教会患者做咽鼓管开启动作(如张嘴、咀嚼、吞咽、捏鼻闭嘴鼓气动作等)。
在加压过程中,如有耳朵不适、停声音遥远等感觉,应不断做咽鼓管开启动作。
如仍有不适,应立即告诉操舱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5、在稳压阶段(吸氧阶段)教会患者戴好面罩,平静吸氧(用鼻呼吸为好),可适当加深呼吸幅度,但不要加快呼吸频率。
6、减压阶段不要屏气和剧烈咳嗽,并注意保暖。
7、将舱内设备与递物筒、灭火器材、舱内紧急减压阀的使用方法交代清楚(可告知患者代表)。
不得擅自乱动舱内设备,保持舱内清洁卫生。
8、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如再有不适,应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听候处理。
二、操舱人员的职责1、每次开舱治疗前,检查操作台系统设备有无异常。
具体是氧舱设备是否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测氧仪、通信设备(对讲机、电话)、应急照明、各种仪表是否在零位备用状态,照明设备、空调、负压吸引、电视监控、吸排氧装置性能是否良好、供氧是否充足与泄露,消防器材备用状态,观察窗有无损坏,递物筒是否好用,紧急减压阀能否打开等。
如有异常,请设备技术人员解决,保证设备安全,绝不“带病”工作。
2、对入舱治疗的新和复诊的患者病情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
3、在关闭舱门开始高压氧治疗时,再次对患者进行宣教工作。
特别强调严禁火源、火种进舱。
4、确诊气性坏疽、芽胞杆菌感染和传染病(肝炎)患者,应单独开舱。
5、原则上每次开舱治疗时有氧舱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到位。
高压氧治疗法

高压氧治疗法一、入舱前安全教育1、介绍高压氧治疗全过程与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疑惑,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2、进舱前排空大小便,如特殊患者,可带便器进舱,当天不宜吃易产生气的食物。
3、为确保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火种入内。
严禁舱内吸烟与携带电动玩具。
不带任何与治疗无关的物品(如皮包、手表、收音机、助听器、手机、保温杯等),以免因压力改变而损坏。
4、教会患者做咽鼓管开启动作(如张嘴、咀嚼、吞咽、捏鼻闭嘴鼓气动作)。
测量患者血压,如血压超过 160/100mmHg,不宜治疗。
5、向患者简单介绍舱内设施。
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擅自乱动舱内设施,保持舱内清洁。
二、加压阶段1、安全教育完毕后再次检查每个患者及家属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关闭舱门,通知患者做好加压准备。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舱内外必须保持联系、互通状态。
2、加压速度原则上是先慢后快,在 0-0.06MPa 阶段升压速率为0.005-0.01MPa/分,在 0.06MPa 以上可高于 0.01MPa/分,加压时间为 10-15 分钟。
3、经常询问舱内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如有耳痛等不适,应立即暂停加压,或适当减压,待患者或家属调节好以后,再行加压。
4、严密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毎次治疗前后测量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
对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舱压达到 0.03MPa 以上时,可使用舱内吸引器。
5、加压过程中,打开测氧仪,在稳压前完成校正、定标。
三、稳压(吸氧阶段)1、指导患者戴面罩吸氧,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吸氧方式。
2、注意舱压与氧浓度的变化。
当舱压波动时,要随时排气减压或充气加压,保持压力稳定。
严密观察舱内氧浓度的变化,严格控制在 23%以下。
如超标,应及时通风换气,尽快降低氧浓度。
3、供氧压力以 0.4-0.6MPa 为宜。
如低于或超过此范围,应立即通知患者暂停吸氧,马上与中心供氧联系。
4、观察氧气流量,了解患者吸氧情况。
高压氧舱治疗技巧

高压氧舱治疗技巧四.高压氧舱治疗高压氧舱,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
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
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与病人联系。
大型氧舱有10~20个座位。
【原理】氧气是由血液携带的,氧气进入到肺里就会立刻溶解到血液中,溶解的过程就像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很快就被溶解了。
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1/5,所以人血里溶解的氧气很少,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
