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总复习简便运算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2014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芦山县芦阳三小杨静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梳理前面学习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2,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在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前置作业:梳理本板块知识。
教师准备:课件。
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讲解,组织讨论,展示交流,概括总结;学法;独立思考,观察比较,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这一内容是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基础之一。
不仅是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与回顾。
开门见山,明确出示课题。
(1)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梳理知识的情况,看看有没有重要的知识自己梳理回顾掉的;看看小组内有没有同学的知识梳理做的很好,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
(2)教师巡视,肯定和展示做的好的——包括梳理方法好和梳理的知识全面等,指导有困难的。
(3)教师自己准备一种梳理方法制作成PPT展示供学生参考。
(4)说一说在这个知识板块中你认为最难学的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突破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可能多数学生都会认为“乘法分配律”比较难学,也比较容易出错。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要体现分配的公平,即:a×(b+c)在根据需要展开时要把因数a公平的分配给括号里的b和c得到a×b+axc;当根据需要把a×b+a×c收回来时,也要公平的把相同的因数a提出来去乘剩下的部分(b+c)得到a×(b+c)。
二·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
(1)将各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及变式设计成填空题并制作成PPT出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
本次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西师大版教材,以复习和巩固简便运算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2. 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教学重点: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和简便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何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进行解决,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 先乘除后加减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法则:1. 乘除法优先于加减法2. 括号内的运算先于括号外的运算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1. 运用运算律2. 适当变形3.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在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兴趣。
行程应用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西师大版

行程应用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日常专题训练西师大版和差问题公式:(和十差)÷2==大数;(和一差)÷2==小数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2)甲、乙两个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3)养兔场共养兔8800只,有白兔、黑兔和灰兔三品种,白兔比黑兔多600只,黑兔比灰兔少400只,求白兔、黑兔、灰兔各有多少只?4)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5)用80米长的铁丝网靠墙围一个长方形的场地(靠墙的一面不用铁丝网),对着墙的一面是长,长比宽多20米,求这块长方形场地的面积是多少?6)三块小麦试验地里共收小麦9800千克。
第一块试验地比其余两块试验地少收1400千克,第二块试验地比第三块试验地多收200千克小麦,求三块小麦试验地各收小麦多少千克?7)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多少人?8)甲、乙两个工程队共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调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十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一、小明和小红都是集邮爱好者,小明集了36张邮票,小红集了21张邮票,小明送给小红几张后,小红的邮票数是小明的2倍?二、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
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
问小红有多少块糖?三、九班有学生48人,如果再转来6名男生,那么男生人数就正好是女生的2倍,九班现在有男生多少人?四、甲车间有78人,乙车间有82人,由于工作需要,要使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车间调多少人到甲车间?五、原来有水田15亩,旱田25亩,要使水田是旱田的3倍,那么必须将多少亩旱田改造成水田?六、被除数、除数、商3个数的和是215,已知商是3,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七、两个数相除商是8,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170,被除数是几?八、将被除数个位的O去掉就与除数相等,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74,则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九、某小学三年级共有320名同学,已知参加数学课外活动的同学比没参加的2倍还多2人。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六年级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4套)

10-50%x= x-6.5=0.5
: = :x 4:4.5=
3.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 ) 2.5×12.5×32=
101×98 3÷4× +9÷4× -1÷
五、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画一个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再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保留作图痕迹),并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9.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共削去24dm³,则圆柱的体积是()dm³,圆锥的体积是()dm³。
10.在含盐8%的盐水50kg中,有()kg盐,有()kg水。
5、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任何两个质数之和都不会是质数。()
2.甲、乙两数的乘积是7,这两个数一定成反比例。()
A 20%B 25%C 50%
四、计算(共32分)
1.口算。(8分)
30÷0.01=2.4×50=0.3²=3.14+3.14×99=
+ = π+ π= 1÷75%=12× ÷12× =
2.解方程或解比例。(12分)
x+25%x= (x+10%x)×9=1089
0.45:x=0.15:0.618%: =
2.小军早上绕学校操场(如下图)跑了5圏,一共跑了多少米?(6分)
六、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今年小东和爸爸的年龄之和正好是60岁,小东的年龄是爸爸的 。小东和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
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12时完成,乙单独做18时完成。若甲先独做2时后两人合做,合做几时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西师版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数学六年级
1、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 解决问题(1)

