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并发脑出血1例病例报道

合集下载

Wegener

Wegener

gr ul ma os S Ar h e o1 1 63 : 4 an o t i . c N ur . 9 :8 1 5~ 1 5. 5 2 Ni hi o . m H, Ru n F s bi o A, De e e A, et R me R a1 N ur ogi a1 . e ol c i v v me i e n S n ol e nt n W ge er gr n o at a ul m osi : a n y S f s n a al si o 34 osc 2 c n e uti e p i n s t v i c A n Ne o1 v at e t at he Ma O C1 ni . n ur . 1 93 3 4~ 9 9 :3 : . 3 He ne B. Z a E Jr S vi af er i er er br . ar C aw da T : ur al t nt c e a1 hm e orr ag i g ne g a ul m os S We J h e n We e r r n o at i . st Me .1 8 d 9 2: 1 :4 37 31~ 4 4 3.
现. 早期仅 采用糖 皮质激 素治疗 6例病 例全部 死亡 。而 采用糖皮 质激素加环 磷酰胺 治疗 l 例存活 。本例 情况与 报道 类似 ,患 者在糖皮 质激 素加环 磷酰胺 标准 治疗第 9 天 ,肺 、 肾病变 好转时 , 出现脑 出血 , 因 目前不 清。在 原 诊 治 W e e e ’S g n r 肉芽肿病过程 中 ,需警惕 中枢神经 系 统脑 出血等并 发症 发生 ,特 别是男性 ,中年 患者 ,原 发 肺 、肾损 害病变开 始得到控 制 ,病情 好转时 。
【 丈章编号 】1 0 — 2 7( 0 7 6 0 3— 2 0 9 3 5 2 0 )0— 0 0 0

脑囊虫病例

脑囊虫病例

白细胞分类-单个核细胞
20
%
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
项目名称 脑脊液总蛋白 脑脊液钾 脑脊液葡萄糖 脑脊液钠 脑脊液氯 检验值 175.64 3.53 0.34 148.40 124.00 单位 mg/d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辅助检查:脑脊液细胞学病理诊断
检验项目 嗜酸性粒细胞 浆细胞 单核细胞 检验项目 淋巴细胞 检验值 6 8 2 检验值 82 单位 % % % 单位 %
基本信息
姓名:宋xx 性别:男 年龄:46岁 婚姻:已婚 民族:汉族 职业:货运司机
主诉
• 间断头痛2月余
现病史:
入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枕部、顶部胀痛为著,伴头晕、恶 心、呕吐、耳鸣。无视物旋转、视物模糊,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肢 体抽搐等症状。站立时症状加重,平卧时可缓解。2月来上述症状间断发作, 病程中曾出现过一次头痛时伴左侧肢体及头面部麻木,症状持续数分钟缓解。 病程中患者出现过几次颈部不自主屈曲动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可缓解,不伴 意识障碍、肢体僵硬等。 入院5天前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予泰勒宁缓解头痛对症治疗,服药后疼痛 可缓解。今日为进一步诊治,以“头痛原因待查”收住入院。
查体

血压:100/70mmHg,体温:36.5℃,脉搏:68次/分,神 清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额 纹对称,双眼闭目有力,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无饮水呛 咳及吞咽困难。双侧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V级, 肌张力大致正常,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 (+),双侧霍夫曼征(-)。颈强直,疼痛抵抗,布氏征、 克氏征阴性。
入院辅助检查
• 头颅CT(2016-12-12,锡林郭勒盟医院)检查提示:脑内多发散在斑点状 高密度影——囊虫病?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正常脑MRI——正常脑组织在MRI像上,灰⽩质界限清楚,在T1WI上⽩质信号⾼于灰质,在T2WI上灰质信号⾼于⽩质,各脑叶,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形态⾃然,⽆变形及增⼤或缩⼩,各中线结构居中。

