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物资验收技术标准
716.2增压器工程规范

Q/YC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C 716.2—2014代替Q/YC 716.2—2003增压器工程规范2014-05-19发布 2014-06-01实施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玉柴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双超、陈超明。
本标准于2003年7月首次发布。
本次修订的主要更改为:——增加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密封性能合格的指导标准、试验或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船检增压器编号规则、变角度增压器编号规则及含义。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YC 716.2-2003。
更改记录增压器工程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增压器的检验项目及要求、产品认可、生产控制要求、标志和包装、验收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发动机增压器的生产控制和质量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Q/YC 11 发动机清洁度限值Q/YC 25 发动机铸件表面粗糙度Q/YC 40 发动机零部件包装、运输和贮存Q/YC 694 发动机零部件生产控制及验收要求Q/YC 716.3 增压器检验规范Q/YC 1033 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Q/YC 5025 发动机零部件标识规定3 检验项目及要求3.1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3.2 要求3.2.1 密封性3.2.1.1 增压器外壳及各壳体的连接处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的现象。
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壳不得有油迹。
涡轮、涡轮壳不得有结碳。
3.2.1.2进回油螺孔孔口应符合以下要求:a) 螺孔孔口倒角直径为:(1~1.05)D(D为螺纹公称直径)。
孔口不得有毛刺;b) 螺孔端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2.5μm;c) 螺孔端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05mm;d) 螺孔端面对螺纹轴线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08mm。
3.2.1.3 增压器定型前应进行台架模拟密封性能试验,如在生产过程、用户使用过程出现增压器漏油,也可以进行该项试验检查增压器密封性能。
jbt50941涡轮增压器转子平衡检验方法

J 91JB/T 5094-1991涡轮增压器转子平衡检验方法1991-07-01 发布1992-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涡轮增压器(以下简称增压器)转子平衡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动平衡机检验增压器转子的平衡品质。
2 引用标准GB 4201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ZB J91 008涡轮增压器 转子平衡品质3 校验转子3. 1 校验转子。
制作一个与增压器产品转子质量相同,支承位置一致,刚性良好的转子,或选用产品中某一转子作为校验转子。
3. 2 校验转子的确定。
校验转子应先在生产线上的平衡机或精度高一级的平衡机上校正。
校验转子的剩余不平衡应达到该平衡机仪表所能反映的最小值(接近于零)。
经确定的校验转子应妥善保管,防止锈蚀和变形。
对单件和批量少的产品的校验转子允许不保留。
3. 3 校验转子校正时的平衡机转速应在平衡机灵敏度较高的转速工作。
3. 4 校验转子校正时的支承位置和转向应与产品转子工作状态一致。
3. 5 校验转子应定期检验,有效期为一年。
4 校验转子校正时平衡机仪表刻度值的标定4. 1 校验转子时用试重不平衡量的大小可按式(1)计算:U W ≈10 U per …………………………………………(1)式中:U W ——试重不平衡量,g ・mm ;U per ——按ZB J91 008或产品图样规定的转子平衡品质等级计算得出的各校正平面上的许用不平衡量,g ・mm 。
4. 2 试重用的零件或重物的材料可选用带有台阶的圆柱头螺钉或橡皮泥等。
4. 3 试重材料安放位置。
在已经校正的校验转子上,按8或12等分,依次加入试重不平衡量。
试重在半径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 mm ,周向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
启动平衡机,并记录平衡机仪表指示值于附录A (补充件)的表A1内。
4. 4 校验转子校正时平衡机仪表刻度值的计算4. 4. 1 平衡机仪表指示值准确度按式(2)计算:B =[(V Bimax –V Bimin )/2]/BV ………………………………(2)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07-01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涡轮增压器 转子平衡检验方法JB/T 5094-19911992-07-01 实施。
