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EVEAL研究展开来认识非他汀类调脂药物2017.9
不同的他汀类调脂药物各有特色

不同的他汀类调脂药物各有特色他汀分为天然他汀(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他汀(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天然他汀是从生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美伐他汀可以从橘青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因而也叫做生物他汀。
相应的,完全人工合成的他汀则被称为化学他汀。
目前,主要认为,化学他汀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服用以后,需要肝脏分泌羧基脂酶对其激活以后,才能抑制肝脏合成脂类物质。
酶解过程会产生化学性肝损伤;而天然他汀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不需要酶解,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发生作用。
其降脂作用比化学他汀强,也不存在个提差异。
阿托伐他汀为人工合成药物,比天然微生物发酵、半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好,患者使用时,很小的起始剂量就可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从表中可见国内阿托伐他汀是降脂力度最大的药物;其次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降脂的力度均较前两种弱,但是后几种降脂药物增大剂量后可增加降脂的疗效。
我们都很熟悉多数降脂药物是需要在夜间睡前服用的,但是阿托伐他汀由于其半衰期较长,可以在早晨服用。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肾功能受损时可选用阿托伐他汀。
目前国内阿托伐他汀的商品名是:立普妥、阿乐。
氟伐他汀是第一个完全人工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其代谢与其他汀类药物不同,氟伐他汀主要通过肝细胞同功酶P450 2cq 代谢,而其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P450 3A4 代谢。
一些药物如环孢素A、红霉素、非洛地平、硝基地平、维拉帕米、华法令等药物也主要通过P450 3A4 代谢。
氟伐他汀与这些药合用时由于互相没有干扰,不产生不良后果;而其他他汀类药物与这些药合用时则可能增加他汀类药物的浓度,甚至可能导致肌病。
另外氟伐他汀无活性代谢物,令其副作用少。
同样在肾功能受损时可选用。
普伐他汀,商品名为普拉固、美百乐镇等,睡前服用,是亲水性他汀类降血脂药,是唯一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与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
其中,高血脂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他汀类药物最早是源于发酵产生的黄霉菌产的黄霉素(Lovastatin),而现在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罗伐他汀(Rosuvastatin)以及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
这些药物都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水平。
那么,他汀类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首先,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脱酸胆固醇(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阻断了胆固醇合成的代谢途径,从而降低了胆固醇的合成。
此外,这些药物还可以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被肝脏摄取,进而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途径,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除了治疗高血脂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外,他汀类药物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被发现可以通过调节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内皮功能等途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肿瘤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验证和深入的研究。
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汀类药物与抗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调脂药是指用于调节血脂水平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调脂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调脂药的分类及其用药原则。
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Ezetimibe)和贝特双(Bempedoic acid)。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肠道上皮细胞中的NPC1L1转运蛋白来发挥作用。
在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和肌痛等,一般可耐受。
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肌病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二、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合成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剂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维持剂量。
4.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痛、肝功能异常和消化道不适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肝功能损害,需密切监测。
三、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有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贝特妥(Gemfibrozil)等。
使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患者。
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药物化学-心血管系统药物

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药物化学-心血管系统药物[单选题]1.调血脂药物洛伐他汀属于A.苯氧乙酸类B.烟酸类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D.贝特类E.苯氧戊酸类正确答案:C(江南博哥)参考解析:洛伐他汀是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使胆固醇形式由有害到无害,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中疗效较好的药物。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3.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A.氯贝丁酯B.非诺贝特C.辛伐他汀D.吉非贝齐E.氟伐他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吉非贝齐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调血脂药物,是一种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4.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A.洛伐他汀B.吉非贝齐C.硝苯地平D.尼群地平E.异山梨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87年,洛伐他汀是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年投放市场最有效的品种,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具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5.需要在体内经水解才能显效的药物是A.盐酸哌唑嗪B.洛伐他汀C.硝酸异山梨酯D.卡托普利E.地尔硫(艹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洛伐他汀为前体药物,须在体内(主要在肝脏)水解转化为β-羟基酸后显效。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6.血脂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A.酮体B.磷脂C.游离脂肪酸D.胆固醇酯E.甘油三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血浆中的脂质组成复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以及游离脂肪酸等,它们与血浆中脂蛋白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而存在。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7.可用于降血脂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硝酸异山梨酯C.尼群地平D.阿替洛尔E.洛伐他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洛伐他汀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非布司他的原理(一)