氧气容易进入到红血球中并随红血球移动而运输,溶解在血里的氧很少却非常重要。
因为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比溶解到血中的氧气高几十倍,所以正常人能满足运送氧气的吸氧量。
如高压氧实验:1956年荷兰的科学家实验。
将小猪身上的血从动脉抽出后再从静脉注入盐水,然后放到高压氧舱中并加上三个大气压的氧气,小猪在这个高压氧舱中活了15分钟,把血重新输入到小猪的身上后它活的还是很好,小猪是靠溶解氧而继续活着的,科学家将此实验命名为无血液的生命。
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
在2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里的氧气增加了14倍,而在3个大气压下就增加了21倍。
【适用范围】高压氧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
【护理人员职责】1.熟悉高压氧的工作特征,具有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真细致。
2.熟练掌握高压氧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3.了解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事故。
4.熟悉进舱前及入舱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5.能进舱护理病人。
6.准确及时地填写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记录。
7.严格执行高压氧科(室)医师制订的治疗方案,不可擅自更改。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2)压缩空气和氧气量是否充足
(3)供气、供氧系统是否正常:
供排氧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内中的单向阀有无老化粘结,位置是否恰当。 感压膜片有无老化龟裂, 摇杆活门顶针有否偏离最佳位置。
二级减压阀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观察流量计、病人反映和自己试吸、关门前试吸)
(4)空调:根据季节和病人的要求将舱温调整
5.递物筒的使用方法:
在稳压情况下,严禁递物筒内外同时开启。 递物入舱时,按以下程序操作 ⑴ 确保内门和内门平衡阀关闭。 ⑵ 开启门外平衡气阀,使递物筒内压力降至常压。 ⑶ 把门打开,将物品或药品放入递物筒内。 ⑷ 关闭外门和外门平衡气阀。 ⑸ 开启内门平衡气阀,使递物筒内压力与舱内压力平衡。
⑹打开内门,将物品或药品取出,关闭内门及内门平衡气阀。
递物出舱时,其步骤刚好相反。
6.过渡舱的使用方法: 治疗过程中舱内外医务人员换班,病人在非规定时间内出入, 可以在不影响治疗舱使用的情况下,经过渡舱自由出入,以
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如舱内患者突发事故,医护人员需进舱处理时,程序如下。 ⑴ 医护人员进入过渡舱,关上过渡舱外门。 ⑵加压使过渡舱压力与治疗舱压力相等。 ⑶打开两舱之间的舱门,医护人员进入治疗舱。
氧流量调小,关闭舱门,开始升压。
5. 升压时舱温上升,注意调节舱内的温湿度。
6. 当舱压升到预定的压力值后,立即关闭加压
阀,完成加压阶段。
二、稳压
当压力升到所需的治疗压力后使稳定不变即稳压, 也称为高压下停留。从停止升压到开始减压时止, 这段时间称为“稳压时间”。
1.稳压后?(吸氧后)打开排氧阀,通知患者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
高压氧治疗的程序: 加压、稳压、减压
一、加压:将压缩空气或氧气加入高压氧舱内,
高压氧医学

3、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增加情况
(二)提高血氧弥散能力
1、气体弥散规律 (1)弥散方向是高分压向低分压弥散 (2)弥散速度是压差越大,弥散越快,越远 2、高压氧下,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增加, 改善缺氧区供氧,有利于血管阻塞性病、 脑梗塞、心肌梗死、植皮、断肢再植、局 部组织水肿等的治疗。
(三)增加机体储氧量
单人纯氧舱
婴儿氧舱
(2)空气加压舱
空气加压舱外观
舱内吸氧情况
(3)便携式氧舱
二、高压氧治疗原理
(一)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 1、血氧存在形式、高气压与血氧 (1) 血氧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血浆溶解氧和血红蛋 白(Hb)结合氧。 一、 (2)血红蛋白结合氧(HbO 2):每克Hb能结合1.36ml 氧。常压空气下,Hb的氧饱和度为97%。正常情况下Hb 是机体主要供氧来源。高气压下HbO2不可能大量增加。 (3)血浆物理溶解氧:常压空气下,每100ml下血液溶 解氧量仅0.3ml,不构成机体主要供氧来源。高气压下 溶解氧可无限增加,溶解量与气体分压成正比(Henry 定律)。0.2MPa氧压下每100ml血浆溶解氧4.2ml, 0.3MPa氧压下为6.4ml。
