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墨厂闻墨香精选作文1000字
走进墨厂闻墨香作文记叙文

走进墨厂闻墨香作文记叙文走进墨厂闻墨香作文记叙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墨厂闻墨香作文记叙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文房四宝分别是笔、墨、纸、砚,而我们徽州就至少占了其中两样:徽墨和歙砚。
我很荣幸在研学活动中,跟着老师到歙县徽墨厂参观。
徽墨厂是胡氏传下来研制徽墨的工厂,现由胡氏后代胡开文管理经营。
一路闻着墨香,走进墨厂,一进大门,到处弥漫着没有晾干的湿墨的味道,墨香扑面而来,初闻觉得过于浓烈,但回味却馨香宜人。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制墨车间,工人师傅将烤好的像橡皮泥一样的软墨,从灶上取下,在手里揉搓,再把经揉搓的软墨放在木桩上,这时工人师傅用一个很重的锤子捶打,将材料再次融合。
就在工人起身的一瞬间,我隐约看见有些长条棍似的东西,在工人板凳上晃动,我正感觉迷惑,讲解员介绍,这也是用来压磨的,原来当工人坐下揉搓墨时,板凳下的长棍也在身体的压力下揉压墨块,真是手脚齐用,全身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我不禁折服于他们的智慧,简单的工具里隐藏着“高科技”。
黑色墨条在工人师傅们娴熟的操作中一块块地呈现,整齐地摆放在木板上,像列队整齐的士兵一样。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油烟取墨过程。
油烟取墨是将动物油和植物油放进火里燃烧,燃烧以后掉落的烟灰黑黑的,很像煤炭,再在这种原料中加入中药和胶等物质,就成为块形墨的原材料了。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墨是可以喝的,因为它也是一味中药。
我又不禁感叹:古人真是聪明,就地取材,用生活中非常普通的原料,便可以制成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治病的“黑金子”。
现在人们用墨写字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但在古代,墨是专供皇帝和贵族子弟或大户人家使用的,所以聪明的徽州人为了提高墨的“颜值”,就在墨条上涂上各种精美的`图案,让人们在使用同时,也会有视觉的享受。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在墨上绘制图案的工作。
谈谈墨香作文

谈谈墨香作文哎呀,说到墨香,那可真是个有味道的话题。
记得小时候,家里书桌上的那瓶墨水,每次打开盖子,那股独特的香气就扑鼻而来,跟现在的香水味儿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但就是让人闻了心里头莫名地踏实。
那时候,练毛笔字是门必修课,老师说:“字如其人。
”我就寻思着,那我得把字练得多帅气,将来人也得跟着帅气才行。
于是乎,每个周末,我都老老实实地坐在书桌前,铺好宣纸,磨好墨,一板一眼地临摹着字帖。
那会儿,墨香就跟个老朋友似的,陪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下午。
记得有一次,我正练着字,不小心手一抖,墨汁滴在了宣纸上,那感觉就像是一滴黑色的眼泪,慢慢地在白纸上蔓延开来,形成一朵朵墨色的花。
我当时那个急啊,差点儿没哭出来。
但老师倒是很淡定,他说:“墨迹也是书法的一部分,它能让你的字更有故事。
”我半信半疑,但后来发现,那些不经意间的“瑕疵”,确实让我的作品多了几分生动和自然。
长大后,虽然用钢笔和电脑的时间越来越多,但偶尔拿起毛笔,那种熟悉的感觉还是会涌上心头。
尤其是当墨香再次萦绕在鼻尖时,就像是穿越回了过去,回到了那个安静的小房间,耳边还能听到窗外梧桐树上传来的蝉鸣声,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亲切。
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或者是走进一家文具店,闻到那一排排墨水瓶散发出来的味道,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或许是因为,那不仅仅是墨香,更是记忆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那些用心书写的日子的味道。
所以,墨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气味,它承载着我对过去的怀念,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即使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还是喜欢偶尔翻阅纸质书,感受那份厚重与温度,让那熟悉的墨香唤醒心底的温柔和记忆。
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能有这样一份沉淀下来的情怀,也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吧。
墨香中考满分作文(优秀3篇)

