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乾麟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合集下载

颜乾麟治疗心脑血管病药对浅析

颜乾麟治疗心脑血管病药对浅析
改 善微循 环 的作 用 。二药 配伍 , 风通 络 , 祛 临证 用 于
中风手麻 , 有疗 效 。 颇 2 13 川 牛膝 与 怀牛膝 .. 牛膝 苦 甘 、 平 , 肝 、 酸 入 肾
维普资讯
江 西 中 医 药 20 0 7年 1月 第 1 总 3 第 2 9期 期 8卷 8
颜乾麟治疗心脑 血管病药对
★ 任 芳 ( 同济 大学 附属东 方 医院 2 0 0 4级 硕 士研究 生
关 键 词 : 乾 辟 ; 对 ; 脑 血 管 病 颜 药 心
高之 气” 。亦 有研 究 表 明 枳壳 有 抑 制 血 栓形 成 的作
用 。桔梗苦 辛 、 , 肺经 , 平 人 有宣 肺祛痰 、 咽排脓 之 利
子, 味辛气 温 , 火性 迅发 , 无所 不到 , 为 回阳救逆第 故

品药 。 生 地 黄 甘苦 、 , 心 、 、 经 , 清 热 生 ” 寒 人 肝 肺 有
效 。桔 梗微 焙为诸 药 舟 楫 , 之 上 浮 。《 经》 “ 载 本 : 主
胸胁 痛 如刀 刺 , 满 , 呜幽 幽 。二 药 配伍 , 升 一 腹 肠 ” 一 降 , 宽胸 , 证 常用 于血 府 逐瘀 汤 中 , 于 冠 心 理气 临 对
病 等 以胸 闷为主 的患 者有效 。
有斩 关夺将 之 能 , 能上 助心 阳 以通脉 , 其 中温 脾 阳以
丰 富的经 验 , 效 显 著 。他 除 了具有 准 确无 误 的辨 疗
证思 路外 , 有 一 些 经 多 年 临 床 验 证 、 效 独 特 的 还 疗 “ 药对 ” 可谓 “ , 如虎 添翼 ” 。笔 者有 幸跟 师学 习 , 有 颇
感触 。 1 应 用于心 血管 病 1 1 心悸怔 忡 .

颜乾麟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诊治湿证的经验

颜乾麟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诊治湿证的经验

颜乾麟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诊治湿证的经验
演示稿件
讲者介绍
颜乾麟,江苏丹阳人,主任医师、教授,为国家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7年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2011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2012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现任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中医内、儿、妇科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老年痴呆、脑梗死后遗症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

历年来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等著作多部。

历年来主持国家级、市局级科研研究多项,其中“颜德馨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总结”,1997年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973课题“气血学说继承与创新的研究”于2010年通过鉴定。

『名医经验』颜乾麟教授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经验

『名医经验』颜乾麟教授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经验

『名医经验』颜乾麟教授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以中老年人患者居多。

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4批、第5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颜乾麟教授认为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多由阴阳气血失衡、风火痰瘀等因素引起的,调理好这些致病因素,有利于患者降低血压,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其他更严重的疾病,这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现将颜师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机认识颜师认为中老年人多阴阳不足,气血失衡,若情志不通,生活饮食失节,则易生风、火、痰、瘀,而致血压升高。

1.1 阴阳气血失衡对高血压的影响本病多起于中老年人,是人体生理功能衰退的表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素问·上古天真论》亦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可见进入中年以后人体阴阳气血逐渐由盈转亏,开始出现衰退现象。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的四肢或眼睑浮肿,面赤肢冷,神疲乏力,便溏等症,即为阳虚阴胜,阳不化阴,津液停滞的典型表现。

而头目胀痛,眩晕,耳鸣,心烦多梦,头面烘热等症,则是阴虚阳亢,阴不制阳的典型表现。

阴阳亏损势必导致气血失衡,如气虚推动无力,气机郁滞,或素有瘀阻,脉道不利,都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使血压升高。

