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 牛顿第三定律(原卷版) 精讲精练

3.4 牛顿第三定律考点精讲考点1: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三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四同等大大小总是相等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性质同一性质的力三异异向方向相反异体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异效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不能认为合力为零【点拨】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2)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与物体受不受其他力无关。
【例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力传感器的挂钩钩在一起,让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向相反方向拉,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
如果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能很容易地显示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甲乙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针对训练】1.(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关于马拉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不论车如何运动,马拉车的力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D.只有当马拉车不动或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小才等于车拉马的力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考点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例2】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面。
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健身的目的。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一【课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答物理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使牛顿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本节课的难点: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
)【学情分析】2008年11月我用该教学设计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该教学设计最后面对的是一个重点学校普通班的学生,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详尽了解了所用班级的学情状况,他们思维敏捷,基础不错,由于平时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他们在课堂上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善于合作,不善于表现。
但是他们一旦遇到挑战性的问题,便能迅速进入一种思维亢奋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求胜欲望,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间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交流也能顺利进行。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在初中就有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对这些相关知识只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
正是由于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片面,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学习不深入,致使原有的知识缺陷得不到弥补,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抵消吗?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以卵击石,蛋破石无恙,是不是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设计思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我进行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为突出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规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规律;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整合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025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 3.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牛顿第三定律【课程标准】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2.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导图】情境引入如图1所示,某人用力去推墙壁;如图2所示,某次校运动会上,A、B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如图3所示,手拿一磁铁靠近水平桌面上一安装有磁铁的小车,小车在磁铁的作用下发生运动。
三种情况下无论物体是否接触、运动,当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时,另外一个物体是否给这个物体施加作用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怎样的关系?必备知识·认知导学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任何力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一定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称为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3.应用举例(1)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给桨一个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船前进。
(2)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
三、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内容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受到的所有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思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探索求真找到两个小磁针,其中一个小磁针绕着另外一个小磁针旋转,另外一个小磁针将会跟着旋转,请你动手做一下,这是真的吗?提示:这是真的,小磁针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如果同名磁极相对来做这个实验将会排斥转动,如果是异名磁极,会出现吸引转动。
明辨是非1.由于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人的质量,因此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比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得多。
(×)提示:二者大小相等,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019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 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3牛顿第三定律问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有什么关系?例如,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
那么,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 ,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F ′(图3.3-1)。
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体要向后仰。
我们常说,地面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
其实,地球也受到它们的吸引,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图3.3-2)。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acting force )和反作用力(reacting force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 ,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图3.3-1 弹簧和手受力示意图G F图3.3-2 地球和人造卫星受力示意图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又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定量的问题通常只靠观察和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它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来回答。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如图3.3-3,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
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
这时,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测力计A则受到B 的拉力F′。
F与F′有什么关系呢?图3.3-3 实验装置示意图从实验中可以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大量事实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
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是很多的。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解析版)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高中】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
2.重点解读:(1)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种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其中一个力是作用力,另一个力就是反作用力。
(3)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即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小试牛刀:例: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3.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三个特征:(1)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
(2)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
(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四种性质:(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
小试牛刀:例: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独立存在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性质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试牛刀:例:物体静止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四、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一般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弹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弹力作用;然后分析摩擦力,对凡有弹力作用处逐一进行分析;最后是其他力。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件: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毽子对脚的作用力与脚对毽子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错误;由弹力的产生可知,脚对 毽子的作用力是由于脚发生形变产生的,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杆弯曲是由于杆对小明施加了力 C.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故选项A错误;猴子受的重力施力物体 是地球,故选项B错误;猴子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和树枝的拉力两个力,故选项 C正确;树枝对猴子的拉力与猴子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 项D错误.