模块A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模块含答案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模块〔共800题〕第一章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共148题,其中判断题80题、单项选择题50题、多项选择题18题〕一、判断题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所承当的职责与工作。
〔√〕2.人们通常将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称之为职业。
〔√〕3.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那么。
〔√〕4.职业道德表达了行业对社会所承当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5.职业道德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与道德品质。
〔√〕6.职业道德及个人的道德品质没有必然联系。
〔×〕“成熟化〞。
〔√〕8.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从业人员形成比拟稳定的职业心理与职业习惯。
〔√〕9.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
〔√〕10.职业道德往往采用制度、守那么、公约、承诺、誓言、条例、口号等表现形式。
〔√〕11.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工作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表现。
〔√〕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职业道德。
〔√〕1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表达了公民权利及义务相统一的精神。
〔√〕14.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标准约束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是社会主义建立的需要。
〔√〕15.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上下影响职业形象,及产品质量与效劳质量关系不大。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立要以为人民效劳、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与根本目的。
〔√〕17.为人民效劳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标准。
〔√〕18.机动车维修职业道德标准可以用来调节承修、托修双方之间的关系。
〔√〕19.机动车维修职业道德反映了机动车维修职业及其他职业之间、机动车维修及社会之间、机动车维修职业内部职工之间的职业道德关系。
〔√〕20.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内心对机动车维修业、对效劳对象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是机动车维修职业良心的含义之一。
〔√〕21.机动车维修职业信誉表现为社会对机动车维修职业的信任感与机动车维修在社会生活中的声誉。
发动机舱技术状况鉴定标准

发动机舱技术状况鉴定标准一、发动机外观1. 发动机各部件应无明显磕碰、划痕、破损等现象。
2. 发动机表面应保持干净,无油渍、水渍和污渍。
3. 发动机标牌应清晰,无明显磨损或褪色。
二、冷却系统1. 冷却液颜色应清澈,无明显杂质。
2. 冷却风扇运转应平稳,无异响。
3. 散热器、冷凝器等部件应无明显堵塞或污垢。
三、燃油系统1. 燃油泵工作应正常,无异响。
2. 燃油滤清器应清洁,无堵塞。
3. 喷油嘴工作应正常,无泄漏。
四、润滑系统1. 机油油面应处于适当位置,无明显杂质。
2. 机油滤清器应清洁,无堵塞。
3. 机油泵工作应正常,无异响。
五、进排气系统1. 进气歧管应无裂纹、漏气等现象。
2. 排气管应无明显磕碰、破损等现象。
3. 涡轮增压器工作应正常,无异响。
六、电气系统1. 发动机线束应无破损、老化等现象。
2. 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应工作正常,无故障码。
3. 发动机控制单元工作应正常,无异常代码。
七、发动机舱清洁度1. 发动机舱内应无明显油渍、污渍。
2. 线束及管路应排列整齐,无杂乱现象。
3. 发动机舱内无杂物、灰尘堆积。
八、螺丝与固定件1. 各部件螺丝及固定件应紧固,无松动现象。
2. 螺丝及固定件表面应无锈蚀、破损等现象。
3. 垫片、密封圈等配件应完好,无老化、破损等现象。
九、橡胶件状态1. 发动机周围橡胶件(如:密封圈、垫片、管路等)应无老化、龟裂等现象。
2. 橡胶件应无异味、无异常变形。
福特涡轮增压器标准

福特涡轮增压器标准
一、尺寸与材料
1.涡轮增压器的尺寸应符合福特公司的设计要求,具体尺寸可在产品规格书
中查询。
2.涡轮增压器的材料应符合福特公司的材料标准,如不锈钢、耐高温合金等。
二、性能要求
1.涡轮增压器应具有高效、低噪音、低摩擦损失等特点,以保证发动机的效
率和性能。
2.涡轮增压器应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和加速性能,以满足发动机的加速需求。
3.涡轮增压器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保证发动机的稳定性和使用
寿命。
4.涡轮增压器应具有防喘振、防爆震等保护功能,以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
5.涡轮增压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漏油和漏气现象的发生。
6.涡轮增压器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7.涡轮增压器应具有低振动和低噪音等特点,以提高驾驶舒适性。
