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大学语文》作业参考答案概要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后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答案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念,作者选择了“雨”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讨论。

明确:“听听那冷雨”中的“冷”,字面上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的外在感受,内在的“冷”则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

作者在最后一节写到听不到雨声,作者的心中是失落的,其实更是为25年没有回到祖国的深深遗憾和感伤。

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课堂小结: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由外到内的写法。

因为乡愁牵绵不断,躲过现实的雨躲不过乡愁这心中的雨,因为思念故国思想也在下雨。

生成结论:语言美和景美都是由于情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他的笔下,一切的景物和感情都带上了作者的浓浓的思想感情在里头。

那么到底是什么感情呢?同学们请从课文里找出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得出答案:第1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提醒学生注意“久违、牵连、孺慕”等词,直接抒情,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第2段写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雨”字传达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4段将美国和中国的雨作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故土、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追思。

第12段“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写出了一切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对故乡浓重的思念之情。

总结本文的主题意蕴: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儒学摘要一、孔子论“仁”之言颇多,请予列举并谈谈你的认识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颜渊篇第十二]、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第十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第六]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对“仁”的最基本的表述就是“爱人”。

同时,孔子还从多个方面对“仁”进行了解释说明。

二、何为“中庸”,孔子为什么将其视为最高道德标准“中庸”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

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论语?雍也》:“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

”由于要做到坚持正确立场、无过无不及非常困难,所以孔子视之为最高标准。

三、《论语》中多有以“三”为题的警句名言(如“三戒”、“三省”),请写出三条原文并简要说明你的理解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第一)、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第十六)。

2、理由:略。

四、孟子“忧乐”与“穷达”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请结合你的认识予以说明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显示出历代志士仁人,为国为民的信念追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是历代具有操守的文人士子的立身之本。

五、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孟子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王道,强调道德感化之力,所以主张“性善”。

[整理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整理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鹿鸣》1、《鹿鸣》的文化内涵2、《鹿鸣》的写作特点起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以鹿的合群比喻君臣之间的协调。

句法整齐,语气通畅。

形象性和感染力强。

《燕歌行》1、此诗是如何围绕着“思”字进行描绘的?参考21页提示。

2、试与曹丕的《燕歌行》其二比较,说明此诗的艺术特色。

前篇从“霜飞木落”、“燕鹄南归”感物起兴。

由时序涉及归鸟,再由鸟归而关联所思之人淹留他方。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曲曲道来。

两首主题、情思相一,构思则另起炉灶,“唯抒情在己,弗待于物”(王夫之《姜斋诗话》),不假外物,直抒胸臆。

3.《燕歌行》其一的特点全诗通过情、景、声三者的融会贯通,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界。

1、情。

至深至诚的情感。

2、景。

作者以秋为背景,突出其感情效应。

景化入情,情渗景中。

3、声。

韵脚字不重复,且句句押韵,全诗每三句为一章,共五章,可分为秋景、秋思、秋悲、秋吟和秋望,细细品味,章法和谐、韵式完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春江花月夜》1、抒情层次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

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写出了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写出了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写出了情感美。

2、对“哀而不伤”的认识。

参考24页提示倒数第2段。

3、暗示手法的运用。

如“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行;“可怜楼上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上睹月思人;“光不度”、“水成纹”暗示不通消息;“碣石潇湘无限路”暗示归期无望。

《圆圆曲》1.对吴三桂的态度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比较复杂。

诗作中用了许多反讽的手法如“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若非壮士全师胜,怎得蛾眉匹马还”“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等诗句的言意之间是颇耐人寻味。

为明朝遗老,身怀故国故君的深厚感情,而不得已苟活于清朝,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doc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doc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昔是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又称“玉茗堂四梦”。

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6.西绪福斯是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2. 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七言排律 B.七言歌行 C.古题乐府D.新题乐府 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 LA] (BJ ICJ (DJ 6. IAJIBJ ICJ ID] 11. (AJ [B] [CJ [D]答 2. [A] [B] ICJ ID] 7. IAJIBJ ICJ QI 12. [A] IB] ICJ [D] 题 3. [A] [B] [C] [D] 8. [A][B] [C] [D] 13. [A] [B] [C] [D] 栏 4. [AJ IBJ IC] ID] 9. [AJ LBJ ICJ LDJ 14. [A]IBJ ICJ ID] 5・[A] [B] [C] [D] 10. [A] [B] [C] [D]15. [A] [B] [C] [D]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 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2分,共30分)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B.《孟子》 C ・《礼记》 D.《尚书》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语文课是大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然而,很多同学在课后习题上遇到了困惑,不知道如何进行解答。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我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课后习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我们通过阅读文章来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的例子: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以诗词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

他们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批判。

诗词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一种身份象征。

1. 文人雅士常常以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答案:文人雅士常常以诗词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

2. 诗词在古代文人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答案:诗词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一种身份象征。

二、作文作文是语文课后习题中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来完成一篇短文。

下面是一个作文题及答案的例子:请你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大学生活的感受和体会。