脑⾎管疾病——脑梗死MRI平扫缺⾎性脑梗死表现为⽚状或扇形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出⾎性梗死则表现为病变区内含合并短T1信号,增强扫描梗死早期可见病变区内动脉强化影象,亚急性期则出现脑回样强化,陈旧性梗死⼀般⽆强化,腔隙性梗死则表现为⼩斑点样长T1长T2信号,⼀般⽆需要做增强扫描。

病例1:缺⾎性梗死脑梗死的部位,形态,平扫信号特点及增强扫描所见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积梗死合并脑⽔肿或脑肿胀时可产⽣显著的占位效应,甚⾄可以引起中线移位,不可误认为脑肿瘤。

病例2:出⾎性脑梗死出⾎性梗死是在缺⾎性梗死基础上因在灌注发⽣的梗死区内出⾎,因此,其主要MRI表现为在⽚状长T1长T2信号中出现出⾎信号,其内的出⾎信号在急性出⾎⼀般为短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出⾎为短T1长T2信号。

病例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为深部脑组织的⼩⾯积梗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脑及脑室旁⽩质区。

应写清病灶的部位,⼤⼩,数⽬,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脑⾎管周围腔隙相鉴别。

颅内出⾎颅内出⾎在MRI检查中除具有CT的⼀般形态学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出⾎信号的不同,在出⾎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现⾼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或中⼼呈现低信号,周边⾼信号,T2WI呈现低或极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表现为周边⾼信号,中⼼低信号;慢性期T1WI和T2WI均为⾼信号,T2WI⾼信号周围可见含铁⾎黄素沉积的⿊边;残腔期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极低信号。

脑出⾎周围⽔肿呈现长T1长T2信号,有⼀点需要说明,在疾病分类上⼤多数作者将硬膜下,硬膜外及蛛⽹膜下腔出⾎分在脑外伤中,本书之所以将这些疾病归⼊颅内出⾎⼀并讨论,主要考虑到各种颅内出⾎在MRI信号演变⽅⾯有共同规律。

老年性癫痫的病因分析与临床特点

老年性癫痫的病因分析与临床特点

17 ・ 86
P CC VD N v mb r2 1 Vo . 1 No 1 J P o e e 01 . 1 9 . l

诊 治 分 析 ・
老 年性 癫 痫 的病 因分 析 与 临床 特 点
罗风 云
【 摘要】 目的
分析和 总结老年性癫痫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 对 5 例 6 2 O岁以 发病 的老年性癫痫的病 因、 后
例 均 有 完整 的 病 史 资 料 ,有 视 频 脑 电 图 、 颅 脑 C 和 ( ) T 或
脑梗 死 1 ;其余 1 分别为脑肿瘤 3例 ,均为脑 胶质瘤 ; 2例 2例
脑囊虫 1 ;颅内感染 1 ,为病 毒性脑炎 ;脑外伤 1例 ;狼 例 例 疮脑 1 ;帕金森病 1 ; 例 例 中毒性脑损 害 1 ,为吩噻嗪类 药 例 物中毒 ;3例不明原 因,其中 2例据临床表现多考虑为 隐源性
脑水肿消退 ,大多心 电图异常改变可逐步好转或恢复 ,不必特 殊 治疗 。本 组大多数 C S患者在卒 中后 2周 内恢复。本组 C S C C
3 宋健有 ,郜建卫 . 临床神经心脏病 [ M]. 郑州 :河南 医科 大学出 版社 ,19 :12 14 99 5 — 9 .
4 王玉祥 ,崔永 .老 年人 急性 脑卒 中引起 脑 心综 合征 46例 分 析 1
【 关键词】 老年 ;癫痫;病 因;临床特点 【 中图分类号】R721 【 . 文献标识码 】B 【 4 文章编号 】10 — 91 ( 1)l — 86 0 08 57 2 1 1 17 — 2 0
老年性癫痫是指在 6 以后 的老年期首发 的癫痫 。伴 随 O岁 人 口老龄化进程 ,老年性癫痫 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升 高趋势。 据报道 ,老年性癫痫 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继脑血管病 、痴呆之后 的第 3大神经系统疾病… 。鉴于老年性癫痫在病凶、临床表现 等方面均有 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 同的特 点 ,现就 我院 20 0 9年 1 O月—2 1 年 3月在我科住 院确诊为老 年性癫痫 的病 人病 凶 01

