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

合集下载

新加坡华人的风俗习惯

新加坡华人的风俗习惯

长发者不得八 内” 。新加坡 的艺术家
很 少 有 留 长 发 的 ,就 是 国外 来 的歌
星 影 星 在 这 里 也 不 大 受 欢 迎 , 只 要 这 些 人 一 上 台 ,台 上 就 鼓 倒 掌 或 吹
口哨 。
有 限公司 等。春 节也是 新加坡 华人

年 最 重 要 的节 日 , 当隆 重 ; 宵 相 元
见 时 相 互作 揖 结 婚 要 选 黄道 吉 日 , 送 红 包 : 出 殡 要 选 不 犯 凶 神 恶煞 的
薪 昀 习 超 俗 瞧


/一、
的 广 告 。女 学 生 多 为 “ 叶 “ , 荷 头 男学
生头发 不能长 到耳 朵。 在新加坡 男
子 留 长 发 是 不 受 欢 迎 的 ,也 会 受 到

、一
宁 刘 少 才
社 会 舆 论 的谴 责 ,甚 至 在 各 个 工 厂
的 大 门 口都 挂 着 牌 子 , 面 写 着 “ 上 留
时 间 为 讨 吉 利 , 品 、银 行 的 字 号 商 大 多 取 “ 发 “ 源 “ “ 昌 “ 类 鸿 、茂 、泰 之
的 招 牌 。只 是 近 年 人们 赶 时 髦 , 叫 才 起 来 “ 洋 ” “ 纪 ” ” 洲 “ 行 或 海 、世 、九 商
人 一 年 四 季 穿 裙 子 ,特 别 是 年 轻 姑 娘们 , 子的颜色特别鲜艳 , 大 多 裙 但
数 还 是 洁 白 的 上 衣 罩 在 薄 薄 的 裙 子 上 , 盈 飘 逸 , 为 大 方 。 老 年 妇 女 轻 颇
新 加坡 人的发 型 ,男女老 少有
明显 的 差 别 。 已婚 的 中 年 妇 女 多 烫 发 , 其 是 老 年 妇 女 , 轻 姑 娘 多为 尤 年 长 发 披 肩 , 飘 逸 逸 , 佛 走 在 大 街 飘 仿

新加坡九大习俗和常识

新加坡九大习俗和常识

新加坡九大习俗和常识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国家,其传统习俗和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和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新加坡的九大传统习俗和文化常识。

一、“拜祖先”习俗拜祖先是新加坡居民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每个新的旧历年或重要节日,人们在家庭祭坛上献上祭品,向已故的祖先祈求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昌盛。

这个传统也表明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维护和传承。

二、“访亲友”习俗新加坡人不仅重视家庭关系,也重视与亲友的关系。

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如过年过节和庆祝生日,人们一般会互相串门拜访,并同享美食和美酒。

这个传统也表明了新加坡人友善和乐于分享的文化氛围。

三、“红包”习俗在过年过节期间,赠送红包(红色的礼物袋里包含一定金额的钱)是一种传统的习俗,通常送给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或儿童。

这个传统代表了人们的祝福和关爱,同时也表现了新加坡人重视家庭亲情和彼此间的友谊。

四、“传统美食”文化新加坡的饮食文化多样化,各种美食从传统中餐到西方快餐林立。

其中,新加坡的传统美食包括辣椒螃蟹、炸鸡肉饼、虾面、烤羊肉串和沙爹等菜品。

新加坡人的饮食文化也表现了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尊重。

五、“法定假日”文化新加坡拥有多个法定假日,包括中国新年、圣诞节、宗教节日和国庆日等。

这些假日是重要的公共节日,人们通常会通过举行游行、庆祝活动和家庭聚会等方式庆祝,表现出新加坡人爱国热情和团结的精神。

六、“冥钱”习俗冥钱是一种祭品,新加坡人通常在一些宗教节日或特殊场合上,将“纸钞”和“金元宝”烧给已故的祖先,以表达对先祖的尊重和报答。

这个传统代表了新加坡人对祖先的纪念和尊重。

七、“宗教多元化”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这些不同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表明了新加坡人对宗教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八、“红白喜事”文化红白喜事是指结婚、生子、出国和升学等重大事件。

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五篇传统春节民风民俗调研报告篇1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

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在世界上,据统计,除了中国外还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他们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比如:新加坡:成千上万人购年糕。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在年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过去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饭等,在新加坡的华人中几乎都保留了下来。

至今,新加坡华人们还认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桔子象征“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

新加坡还从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进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应市。

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到年市选购年糕等年货。

而在春节的起源地―中国,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

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

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

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

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

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

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

新加坡的风俗习惯有什么

新加坡的风俗习惯有什么

新加坡的风俗习惯有什么新加坡的风俗习惯有什么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历法有着不同的节日与风俗。

华人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和卫塞节等。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新加坡的风俗习惯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加坡的风俗习惯解读农历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家家户户要大扫除,门上要贴春联,要倒贴“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孩子们要守岁以便延长寿命,到了午夜时分家长们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开始小辈要带着桔子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红包”----压岁钱。

