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解析版)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一、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3.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三个特征:(1)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
(2)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
(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四种性质:(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
小试牛刀:例: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独立存在【答案】A【解析】【解答】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A符合题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的效果不可能相互抵消,不是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C不符合题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时出现,同时消失,不可以独立存在,D不符合题意。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
2.重点解读:(1)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种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其中一个力是作用力,另一个力就是反作用力。
(3)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即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或称为行动--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一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以及力的作用。
1.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正式表述是:“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简而言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
2. 力的作用对称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具有对称性。
例如,我们站在地面上,我们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同样也会对我们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行动--反作用的力。
这种力的对称性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许多物理现象中。
3. 实际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用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同样也会对我们的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同样地,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燃料向后喷射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使火箭能够向上升空。
4. 借助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的现象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看似矛盾或奇特的现象。
例如,当一个船只在水中划桨时,划桨的力会推动船向前移动,而水向后反作用的力则会推动船的划手向后倒退。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合理的解释。
5.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碰撞中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于物体之间的碰撞。
当两个物体碰撞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例如,当一个排球打到墙上时,排球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而墙则对排球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使得排球反弹回来。
6. 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尽管牛顿第三定律在简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易于理解,但在复杂的系统中,其应用可能会更为复杂。
比如,当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每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需要考虑进去,才能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运动。
7. 结论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以及力的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公式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公式是什么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表达式为:F=-F'。
牛顿第三定律特点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研究的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制约联系的机制,研究的对象至少是两个物体,多于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可以区分成若干两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互相依赖相为依存,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已存在的前提,没有反作用力的作用力是不存在的;力具有物质性,不能脱离开物体(物质)而存在;力总是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牛顿第三定律也具有瞬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地位是对等的,称谁为作用力谁为反作用力是无关紧要的。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即作用力为弹力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反之亦然。
而自然界仅有四类基本的相互作用,即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所以从本质上区分力的性质也仅存在这四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确实必须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能求和,即不能将第三定律写成F+F'=0,原因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牛顿第三定律适用范围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实物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电子,将受到电磁场力作用,但无从谈论电子对电磁场的反作用力;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无反作用力;由场参与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传递是需要时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同时性不成立。
第三定律是独立的,但也存在适用范围。
在经典力学中,第三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宏观物体作低速运动。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大小一般不再相等。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表明: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都会以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施力物体上。
本文将从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背后的物理原理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牛顿第三定律是在牛顿力学中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它简洁地表达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作用力,那么另一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也会施加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2. 牛顿第三定律的物理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的物理原理可以从运动的守恒角度进行解释。
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力的引入是为了维持动量守恒。
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分别理解为两个物体交换动量的手段。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物体的总动量在相互作用前后应该保持不变,所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必须一致且相反。
3. 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行人行走:当人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他们的脚施加向后的力推动地面,而地面则以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推动他们向前移动。
(2)汽车行驶:汽车的轮胎对道路施加一定的力,反之,道路也对轮胎施加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推动汽车前进。
(3)火箭升空:火箭通过向后排放高速喷气来产生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气向后推动,火箭则以相同的力向前移动。
(4)子弹射击:当枪支发射子弹时,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施加向后的力,同时子弹向前获得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推力。
4. 总结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原理,它描述了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根据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一定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界的规律,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做出贡献。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行动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阐述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正式表述如下: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一对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这些力可以是物体之间的接触力,也可以是物体之间的引力或斥力。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并不复杂,但它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需要一定的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一个物体时,我们对物体施加了一个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会对我们的手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其次,牛顿第三定律并不要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时间上同时发生。
一种力可能比另一种力早发生,但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仍然是相等且相反的。
最后,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我们需要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因此整个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示例:弹簧的伸缩让我们以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考虑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着一个物体。
当我们用手拉伸弹簧时,我们对弹簧施加了一个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弹簧对我们的手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此外,弹簧还会对连接的物体施加一个向内的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反过来会对弹簧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一对力使得弹簧产生弹性变形,同时保持系统的动量守恒。
牛顿第三定律的重要性牛顿第三定律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影响了众多领域,包括力学、动力学、静力学等。
第三定律提供了很多物质力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在分析复杂的多体系统时,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简化问题并得到更加清晰的结论。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知识点有哪些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知识点有哪些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牛顿三大定律是什幺,知识点有哪些,小
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牛顿第三定律有哪些1,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再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加速度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所有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是由牛顿(Sir Isaac Newton)总结于17 世纪并发表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即惯性定律(law of inertia)、牛顿第二运动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Newton’s third law of motion)三大经典力学基本定律的总称。
1 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点是什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
有关
(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
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牛顿第三定律

F课本对手
三、牛顿第三定律
归纳:一对相互作用力一 对平衡力的异同.