脑寄生虫病

脑寄生虫病

别。
与颅内结核瘤、颅内肉芽肿性肿块鉴别 的关键在于寻找泡球的在寄生过程中形成的 无数泡球蚴小囊,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 泡球蚴囊表面无角质层和纤维层,其代谢产 物直接排泄到周围脑组织,刺激产生明显的
反应性水肿,这种灶边水肿与脑转移瘤的指
样水肿很难鉴别。
七、阿米巴性脑脓肿
阿米巴性脑脓肿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外阿
临床表现
脑型疟的主要症状为谵妄与昏迷。多数患者表
现为持续性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和
昏迷等脑膜炎的症状。 脑型疟的病死率一般在0.4%~20%之间,可高 达33%,以1~5岁病死率最高。从发病至出现脑部 症状平均为7.5天,57.6%的脑型疟疾发生在起病的 第1周。因此,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尽快清除原虫 是防治的关键。
耐格里属阿米巴 生活史有三个阶 段,滋养体、鞭 毛体和包囊。
当人与污染的水体接触或游泳时,滋养体侵 入鼻咽部,上行进入脑部获得感染,是原发性阿 米巴脑膜脑炎(PAM)的主要病原体。
临床表现
PAM是一种突发性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 见于健康的青少年。大部分患者有近期游泳的历史。 潜伏期很短,一般仅3~5d,最多7~15d。PAM早期 会出现味觉和嗅觉异常及脑的共济失调,接着出现严 重头痛、高热(38.2-≧40℃)、恶心、呕吐(通常是 喷射性的)、颈部僵直、凯尔尼格征(kernigs)与布 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s)为主要特征;随后有昏迷、 昏睡、颅内压高。绝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突发症状后4-6 天死亡,死亡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大脑的严重水肿,导 致心搏呼吸停止所致。
像学表现。CT也常见脑实质钙化点,但代谢性疾病、
2) 应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后颅内囊性病灶可
消失。
驱虫药物加速了囊尾蚴的破坏,应用阿苯达唑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1)PPT课件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1)PPT课件

-
9
护理措施;抗炎化痰
1、雾化吸入,扣背6次/日。 2、给予按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3、做好气管切开护理。保持气管切开处敷料干燥,清洁。
-
10
-
11
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
循证依据: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有关。
-
12
护理措施;预防皮肤受损
1,应用 Braden评分表 :使用气垫床、水垫。
2、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3、加强营养。
-
13
问题讨论
1、患者长期卧床,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感染,气管切开,如何控制感染?
2、应激性溃疡如何病情观察及护理?
3、昏迷病人长期鼻饲营养不良如何改进?
4、如何做好功能锻炼,预防足下垂?
-
14
感谢帮助!
-
15
-
3
治疗方案
意识---浅昏迷,认知功能无明显异常 感染---雾化吸入、化痰,吸痰,使用抗生素 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因经济困难未使用白蛋白治疗
-
4

存在护理问题
1、感染-免疫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不能自行咳痰。
2、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气管切开,痰液粘稠,存在三种耐药 菌有关双侧基底节脑出血病人护理 Nhomakorabea疑难病例讨论
神经外一科
-
1
背景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 脑出血。临床上以内囊区小动脉出血最为常见。出血性血肿(或血块) 可割裂、压迫附近脑组织,破坏或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运动、感觉、 记忆、语言、精神活动等)而出现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 出血量大时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元甚至脑疝。该病为常见病, 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起病急、发展快, 早期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病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引起人类死 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颅脑CT

