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首次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次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效”1。但由于氧舱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又有加压、减压的过 程.对患者增加了许多要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担心、焦虑、 恐惧等心理状况。6‘7。。本研究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在进 舱前、后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旌:(J)进舱前的 心理护理。入舱前,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临床检查结果与 诊断.测世血压并记录,通过视、触、问、听,观察患者的心理 情况。详细介绍氧舱的环境及制度.宣教高压氧的优点。让 患者观看舱内的环境,放轻音乐,制造轻松舒适气氛。对恐 惧者,应争取家属的支持与配合,要求家属陪伴下进舱,特殊 情况下,由医务人员陪同下治疗,用亲近效应消除恐惧心 理J J。(2)进舱后的心理护理。氧舱关闭后,应用清晰的语 言传播信息。告诉患者能首次进舱已成功~半。加压开始 速度宜慢,观察患者的表情,对紧张、恐惧者,嘱其放松、深呼 吸,做捏鼻鼓起气或吞咽动作,也可以吃口香糖、喝开水,它 既可对抗加压反应,又可缓解紧张的情绪。若出现耳痛,立 即停止加压,必要时适当减压,待耳痛减轻后再缓缓加压。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o.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6P<
o.05
116.
[4]欧惠娟,马丽莉,吴荣,等.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儿童自 闭症的效果评价.全科护理,2010,8(19):1698・1699.
表3两组干预前后恐惧状况比较[例(%)]
【5]杨昌慧.婴幼儿商压氧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护理学报,2009,
16(10):48.49.
[6]
王云玲,蕞秀英,姜波.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心理 护理.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66.
[7】赵学芹。赵学玲,赵学平,等.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中 国伤残医学,2010,18(4):167. [8]王超.浅谈商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8,3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护理常规】1.治疗前(1)阅读病例,探视患者,熟悉患者病情,确定其没有治疗禁忌。

(2)向患者及陪舱人员介绍舱内设备和使用方法。

(3)向患者及陪舱人员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特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进舱的恐惧心理。

(4)教会患者中耳调压动作。

(5)详细说明吸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对首次进舱治疗的患者,治疗前15min常规以1%味麻液滴鼻。

(7)嘱患者排空尿液、粪便。

(8)指导患者更衣,穿全棉等不引起静电反应的衣物进舱治疗。

(9)检查患者带进舱内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不耐压物品;可产生静电的物品;各种化妆品及各种电动用具、玩具不能进舱。

(10)妥善把患者安置于舱内治疗位置,再次试用吸氧用具。

指导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加压期间(1)加压开始时,操舱人员应通知舱内人员"开始加压",嘱其进行张口、吞咽、鼓气等动作,使耳咽管开张。

(2)加压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气压伤,鼓膜内外压差达0.02MPa时,便可产生耳痛;压差达0.06MPa时,可使鼓膜破裂,因此必须按规定的升压速度操作。

尤其在舱压为0.12~0.16MPa时,加压速度应缓慢,并不断询问有无耳痛,嘱患者及时做调整耳咽管通气的动作。

若出现剧烈耳痛时,必须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应适当排气减压,等舱内人员耳疼痛消失后,再继续缓慢加压。

如中耳调压失败,应减压让患者出舱。

(3)做好舱内危重患者的护理,对有高血压病史者应严密观察,必要时测血压。

对昏迷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躁动、呻吟等症状,可给予少量水滴人口中,帮助做吞咽动作来缓解耳部不适症状。

对重症昏迷患者应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并做记录。

(4)加压期间应暂时夹闭各种体腔引流导管(胸腔引流管除外)。

3.稳压吸氧期间(1)舱外操舱人员通知"开始吸氧"后,告知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指导患者正确做呼吸动作,适当加深呼吸,不要加快呼吸频率。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3)吸氧减压:边吸氧边减压。多人舱多用 优点:由于吸入纯氧后,可使肺泡气之间的氮分压降到零,这样就形成了机体组织、体液和肺泡气之间氮分压 最大的压差梯度。一方面外界环境压力迅速下降,组织内不会形成氮气泡;另一方面组织体液中的氮气可经血 液循环及肺泡加速排出,即可保证减压的安全,还可缩短减压时间。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
高压氧治疗的程序: 加压、稳压、减压 一、加压:将压缩空气或氧气加入高压氧舱内, 使舱内压力逐渐升高即加压。 加压阶段:由常压上升到所需的治疗压力的过程。 升压时间:就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中间暂停时间应计入“加压时间”内。
(一)加压前准备 1.设备:使用前应对舱体及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准备,
(5)舱门是否密封,舱门与递物筒的平衡阀 有否关闭。观察窗玻璃有无裂纹。
(6)紧急排气及呼救装置是否正常。 (7)纯氧舱的加湿装置与防静电装置
2.物品准备:科内应备齐抢救及检查治疗病人 的各种用品,医疗仪器,护理用具,治疗用品,消毒用品,药物、医疗表格和供氧面罩、管道等。并定 期检查,更换,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3.患者准备:对患者进舱治疗须知及注意事项 进行宣传教育并签字。
3. 不断询问和观察患者有无耳痛不适,嘱 病人及时作好调压动作,若耳痛明显,暂停 加压,继续做调压动作,耳痛消失后继续加压。如耳痛剧烈难忍时,必须立即停止加压,并适当排气 降压,消除症状,无效时应中止 治疗,减压出舱。 一般情况下,切忌强行加压,以免导致中耳 气压伤和副鼻窦气压伤的发生。
4.洗舱(单人纯氧舱):即洗去舱内空气, 使舱内氧浓度达到75%以上。洗舱方法有3种。 (1)间断洗舱法:当舱内压力升到表压0.02-0.03MPa时,关闭进氧阀门,打开排气阀门, 将舱内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排掉,然后再关闭排气阀门,打开进氧阀门,见舱压再升到表压0.020.03MPa时再排气,反复3次,最后将压 力再升到治疗压力。