1.2风火痰瘀对高血压的影响风火痰瘀因阴阳气血失衡而产生的,其又能进一步加重阴阳气血的失衡。

“风”为内风。

肝肾阴血不足,阴虚风动,则见眩晕,头重脚轻,甚者口眼歪斜,四肢拘挛等动风的症状。

“火”为肝火、虚火、痰火、郁火。

肝肾阴亏,阴虚火旺,或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而见脑转耳鸣,面红耳赤,甚者头痛如掣。

“痰”为风痰、痰湿、痰火。

气血失衡,气机郁滞,津液流行失畅,则生痰湿,“痰挟虚火,上冲头目,邪正相煽,故忽然眼黑生花”,而生眩晕,恶心,胸闷,肢肿等症状。

颜乾麟小柴胡汤

颜乾麟小柴胡汤

颜乾麟小柴胡汤1.脑垂体瘤术后陈某,女, 24 岁, 2009 年 6 月 11 日初诊。

患者2009 年3 月初在某医院诊断为脑垂体瘤,并予经单鼻孔脑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时有头痛,一直配合多种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近日感受风寒之后,头痛发作加重,服西药止痛亦不能缓解,遂来诊。

刻诊:患者自述神疲乏力,两侧头痛时有发作,难忍,记忆力较差,双目颞侧偏盲,视物模糊不清,入夜难以入眠,鼻流浊涕,痰量多色白,月经周期正常,经前乳胀,胃纳尚可,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证属肝郁脾虚、痰瘀交阻。

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10g ,法半夏 l Og ,黄芩 6g ,党参 10g , ( 制 ) 天南星10g ,白芥子 10g ,桂枝 3g ,茯苓 30g ,苍术 10g ,白术10g ,白芍 10g ,紫苏子 15g ,白附子 3g ,香附 10g ,青葙子 10g , (煅) 龙骨 15g , (煅)牡蛎15g ,郁金 10g,炙甘草 5g。

上方服用 14 剂后,患者精神好转,头痛略平,左眼偏盲明显好转,但右侧偏盲无明显改善,记忆力略有好转,痰白,量不多,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细。

原方加用茺蔚子 10g 、桑椹子10g,继续治疗。

前法加减服用半年余,现患者记忆力明显改善,头痛未发,左眼已无偏盲,右眼偏盲减轻,视物清晰,清晨咯痰,色白量少,鼻无浊涕,月经正常,继续原方调理善后。

(按):颜老认为,脑瘤病位虽在脑,但为全身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痰湿毒邪结聚脑窍而成,属本虚标实之证。

正气不足,脾胃亏虚是本;气机不利,痰浊瘀血,结聚清窍为标。

本例患者本已痰瘀成瘤,复受手术损伤,正气更耗,气郁更著,痰瘀胶滞更甚,故清窍失养,头痛日渐加重。

患者现头痛在两侧,且双目偏盲,其部位属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循行所在。

张璐在《张氏医通》亦有论述:“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痰湿,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 ,所以定病位在少阳胆经,痰湿困阻经络,气机郁滞,郁而化火,痰火交夹循肝胆之经上犯清窍则头痛,记忆力减退;头痛再受外风,与素体痰热夹击,头痛再发加重;痰瘀循胆经阻于目外眦,则两目偏盲,视物不清,其症候群均在少阳胆经循行区域。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颜德馨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颜德馨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颜德馨(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病主要病机为“阳虚阴凝”,多由于机体阴阳寒热失调,气机逆乱,导致血液瘀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瘀血为冠心病之病理基础,因人因时,可有痰浊,寒凝,气滞,阳亢,阴虚,阳虚等不同兼证。

临床表现,又可分为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型。

辨证论治①气滞血瘀症状胸痛如刺,或绞痛阵作,痛有定处,甚则胸痛彻背,背疼彻心,或痛引肩背,胸闷如窒,常喜叹息,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苔薄白,脉弦或有歇止。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生地12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红花9克,桃仁9克,柴胡6克,枳壳6克,牛膝6克,桔梗6 克,甘草3克。