颅脑CT
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 大小不一,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白质、灰质同时受累,
较大范围的脑挫裂伤,有明显的占位征象,脑室受压变小
或闭塞,多伴脑疝形成。 2. 动态观察 早期低密度水肿区逐渐扩大,约3~5天达到 高峰,以后时间推移出血灶吸收则病变演变为低密度,水 肿范围减小占位减轻,形成软化灶;如继续出血可形成血 肿,并发脑内、脑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蛛网膜 下腔、脑沟、脑池和大脑纵裂内条带状高密度影。
第四节
【典型病例】
颅内感染、炎症与寄生虫病
一、颅内弓形体病
1. 患者,女,14天,抽搐,肢体运动障碍。
2. 患者,女,10天,抽搐。
【CT诊断要点】
1. 早期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灰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核多
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增强可见线样
或结节样强化。 2. 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下区,呈多
【CT诊断要点】
1. 新鲜出血为肾形或不规则均质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楚, CT值60~80Hu,血肿周围有规整的低密度水肿带包绕,有占 位效应。出血可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因出血水肿引起 脑室、池的变形和移位。 2. 亚急性期脑出血 从周边开始密度减低,逐渐成为等密 度、低密度,最后在慢性期残存裂隙状囊腔,局部因脑组 织受压坏死、液化、吸收,脑组织体积变小。 3. 一般情况无需强化,如行强化扫描,多在出血吸收期或 囊变期,在增强扫描中可见血肿周环形强化,环的大小、 形态与原来血肿的大小、形态相一致。 4. 脑室内出血 出血量少时多沉积在两侧侧脑室后角、三 脑室后部或第四脑室顶部;大量出血呈现脑室“铸型”改 变,有时可见分层现象,可造成脑积水,预后不良。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分析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分析
内膜下 , 沿着血管长轴在血管壁 间纵 向扩
张形成瘤体 。瘤体膨 胀可 导致血 管狭 窄 而血流不畅 , 引起卒 中发作 , 中年是 动脉 瘤的好发 年龄 群 , 特别 是 有 高血 压 病史 者, 这些动脉瘤是 中青年出血性脑卒 中最
危险的原因。 动 脉 炎 或 非特 异 性 血 管 炎
要 有足够 的重视 。
结 语
重 。④ 吸烟 : 烟能加 重动 脉硬 化, 提 吸 可 高纤维蛋 白原 、 血小 板聚集 率 、 红细胞 压
积和与它们相关血液黏度 , 能够加 强动脉 血管收缩和 动脉 内皮 损害 。吸 烟引发 脑
发展有关 , 而且偏 头痛与颞 动脉 炎、 内 颅 外血管 畸形 的鉴别 诊断尤 为重要 。只有
脑 出血 , 心力 衰竭等 。② 高脂血 症 : 脉 动
粥样硬化斑块 与胆 固醇、 密度 脂蛋 白、 低
附近区域不 同程度 蛛 网膜 炎 有关 , 当囊
虫局 限在病灶 区域伴有轻微蛛 网膜炎时 , 脑卒 中也可表现为偏头痛样 发作 , 偏
高密度脂蛋 白、 载脂蛋 白 B等有关 。③ 高
血 液 疾 病
血液系统疾病最 常见 的是 真性红 细
黄如训等… 则指 出小动脉 粥样硬 化是有
症状的腔 隙性脑梗 死 的最可 能原 因。动
胞增多症 、 巨球蛋 白血症 、 镰状 细胞疾病 、 血小板疾病和其 他白系血 液病 。
脑 囊 虫 病
度的主要 因素是血细胞 比容 、 红细胞聚集
发病时 先有 偏头 痛 发作 , 随后 出现 脑 卒
中, 尤其是枕 叶梗死并除外其他病因后 才
能认为偏头痛是可能病 因。 脑血管畸形 、 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包括 动脉 和静 脉或动 静 脉血管畸形 , 它是 由扩张 的供 血动 脉、 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囊虫并发脑出血1例病例报道
作者:李姝杨宁张良慧戴丹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脑囊虫病主要是由以猪带绦虫的幼虫为主要的寄生虫引起的一种颅脑内疾病,主要通过人进食带有猪绦虫的虫卵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并通过肠壁进入患者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引起相关症状的常见寄生虫病[1]。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重视卫生使我国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在我国一些省份仍有很多病例,尤其在我省由于很多农民的生活及卫生习惯,仍有脑囊虫病的病例。

