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头考试题卷高三历史【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列强侵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新中国以来的外交、中美关系、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份基础性强的试卷。

一、选择题(35题,每题2分)【题文】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答案解析】B 解析故选:B:材料表明的是分封制,分封制可以概括为“授民授疆土”。

西周的分封制是以井田制为基本,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封地,以及封地上的人口。

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概念的准确理解。

【题文】2.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这表明A.西周分封制已瓦解B.春秋时期已开始设县C.战国诸雄兼并战争频繁 D.秦朝开始推行郡县制【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时间“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非常重要,表明这一时期是春秋时期。

秦当时还是诸侯国,已经开始实行郡县制了。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

【题文】3.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土蕃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2011-10-27 21:10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共50分)一、基础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拟/模板认识/标识剥夺/剥离B.朝圣/朝霞提防/提问绿茵/绿林C. 啜饮/ 辍学妍媸/嗤笑联袂/抉择D. 徘徊/ 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海地大地震的灾民劫后余身,由于迟迟领不到国际社会的救援物资,部分灾民竟冒死抢掠,街头经常传来枪声,局势已到失控地步。

B.钟南山院士近日指出,我国的甲流“外堵内防”和疫苗研制生产等工作都做得很不错,但切忌虎头蛇尾,要根据温总理提出的甲流防控六项措施,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疹治。

C.成都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是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

D.妻子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还让他摆脱了“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尴尬。

3.下列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

B.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C.一起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对于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对戏曲音像的一些收藏。

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充满粉尘气息的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它们是我心中的财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朱理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绍兴一中期中考试试题卷2014学年高三历史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计60分)1、上个世纪在河南、陕西出土了许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礼器、兵器等。

这些青铜器的礼器中,商朝常见许多酒器,属于西周的就很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主要是()A.酒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B.随着生产的发展,西周青铜器主要生产的是农具C.西周力求扭转商末流行的奢靡风气,禁止酗酒D.西周实行分封制,酒器不再作为权力和秩序的象征2、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中,在宣传道德模范方面有突出作用的是()A.科举制 B.世官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3、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的阁臣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B.阁臣位极人臣地位极高C.明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D.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弊端4、《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东成为全国贸易中心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6、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

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

浙江省嵊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部分).doc

浙江省嵊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部分).doc

浙江省嵊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1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14.电影《墨攻》表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思想。

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15.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16.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8.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关于分封制,可以考查分封的目的、对象、权利和义务以及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统治基础。

2.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

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传子不传女”等信息体现了重男亲女的思想,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传子不传女”的重男轻女思想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追根溯源,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宗法制。

宗法制还体现在生活中以下几个方面:“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干部职务终身制。

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12.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14.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

”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A.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B.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D.当时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堕落为洋人朝廷15.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

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16.“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会员独享】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会员独享】

绍兴一中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有32题,共48分)1.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中的“人才”在当时的中国凋零的直接原因是A.程朱理学束缚 B.僵化的科举制 C.中西文化不交流 D.专制政治2.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4.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受农本思想的影响 B.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使工商业发展缺乏资金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已成社会风气5.“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唯凭通事(及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得”,此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现象①上海成为通商口岸②出现买办阶级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④中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6.“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高三】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1.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

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朝设参知政事④清朝设军机处A....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一中 期中考试试题卷高三历史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计60分)1、上个世纪在河南、陕西出土了许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礼器、兵器等。

这些青铜器的礼器中,商朝常见许多酒器,属于西周的就很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主要是( )A .酒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B .随着生产的发展,西周青铜器主要生产的是农具C .西周力求扭转商末流行的奢靡风气,禁止酗酒D .西周实行分封制,酒器不再作为权力和秩序的象征2、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中,在宣传道德模范方面有突出作用的是( )A .科举制B .世官制C .察举制D .九品中正制3、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的阁臣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B .阁臣位极人臣地位极高C .明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D .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弊端4、《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 .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C .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D .有利于广东成为全国贸易中心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 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6、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

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

”这侧面反映出( )A.日军战败的根源是城市中心战略的失误B.中国战场的抗战使日军陷入艰难困境C.中共的游击战术迫使日军处于防御之中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使日军顾此失彼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主要表明( )A .国务员行使行政权B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C .临时大总统统揽行政权D .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制约8、l919年梁漱溟认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是 ( )A.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D.用法律来维护北洋政府的威信9、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写了《新民主主义论》。

根据毛泽东的论述,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2014学年第一学期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C.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1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以上是一篇论文的一段,但并不严谨。

文中错误共有几处()A. 1处B. 2处C. 3处D. 4处11、最近香港部分居民和学生发起了一个“占中”的运动,对2017年后特首的产生提出了“公民提名”、“公民推荐”和“政党提名”等方案,目前均被特区政府拒绝。

这些方案被拒绝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不符合广大香港公民的利益B. 不符合“一国两制”的原则C. 违背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意愿D.不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12、“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

此话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 )A.民主城邦里应限制公民自由 B.城邦不应该实行民主制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自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13、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渐进性C.法制化 D.普选制14、我们之所以说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主要原因是()A.文中强调了建立共产党,有先进理论指导的重要性B.文中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C.文章的发表,看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哲学经历了崇拜——怀疑——批判这一不断升华的过程D.马克思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15、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一个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C.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D.巴黎公社——俄国二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16、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这里的“小农”指的是()A.农民 B.自耕农 C.贫农 D.佃农17、右图1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工具工作示意图。

其中一个转轮的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

这是()A.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水排B.春秋战国时期冶炼生铁的淬火工具C.三国的灌溉工具翻车D.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图118、《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19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

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20、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1、“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2、人口的变化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图2是1950—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

其中影响图中C点到D点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2A.建国后工业化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C.人民公社运动的深入 D.“文化大革命”大动乱的影响23、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24、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5、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图3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26、《纽约时报》曾经评论道:这是一本令人欢欣鼓舞的关于全球化的著作,非常具有可读性……这里所说的著作是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所撰写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

这本书中一句名言为:“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 B。

信息技术加快了全球化进程C.应该修筑保护墙面对世界的变平D.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27、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蒸汽巨轮与冰山相撞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

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报发出求救信号。

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它是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8、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

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A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29.1934年1月,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

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A.恢复银行信用,改善投资环境B.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机会C.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刺激出口D.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30、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31题26分,第32题14分,共40分)31、材料一“第二条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