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STIM技术在吞咽康复中的使用

合集下载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固体食物 , 进食 时一般 以一 口量为原则 。 基础训 练主 要采取 口腔器 官运 动训 练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 咽训
练 、屏气 . 发 声 运动 及 喉 抬 高训 练 。 2 0 mi n / 次,
2次 / d , 3 周为一疗程[ 2 1 。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择 2 0 1 3年 1月 至 2 0 1 4年 1 0月 于 我 科 住 院
洲 E廊坊 0 6 5 7 0 0
收 稿 日期
201 5. 01 — 1 2
P <0 . 0 5 ) 。电刺激组治疗后在吞咽障碍改善 、 吞 咽功能及 生存 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 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 , 提高其生存质量。
1 0 . 0 3 ) 岁; 病程 ( 2 6 . 9 6 + 8 . 0 4 ) d ; 单 发病灶 3 3例 , 多发 病灶 2 1例 ; 伴原发性 高血压 4 1 例, 糖尿 病 7例 , 高 脂血症 2 7例 ; 2组患者一般 资料 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
意义 ( P >O . 0 5 ) 。
1 . 2 方 法
刺激技术通过 电流输 出对 喉返神经 、 舌下神经 、 舌咽 1 . 2 . 1 一般治疗 2组 均给予常规脑血 管病治疗 , 包
神经等与吞 咽功能相 关的神经进行 刺激 ,可促进麻 括抗 血小板 聚集 、 控制血压 、 控制血糖 、 控制 血脂 等 。 痹 神 经功 能 恢 复 ,提 高 咽 部 肌 肉的 灵 活性 和 协 并进行常规吞 咽功 f  ̄J I I 练 ,包括摄食 训练和基础训 摄食训练 : 患者取仰卧位 , 头部前屈 , 首先采用最 调性 , 明显改善和恢 复吞 咽功能[ 3 ] 。本科采用 Vo c a s — 练。 t i m. Ma s t e r 吞 咽言语诊 治仪结合吞 咽训练对脑梗 死 后吞咽障碍进行治疗 , 效果满意 , 报告如下 。 易吞 咽的糊状食 物 , 再逐渐过渡 到稀 流质 、 半 固体 和

Vitalstim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中期报告

Vitalstim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中期报告

Vitalstim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
碍的研究中期报告
研究背景:
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健康状况。

目前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机械辅助、
手术等多种方法,但是效果不一。

近年来,Vitalstim电刺激技术在治疗
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
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在常规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技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周
期为3个月,每周3次,每次20分钟。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

研究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但
是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
者的吞咽反射时间明显缩短,吞咽反射强度明显增强,同时也出现了一
定的副作用,如喉部不适感,咳嗽等,但是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对照
组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
Vitalstim电刺激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对患者的适应证
和安全性评估,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吞咽言语诊疗仪在鼻饲术中应用

吞咽言语诊疗仪在鼻饲术中应用

吞咽言语诊疗仪在鼻饲术中应用摘要:在临床实践中,为清醒合作的患者下导管,瞩患者做吞咽动作可配合完成,对昏迷患者可用托起头部的方法来协助完成,但是,仍有一些患者下导管困难,导管容易进入气道;由于胃管对于咽喉的刺激和压迫而导致病人的不适,特别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

关键词:吞咽言语诊疗仪;鼻饲术;应用急性脑卒中患者约有30﹪~50﹪出现吞咽困难,当患者存在营养障碍时,须给予鼻饲。

由于患者病情重,意识不清,吞咽障碍,难以配合护士在插胃管时做吞咽动作,导致插胃管的难度增加,一次性插入成功率降低,并且有返流或误吸的危险发生。

应用吞咽言语诊疗仪辅助患者做被动的吞咽动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吞咽言语诊疗仪协助鼻饲术的应用方法及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吞咽言语诊疗仪采用德国Vocastim-Master 吞咽言语诊疗仪。

该吞咽言语诊疗仪是把电极放置于患者的颈部,通过输出电流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吞咽神经等与吞咽言语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刺激,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复苏,从而加强吞咽肌群、构音肌群的运动,缓解肌废用性萎缩,加强其功能,改善咽部血流,实现言语功能和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