8.涡轮增压器应具有较低的维修成本和易于安装的特点,以降低使用成本。
车辆维修服务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车辆维修服务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维修人员对有关项目进行维修后,确保完成所有维修工作,并符合以下出厂技术标准。
对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维修人员或检验员有权拒绝接收或责令返修。
各系统检修的出厂技术标准如下:1、发动机中修、发动机更换活塞及活塞环的出厂技术标准(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无渗漏现象。
(2)发动机冷车允许有轻微异响,油底壳无渗漏。
(3)发动机各部接口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符合原厂规定。
(4)各汽油管、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不漏油、水气。
(5)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符合规定,导线接头连接牢固不漏电。
(6)空调皮带、正时皮带张紧度符合原厂规定。
(7)起动机起动时无空转、打滑现象,电瓶桩头牢固,电瓶液正常。
(8)发电机充电正常。
(9)发动机支架,排气管接口安装牢固,接口垫不漏气。
(10)离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规定,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彻底,挂档不响,无打滑现象。
(11)水箱、空调泵、助力泵、发电机安装牢固,冷却风扇及设备工作正常。
(12)点火正时符合原厂规定。
(13)气缸压力(水温80以上)符合原厂标准。
(14)在常温下,机油压力应符合技术标准。
(15)油门、阻风门工作正常。
(16)加速不突暴、不回火、不冒烟。
各工况供油正常,过渡平顺。
热磨合4小时之后,拆检火花塞应无明显上油现象。
(17)在走合期之内允许排气管有不明显的冒烟。
在各档内均须避免发动机以高转速行驶。
(18)尾气排放符合要求。
2、保养、小修作业的一般技术标准对保养作业内容必须按制造厂的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并耐心向客户解答清楚,涉及车辆行驶安全及车辆寿命的机件损坏或发生问题时,必须向客户解释清楚,如客户不做修理,必须在施工单上注明。
(1)更换的配件必须按工艺安装好,外表擦拭干净。
(2)油、液面检查后,必须擦拭清洁。
(3)防尘套检查后,要擦拭清洁。
(4)校对点火正时、尾气排放必须使用仪器。
怠速转速、空调转速必须热车检查。
中文名称涡轮增压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4.4.3润滑油温度测量,仪表精度±2%满量程。
4.4.4环境大气温度测量,仪表精度±l%满量程。
4.5流量测量
压气机流量测量可采用气体质量流量计或标准孔板流量计或端面进气双纽线流量计测量,标准孔板流量计安装在压气机出口管道上,端面进气双纽线流量计安装在压气机进口管道上。涡轮流量测量可采用气体质量流量计或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流量计安装在燃烧室前面的进气管道上。标准孔板流量计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以及流量的计算应符合GB/T 2624的规定,端面进气双纽线流量计或其他型式的流量计应校验后才能使用。仪表精度土0.5%满量程。
4.1.3加热管道与测量管道应用隔热材料包裹,以减少传热影响。
4.2转速测量
增压器转速应采用不干扰流动的方法测量。如压气机叶轮锁紧螺母充磁的非接触式电磁传感器管外测速或光电转速测量仪。仪表精度200±0.2%满量程。
4.3压力测量
4.3.1压气机或涡轮进出口气体的静压测量,采用内壁平直、光滑的圆形截面测量管,管道面积不小于相连接的进出口面积,管长不少于5倍管径,静压测点前平直段长度(顺气流方向)不少于2倍管径。进出口气体的总压除可用总压测针直接测量外,也可由已被测出的静压、总温和流量通过计算求得。仪表精度±0.2%满量程。
GB/T 23341.1—2009涡轮增压器 第1部分:一般技术条件
GB/T 1859—2000往复式内燃机 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 工程法及简易法
GB/T 2624(所有部分)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GB/T 2624—2006,ISO 5167:2003,IDT)
涡轮增压 年审标准

涡轮增压年审标准涡轮增压年审标准。
涡轮增压技术是一种通过压缩机和涡轮增加内燃机进气量的方法,以提高燃烧效率,从而达到增加功率和扭矩的目的。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成为了内燃机动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和高压高温的工作环境,涡轮增压系统需要严格的年审标准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首先,涡轮增压系统的年审标准需要对涡轮增压器本身进行严格的检查。
涡轮增压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叶轮、轴承、润滑系统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
叶轮和轴承的磨损情况、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涡轮增压器的密封性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只有确保涡轮增压器本身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其次,涡轮增压系统的年审标准还需要对其压气机和废气涡轮进行全面检查。