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在大学里,我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首先,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自由。

在高中时,我们的生活被学业和家庭琐事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在大学里,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其次,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机会。

在大学里,我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组织,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还可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经验。

这些机会让我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大学生活让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在大学里,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相支持和鼓励。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食品071班注:由于字数原因。

具体分析及古文诗歌翻译请参见老师教案一.大同练习题1.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答案:C(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答案:D2.填空题《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

3.翻译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4.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这儿没有私产,人们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大学语文_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_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_课后练习题答案<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兼爱》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

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

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

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

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

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1.娴熟论辩技巧。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在线测试参考答案-大学语文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在线测试参考答案-大学语文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在线测试-大学语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哪句诗是运用典故抒情?(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1.0)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蒹葭?创造了哪种意象,为后代文学作品反复沿用?(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D 判题:√得分:1.0)A、在水一方B、白露C、溯游D、伊人3、以下哪句诗表现了李白对人生的充分自信?(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D 判题:√得分:1.0)A、人生得意须尽欢B、会须一饮三百杯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D、天生我材必有用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酬答诗,它所酬答的是哪位诗人的诗作?(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1.0)A、刘禹锡B、柳宗元C、白居易D、韩愈5、?月夜?一诗中,哪一句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1.0)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B、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C、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D、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月夜?一诗中,哪一句暗写作者在长安望月?(1.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1.0)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B、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C、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D、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7、以下哪首作品通篇情绪激昂、自始至终都是高潮?(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1.0)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有所思?C、?将进酒?D、?月夜?8、“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

〞这句话是对哪位诗人的评赞?(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D 判题:√得分:1.0)A、刘禹锡B、辛弃疾C、苏轼D、李白9、以下诗人不生活在唐代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1.0)A、苏东坡B、刘禹锡C、杜甫D、柳宗元10、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汉乐府民歌长于:
A、抒情
B、叙事
C、控诉
D、感情含而不露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乐府民歌《有所思》的内容是:
A、描写战阵
B、描写文治武功
C、描写爱情
D、描写祥瑞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西周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蒹葭》创造了哪种意象,为后代文学作品反复沿用?
A、在水一方
B、白露
C、溯游
D、伊人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D、《沁园春》[雪]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下列诗人不生活在唐代的是:
A、苏东坡
B、刘禹锡
C、杜甫
D、柳宗元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以下哪首作品通篇情绪激昂、自始至终都是高潮?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有所思》
C、《将进酒》
D、《月夜》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词的起源与什么直接相关?
A、诗歌
B、战争
C、历史
D、音乐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客观题预算成绩:20 分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上邪》是一首杂言诗,但没有 句:
A、二言
B、四言
C、七言
D、五言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文学作品中基本定型的牵牛织女爱情故事大致始于何时?
A、《诗经》时代
B、西汉
C、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学员答案:C
内容:
《菩萨蛮》[小山重叠]一词中,哪一句暗藏了所写女子的心思?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C、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D、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哪句诗是运用典故抒情?
内容:
以下哪位词人词作的出现,标志着文人词走向成熟?
A、温庭筠
B、张志和
C、李后主
D、柳永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菩萨蛮》是:
A、曲牌名
B、诗歌名
C、词牌名
D、词题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焦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以下哪位词人专力作词并大量创制慢词?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A、刘禹锡
B、柳宗元
C、白居易
D、韩愈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词句是: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B、诗
C、绝句
D、音乐机构名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以下哪一项为《关雎》篇使用的连绵字?
A、关关
B、窈窕
C、寤寐
D、悠哉悠哉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A、兴
B、雅
C、风
D、伏笔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项不属于《上邪》诗中女主人公设想的情景?
A、三更见日头
B、山无陵
内容:
《前赤壁赋》中,“客”代表的是:
A、苏轼本人
B、吹洞箫者
C、苏轼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D、苏轼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想象的展开
D、事理的逻辑
C、冬雷震震
D、天地合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抒发的情感是:
A、感慨生命短暂
B、渴望得到贤才,急于建功立业
C、感叹友朋离散
D、喟叹年华虚度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的是表达怎样的心情?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焦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乐府”一词的初始意义是:
A、民歌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四联中,哪一联表现了作者豁达的情怀?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D、天生我材必有用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月夜》一诗中,哪一句暗写作者在长安望月?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B、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C、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D、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被誉为“曲状元”的元代散曲家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白朴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下列各句中,“知”字可以释作“知道”的是:
A、由!诲女知之乎
B、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不知,是知也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内容:
“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这句话是对哪位诗人的评赞?
A、刘禹锡
B、辛弃疾
C、苏轼
D、李白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以下哪首词的主题是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A、《菩萨蛮》[小山重叠]
B、《声声慢》[寻寻觅觅]
C、《虞美人》[春花秋月]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左传》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元杂剧《西厢记》所演绎的故事情节始见于:
A、元稹《会真记》
B、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C、马致远《汉宫秋》
D、白居易《长恨歌》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内容:
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是: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