加减血瘀气滞并重,胸部闷痛甚者,酌加参三七末3克,血竭末3克(另吞)或沉香1.5克,檀香1.5克后下,或降香4.5克;血瘀较重,胸部刺痛甚者,加郁金6克,延胡10克,丹参10克;阳虚阴寒,胸痛剧烈,伴畏寒肢冷者,酌加桂枝6克,高良姜3克,细辛3克;气郁化火,烦躁眩晕,口苦咽干者,加丹皮6克,桑叶9克,山栀6克。

②痰瘀闭阻症状胸闷气短,动辄喘促,胸痛彻背,咳嗽痰多,身重头晕,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通阳,活血化瘀方药温胆汤加味:竹茹6克,枳壳6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全瓜蒌15克,丹参10克,郁金6克,赤芍9克,甘草3克,薤白9克。

加减痰瘀痹阻心阳,胸痛彻背,加桔梗6克,桂枝6克;痰瘀痹阻肺气,胸痞气促甚者,加旋覆花(包)9克,红花9克,檀香1.5克;痰瘀痹阻胃脘,胸脘胁腹胀满,加白扣仁3克,广木香9克,山查9克。

③气虚血瘀症状胸痛隐隐,劳则更剧,频繁发作,心悸怔忡,胸闷短气,神萎乏力,动则自汗,舌质胖紫,苔薄白,脉弦细无力,或脉结代。

治法益气养心,活血化瘀方药益心汤:黄芪15克,党参10克,葛根9克,川芎6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山查10克,葛蒲6克,决明子30克,降香 4.5克。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心力衰竭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心力衰竭验案赏析
阳救逆 ,扶危救脱之功 。《 本草正义 》 :“ 附子 ,本是辛温
人参和麦冬组成 ,具有 生津 固脱 、益气生 脉作用 ,治 疗 冠心病心 衰 3 5例 ,总有 效率 为 8 0 %。赵彩 霞 等 常用
黄芪注射液和卡维地洛治疗 ,二者 阳之要药 ,外 则达
观颜老调治此验案 脉证 ,知病位 虽在心肺 ,但病及 心肺脾 肾四脏 ,乃是 由于 肾中真 阳不 足 ,使心 、肺 、脾 阳气失于 温煦 ,阳不化水 ,水饮 内停 。一则 寒水 凌心射 肺 ,肺气上逆 ,心脉不畅 ;二则 寒水凝 而 为痰 ,痰瘀 相 博 ,心脉不通 。故 针对 阳虚 、饮 停 、湿聚 、痰 结 、血瘀 之病理因素 ,颜老采取 了以下 调治心法 :
酶 ,从而增强心 肌收缩力 ,提 高心肌效 率 ,降低相 同每 博输 出量 时的心肌耗 氧量 ,以利 于心脏做 功从 而减轻心
衰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主要 作用 为抑制血小 板合成 前列腺 素 ,从 而抑制血 小板 的粘 附 和聚集 ,降低 血 液粘 稠 度 , 改善微循环 ,加快血流 速度 ,从而改 善肺淤 血 ,它还 能
气味俱厚 ,善 补命 门之火 ,益五脏 之 阳,为温 补命 门之
主帅 ,回阳救逆之要 药 。其性善走 ,无处不 到 ,为 温通 十二经脉之要药 。可 回阳退 阴 ,彻 内彻外 ,内温脏 腑骨
髓 ,外暖筋 肉肌肤 ,上益心脾 阳气 ,下补 命 门真火 ,既 能追复散失之亡 阳,又能峻补不 足之元 阳 ,有卓绝 的 回
有效率为 8 7 . 8 %。林 建华[ 3 等常用 芪苈 强 心胶囊 治疗 , 本方 由黄芪 、人参 、附子 、丹参 、葶苈子 、泽泻 、玉竹 、 桂枝 、红花等组 成 ,具有益气 温 阳、活 血通络 、利 水消