过年时要穿新衣,说吉利话,吃的东西也很讲究,如鱼象征年年有余,年糕代表年年高升,发菜代表发财,桔子代表吉利等。

一般华人大年初一不扫地,否则好运气要被扫掉。

过年时,华人都喜欢去牛车水采购年货。

春节期间,也有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作出色表演。

政府也举办“春到河畔迎新年”、妆艺大游行等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清明节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日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到坟场去扫墓,祭拜祖先。

端午节原本是屈原投江纪念日,现在发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节日。

新加坡每逢端午节便会举办龙舟比赛。

中元节俗称鬼节,由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号,整整一个月时间都要设坛拜祭无主阴魂,在这期间有宴会、歌台表演、喊标福物等活动,十分热闹。

卫塞节在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涅磐纪念日。

新加坡佛教总会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开始举行一连串的庆祝会,各佛教团体及寺庙张灯结彩,大放光明,象征佛陀的光辉世世代代照耀人间。

国庆日(NATIONAL DAY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National Day),这是纪念 1965年新加坡独立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人民会聚在一起,用声势浩大壮观的游行、集体舞蹈和大型烟花表演来庆祝这一日子开斋节马来人最重要的节日当属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回教徒从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个月后见到新月才可开斋,回教徒会把家里打扫干净,装饰一番,穿上新缝的传统服装,备好各式美食糕点来庆祝开斋节,其热闹气氛与华人的春节不相上下。

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共和国

主要的游览胜地
新加坡市:首都,花园城市
狮头鱼尾公园:建于1972年,海港城市的象征
裕廊鸟类公园:建于1971年,花木四时茂,人来鸟不惊
圣淘沙岛:是新加坡目前最大的旅游胜地
范克里夫水族馆:世界闻名
• “东南亚珍禽屋”,模仿热带雨林生态环境, 每天中午都会下一场雷阵雨。所展示的是东 南亚地区几乎所有的珍禽和濒临绝种的鸟类。 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步行鸟舍内,有自由飞 翔的各种鸟1200多只。 • “企鹅宫”是全世界第二大企鹅展示区,人 们可在观赏台欣赏笨拙可爱的企鹅在水中畅 游和进食的神态。 • 飞禽表演也是很吸引人的节目,驯鸟者一声 呼唤,巨大的雄鹰、猫头鹰好似“飞将军从 天而降”,由几百米处的山林飞到露天表演 场的表演者手上。各种鹦鹉在表演者的指挥 下不仅会讲“Goodbye(再见)”、“Hello (你好)”等英语单词,还会模仿狗叫、猫 叫、鸡啼,充分显示了高超的模仿能力。 • 人工大瀑布是飞禽公园的另一景色,水流自 30.4米的高处飞流而下,形成了美丽壮观的 大瀑布,同时发出轰
物产:木材、橡胶、椰子、
稻米等矿产资源贫乏,
但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新 加 坡 共 和 国
民俗风情:
(1)节日
食品节:是新加坡的传统节日时 间是4月17日举行。 春节:新加坡华人的春节以交换 “红包” 吃橘子、送贺卡(苹果,荷花的 图案)贴“福字”
新 加 坡 共 和 国
(2)习俗
1、华人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的传统习 俗,如两人相见时相互作揖 2、结婚要选黄道吉日,送红包;出 殡时要选不犯凶神恶煞的时间。
新加坡共和国
新 加 坡 共 和 国
概况:
全称:新加坡共和国
简介:新加坡在古代梵文中作
“僧伽补罗”或“新加坡拉”。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
• 新年是1月1日, • 人权日3月21日, • 耶稣受难日为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家庭节 为复活节后的第二天。 • 自由日4月27日,全国进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各种族人民都有不同活动。
• 劳动节5月1日,举行传统仪式及活动, 是典型的宗教节日,有宗教活动,和 西方相似。 • 青年节6月16日,全国适龄青年欢庆活 动,是青年迈向成年的仪式。 • 南非的妇女节是8月9日。
欧洲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
之 英国
一、英国
(一)、礼节礼貌
• 极其强调所谓的“绅士风度”。主要 表现在对妇女的尊重与照顾、仪表整 洁、服饰得体和举止有方。 • 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 • “请”、“谢谢”、“对不起”、 “你好”、“再见”一类的礼貌用语, 他们是天天不离口的。
• 在进行交谈时,对英国人要避免说 “Englih” (英格兰人),而要说 “British”(不列颠人),因为他可能是苏 格兰人或爱尔兰人。 • 英国人,特别是那些上年纪的英国人, 喜欢别人称呼其世袭的爵位或荣誉的 头衔。至少,也要郑重其事地称之为 “阁下”或是“先生”、“小姐”、 “夫人”。




(三)、节庆习俗
• 1、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 似我国春节 • 2、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3、农历四月八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 香节 • 4、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 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
• 5、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 6、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韩国人还很重 视圣诞节 • 7、儿童节5月5日 • 8、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众 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 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传统 饮食是种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 五谷饭、陈茶饭等。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在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

新加坡华人如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

每当新年临近,新加坡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用给孩子红包,但结了婚的人就需要给自己有关系的晚辈红包。