1方法将吞咽言语诊疗仪电极置于患者颈部,妥善固定,调节参数至患者可耐受之最高安全阈值。

同时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鼻腔通畅情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选用复尔凯鼻胃管,准备所需用物,如固定胶带、听诊器、20ml注射器、无菌手套。

测量患者需要插入胃管的深度,因鼻胃管表面极光滑,无需液体石蜡润滑,润滑后反而增加固定鼻胃管的难度。

将胃管插入鼻腔至15cm暂停插入,待患者咽部配合吞咽言语诊疗仪做吞咽动作时快速顺势插入食道至胃内,证实确在胃内,将胃管分别牢固固定于鼻翼及耳廓外侧。

运用此方法为46例吞咽障碍患者行鼻饲管置管,效果显著。

2结果应用吞咽言语诊疗仪的作用,协助患者配合护士行鼻饲管置管术,增加一次性插入胃管的成功率,避免反复插入胃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与痛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康复训练和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和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和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的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及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三种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9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组、针刺组。

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康复组仅给予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康复组总有效率60.00%,针刺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组与针刺组(P5 s,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多次以上饮尽无呛咳为Ⅱ级(可疑),评分为2分;能1次饮尽,但有呛咳为Ⅲ级(轻度异常),评分为3分;分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为Ⅳ级(中度异常),评分为4分;常呛咳、难以饮尽为Ⅴ级(重度异常),评分为5分。

1.6临床疗效评定痊愈:吞咽障碍消失,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Ⅰ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Ⅱ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Ⅲ级及以上[7]。

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

各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3组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q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χ2检验。

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具 有 可 比性 。
12 治 疗 方 法 .
对 照组 采 取 一般 吞 咽 功 能 训 练 , 括 口 包
唇部运动训练 ; 、 舌 软腭 的 力量 及 运 动 训 练 ; 带 闭合 训 声 练 ; 上 抬 训 练 ; 吸及 咳 嗽 训 练 ; 觉 刺 激 综 合 训 练 和 喉 呼 感 冷 刺 激 训 练 ; 嚼 训练 及 进 食 训 练 。训 练 时 间 3 i/ , 咀 0 rn次 a 1 /, 5 d 1 疗 程 , 治 疗 2 疗 程 。观察 组 在 对 照组 次 d 1 为 个 共 个
1 对 象 和 方 法 11 研 究对 象 选 取 2 0 — 2 2 1— 2 济 南 军 青 岛第 . 0 9 1— 0 1 1 在 二 疗 养 院康 复 中心 就诊 的 5 例 病人 。入选 标 准 : 符 合第 0 ①
Mat 治 疗 仪 治疗 时 间 2 n 次 , 次 /, 5d 1 sr e 7mi / 1 d 1 为 个疗 程 。 刺 激 时嘱 咐患 者 做吞 咽 动作 把刺 激 产生 的 口水 吞 下 , 治 共
国疗 养 医学 2 1年第 2 卷笙 7 C i JCna set e ,u 02 1 期 h— ovlcn M d Jl n e— =
! . 一 【7 J _

631 ・
家 属 加 强 与 患 者 的 交 流 , 给 予 家 庭 的 温 暖 。 开 展 病 友 交 流 , 成功 案 例 来 争取 患 者 主 观 上 的康 复 意 愿 , 强 患 者 以 增
疗2 疗程。 个 13 评 定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均 进 行 评 定 ,根 据 德 . 国 P SO E lk o d i A 软 件 评 定 标 准 来 评 定 患 HY I M D Eet mein G r z 者 治疗 前后 吞 咽 障碍 等级 。重 度 : 级 , 咽 困难 或 不能 吞 1 吞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作者:李晓纯周尤成张明霞李广兴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觀察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脑梗死伴吞咽困难的中老年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观察组,每组4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VitalStim电刺激治疗。

治疗4周后两组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两组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刺激疗法可提高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电刺激脑梗死吞咽障碍康复训练[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VitalStim electric stimulation 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wallowing disorder. Method: A total of 84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dysphagia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rawn, the odd number w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ven sign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wallowing fun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talSti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SWAL-Q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SWAL-Q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by drinking water test and 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SSA). Result: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comparison of swallowing function gra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lower SSA scores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higher SWAL-QOL scores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dysphagi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Swallowing disord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First-author’s address: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shan 528000, China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吞咽障碍,有研究表明,30%~65%脑梗死患者可并发吞咽障碍,43%~54%有吞咽障碍患者会出现误吸[1]。