颜德馨运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

颜德馨运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

颜德馨运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
张保亭;颜乾麟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3(44)1
【摘要】活血化瘀法并非单独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而应以'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为原则,结合清除形成血瘀的致病因素,配以其他作用的药物与其他法则兼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治疗作用.其可与行气药、补益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湿药、祛痰药、止血药、开窍药、逐水攻下药等配伍同用,诚如《医学心悟》所谓:'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笔者就颜老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3页(P15-16)
【关键词】清热活血法;温经活血法;活血止血法;理气活血法;活血祛瘀;名医经验;颜德馨
【作者】张保亭;颜乾麟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R249
【相关文献】
1.颜德馨运用温阳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 [J], 韩天雄;孔令越;邢斌
2.颜德馨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心血管病经验 [J], 韩天雄;孔令越;施红
3.颜德馨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治疗“久病,怪病”经验简介 [J], 吕立言
4.颜德馨运用温阳法经验撮要 [J], 韩天雄;邢斌;窦丹波;颜乾麟
5.颜德馨运用“衡法”调气活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 [J], 严夏;陈洁真;王大伟;颜德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重病琐谈_梁贻俊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重病琐谈_梁贻俊

#名老中医经验#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重病琐谈梁贻俊 侯丕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刘春芳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院(北京100009)摘 要 首谈活血化瘀法特点、应用要旨,次介绍疑难重症4则,分析病例,介绍治疗瘀血病经验方等。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运用 疑难重症辨治 老中医经验 梁贻俊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各学科被广泛运用,在诸多疑难重病的治疗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液运行于周身,无处不到,营养各脏腑组织器官,同时,机体代谢产物亦通过血液排出体外,故血液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代谢产物蓄积,均可致血液瘀滞。

血瘀形成,又可加剧脏腑损伤,导致疾病恶化、难愈,故中医有久病入络,难病多瘀之理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

笔者临证在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了许多系统疑难重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活血化瘀法的精髓首应抓住瘀血的症状和体征 瘀血症状和体征多样,笔者主要抓住以下特征:胁下 积,痛有定处,刺痛为主,目周乌黑,口唇齿龈、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黯紫,甚则状如葡萄样,脉涩或见寸口、趺阳、太溪无脉。

应审致瘀之因 导致瘀血的病因有多种,可因寒致瘀,因热致瘀,因痰致瘀,因毒致瘀,外伤致瘀,亦可气虚致瘀,久病入络等,故活血化瘀时,应审因论治,有的放矢。

应辨瘀血所在部位之异 因瘀血所在经络脏腑、组织部位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如瘀在心脉可见胸痹心痛、怔忡、脉痹;瘀在肝胆经脉可见胁痛 积;瘀在胃肠可见胃痛、腹痛;瘀在脑髓可见中风不仁、癫狂、喜忘;瘀在骨髓,可致血劳;瘀在腰脊,则可腰痛;瘀在肌肤,可见肌痹、肌衄;瘀在胞脉,则痛经、闭经;瘀久化热,致内伤发热。