6、对免疫及内分泌影响 (1)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用于器官移植 的排斥反应);治疗与免疫有关疾病如哮喘、多 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 (2)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加(治疗炎症、休克等)。 (3)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治疗休 克)。 7、对其他生理功能的影响 机体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对细胞有损伤作用;可 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增强肝脏解毒作用。
三、高压氧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HBO的间接作用)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一、定义国际水下及高气压医学会高压氧治疗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汇编中这样描述:患者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100%的氧治疗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
高压氧医学是随着潜水医学和军事航海医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临床医学。
在高压下(高压氧舱中)吸氧,可以使患者血中氧的溶解含量明显增加。
高压氧被广泛应用于各临床学科,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厌氧菌感染、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气栓症、持续植物状态、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治疗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
高压氧的作用广泛而独特,它能促进细胞有氧代谢的作用;促进有害气体的排出,如一氧化碳等;可抗厌氧菌,也可以抗需氧菌;可以减轻水肿;也促进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促进某些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调节免疫功能及保健作用。
二、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高压氧疗法:是指患者在超过一个标准大气压(0.1MPa)的特殊环境(高压氧舱)下吸入纯氧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氧浓度和吸氧方式。
(一)压力作用高压氧对气泡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加压可使气泡的体积缩小,有利于气泡溶入体液。
2.血中的氧可将气泡内的氮气置换出来,气泡很快消失,可消除体内气泡栓塞。
所以,对体内气泡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加压治疗。
因此,高压氧对气栓症及减压病有独特的疗效。
(二)血管收缩作用高压氧有α-肾上腺素样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容量,减轻脑水肿,改善烧伤或挤压伤后的水肿。
需注意的是,虽然局部的供血减少,但通过血液带入组织的氧量却是增加的。
(三)抗菌作用氧本身就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不仅抗厌氧菌,也抗需氧菌。
1.抑制厌氧菌生长厌氧菌需在无氧或氧分压较低的环境中才能生长,氧分压增高时,其生长便受到抑制(表142-1)。
表142-1氧分压变化与几种厌氧菌生长情况(mm Hg)一般方案的高压氧治疗,创面或感染部位的氧分压可轻易地达到100mmHg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0
(三)婴儿氧舱 1.治疗压力取0.15~0.2MPa。 2.早产儿高压氧治疗应慎重。 3.妊娠3~4个月内孕妇尽量避免高压氧
治疗。
五、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
高压氧的治疗是在大于一个大气压 的环境下进行的。高压氧舱是一个特殊 的工作环境,高压、高氧浓度。易燃易 爆,因此安全操作十分重要,每一个细 小环节,我们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空气加压舱的安全操作规程 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医用氧舱国家标准(2004),空 气加压舱可分为单人空气加压舱和多人空气 加压舱,现在用空气加压舱多为多人舱,而 单人空气加压舱极少使用,下面仅就多人空 气加压舱的安全操作规程,予以阐述。
(二)稳压吸氧 1.供氧方式:自由呼吸(单人纯氧舱),
面罩给氧,头帐给氧。 2.供氧压力:0.4MPa;供氧量:10~
15L/min。