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目的:通过研究分析V 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V oca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5、7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引水测试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观察组患者的引水测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V 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标签:V ocastim吞咽治疗仪;脑血管病;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评价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有31%~58%的患者合并患有吞咽功能障碍[1]。

临床治疗发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甚至会因误吸导致窒息,危及生命[2]。

我院对V 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吞咽功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

120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为脑梗死,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无合并患有恶性肿瘤患者,不存在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对治疗指令能够做出正确反应。

将120例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4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1.9)岁。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统计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2例,发病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情况,将其按吞咽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组:出现流涎、食物在患侧面价堆积,咽启动能力延迟为口腔期作为Ⅰ组;饮水呛咳、呕吐反射减退或消失,吞食物时堵塞在咽部为咽期作为Ⅱ组;上述两组的症状均存在为混合期作为Ⅲ组。

所选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后常规康复治疗,并通过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Ⅱ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Ⅰ、Ⅲ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后出现不同阶段的吞咽障碍均有显著疗效,其中针对咽期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略优,值得临床借鉴采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VitalStim吞咽治疗仪;不同阶段;疗效急性脑梗死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尤其是脑干梗死伴有球麻痹,而球麻痹正是导致吞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吞咽障碍也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恢复的主要后遗症,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脱水、甚至死亡等多种并发症[1]。

目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以康复锻炼为主,但治疗过程漫长,疗效欠佳。

本文通过对脑梗死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采取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以判断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重要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中我院共接收72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且为初次发病;排除严重意识障碍、脑出血、其他原因所致吞咽障碍患者[2]。

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对所选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将其按吞咽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Ⅰ、Ⅱ、Ⅲ组各24例,Ⅰ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6:8,年龄48~75岁,中位年龄61.5岁;Ⅱ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5:9,年龄46~73岁,中位年龄60.5岁;Ⅲ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7:7,年龄47~76岁,中位年龄61.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缩时拉下颌关节盘,作张口运动。一侧
作用时,使下颌移向对侧。
咬肌 颞肌
翼外 肌 翼内 肌

二腹肌( digastric,前腹:三叉神经, 后腹:面神经)有前后二腹。作用降下颌 骨,上提舌骨。 下颌舌骨肌( mylohyoid,三叉神经)作 用上提舌骨。 茎突舌骨肌(stylohyoid,面神经)作用
咽期 吞咽 障碍



咽期 吞咽 障碍
一旦食团到达舌基部的水平,舌基部就会向 后运动,而咽壁会向前运动,这就产生了一 个压力梯度,推动食团向下。如果舌后部运 动不充分,在会厌谷可留有残渣。当吞咽完 成后,会误咽残渣。
当喉抬高轻度受损,某些残渣会在吞咽后保

留在喉的上部。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有误咽 的危险。

呛咳 的 原因




脑卒中吞咽障 碍 食物和液体渗 入气道口 (penetration)

一、口腔期吞咽困难的治疗 增强唇运动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唇运动包括闭唇、噘嘴和唇角上抬 舌运动可以促进对食团的控制,加强食团 在口腔内的推进,提高舌根部的回缩力量,
吞咽 困难 的康 复治 疗

舌骨 上 肌群

上提舌骨。

颏舌骨肌( geniohyoid,第 1 颈神经前支) 作用上提舌骨。 吞咽时,下颌骨固定,舌骨上肌群收缩, 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并 关闭咽峡。




舌骨上肌群 茎突舌骨肌 颏舌骨肌 舌:起于舌周围各骨,止
是进食稀薄的流质。通过X线吞钡检查可 以测定吞咽反射延迟的时间。

一侧咽壁无力可造成患侧留有残渣, 双侧无力造成双侧残渣。这时咽缩 肌不能将食物充分挤压通过咽部, 导致咽部滞留。
咽部感觉异常,或咽肌运动紊乱和 收缩力减弱,则吞咽反射延迟或缺 乏。 正常人可以有少量残渣存留在咽壁 上。如果吞咽后留有明显的残渣, 患者有更大的误咽危险。