墨香中考满分作文(优秀3篇)墨香篇一一张木桌,一展宣纸,一支毛笔,注一砚浓墨,静闻墨香……“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若说一开始接触书法的那一刻是为了兴趣,而现在的提笔,则是静练身心。
品质,研墨,落笔,一横一竖,一气呵成。
惊若飞鸿,宛如蛟龙,墨汁的沉淀化成指中的光影,描绘着自己的世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为爱好书法,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篆,隶,草,楷,行,书法五体,构建着笔墨的世界,颜筋柳骨,则是这世界最初始的血液,而我,就神游其中,人历史如威风般吹拂,艺术如浓墨般浸入。
若说现在是入门,刚刚开始是则是无知,只知道乱写一气。
可当看到书法的历史,大家的运笔,我才窥见了一丝的书法奥秘,更领略到了书法的魅力。
打开字帖,里面的文字,或婆娑而似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
我细细的钻研每一笔的行笔,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对比字形的不同满分作文网。
将一个个字完完整整,一模一样地搬到我的智商,丝毫不差。
我眼中的字,好像不像是字,而是一个个部首,一笔笔笔画,一次次运笔,我也好像不是我,而是那个参会饮宴的王太守。
“心得其妙,笔已达之,方能神似。
”对,只是将文字照搬到纸上是没意义的,我还得揣摩作者但是的心境。
我看着那《兰亭集序》,想象着,太守但是是如此的怡然自乐,有似乎有些黯然伤神,只能饮酒消愁,却又不胜酒光。
是这样的心情弥漫在这字里行间,那撇才有舒展却又敛束,那横财壁纸却又落择。
月光洒在了那一张木桩山,他甩下了那洁白的双袖,滑过山川,滑过河流,晕在了我的心中。
那一只毛笔,所到之处,都牵着我的眼眸,我攥着毛笔,时而心绪低落,时而情绪高昂,仿佛随着太守一起饮酒作赋……待笔墨风干,持笔而立,墨字如跃鲤映入白纸,墨香四溢,指引着我手中的笔,谱写着大好年华更深处的意义。
墨香篇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家还住在大院里,对面住的是一位老先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据说他还精通四、五门的外语,不过时间久远,我也记不太清了。
走进墨香世界作文

走进墨香世界作文
《走进墨香世界》
哎呀呀,今天我来和你们唠唠我走进墨香世界的事儿。
你们知道不,我小时候特别调皮捣蛋,对啥都好奇。
有一次啊,我在家乱翻,居然翻到了一本旧旧的字帖。
那字帖上面的字可真好看呀,龙飞凤舞的,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我就像个小傻瓜似的,坐在那盯着字帖看了好久好久。
然后呢,我就突发奇想,我也要写出这么好看的字来。
于是我就找了支笔,开始在纸上乱画。
哎呀,那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简直没法看。
可我不气馁呀,我就一遍又一遍地写。
写着写着,我发现我好像着了魔似的,越写越觉得有意思。
从那以后呀,我就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涂涂写写。
慢慢的,我的字也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啦,嘿嘿。
有时候我还会拿着自己写的字去跟小伙伴们显摆,他们都说不错呢,把我给得意的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充满墨香的世界了。
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把一个个文字变成美妙的图案。
而且写字的时候,我的心特别特别平静,感觉所有的烦恼都离我而去了。
现在呀,我还是经常沉浸在墨香世界里,享受那份独特的快乐。
嘿嘿,这就是我走进墨香世界的故事啦,你们觉得有意思不?
咋样,我这故事还不错吧,这墨香世界真的太迷人啦!。
【记叙文】浅嗅墨香 优秀记叙文1000字