非布司他的原理(一)非布司他的原理解析什么是非布司他?非布司他(Fibrates)是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脂代谢异常疾病。
它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非布司他的作用机制1. 激活PPAR-α受体非布司他通过激活细胞核受体PPAR-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从而调节脂质代谢。
PPAR-α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和β-氧化途径,增加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
这种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2. 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非布司他还能够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脂蛋白酶是一种降解甘油三酯的酶。
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可以加快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清除速度,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3. 抑制HMG-Co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胆固醇合成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非布司他能够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胆固醇合成,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
4. 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非布司他还可以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
它能够降低纤溶酶抑制剂-1(PAI-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纤溶酶(t-PA)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并减少血液中的凝血物质。
非布司他的应用与副作用应用非布司他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副作用非布司他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消化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肌肉痛:较少见,但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和无力的症状。
•肝脏损伤:长期使用大剂量的非布司他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异常,需在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结语非布司他作为一种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物,通过激活PPAR-α受体、增加脂蛋白酶活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以及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发挥降脂作用。
国内外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降脂活性成分被发现和深入 研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胆固醇吸收、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抑制胆固醇吸收:如槐米中的芦丁,可以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 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药物重整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药物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找到具 有特定功能的候选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此外,国内学者还在 合成和改造天然产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些研 究为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如泽泻中的泽泻醇A,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 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 和释放,从而舒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2、萜类: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 3、皂苷类: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抗 炎等作用。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4、多糖类:如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 作用。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 展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抗肿瘤药物制剂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新药研发手段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 抗肿瘤药物制剂问世容三
美发布非他汀类降脂药共识:依折麦布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PCSK9抑制剂上榜

美发布非他汀类降脂药共识:依折麦布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PCSK9抑制剂上榜近日,美国心脏病学院发布了关于使用非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 专家共识,推荐最大剂量他汀治疗后仍无法达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和他汀治疗后LDL-C降幅不能达到50%的高危患者,可接受烟酸、依折麦布或PCSK9单克隆抗体等。
推荐要点包括:1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或LDL-C≥190mg/dl者,若应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仍无法实现LDL-C降低>50%,可考虑应用非他汀药物。
2 鉴于依折麦布安全性、耐受性及疗效良好,对大多数患者,依折麦布是首选的非他汀类药物。
3 胆汁酸螯合剂是依折麦布不耐受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但应避免在甘油三酯水平>300 mg/dl者中应用。
4 在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患者中,若最大耐受剂量他汀及依折麦布治疗后仍无法达到治疗目标,可考虑应用PCSK9抑制剂。
鉴于缺乏上述药物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证据,尚不推荐其用于非FH患者的一级预防。
5 对于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强烈推荐将其转诊给血脂专家,可选择他汀、非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胆汁酸螯合剂,必要时可选择洛美他派、米泊美生及LDL血浆置换术)。
目前,LDL血浆置换术也被批准用于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来源:2016 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on theRole of Non-Statin Therapies for LDL-Cholesterol Low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16, 68: 92-125.。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子 的表 达 , 降低 MMP 9水 平 , 调 T、 一 下 B细 胞 表 面 的 趋 化 因子 受 体 l 。尽 管 应 用 他 汀 类 治 疗 多 发 性 硬 化 7 ]
还存 在 许 多 尚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其 多 效 免 疫 调 节 作 但 用, 已让人 们对 治疗 多发 性 硬化 充满 希望 。