喉抬高中度受损,使得会厌基部和勺状软骨 (arytenoid cartiliges)之间的关系不充 分,可能造成气道开放。
环勺 侧肌
勺- 会 厌的 关系

喉闭合减退是因真声带和假声带不
能恰当内收,在吞咽时,或吞咽完 成后造成咳嗽、渗入或误咽,以及 发音困难。
咽期 吞咽 障碍

咽部遍及残渣是因咽部压力普遍存

者常常需要头后仰进食或液体

咽期:食团通过反射活动由咽部向食管移
送的阶段。

食团被舌压出咽部,软腭与咽接触上咽封 闭,舌背与硬腭紧贴,舌腭封闭。
咽期 吞咽 障碍

通过舌根的挤推,食团在中咽被舌、软腭
和咽壁包围,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喉部上
抬,喉腔封闭,会厌呈水平状。

舌骨最大限度地移至前上方,喉部也接近 舌骨,会厌下倾。咽部收缩到达中咽,软 腭下拉。

口腔期:指舌把食团送入咽部的过程
口腔期一经开始,舌尖即开始向舌上方运 动,把食团向后送。几乎同时,软腭抬高, 舌后部下降,舌根稍稍前移,食团进入咽 部。软腭随之上升,与向前方突出的咽后 壁相接,封锁上咽与中咽的间隙,形成鼻 咽腔闭锁。 该期障碍表现为不能将食物送如咽部,患
口腔 期吞 咽障 碍的 表现


温度刺激 -- 将长柄喉镜置于冰水中
10 s ( 或冻冰的棉棒 ) ,取出后,轻 轻拍打两侧咽柱前基底部。每天可 多次操作,也可在饭前操作,有助 于进食
吞咽 反射 延迟 的 训练

粘膜接触 -- 用棉花沾上柠檬酸或凉
开水,摩擦唇、牙、牙龈和舌,诱
发干吞咽

压力刺激 -- 用压舌板或勺子轻压舌 前1/3
吞咽言语治疗仪 在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康复医学科 汪洁

吞咽是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每
天平均进行吞咽2000余次。• 与吞咽有关的面部肌肉:在面颊深 部有一对颊肌( buccinator,面神 经支配)此肌紧贴口腔侧壁,可以

与吞 咽有 关的 肌肉
外拉口,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
咀 嚼 和 吸 吮 , 与 口 轮 匝 肌
吞咽 言语 治疗 仪在 环咽 肌失 迟缓 症的 应用


主要症状: 口腔期无明显困难, 但不能咽任何食 物,包括流质和半流质食物 伴有舌骨和甲状软骨上抬困难 检查: 钡餐造影:钡液不能进入食道 治疗:刺激量10-12mA(因人而易)

男, 42岁
3周前突发眩晕, 走路不稳, 吞咽不能, 喉部不适, 有 异物感, 言语清晰, 因不能吞咽唾液, 每天清理唾液 需20卷卫生纸
咀嚼肌 ) 。可伴有构音障碍,或味觉、温 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舌前2/3运动异常,可导致食物的抬
举、成形和推进困难,舌来回作无 效运动,食物滞留再口腔一侧或溢 出,而不能送到口腔后部,表现为 反复试图吞咽动作,咽启动延迟或
准 备 期 吞 咽 困 难
困难,或分次吞咽

正常时舌由前向后接触硬腭,同时 食团向后移动。舌抬高减退可造成 食团在口腔内破散或粘在硬腭上。
(orbicularis)共同作用,能作吹
口哨的动作。

咀嚼肌:
咬肌(masseter,三叉神经) 收缩时上提 下颌骨,参与咀嚼。

颞肌(temporalis,三叉神经)使下颌上提,
后部纤维使下颌骨向后。 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三叉神经) 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三叉神经)
于舌内,有舌骨舌肌、茎突舌
肌、颏舌肌,收缩时可改变舌
舌外 肌
的 位 置 。 两 侧 颏 舌 肌
( genioglossus) 同 时 收 缩 ,
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
对侧。

舌内肌:改变舌的形状.