依病选方择药 依据瘀血之病因、病性、病位与兼症之不同,笔者常选用以下方剂加减:瘀在经脉,气滞血瘀常选用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选用补阳还五汤;瘀在脏腑而见 积者,常选用膈下逐瘀汤,瘀久正虚, 积难消者选用鳖甲煎窜,易伤气血,故应谨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情较轻 , 每遇情志 因素而 发病 者。证见 心悸 胸 闷, 或 情 志抑郁 , 两胁作 痛 , 喉堵塞 , 子常伴 月 经不 调 , 房胀 咽 女 乳 痛, 舌红 、 苔薄 , 脉弦 细结代 。《 灵枢 》 “ 者 , 谓 心 五脏 六腑 之大主也 , 故悲哀 忧愁则心动 , 心动则五脏六腑 皆摇 ” 。情
鬃骥
: :: : :: : ::
颜 乾 麟 运 用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心律 失 常经 验
李 青卿 ( 同济 大学 附属 第 十人 民医 院 中医科 , 上海 207 ) 002
【 关键 词 】 活血祛瘀 剂 ; 心律失 常, 心性 ; 中药疗法; 医经验 ; 乾麟 名 颜 【 中图分类号】 R8;51 ;51 (. 【 27R4. R4. 13 文献标识码】 A 【 7 75 1 文章编号】 11— 6 (0 )1 1/一1 12 21 21 1 —65 { 3 1 9 0 ( 2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 著《 医林改 错》 中活血 祛 瘀、 行气止痛 的著名方 剂 , 王清 任论治 血府 有瘀 的著 名 是 方剂 , 不仅能行血分之瘀滞 , 又善解气分之郁结 , 活血而 不
耗 血 , 瘀 又 能 生 新 。方 以 桃 红 四 物 汤 合 四逆 散 加 桔 梗 、 祛
牛膝而成 , 立足“ 血” 贵以理气 、 气 , 活血 而达化瘀 。如《 内 经 》 气血不和 , 病乃 变化 而生 ” 此方 乃“ 日“ 百 , 疏其气 血 ,
作 者 简 介 : 青 卿 ( 92 )一 , 学 硕 向: 中西 医结 合 防 治 心 脑 血 管 衰 老 方 向 。
平均 心率 10次/ i。平 日自予 盐 酸 普 罗 帕 酮 片 ( 律 平 3 mn 心 片 ) 5 g 每 日 3次 I服 , 效 不 明显 。主 述 自觉 有 气 由 10m , i 疗 i
胸中上冲至喉部 , 如奔豚 状 , 入夜尤甚 。头部畏寒 , 胃纳 、 大便 正常。经前乳房胀 痛 , 红苔 薄 白, 舌 脉细 弦而数 。西 医诊 断: 窦性心动过速 。辨证 属肝 气郁结 , 心神 不宁 。治 宜疏肝理气 , 活血化瘀。方用血府 逐瘀 汤合逍 遥散加 减。 处方 : 柴胡 1 , 0g 当归 1 , 0g赤芍药 1 , 5g 白芍药 1 , 5g 黄连 5g薄荷 3g茯苓 3 , , , 0g灵芝 1 , 5g 龙齿 1 , 5g 黄芩 6g 苍 ,
气, 降火安神为主。 治宜养心 安神 , ” 活血化瘀 。方 用血府 逐瘀 汤合 天王补心丹 加减。将安 神药酸 枣仁 、 柏子仁 、 茯 苓与理气 活血药川芎 、 当归 、 枳壳 、 桔梗合用 , 心神 , 心 扶 顺 气; 南沙参 、 北沙参 、 玄参 、 门冬 、 门冬清 心养 阴除烦 。 麦 天 心火 旺盛 、 心神不宁配百合 、 莲子 心清心 安神 ;l , t悸甚 , 配 甘松 、 十大功劳叶。本 法主要特 点是 活血与 安神配合 , 安 神定 志与滋养 阴津结合 , 标本 同调 。颜乾麟教授认为不论 心悸病 因如何 、 病性虚实 , 最终均为心神被 扰而心神 不宁 , 故临证在 辨证论治 的基础上尤其重视宁心安神 。正如《 景