【记叙文】浅嗅墨香优秀记叙文1000字每次走在古老的书街上,都能闻到传统墨香的味道。
那淡淡的墨香,轻盈悠扬,如同回到了古代,见证了一段段历史的风云变幻。
每当我走在书街上,总能感觉到一种神秘的气息。
那些陈旧的古籍,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走近书摊,一股浓重的中药味扑鼻而来,那是古籍保护液的味道,混杂着墨香,古色古香。
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墨香。
那墨香早已不是当年的新鲜,淡淡的、沉静的,如同韵味十足的人生。
有时我喜欢拿小木架勾书,用在新纸上写字,刚刚才打开的丝绸手帕里夹着的就是赝品老颜料,一看就知道这是历经时岁,才有的那种致幻感。
老颜料味像油烟炒菜,很特别。
书街上,古老的砚台、毛笔、纸张依旧是主角,正体极简,略带破旧;草书蘸墨池中旋转,铺展在纸面上,一笔一画在那里舞蹈。
它们处处透露出一种奇妙的氛围,古色古香地诠释了这座古老的城市的历史。
没有一点点粉饰,没有一点点人造的气息,这才是书街给人的感觉。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到处张望,每一件展出的物品都可以把你带进一个个未知的世界,让你略懂一些这个古老城市的风景和背景。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制作一个古风视频,我来到书街一家著名的画店。
午后的这个时间,店里很清静。
店里的墨香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店员拿出了最好的砚台,以及最高质量的毛笔,板面也是选的滑头滑腻的上等丝绸。
我蘸了一蘸墨,渐入佳境,意外觉得真正叫做草字的才情美妙。
颔首浅笑,半闭着眼,再温馨的氛围在这里化为一份份的欣喜。
书街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它所保存的古老东西,也存放在它所传递的古老文化中。
它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厚重而文雅的气息;它让人品读到一种千百年来传承的智慧;它让人明白到,每一个新的挑战,都需要我们有一份古老的坚持。
在书街中,墨香的味道,透着一份古老的庄严和一份简单的快乐,它让我们回想起古时代的繁华和辉煌。
仿佛走在书街上,就是穿越时空的尘埃,沉淀着每一个人的故事和心声。
而那墨香的气息,更是带着强烈的历史韵味,让人们悠然走进古老城市的往昔和现在。
墨香作文1000字

墨香作文1000字墨香作文墨香,指的是墨水所散发出的气味。
它不仅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文化。
墨香作文,是指用笔墨来表现文字的艺术,是一种通过写作来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在我看来,墨香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墨香作文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在写作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和感受。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传递给读者的深刻思考。
因此,在写作中,作者必须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以确保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
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墨香作文面临着一些问题。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文字来进行交流。
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传统的书法和文学艺术。
这使得墨香作文正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危机。
在传承和推广墨香作文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将墨香作文纳入高中的课程中,将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其次,需要开设相关的书法和写作培训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同时,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推广墨香作文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另外,墨香作文需要探索新的表现方式。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墨香作文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因此,需要用新的方式来传达墨香的魅力。
比如,结合现代技术来创作电子书法和墨香作品,将其发布到各大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总之,墨香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广墨香作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同时,创新表现方式,让墨香作文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
墨香中考满分作文

墨香中考满分作文墨香中考满分作文1小时候,看到别人练毛笔字,闻到那淡淡的墨香,就犹如闻到了怡人的茉莉花香,犹如置身于茉莉花海中,流连其间,心旷神怡,不忍离去。
从此,我喜欢上了那好闻的淡淡墨香。
四年级时,我参观了一次书法展览。
刚迈进大厅,一股浓郁却又不失淡雅的墨香扑面而来,冲进我的鼻子,涌进我的心头。
我一幅幅地参观着,看着雄健的字体,闻着淡雅的墨香,真是舒服。
看着看着,我也想变成一缕淡淡的墨香,加入那些墨香之中,为那些书法作品再添一点香。
如今,我虽没变成那一缕墨香,却让那墨香渐渐融入了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变了,变得丰富多彩,渐渐充实起来。
我一年级开始练毛笔字。
刚开始练,总觉得很好玩,双休日每天练一两张毛边纸,寒暑假更是天天如此。
每当练毛笔字的时候,家里总有淡淡的墨香,还夹杂着一丝欢乐。
我很喜欢写宣纸的时候:每当笔尖轻轻触到纸的时候,墨水会立刻散开,犹如一朵花绽开了花瓣,那感觉真美妙!但是,人总会厌倦什么东西。
我也一样,开始讨厌起书法来了。
那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有点偷懒,不想写毛笔字,父亲却坚持让我写。
他语重心长地说:“做事贵在坚持。
”我极不情愿地写了一张毛边纸。
父亲看了,摇着头,说:“以后你会明白写毛笔字的乐趣的。
”但我并没有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在一次寒假里,寒假作业都做完了。
无聊至极,便又一次拿起了毛笔,开始写起字来,仿佛又回到了一年级的时候。
淡淡的香味,给这个平常的日子增添了一丝乐趣。
这时,我记起了父亲的话,那意味深长的话!啊,我找到了写毛笔字的乐趣!这股墨香,给我带来了乐趣;这股墨香,在那淡淡的日子里也飘香。
墨香中考满分作文2浮月当空,星蒙如尘,孤灯残照。
像是蓦然从繁华街市开出一片天地,来往行人皆为背景,悄然无声,唯有桌案上几幅宣纸,墨香犹存……时光如这般静静地流淌,我细细品味着淡淡墨香,想到了与爷爷生活的那些时光。
爷爷曾是一位中学老师,退休后就归居于田园。
他有一间整洁的书房,书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法大作,书桌上摆放着几支毛笔与一个青色的墨砚,抽屉里则是他亲手写下的书法大字。
关于制墨的匠心作文