压气机和废气涡轮是涡轮增压系统中另外两个重要的部件,其叶片、轴承、密封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测。
同时,还需要对其工作时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其在高压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涡轮增压系统的年审标准还需要对其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涡轮增压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其冷却系统需要确保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以防止系统过热。
同时,润滑系统也需要确保在高速高温的工作环境下能够保持涡轮增压器和压气机等部件的润滑状态,以防止因润滑不良而导致的故障。
最后,涡轮增压系统的年审标准还需要对其安全阀和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安全阀是涡轮增压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装置,其工作状态需要得到严格的检验。
同时,控制系统也需要确保能够对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精准的控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涡轮增压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增压技术,其年审标准需要对其各个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其在高压高温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年审标准,才能保证涡轮增压系统在车辆运行中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同时也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
物资验收技术标准要求
一、产品名称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
二、引用标准
GBT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GB/T 23341.1-2009 涡轮增压器第1部分:一般技术条件
三、定义及图例标注
利用柴油机排气能量驱动涡轮,带动压气机来提高柴油机进气压力的装置。
四、型式与基本参数及表示方法
4.1 内燃机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产品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其型号依次包括下列三部分:
a) 首部:产品名称和结构特征符号。
b) 中部:以压气机叶轮外径尺寸表示的产品基本系列符号。
c)尾部:变型符号
4.2表中符号N~Q用以表示区别于通常型的结构特征;符号P~K用于表示特定的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符号允许重叠标出。
字母排列次序按表中顺次标出。
4.3两级增压具有同一外壳的增压器,以其第1级基本型压气机叶轮外径尺寸符号/第2级基本型压气机叶轮外径尺寸符号的形式标出。
两级以上增压并具有同一外壳的增压器,按此表示法类推。
4.4变型符号允许制造单位自选。
但变型符号的含义必须在产品说明书中阐明。
4.5产品型号不得因转产等原因而随意更改。
4.6由国外引进的增压器产品,若保持原结构性能不变,允许保留原产品型号。
五、产品技术要求
5.1 增压器产品配套要求
5.1.1 增压器产品的型昔编制应符合GB/T 727的规定。
5.1.2增压器制造商应向客户提供增压器产品的下列主要技术参数:
a)产晶型粤;
b) 增压器外形安装连接尺寸阿样;
c)增压器净质量;
d)_带有旁通蒯或其他调节机构的增压器,应提供执行机构的琵置参数及调节方式;
e)增压器土耍性能参数:增压比、压气机流量范围、压气机效率范围、最高工作转速、最高涡轮进口温度、涡轮效率或总效率等;
f)剩精油牌号,润滑油进口压力范围及油滤要求。
5.2增压器产品制造要求
5.2.1增压器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 2.2对nr轮(压气机叶轮和涡轮)毛坯,应进行外观检奄、表面粗糙度检查,根据需要还应检查叶轮叶
片的型而。
根据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应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对同炉浇注的试样进行力学·陀能试验
和金相组织(低倍、高倍)检在,同时对叶轮进行尤损探伤(如荧光检查、x光检查)。
5.2.3在新设计和制造时,应进行涡轮(成品)叶片一阶自振频率的测量,要求白振频率和分散度限值:
5.2.4增压器涡轮转子、压气机叶轮应作单件动平衡检测,转子总成应作组合平衡榆测,平衡品质应达到JB/T 97a2.3 2004的规定。
采用整体动平衡机或壳体振动试验检测时,转子总成可不作组合平衡检测,整体动平衡或壳体振动试验检测要求在增压器标定转速下许用振动速度伉应≤4.5 mm/s。
5.2.5增压器装配前,零部件应进行清洗。
增压器整机清洁度达到JB/T 6002的规定。
5.2.6增压器装配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转子应转动灵括,不允许有异响和卡
滞现象。
5.2.7带有旁通阀或其他调节机构的增压器,执行机构的工作参数应调整到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范围。
5.2.8增压器外观应保持清洁,轮廓完整美观,铸件表面无裂纹、灾渣等铸造缺陷。
外表面如刷油漆,则要求油漆牢固、光亮,不允许起皮,剥落和漏漆。
增压器各汕、气、水进出口均须配置有效封口措施。
包装应完整、牢固.