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 用于治疗在临床上具有 以下症状与体
征的多种心律失常 : ①色素改变 : 颜面色黯 , 巩膜瘀 斑或血 丝, 舌质 紫黯 。② 痛 : 闷痛 , 胸 或痛势彻背 。③ 口干而不欲 饮。④女子月 经 不调 : 痛经 , 色黯 红 , 血块 。⑤ 失 眠多 有 梦, 善愁 多疑 , 中烦热 。以上各症不 必悉俱 , 心 有其 二三 即
颜 乾麟教授认 为 , 律失 常产 生 主要 是 由于 “ 府 ” 心 血 有瘀 而致 , 常以血府逐瘀 汤 之法 , 以 阴阳, 足气 血 , 故 本 立 随证 加 减 , 以疏 理 心 气 , 畅 心 血 , 心 气 与 血 平 和 而 调 调 使
颜乾麟教授根 据 “ ” 心 的生 理 和功 能特 点 , 为 虽然 认 导致心悸 的原 因很 多 , 病理性 质有虚 实之分 , 瘀血 是主 但
滞。气滞则血瘀 , 脉道 瘀 阻, 络失 养 , 脉 故而 心神不 宁 , 而
见心悸。脉气不能顺接 , 而见 结 、 、 等 脉 象 。故 瘀 血 是 代 促 心悸的主要病因。 2 血 府 逐 瘀 汤 是 治 疗 心律 失 常 的 代 表 方
重视宁心安神 。心藏神 , 为五脏六腑 之大主也。心神不 宁
护 胃气 ; 桂枝 既可 通 阳 , 能 温 阳 , 活 血 之 赤 芍 药 、 佐 又 与 白
芍药相配 , 可明显减 轻心悸症状 。胸 闷胸 痛甚加瓜 蒌 、 薤
阿北 中医 2 1 0 0年 1 月第 3 1 2卷第 1 期 1
鬟 曩鬈搿萋 0※蔫囊 蓦 . 誊
: : : :: : : : 沣 爱
H b i C N vm e 0 0 V l 2 N . 1 e e JT M,oe b r 1 。 o 3 , o 1 2
1 05 6
术 1 , 术 1 , 枝 5g 厚 朴 1 , 参 1 ,I 0g 白 0g桂 , 0g 丹 0 g 川 芎 1 , 味子 9g炙 甘 草 5g 0g 五 , 。水 煎 服 , 1 。服 上 方 2 日 剂
痰; 黄连 、 红花 、 桃仁清化痰瘀 ; 赤芍药 、 枳壳 、 川芎 、 当归活 血化瘀 , 缓解胸 闷、 胸痛诸症 ; 竹茹清心化痰 ; 苍术 、 白术顾
推动为前提 , 正所 谓“ 气为 血帅 , 血为气 母 ” 。故颜 乾麟教
授提出心的生理 特点 为 “ 心脉 以通 畅 为本 ” 病理 特点 以 , “ 心气易滞 , 血脉易 瘀 ” 见 。外 感六 淫 、 常 内伤七 情 、 瘀 痰
内蕴等 内外 因, 及心 者 , 定 最先 扰及 心 气 , 心气 郁 扰 必 致
可应 用 。
3 论 治 特 点 与 加 减 方 法
疗心律失常经验介绍如下 。
1 瘀 血 是 心 律 失 常 的 常见 病 因
心律失常是指 心脏 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 , 属于 中医
学 心 悸 范 畴 。 心 悸 的 病 理 性 质 有 虚 、 2方 面 。 虚 者 为 实 气、 、 、 血 阴 阳亏 损 , 使 心 失 滋 养 , 神 不 宁 而 致 心 悸 ; 致 心 实 者 多 由痰 浊 、 饮 、 血 等 邪 扰 动 心 神 , 神 不 宁 而 致 心 水 瘀 心 悸 。虚 实 之 间可 以相 互 夹 杂 或转 化 。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师从全 国名老 中医颜 德馨教授 , 承“ 病必 有瘀 , 病 必有瘀 ” 家学 , 上 秉 久 怪 的 承
启下 , 谨治学 , 医 4 严 从 0余 年 , 力 于 中 医 药 防 治 心 脑 血 致 管病 的研 究 。 笔 者 有 幸 伺 侍 于 侧 , 其 运 用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将