环咽肌
气道 保护 的 三道 防线
气道 保护 的 三道 防线
梨状隐窝
梨状 隐窝
会厌 谷 梨状 隐窝


MRI: 延髓病变
脑血管造影:左椎动脉闭塞, 右椎动脉严重狭窄 耳鼻喉科初步诊断:环咽肌失迟缓症
例1

吞咽检查:不能咽唾液和水,频繁咳嗽吐出唾液,吞 咽费力, 无明显甲状软骨上抬, 舌唇软腭运动正常
治疗:吞咽治疗仪-刺激量12, 20分钟, 每天1次, 6次后,可饮水, 咽唾液,吃蛋羹, 8 次后可吃包子,喝稀饭, 拔除鼻饲管, 此时甲状软骨可上抬, 进食开始不费力 (建议:鼻饲管使用粗管,3周后换细管)

准备期 : 是指摄入食物至完成咀嚼,为吞 咽食物作准备的阶段

准备期的吞咽困难通常破坏两个基本动作
的完成,即咀嚼和食物成形 吞咽困难的特征是流涎 ( 唇闭合 , 下颌上 抬、感觉减退)、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 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退 ) 或食物

嵌塞于硬腭 ( 舌体上抬 ) ,食物咀嚼不当 (

年轻人当食团的前缘位于前咽弓时就会触
发吞咽;老年人只有当食团的前缘在下颌 下缘越过舌基部(lower edge of the
mandible crosses the tongue base)时才能
咽期 吞咽 障碍
触发吞咽。如果食团到达该点时不能触发 吞咽,称作吞咽反射延迟。吞咽反射延迟
增加了误咽的危险。这种患者的最大困难
部位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 -- 丘脑下部皮层投射 系统 丘脑下部-大脑边缘 系统-额叶
障碍
注意力低下
症状
中断
轻度意识障碍 摄食开始困难,
厌食、神经性 食欲低下 食欲不振

额叶
摄食程序异常
狼吞虎咽, 什么都吃
额叶-运动区-锥体束 观念失用症 情感失禁
餐具使用障碍 进食时强迫哭笑
准 备 期 吞 咽 困 难

言语 治疗 仪在 吞咽 反射 延迟 的 应用

主要症状: 口含食物,吞咽反射诱发困难或延迟 治疗: 电极位置:负极(兰色)-甲状软骨上,正 极(红色)-颈后 T/R T=脉冲时间:1s R=释放时间:3,5s, 手动释放键




咳嗽反射减弱:
声带内收锻炼 --反复咳嗽、清嗓子 -- 深吸一口气,憋住,然后大声用 力发“哼” 加强呼吸力量的运动,深吸一口气, 憋住,缓慢地呼出;深吸一口气,

有助于咽吞咽能力的改善。舌运动包括伸 出、侧伸、舌尖舌根抬高。

腭咽闭合的训练方法是: (1) 把吸管的一
端封住,用吸管吸吮; (2) 将吸管插入玻 璃杯中吹气;(3)反复发“k”、“a”音。

言语 治疗 仪在 面瘫( 口腔 期)的 应用

电极放置位置:大电极板放置于两侧 面颊 IG50(脉冲电疗) 脉冲形状:三角波 T=脉冲时间3ms R=释放时间20ms 刺激频率:约12Hz 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根据仪器诊断 结果



因重度脑损伤造成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对
外界刺激呈低反应状态时,为了维持吞咽 反射,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可使用吞咽治疗
意识 障碍 患者 的 吞咽 功能 的保 持
仪加强吞咽肌的肌力和吞咽功能的保留

在使用仪器治疗前, 应检查患者是否保留 吞咽反射, 对唾液是否可以咽下, 从而决定 治疗时是否进水 如果患者吞咽延迟, 吞咽始发困难, 可以辅 助刺激口轮匝肌和颊肌加强闭唇, 或辅助 下颌上抬, 诱发吞咽始发
气道 保护 障碍 的 训练


尽可能长时间地重复“ a,a,a”;吹
吸管或吹风车
吞咽 言语 治疗 仪在 气道 保护 障碍 的 应用



主要症状: 可以进固体和半流质食物, 但喝水呛 咳,音质粗糙 多见脑干单侧或双侧病变 治疗: 刺激量:5-6mA 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 治疗时可用 手释放键, 并饮水 大部分患者治疗2-3周可拔去鼻饲管 注意力集中, 低头饮水不呛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