由于临床影像学的飞速发展,脑囊虫病的诊断一般不难,通过头颅MRI或CT表现可明确诊断。

但脑囊虫病并发出血的病例不多,因此提供一例脑囊虫病并发脑出血1例病例共同学习、讨论。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脑囊虫病行第六疗程驱虫治疗”于2015年12月17日入我院治疗。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肩部、前胸部麻木僵硬、活动不灵,行头颅MRI提示脑囊虫病,已于我院行5个疗程驱虫治疗,患者感左肩、前胸麻木,伴头晕,现患者来我院行第六疗程驱虫治疗。

既往有肺结核及乙肝病史。

入院查体:T:36.6℃,P:67次/分,R:18次/分,BP:125/83mmHg,神清,语明。

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

左侧偏身针刺痛觉较对侧减退。

双侧病理征阴性,共济查体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I+增强示:脑实质囊虫病。

头颅CT:右基底节区点状钙化灶,左额叶囊样低密度灶,其内可疑头节影像,左额颞叶可疑多发小囊样低密度影。

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头颅MRI检查脑囊虫病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以吡喹酮片驱虫治疗,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补钾、补钙、脱水降颅压等治疗。

患者病情一直平稳。

于2015年12月22日19:10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痉挛。

持续2分钟后缓解。

查体:查体欠配合,直径5.0mm,对光反射消失。

右侧鼻唇沟变浅,神经系统查体不配合。

行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脑出血,周围水肿明显。

诊断为脑囊虫病,脑出血。

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抗癫痫及对症治疗。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并出院。

讨论:
脑囊虫病是在云南滇西地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

这与当地人饮食及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

云南滇西地区人民有着传承下来的进食生猪肉及半熟猪肉的习惯。

当寄生虫进入人体脑脊液中,人类的身体会产生严重的身体免疫反应,因此人脑内的病灶部位会产生变化,无论是形状还是数量上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2]。

因为囊虫侵入脑组织的部位不同,数量不同,出现的临床表现也会不同,大多数患者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就诊。

脑囊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丙硫咪唑与吡喹酮均是治疗囊虫病的有效药物[3]。

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

大部分患者由于癫痫发作为主诉入院,但也有以头痛、恶心、神经局灶缺损表现入院。

主要诊断依据为进食生食,头颅MRI可见囊虫头节,增强可见环形强化。

大部分经2-3个疗程驱虫治疗后好转,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饮食原
因、其他易感因素、再次感染或对驱虫药物不敏感等因素,需多次驱虫疗程。

本病例患者在驱虫过程中突发脑出血,而患者并无高血压等脑血管危险因素,脑出血部位和脑囊虫病部位均在同一脑区,考虑患者脑出血原因可能与脑囊虫病有关,但也不除外其他因素。

脑囊虫病合并出血主要原因为寄生虫在脑内死亡过程中会由于代谢等原因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细胞缺血缺氧,变性坏死。

而大脑血管丰富,炎性介质的释放可使囊虫周围血管出现炎症反应或阻塞脑血管,引起血管炎,使血管壁脆性增加,血管破裂出血。

综上所述,由于脑囊虫病是经口传播,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改变云南省当地人民食生肉及半熟肉的习惯,并要对猪肉进行严格的检疫。

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警惕在驱虫过程中抗炎治疗的必要性及脑囊虫病患者突发脑出血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瑜华.CT技术在脑囊虫病中的诊断与鉴别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3(06):340-342
[2]李荣秀. CT、MRI检查在脑囊虫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价值研究[J].健康之路,2015,14(09):65-65
[3]马云祥.实用囊虫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