岳全 书 ・ 杂证 谟 ・ 忡 惊 恐 》 谓 “ 悸 宜 安 养 心 神 ” 怔 所 惊 。
4 典 型 病 例
子、 黄芩清解郁 热 ; 香附 、 广木香加强疏肝理气 之功。若寐
差 , 躁 不 安 , 龙 骨 、 蛎 镇 , 神 ; 郁 热 较 重 , 黄 烦 加 牡 t安 l 若 加
连、 青皮 、 陈皮清心安神。肝气郁结是本证型的辨证特 点 , 故临证 时要注意观察脉象 , 出现结 、 除 代等脉象外 , 多表现 为弦脉 , 或几种 脉相兼 出现 , 均是肝气郁结 的特征脉象 , 但 由于体质 以及气候各异 等因素 , 弦中又有 差别 , 颜乾麟 教
要原 因。心为君 主之官 , 主血脉 , 主藏神 。《 问 ・ 素 痿论 》
云“ 心主身之 血脉” 《 枢 ・ 脏》 “ ;灵 本 云 经脉 者 , 以行 气 所 血而营 阴阳” 。心 主血脉 、 藏神 、 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均是 以 血液的滋养为基础 , 而血液的运行通畅是 以心气 的鼓 舞和
使 痰 瘀 交 阻 以为 患 。治 宜 化 痰 活 血 。方 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合 黄 连 温 胆 汤 加 减 。 药 用 法 半 夏 、 皮 、 苓 、 梗 理 气 化 陈 茯 桔
蒋某 , ,3岁 , 女 3 教师 。20 0 9—0 3—1 l初诊 。心 悸 2 个月 , 2 h动态心 电图示 : 4 窦性 心动过速 , 房性 期前 收缩 ,
颜乾麟教 授 , 同济 大 学附属 第 十人 民医 院 中医科 主 令其调达 , 而至和平 ” 之代 表方 。方 中佐 柴胡 、 桔梗 、 枳壳 等胸胁引经药 , 开胸散结 , 引祛瘀 药布达于胸胁 , 使药力集 中, 发挥 于血府 , 针对血府 有瘀 之专 方 。颜 乾麟教 授常 为
任, 同济 大学 医学 院硕士研 究生 导师 , 3批 全 国老 中医 第
为各型心律失 常 之根 本原 因, 临证 配 合 多种 宁心 安神 故 法: 清心安神用 黄连 ; 活血安神用 生蒲黄 、 石菖 蒲 、 参 ; 丹 扶
养 心 神 用 远 志 、 枣 仁 、 芝 ; 镇 安 神 用 龙 骨 、 蛎 ; 通 酸 灵 重 牡 交 心 肾 用 交 泰 丸 以引 火 归 元 , 心 安 神 。 养 3 1 活 血 化 瘀 法 配疏 肝 法 . 适用于心悸早期 , 程 较短 , 病
l0 66
可 中医 2 1 北 0 0年 l 月第 3 1 2卷第 l 期 1
H bi C N vm e 2 1 。 o 3 , o 1 ee JT M, oe br 0 0 V l 2 N . 1
行则血行 ; 苍术 与 白术 相 配 健 脾 化 湿 , 中气 而 助 心 气 ; 复 栀
达, 脉络得 以滋养 , 以复 心之 正常节 律 。颜 乾麟教 授 的治
疗方法具有 以下特点 : ①从 肝人 手 , 畅全身 气机 。肝 主 调
疏泄 , 为全身 气机 之 要枢 。肝之 疏 泄 失常则 全 身 气机 逆 乱, 故常用柴胡 、 当归等疏肝理气 , 肝木升发而全身气机 使 调畅 。②化痰 与运脾 同用。痰浊是心悸常见 的致 病 因素 , 在化痰 的同时要兼顾 运脾。脾 胃健 , 则四旁安。且脾 胃健 运是保证药物 有效 吸收 的前 提 , 喜用 苍术 、 故 白术 以顾 复 胃气 。③心 病 宜温 。心为 阳脏 , 温复 心 阳, 悸证 自除 。 则 故适 当加用桂枝 、 附子 之类振 奋心 阳, 阳复则 患 自除 。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