例 4 [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上期中]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单手撑在凳子上,前 臂保持竖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技演员对凳子的压力就是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 B.杂技演员的重心一定在前臂所在直线方向上 C.杂技演员受到凳子的支持力是手掌形变产生的 D.杂技演员对凳子的压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依赖 关系
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不可能单独存 在
不存在依赖关系,撤除一个 力时,另一个力可依然存在, 只是受力不再平衡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典例】 例 3 [教材P67图3.3-8改编] 猴子吊在空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受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猴子 B. 猴子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树枝 C. 猴子处于静止状态受两个力 D.树枝对猴子的拉力与猴子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 责任
能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三定律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原理。
这个定律表明了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第二个物体将以相等大小的反向力作用于第一个物体。
这个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即F12=−F21。
其中,F12表示物体1对物体2施加的力,F21表示物体2对物体1施加的力。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力都是相互的,即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不到第二个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即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互的,每一种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例如,当一个人在地面上行走时,人的身体对地面施加力,地面同样也对人的身体施加相等反向的力,这使得人可以行走。
在探空火箭发射时,火箭喷出高速燃气与外部释放的气体相互作用,产生向上的推力。
同样地,火箭也受到与推力相等反向的重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平衡的。
无论一个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会感受到地面对身体施加的支持力。
这是因为人的身体对地面施加重力,地面也对身体施加相等反向的支持力,使得人能够保持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许多看似复杂的相互作用现象。
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虽然简单,但是它揭示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却是非常深刻的。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间力的平衡和相互作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牛顿第三定律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它帮助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明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和平衡的重要性。
这个简单的公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中各种力的作用和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是物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两人之间力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说明 (相互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向性)
当甲推乙时,为什么 甲对乙施加推力时,乙 两个人都会运动? 对甲也有推力 两个同学运动的方向 有什么关系? 两人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探究一
问题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观察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说明两人之间力的关系
1、甲弹簧不动,用乙弹簧拉甲 2、乙弹簧不动,用甲弹簧拉乙
甲、乙读数是否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3、甲、乙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4、甲、乙对拉,同时两弹簧加速运动
实验二结论: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二、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
六、深化巩固:
1.通过细绳拉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物体加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B、物体减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C、只有物体匀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才等于物体拉绳子的 力 D、无论物体如何运动,绳子拉物体的力一定等于物体拉绳子的 力
一、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 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 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称做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 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则叫做反作 用力。
实验探究一
问题
当甲推乙时,为什么 两个人都会运动? 两个同学运动的方向 有什么关系?
观察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结果
说明两人之间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一
问题 结果
观察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说明两人之间力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说明 (相互性)
当甲推乙时,为什么 甲对乙施加推力时,乙 两个人都会运动? 对甲也有推力 两个同学运动的方向 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一
问题 结果
观察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N
G f’
N’
f
G’
六、深化巩固
2、张明和李红因发生矛盾冲突,张明一拳打在李红的 脸上,老师找张明谈话, 张明竟说:我打他的力和他给我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双方扯平。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七、课后探索:
分析人在走路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人对地的压力N’与地对人的支持力N 2、地球对人的引力G与人对地球的引力G’ 3、地面对人的摩擦力f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f ’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性质不一定相同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性质一定相同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还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可能存在 不同点 合力为零,运动效果相互 不能求合力,作用效果不 抵消 能抵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的概念。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解决生
六、深化巩固:
1.通过细绳拉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D)
A、物体加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B、物体减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C、只有物体匀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才等于物体拉绳子的 力 D、无论物体如何运动,绳子拉物体的力一定等于物体拉绳子的 力
FN
FN’
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想一想: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比较,有什
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FN FN
FN’
海豹对球的支持力与球 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海豹对球的支持力与球对海 豹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
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条 件
1、甲弹簧不动,用乙弹簧拉甲 2、乙弹簧不动,用甲弹簧拉乙 3、甲、乙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4、甲、乙对拉,同时两弹簧加速运动
实验注意事项:
甲、乙读数是否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3、将弹簧秤 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
实验探究二
条 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说明 (相互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向性)
当甲推乙时,为什么 甲对乙施加推力时,乙 两个人都会运动? 对甲也有推力 两个同学运动的方向 有什么关系? 两人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一结论: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探究二
同学们将桌上的两根弹簧互拉,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 簧的读数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