高压氧护理流程

高压氧护理流程

3护理方法
3.1 进舱前的护理方法
病人进舱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的方法有:(1)向病人介绍氧舱的性能原理、作用及治疗效果,治疗时会出现的问题及症状等;(2)介绍病员进舱须知,并辅导进舱后的调节动作;(3)让已接受治疗的老病人与新病人交谈在氧舱内的感受,树立新病人的信心;(4)针对病人的盲目乐观心理,向病人介绍高压氧舱不是神奇的治疗仪器,解释不同疾病治疗次数不同,让病人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避免盲目乐观,以得到病人的积极配合。

3.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对于头一次进舱的老年病人,我们采取医护人员进舱陪护的方法,以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另外,在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3.2.1 加压阶段,这个阶段由于压力的不断升高,病人的感受最为明显,所以除上述进舱前的护理外,还要考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氧舱内病人互相交流,有条件的氧舱还可以播放一些音乐、歌曲、戏剧等,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恐惧、紧张情绪。

如果有耳痛时应立即停止加压,让病人做好调节动作直到耳痛症状消失后再升压,在最初加压阶段即0-0.04MPa所需时间为10min-15min,让病人有逐步适应的过程,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3.2.2 稳压阶段,也是吸氧阶段,一般为60min-70min,由于舱内压力无波动,病人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我们仍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动作、表情等,经常访问病人有何不适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给病人一种安全感。

3.2.3 减压阶段,减压时病人耳部都有不适的感觉,告诉病人不适的原因,消除紧张情绪,在减压时不憋气,以防止减压病的发生。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内容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内容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
内容
1、请进舱人员穿着棉质衣物,不穿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产品、羽绒及皮毛制品进舱,进舱前排空大小便。

2、请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你在舱内的情况我们都能看清楚,也可以通过对讲系统进行交流,指导你们进行高压氧治疗,紧急需要可以按紧急呼叫按钮;
3、严禁携带一切易燃易爆物品进舱,如火柴、火机、手机、电话、电池、对讲机、电动玩具、随身听、汽油、酒精、胶水、发胶、摩丝、指甲油、风油精、电子钥匙等,进舱前需交给不进舱的家属或操舱人员管理;
4、严禁携带钢笔、助听器、手表、提包、食品、塑料制品、刀具等进舱;
5、进舱前禁食牛奶、豆浆、饮料、压缩饼干、各种豆制品等产气类食品,严禁饮酒;
6、按规定时间进舱,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进舱治疗时间,因故不能来治疗的,请提前请假,电话:0857-*******;
7、为确保治疗安全,请大家服从操作人员安排座位,不得在舱内喧闹及走动,不得擅自搬动舱内设备;
8、在加压和加压过程中,不断做好耳烟管调节工作,如吞咽、喝水、打哈欠、挫下颌、捏鼻子鼓气等,如耳痛不能减轻者,应立即报告操作人员;
9、在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及用力咳嗽;
10、在加压时因空气密度增加,温度会升高,减压时气压降低,空气
膨胀吸热,温度会降低,我们会开启空调,调节温度,也请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11、治疗期间有感冒、发热、月经量增多、关节痛、皮肤瘙痒、耳痛、头痛、腹痛、病情变化等任何不适,请及时向医师报告,我们
会根据你的情况为你作出合适的治疗和建议;
12、凡不能自理的患者及14岁以下的儿童均应有家属陪舱照料,陪舱家属需身体适宜进舱方能陪舱。