共同点
作用对象
不 作用时间 同 点 作用类型
作用效果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物体
同一物体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消失
一定相同 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不一定相同 效果相互抵消
四、真的还是假的?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思考:为什么“奋力向后划桨,龙舟却 会向前运动呢”?
F桨对水
桨
力 水
力
F水对桨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思考:为什么鼓掌时两手都会疼?
F右对左
左手
F左对右
力 右手
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体验:请同学们双脚离地推桌子
F桌子对手
F手对桌子
力
手
桌子
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
桨
水
力
力
力
左手
绳 对 灯 的 拉 力
平衡力
灯 的 重 力
练习2. 马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马的作用力吗?
F F Ff
分析:因为F与F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车能加速跑是因为F大于车 受到摩擦力Ff。
课堂小结:
1、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这一对 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
牛顿第三定律
目标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义及理解。 2: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3: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能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自主学习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之间_____________的这一对力
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它们总是同时_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的力。
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绳悬挂重物,绳对重物拉力的反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射火箭时,气体对火箭向前推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拉车向前运动时,马对车向前拉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
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上,不能求合力,而平衡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物体上,合力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1.规律发现
(1)探究活动
①列举身边的推拉等实例,感受一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归纳总结
大量的实例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规律理解
(1)牛顿第三定律
①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并且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且物体的大小、形态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性质的力;具有同时性,无先后之分,同“生”同“消”同“变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③它们的方向总是共线,它们的不同点是:方向不同,总是相反;受力物体不同,总是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
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两物体直接接触发生作用,也可通过“场”相互作用,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等。
(2)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精析
题型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1. 关于马拉车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 只有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才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C. 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 马拉车不论是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训练1.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题型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例2.物体静止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训练2.如图4-5-1所示,两个小球A 和B ,中间用弹簧连接,
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绳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A 的拉力
B. 弹簧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
C. 弹簧对B 的拉力和B 对弹簧的拉力
D. B 的重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
图4-5-1
题型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例3.如图4-5-2所示,甲船及人的总质量为m 1,乙船及其人的总质量为m 2,已知m 1=2 m 2,甲、乙两船上的人各拉着水平轻绳的一端对绳施力,设甲船上的人施力为F 1,乙船上的人施力为F 2。
甲、乙两船原来都静止在水面上,不考虑水对船的阻力,甲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乙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F 1:F 2=______,a 1:a 2=________。
训练3. 如图4-5-3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竖直悬挂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多大?
【自我测评】
1.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 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2. 两人分别用10N 的力拉弹簧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是 ( ) A. 0 B. 10N C. 20N D.5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
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
C.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
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
图
4-5-3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台电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当枪发射子弹时,枪托也会向后运动,子弹和枪加速度大小相同
C. 物体A 静止在物体B 上,A 的质量是B 质量的100倍,所以A 作用于B 的力大于B 作用于A 的力
D. 汽车发动机驱动车轮的运动,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
5.如图4-5-4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车厢,其中一个车厢内藏有一质量为m 的人,并拉住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绳子质量不计,车厢与轨道间摩擦不计,则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绳端的拉力大小可以判断:力大的一端车厢内有人
B. 根据车厢运动先后可以判断:先运动的车厢内有人
C.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可以判断:运动慢的车厢内有人
D.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可以判断:运动快的车厢内有人
6. 如图4-5-5所示,质量M =60kg 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 =20kg 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 =52
/s m 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g 取102
/s m )
课后习题:课本84页 问题与练习 4、6、7题
图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