4.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150米,比第二天少
修25米,两天修的正好占这条水渠的 5 ,这条
水渠的全长是多少米?
6
(150+25+150)÷ =325÷ =390(米)
答:这条水渠的全长是390米。
5.七月份用水360吨,比六月份节约40吨,比六月 份节约百分之几?
40÷(360+ 40) = 40÷400 = 10% 答:比六月份节约 10%。
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你能用方程 解答吗?
某农场要收割1300h㎡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h㎡, 如果5天后,改为每天收割80h㎡,还需要多少天才 能完成?
解:设还需要x天才能完成。 60×5+80 x =1300 300+80 x =1300 80 x =1000 x =12.5
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西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5 总复习
解决问题(1)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复习导入
议一议: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要先通过观察、 读题,获取有 用信息。
选择适合的 方法解答。
最后还应对解 决问题的过程和 结果进行评价、 反思。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 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巩固练习
1.笑笑到文具店去买铅笔,如果买5支还剩0.3元, 如果买7支,则差0.1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解:设每支铅的价钱为x元。 5 x +0.3=7 x -0.1 2 x =0.4 x =0.2
5×0.2+0.3=1.3(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总复习 数的读写|西师大版(2014秋)

教材拓展练习1、□2×3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要使38×□8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2、34×46的积是( )位数,积最高位上的数字是( )。
2、60×50积的末尾有( )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3、笔算23×13时,先用( )个位上的( )去乘( ),得( )个一,再用它十位上的( )去乘( ),得( )个十,再把( )和( )加起来。
4、两个因数的积是60。
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则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1,则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1,则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31,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则积是( );5、 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后,积变为600,另一个因数原来是( )。
6、 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缩小31后,积变为60,另一个因数原来是( )。
二、判断1、43×11=430+43 ( )2、如果两个因数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可能有三个0。
(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 )4、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扩大到原来的5倍。
( )5、A×19=B×18,那么A 〈B 。
( )6、一个因数增加10,另一个因数减少10,它们的积不变。
( )奥数天地(在和相等的情况下,两个数的差越小,积就越大;差越大,反而越小。
)1、 用5、6、7、8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是( )×( )=( ), 最小是( )×( )=( )2、 用1、3、5、7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是( )×( ), 最小是( )×( )3、 将25分成两个数的和,使分解的两个数乘积最大,最大的积是多少?4、 将46、23、64、39分成两个数的和,使分解的两个数乘积最大,最大的积是多少?46=( )+( ) ( )×( )= 23=( )+( ) ( )×( )=64=( )+( ) ( )×( )= 39=( )+( ) ( )×( )=5、 比较a 与b 的大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的归类复习西师大版

(a+b) ×c=a×c +b×c 或(a-b) ×c=a×c -b×c
a-b-c=a-(b+c) a÷b÷c=a÷ (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性质 除法的性质
其实在我们简便运算中,除了用上面的定律和性质外
,还可以利用规律、倒数、乘法的意义、拆分一个数 … … 等等来进行简便运算,在下面的闯关活动中将会 有所体现。
第一关 慧眼识题,回顾运算定律
•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各题怎么算?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 (100+12.5)X8
87 X2.5 X4
3700÷25÷0.4
那请同学们在看看下面各题又能怎么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65 X 16+35 X 16 =16×(65+35) =16×100 =1600
第三关:创造条件,拓展运算定律
4.5 X 99 + 4.5 =4.5 X(99+1) =4.5 X100 =4500
101²— 101 =101X101-101 =101X(101-1) =101X100 =10100
0.47X6.7+5.3X0.67
=4.7X0.67+5.3X0.67 =0.67X(4.7+5.3) =0.67X10 =6.7
1.25 X 2.6 X 0.8 =1.25×0.8×2.6 =1×2.6
=2.6
7000÷(7 X 25) =7000 ÷7 ÷25 =1000 ÷25 =40
第二关: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定律
下面这道题怎样简便呢?
25 X 1.2
=25×4×0.3 =100×0.3 =30
32 X 12.5 X 0.25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5.2.2 数的运算(简便运算)复习》课件

= 1.25×8×9
= 38×(56+44)
= 10×9
= 38×100
= 90 (乘法交换律)
387÷20÷5
= 387÷(20×5) = 387÷100 = 3.87 (除法的性质)
= 3800
(乘法分配律)
4 4 (- 2 4 5 ) 5 5 12
= 44-24- 5
=
5 2-
5512
=
17 12
统一情势
用简便方法运算并说说为了凑整我们都做了什么?
(4)
677×、 4612+3723
1 42
= 67×42+33×42
= 42×(67+33)
= 42×100
= 4200
转换符号
用简便方法运算并说说为了凑整我们都做了什么?
(3) 3.8×45+62×4.5
= 3.8×45+6.2×45 = 45×(3.8+6.2) = 45×10 = 450
2010 2010 2011
201022001101
7、3.46×6.8+65.4×0.68 =3.46×6.8+6.54×6.8 =(3.46+6.54)×6.8 =10×6.8 =68
用简便方法运算下面各题。
9+99+999+9999
4 +94
55
+ 99 4
5
+
999 4 5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减法的性质 除法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
a+b= b+a (a+b)+c= a+(b+c) a×b= b×a (a×b)×c=a×(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