关于制墨的匠心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去了一家古香古色的店铺,里面全是墨,各种颜色、形状的墨。
我被那深邃的墨香吸引住了,竟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盒。
爸爸告诉我,墨不是随便就能加工成的,它需要匠人的用心。
那位制作墨的老师傅,头发都白了,但手艺依旧已臻化境,竟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默默传承着古老的手艺。
我很想了解墨的制作过程,于是爸爸带我去参观了制墨作坊。
老师傅把松烟、油烟、动物胶等原料调和在一起,就像调色盘一样,调出数千种深浅不同的色彩。
然后,他用木模把墨汁压成一个个墨块,再用刻刀在墨块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就像在墨块上画画一样。
每一块墨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件艺术品。
我喜欢那缕檀香,更喜欢看墨块上精致的图案,更想深入体会那些匠人们对墨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真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制作出动人的墨,就像老师傅一样,把我的心意融入到墨里,让墨香飘满整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墨厂闻墨香精选作文1000字
中国的文房四宝分别是笔、墨、纸、砚,而我们徽州就至少占了其中两样:徽墨和歙砚。
我很荣幸在研学活动中,跟着教师到歙县徽墨厂参观。
徽墨厂是胡氏传下来研制徽墨的工厂,现由胡氏后代胡开文管理经营。
一路闻着墨香,走进墨厂,一进大门,到处弥漫着没有晾干的湿墨的味道,墨香扑面而来,初闻觉得过于浓烈,但回味却馨香宜人。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制墨车间,工人师傅将烤好的像橡皮泥一样的软墨,从灶上取下,在手里揉搓,再把经揉搓的软墨放在木桩上,这时工人师傅用一个很重的锤子捶打,将材料再次交融。
就在工人起身的一霎时,我隐约看见有些长条棍似的东西,在工人板凳上晃动,我正感觉迷惑,讲解员介绍,这也是用来压磨的,原来当工人坐下揉搓墨时,板凳下的长棍也在身体的压力下揉压墨块,真是手脚齐用,全身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我不禁折服于他们的智慧,简单的工具里隐藏着“高科技”。
黑色墨条在工人师傅们娴熟的操作中一块块地呈现,整齐地摆放在木板上,像列队整齐的士兵一样。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油烟取墨过程。
油烟取墨是将动物油和植物油放进火里燃烧,燃烧以后掉落的烟灰黑黑的,很像煤炭,再在这种原料中加入中药和胶等物质,就成为块形墨的原材料了。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墨是可以喝的,因为它也是一味中药。
我又不禁感慨:
古人真是聪明,因地制宜,用生活中非常普通的原料,即可以制成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治病的“黑金子”。
现在人们用墨写字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但在古代,墨是专供皇帝和贵族子弟或大户人家使用的,所以聪明的徽州人为了提高墨的“颜值”,就在墨条上涂上各种精巧的图案,让人们在使用同时,也会有视觉的享受。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在墨上绘制图案的工作。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工序,到了我的手中却变得如此的困难。
一方小墨上面要绘制栩栩如生的动物或颜色鲜艳的花草图案,谈何容易啊,画笔在我的手中总是不听使唤。
我知道需要成年累月成千上万遍的练习,才能够画出看似简单却非常繁琐的图案,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吧!
今天的参观让我明白:为什么徽墨可以作为徽州文化代表之一代代流传?为什么徽墨可以让徽州人如此骄傲,让外地人如此痴迷?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书写文明,记录历史,而且一方墨的自己就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闪烁着我们徽州人的智慧,承载着徽州的文化,率领一代代的徽州人走向更加值得书写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