5.3增压器产品主要性能要求
5.3.1增压器上要性能参数:增压比吒、标定转速丸h、压气机流量Gcnp、压气机效率碓、涡轮效率珊或六、产品检验规则增压器总效率VTC、涡轮进口最高温度Tn等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压气机性能应符合压气机性能基准曲线。
5.3.2增压器主要性能参数应达到表l规定;主要性能参数允许偏差按表2规定。
5.4增压器产品可靠性要求
5. 4.1凡新设计、引进生产或转产、主要零部件结构(轴系)作重大改变的增压器,均应进行增压器120 h耐久热循环考核试验。
试验要求:
a)增压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
b)试验后检查压气机叶轮和涡轮叶片无擦壳、飞裂现象,叶轮叶片无裂纹、变形;
c) 涡轮壳所有外表面无裂纹,内流道隔墙上出现裂纹不允许多于三处,深度≤1 mm,长度不穿透外壁面三分之一壁厚;
d)浮动轴承、止推轴承、转于轴承颈、密封件摩擦副等的磨损量应≤o.O2 mm;
e)压气机端、涡轮端无漏油现象。
5.4.2凡新设计、引进生产或转产、叶轮的材料作重大改变的增压器,均应进行增压器超速
破坏试验(包含壳体包容试验)。
试验要求:
5.4.3批量生产的增压器,在出厂前应按技术文件规定进行自循环性能试验。
试验要求:
a)增压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
b)增压器自循环性能参数应符合技术文件和5.3.2的规定;
c)试验后检查压气机叶轮和涡轮叶片无碰擦、飞裂现象;
d)检查轴向和径向间隙,手感正常;
e)压气机端、涡轮端无漏油现象。
六、产品检验规则
产品入库时,综合服务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检验,避免不合格品入库,具体检验项目如下:
6.1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6.2涡轮增压器的表面装配质量用目测,应符合技术要求;
6.3轮廓与几何尺寸用钢直尺、卷尺等量具进行检验,与标准数据或原车安装尺寸相符;
6.4外表没有锈蚀和磕碰损坏问题,进出口进行密封处理;
6.5产品标志与包装完好;
6.6检验合格入库后或安装一年内为质量保证期,如产品质量问题,必须给予更换。
七、产品标志与包装要求
7.1标志
7.1.1 每台增压器应在明显部位钉有铝牌或刻上产品标记,内容包括;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产品编号、总成号或客户号;
d)制造商名称、商标。
7.1.2包装箱外应标识内容包括:
a)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出厂日期、执行标准号;
b)产品编号、总成号或客户号;
c)包装箱尺寸:长(mm)×宽(mm)×高(mm);
d)总质量,单位为kg,
c)制造商名称、地址、电话;
D 防雨防潮、向上及小心轻放标志。
7.2包装
7.2.1增压器的进出油口、进出气口、进出水口,必须装有封盖或堵头.
7.2.2增压器采川内外两层包装。
内包装采用塑料薄膜袋,外包装应牢同,能可靠固定增压器,纸箱装应有可靠的封箱措施。
7.2.3增压器包装箱内应装有产品合格证、产晶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单、质保卡等,带有备件或一装有多台的还需有装箱清单。
7.3运输
增压器允许使用一般交通T具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日晒、雨淋、剧烈碰撞,应轻放、轻卸。
7.4贮存
增压器应贮存在于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清洁仓库内,妥善保管,油封有效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