中 西医 结合 研究 2 1 02年 4月第 4 第 2 卷 期
R s rho t rt rdt nlC iee n s r dcn 02A r o. ee c f I e ae Ta ioa hns dWet nMei e21 p iV 1 4N0 a ng d i a e i l
他 汀类 药 物 非 降脂 作 用 的研 究 进 展
胡 静
武汉 市武钢 总 医院分 院 , 汉 武
4 0 8 300
他 汀类 药物 为羟 甲基 戊二 酰 辅 酶 A( HMG— o C A)
还原 酶抑 制剂 , 目前 临床 上 应 用 广泛 的血 脂 调 节 药 是 物 。其机 制 是 抑 制 胆 固醇 合 成 途 径 的 HMG C A 还 -o
原酶 , 低 低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D — 水 平 , 以 降 L L c) 对 胆 固醇 升 高 为 主 的高 脂 血 症 有 较 好 疗 效 [ 。 临床 显 1 ]
示 , 汀 类 药 物 不 仅 有 降 脂 作 用 还 有 非 降脂 作 用 , 他 如 抗 感 染 和免疫 调 节作 用 、 善 胰 岛 素抵 抗 和胰 岛 口细 改 胞保 护作 用 、 改善 内皮 功能 等 。他汀 类 药 物 不 仅 干 预 血脂 水 平 , 多 干 预 的是 心 血 管 病 危 险 因素 , 重要 更 有 的独 立 于 调 脂 的 多 重 作 用 , 即他 汀 类 药 物 的 “ 效 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对于Anacetrapib( (安塞曲匹) CETP 抑制剂) 这一类药物备受关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血压 方面的不良事件,治疗组的血压均值比安慰剂组 轻微升高,收缩压高 0.7 mmgHg,舒张压高 0.3 mmHg。新发糖尿病这一不良事件在治疗组发生 率 5.3%,小于安慰剂组的 6.0%(P = 0.05)。而 在肾脏方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稍高。在 其他不良事件,包括血管或非血管性疾病死亡率 ,癌症,肝脏,肌肉,认知功能等两组均无差异 。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2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3
REVEAL研究的结果
在中位数4.1年时间里,Anacetrapib组较安慰剂组升高HDL-c 1.12mmol/L(相对 差别为104%),降低非HDL-c 0.44 mmol/L(相对差异为-18% beta-定量法), 同时LDL-C水平也降低了17%(0.28mmol/L),载脂蛋白B分别降低18%, apoA1 上升 36%,脂蛋白a降低25%
8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常见的CEPT抑制剂
Anacetrapib(默沙东)是存在双向调脂作用的强效CETP抑制剂,可同 时升高HDLC和降低LDLC。该类药物在研发之初曾被寄托厚望,但早 前三个CETP抑制剂(Evacetrapib礼来公司、Torcetrapib辉瑞公司和 Dalcetrapib(达塞曲匹)罗氏公司)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Evacetrapib和Dalcetrapib结果为阴性、Torcetrapib(托彻曲匹)甚至得 出了更为不利的心血管结果,以上研究均在随访约2年时即提前终止 。REVEAL研究在备受压力下保持发展,旨在评估在利用阿托伐他汀 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Anacetrapib是否进一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 REVEAL研究入选患者总数跟收集事件总数均超过其他任何一项 CETP克制剂临床试验的2倍,随访时间也延长1倍以上,其研讨结果 应当是客观牢靠的。
从REVEAL研究展开来认识非他汀类 调脂药物
心内三科 于伟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1REVEALຫໍສະໝຸດ 究2017年ESC西班牙·巴塞罗那 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来自牛津中心的 Martin LANDRAY 教授公布了 REVEAL 研究结果,该结果也在 NEJM 上同时发布 REVEAL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设安慰剂对比的国际大范围多核心 临床试验,共入选来自北美、欧洲和中国14个国家30,624例(中国 8,62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危患者。患者均匀年纪67岁,男性占 84%,既往有冠心病(88%)、脑血管病(22%)、外周动脉疾病 (8%)或糖尿病(37%)。所有患者在阿托伐他汀10 mg/日或20 mg/ 日(中国)、抑或阿托伐他汀20 mg/日或80 mg/日(其他国度)基础 上,随机加用Anacetrapib(安塞曲匹) 100 mg/日或者抚慰剂治疗, 中位随访4.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冠脉事件(包含心肌梗死、冠状 动脉血运重建或冠心病死亡)的产生。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 秒
6
主要研究终点(意向治疗人群的主要冠脉事件,包括冠脉死亡,心梗及冠脉血 运重建)降低 9%(P = 0.004 10.8%vs.11.8%, RR 0.91)。次要终点冠脉死亡和心 梗降低 11%(P = 0.008)。这个差异在各个预设的亚组中也是存在的,而且随 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受益明显增加。该试验结果初步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 者即使接受了有效的他汀降脂治疗,Anacetrapib仍然可以进一步降低主要冠脉 事件。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 秒
4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5
ApoAI和Lp(a)
ApoAI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化剂。该酶能使胆固醇转化成 胆固醇酯,促进胆固醇的运输及调节HDL代谢,ApoAI代表HDL中蛋 白质成分(占HDL蛋白质的80%~90%)反映HDL合成和分解之间的平衡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动脉壁,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和聚集, 促进胆固醇从动脉壁流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Lp(a)主要由蛋白质、类脂和糖类组成。是载脂蛋白a(Apo a)与载 脂蛋白B(Apo B)两部分以二硫键共价结合的一种LDL 。与纤维蛋 白溶酶原(PL)有高度同源性,与血栓性疾病有关,而且具有损害肾 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并能增加血管张力,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9
早前三个CETP抑制剂(Evacetrapib、Torcetrapib和Dalcetrapib)临床试验
ILLUMINATE: Investigation of Lipid Level Management to Understand its Impact in Atherosclerotic events 研究,纳入 15,067 名心血管高危患者,评估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加 用 torcetrapib 是否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此研究中,torcetrapib 能够使 HDL-C 升 高 72.1%,LDL-C 降低 24.9%。然而不幸的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却上升了 25%,全因死 亡率上升 58%。这一不良心血管结局可能由于 trocetrapib 的脱靶效应引起醛固酮升高, 表现为收缩压升高 5.4 mmHg,伴随血钾降低,血钠和碳酸氢盐浓度升高。这一研究结果 导致 torcetrapib 的研发终止。 dal-OUTCOMES: Effects of Dalcetrapib in Patients with a Recen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研 究,纳入 15,871 名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评估 dalcetrapib 在传统治 疗基础上是否能降低心血管事件。此研究中,dalcetrapib 能够使 HDL-C 升高 40%,LDLC 降低 10%,但复合主要终点(包括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卒中,不稳定 心绞痛及心脏骤停后复苏)及全因死亡均未下降,此研究由于无临床效果而提前终止, dalcetrapib 的研发计划也随之搁浅。 ACCELERAT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Effects of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Inhibition with Evacetrapib in Patients at a High Risk for Vascular Outcomes 研究纳入 12,095 名血管疾病 高危患者,评估持续 4 年 evacetrapib 的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是否降低心血管事件。主要 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梗,卒中,冠脉血运重建,或因不稳定心绞痛住院,该研究同 样由于无临床效果而提前终止,研发计划也随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