高压氧治疗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高压氧治疗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以免翻身时引流管脱出体外。 在更换引流瓶 内液体 时。 要用止
血钳将通向胸腔的胶管夹住。 再更换, 水封瓶不可高于病人胸 部,以免液体倒流引起感染 。床头放置止血钳 ,教会家属若引 流 管脱 出体外 及水封 瓶 的紧 急处理 办法 。引流管 一般 留置
4小结
2 ̄4 4 8小时。若水封瓶内无气体溢出。或每 日引流液体量少
于 5m ,经 X线检查,证明肺膨胀 良好者 。即可拨出引流管 。 0l 拨管后 2 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伤 口渗血渗液, 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 Ⅲ。
36 咳 疾 的 护理 .
通过临床护理观察认为 。 尽管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病人的
病情危重。复杂多变 。只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
颜 色 及 引 流量 并 做 好 记 录 。 善 固定 引流 管 。 留出 一段 长 度 。 妥 并
全 身功能锻炼 指导、督促病人进行全身锻炼 。早期四肢
应力练习。双足每天间断用力蹬踩 。防治骨质疏松 。 如练习扩
胸 、深呼吸 、抬起躯干 、活动健肢等。向病人说 明及 时有效的 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 肉萎缩、骨质疏松 、 关
3 功 能锻 炼指 导 . 8
瓶长玻璃管下端距胸腔插 管 口 5  ̄6 c ,长玻璃管 口深入水 0 0m
下 3 m 长玻璃管水柱 随病人呼吸及咳嗽而上升下降鼓励病人 c。 咳嗽, 排痰 。 利于呼吸和引流 。 水封瓶始终低于胸腔切口 4 ~ 0 6c 0 m地上或悬吊在床边 。随时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 。 有无气泡溢 出。 若有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 观察水封瓶 内液体的
135 6 43)

向高压氧舱 加压缩空气 ,吸氧 6 0分钟( 中间休息 1 0分钟) 结果 。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患关 系 , 加患 者 的满意 度 。 增
5 讨 论
问题 , 不懂 得表 示对 他 人 的尊重 。特别 是在 开 展 优
质护 理 服务 以后 做 生活 护理 等基 础 护理 时 , 理 上 心 难 以接 受 。总 觉得 学 了那 么多年 的知识 , 基 础 护 做
51 同理 心 与 同情 心 的 区别 在临床 护 理实践 中 , .
休息 1rn 面罩 吸 氧 。1 次 为 1 疗程 。 0 i, a O 个 2 心理特征
21 紧张 恐惧 心理 . 首次 接受 高压 氧治 疗 的患者 ,
看 到庞 大 的舱体 , 产生 一 种 与外 界 隔绝 的 紧张 恐 会 惧心 理 。尤其 是 在介 绍 进仓 须知 注 意事 项 时 , 产 会 生 不安 全 感 , 心 氧 舱 会 发 生 事故 , 心 操 舱 人 员 担 担 的技 术和 责任心 闭 。
epul t o us gpat e叨.h o ra o us gS hlr e ta f r ri rci f n n i c T eJu l f ri c o - n N n a
s i,96,4 4 :7 - 8 . hp 19 2 ( ) 3 2 0 2
力 、 打 击 力 较 差 , 事 容 易情 绪 化 。 以 自我 为 中 抗 做 心 , 不 顾 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 人 , 本 不会 站 在 别 人 的角 度考 虑 毫 根
同理心并 不 仅仅 只是 一 种换 位 思考 的方 式 , 更
概 念 上 的错误 , 重要 的是 , 更 如果用 同情 心去代 替 同
理心 ,护士很难达到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并帮助患 者从 困惑 中解脱 出来 的 目的 。同理心是 在 与患者 的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护理_胡玉霞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护理_胡玉霞

四肢感觉恢复正常,BP120/80mm H g,心率100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2%。

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

2护理2.1监测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发生休克后使其去枕仰卧下肢抬高,头偏向一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0~30min测量血压1次,动态观察呼吸、脉搏、体温并及时准确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改善缺氧情况,给予双鼻塞中流量吸氧3~4L/ min。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皮肤黏膜色泽,口唇及趾端颜色,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记录尿量,防止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监测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防止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2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

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药物等情况来调节输液的速度,迅速纠正休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急救准备发生过敏反应后,立即停用此液体,更换输液器,另建静脉通路;及时、准确执行急救医嘱,将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汇报给医生,以便于进一步处理;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备好气管切开包。

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术。

2.4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发生高热后给予物理降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防褥疮发生。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烈光线刺激,患者很好地休息可以保护大脑皮层,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恢复。

2.5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出现症状,发病时情绪紧张,有明显恐惧和焦虑,这些心理反应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主动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效果,解除其思想顾虑,消除不良情绪,并加强监护,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使患者精神放松,让其感受到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以便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

同时,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护士应沉着冷静,操作熟练,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正确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紧凑有序的工作秩序可给患者及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