3.稳压吸氧注意事项 (1)随时调整舱压为规定压力。 (2)通风换气:分连续通风换气与间歇 通风换气。其目的为①降低舱内CO2浓度; ②降低多人舱氧浓度,保持在23%~25% 以下;③调节舱内温、湿度。 (3)采用间歇式吸氧,预防氧中毒。 (4)观察病人情况:了解吸氧有效情况, 发现氧中毒先驱症状。
意排除治疗禁忌症。 3.首次进舱病人用1%麻黄素滴鼻,防止
中耳气压伤。 4.对初进舱人员,教会中耳调压动作及
应急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设备检查 1.任何设备不许“带病”运行。 2.除非救助需要,治疗期间不得进行
设备维修。 3.操舱人员应重点检查照明、通讯、
供排氧等系统,以及急救药械准备情况。
(三)安全检查 1.更衣:进舱人员不得穿戴人造纤维
四、各种舱型治疗方案
(一)单人纯氧舱 1.治疗压力常规用0.2MPa(2ATA),每
次治疗时间90min。 2.治疗脑外伤取0.15~0.18MPa。 3.治疗气性坏疽、减压病等可取0.25~
0.3MPa(2.5~3ATA)。 4.纯氧舱治疗最大压力不许超过0.3MPa
(3ATA)。
(二)多人舱 1.常规治疗压力为0.2~0.25MPa,特殊疾
(四)名词解释 1.加压时间:加压开始至加压结束的时
间。 2.稳压时间:开始稳压到开始减压的时
间。 3.高压作业时间:加压和减压时间总和
的一半,加上稳压时间。
三、HBO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一)治疗压力选择 1.一般以0.2~0.25MPa为宜。0.23MPa
以下少见氧惊厥。 2.不同年龄、体质和疾病应选不同压力。 3.减压病、气栓症治疗所需压力应据情
(三)减压 结束吸氧,按规定程序减压 1.减压方式 (1)匀速减压。 (2)阶段减压。 2.减压速度:根据治疗压力之不同,减压
速率也各不相同,具体内容请查阅治疗方表。
3.减压注意事项 (1)减压必须按减压表规定严格执行,减 压不当可致减压病、肺气压伤等。 (2)危重患者减压宜慢,防止血压下降和 肺水肿、脑水肿反跳现象。 (3)减压时应开放全部体腔引流管。 (4)护理人员可吸氧减压,12小时重复进 舱者应延长减压时间。
0.25
0.30
加压时间 min 10
10~15
10~20
20
稳压时间 min 110
90 110
70 90 95
70
吸氧方法
O2 30min×3 间歇 10min
×2
O2 40min×2 间歇 10min
O2 30min×3 间歇 10min
×2
O2 30min×3 间歇 10min
O2 40min×2 间歇 10min
O2 20min×4 间歇 10min
×3
O2 30min×2 间歇 10min
减至第一停 留站时间
min
10 10
10 10 10
10~15
停留压力 /时间/
MPa./min
0.13/5
0.13/5
(0.16/5) 0.13/10 (0.16/5) 0.13/10 (0.16/5) 0.13/10
病按要求另定。 2.采用间歇吸氧。 3.具体方案:
(1)0.2MPa 40min×2+10min~15min (2)0.2MPa 30min~40min×2+10min~15min (3)0.3MPa 20min~30min×2+10min~ 15min
成人常规治疗方案
加压 介质 空气
舱压(绝对压) Mpa 0.17 0.20
审定。 4.厌氧菌感染选0.25~0.3MPa。
(二)疗程安排 1.一般每天治疗1次,最多不超过每日3次。 2.疗程:一般7~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
间隔5~7天,必要时可缩短或延长间隔。总疗 程不受限制。
(三)注意事项 治疗方案应包括治疗压力、 加减压方式及速率、减压时间、吸氧方式及时 间、治疗中用药,治疗注意事宜等。
制品,以防产生静电火花。 2.进舱人员不得使用头油、发乳、唇
膏等化妆品。 3.严禁火种(火柴、打火机、电动玩
具、电子设备等)、易燃易爆物品(酒精 制品、气球、爆竹、香水等)进舱。必要 时应搜身检查。
二、高压氧治疗程序
高压氧治疗程序包括加压、稳压吸 氧和减压三个步骤。 (一)加压
1.多人舱用压缩空气加压;单人舱用 纯氧洗舱后加压。
§7 高压氧治疗程序与方法
吴钟琪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程序 与方法,各型氧舱的操作规程和护理要点, 以及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毒副作 用。
关于高压氧对各科疾病的具体治疗的相 关问题,将应另譬专章予以讨论。
一、高压氧治疗前准备
(一)病员准备 1.明确诊断。 2.每次治疗前常规询问病情及体检:注
2.加压期间要防止中耳气压伤。
3.加压速率 (1)表压0~0.03MPa,加压速率0.002~ 0.004MPa/min。 (2)表压0.03~0.06MPa,加压速率0.004 ~ 0.006MPa/min。 (3)表压﹥0.06MPa,加压速率0.008~ 0.015MPa/min。
4.加压注意事项 (1)加压可致中耳气压伤,豉膜内、外压 差达8kPa时耳痛;压差达10.6kPa时剧痛、渗 液;达14.6kPa时豉膜破裂,疼痛缓解。 (2)加压时可致副鼻窦损伤,应注意。
0.16/15 0.13/15
注:表中舱压系指绝对压力
婴幼儿治疗方案
年龄
加压时间 舱压(绝对压) 稳压时间
(min)
(Mpa)
(min)
新生儿 (1~28天)
10 ~15
0.15
20~30
婴儿
(1~12月)
15
0.16 ~0.18
30
幼儿 (1~3岁)
20
0.18 ~0.20
40
减压时间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