现在,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也不忘行孝心,在新春佳节之际给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个红包。

在新年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

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新年必备佳品。

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涵。

大年初一,,扫帚统统都被收藏起来,不许扫地,以示吉祥,不然就会把好运气扫掉。

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

当然除了红包外,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

新加坡华人也非常重视家族在农历新年的团聚,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会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和家族一起吃团圆饭,连着一起吃饭到初一、初二,这是和一般华人社区较为不同的地方。

新加坡华人初二没有回娘家的习俗,而且因为觉得初三拜年不吉利,所以向亲友拜年的活动只到初二为止,必须赶在初二前向亲友拜年。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是华人新春期间最为重视的一顿饭。

它既是一次家庭成员的大团圆,也是一次品尝美食的好机会。

因此,这顿饭不但丰盛而且讲究寓意。

鱼象征吉庆有余,自然是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现在许多新加坡华人新年也开始吃火锅,方便实惠,另外火锅也叫围炉,这与过年吃团圆饭的说法也甚是贴切。

“捞鱼生”是东南亚的特色新春菜式,以生鱼条为主要食材,配上各色蔬菜丝和水果丝,加上花生腰果等干果增添富贵之气,撒上白芝麻、五香粉和胡椒粉等调味而成。

鱼生都要有富贵、吉祥等能带来好兆头的说词,比如“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等。

新加坡春节习俗

新加坡春节习俗

新加坡春节习俗新加坡春节习俗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

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着正月里亲戚朋友互相登门拜年的习俗。

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会“穿新衣,戴新帽”,并带上两个柑橘作为贺礼,寓意“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主人也要回赠给客人两个柑橘,新加坡人俗称“换橘子”。

春节,新加坡华人以交换“红包”、悬挂红色的小旗和吃鱼来表示他们的信念。

新年吃鱼意味着吉利。

鱼和菜蔬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调味品,用筷子搅拌各种配料,做着向上搅调的姿势。

据说,此举象征着在未来的事业中发财和幸运。

新加坡华人的幸福之道包含着四个方面,即幸运、富裕、和平和长寿。

华人认为,和平、长寿和富裕都可见通过主观努力而获取,而幸运则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数华人的家里都贴一个红底金色的“福”字。

贺年片上也常常印着振翅飞翔的蝙蝠,因为蝙蝠有一个字的谐吾就是“福”字。

表示运气的另一个字是“吉”字,“桔子”就有一个“吉”的谐音字,所见当地华人在春节期间习惯吃桔子。

还有的贺年片上画着一盘苹果,意即“和平”。

“荷花也是意味着“和平”,另外它还有洁净的意思,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

还有其他许多的象征,如竹子象征着文明、力量和学习;梅花,即新年之花。

“鱼”同汉语“富裕”的“裕”字同音,所以一些贺年片上印有在荷花池中游动的金鱼。

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年夜饭,这里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捞鱼生'。

主料是鲜鱼或者鲍鱼,配料是各种果蔬,甜酸酱料。

吃的时候,大家站起来,举起筷子,把果蔬、酱料和鲜鱼,用筷子高高举起搅拌在一起,象征"捞得风生水起"。

过年发红包自然也少不了。

不过,他们的"规矩"与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是工作之后就不再接受长辈和家人的红包,而新加坡人则是以"结婚已否"作为界定,凡是已婚者,就有具备派发红包的"权力"和"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
在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

新加坡华人如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

每当新年临近,新加坡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用给孩子红包,但结了婚的人就需要给自己有关系的晚辈红包。

现在,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也不忘行孝心,在新春佳节之际给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个红包。

在新年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

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新年必备佳品。

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打扫得乾乾净净。

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汉代。

那时候,人们是把神仙“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贴在两扇门上。

传说这两个神仙是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人们把他们贴在门上可以消灾避难。

宋朝的春联已演变为在对联上写吉利联语的习俗。

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常见的有“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等等。

春联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掛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同时,他们也会到花店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树、象征开运聚财的开运竹、具有吉祥与发财之意的菊花、象征财源滚滚的金钱树等。

在新春期间,华人依然保留走亲戚、互道吉祥的习惯。

,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带,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涵。

大年初一,,扫帚统统都被收藏起来,不许扫地,以示吉祥,不然就会把好运气扫掉。

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

当然除了红包外,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

新加坡华人也非常重视家族在农历新年的团聚,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会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和家族一起吃团圆饭,连着一起吃饭到初一、初二,这是和一般华人社区较为不同的地方。

新加坡华人初二没有回娘家的习俗,而且因为觉得初三拜年不吉利,所以向亲友拜年的活动只到初二为止,必须赶在初二前向亲友拜年。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是华人新春期间最为重视的一顿饭。

它既是一次家庭成员的大团圆,也是一次品尝美食的好机会。

因此,这顿饭不但丰盛而且讲究寓意。

鱼象征吉庆有余,自然是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现在许多新加坡华人新年也开始吃火锅,方便实惠,另外火锅也叫围炉,这与过年吃团圆饭的说法也甚是贴切。

“捞鱼生”是东南亚的特色新春菜式,以生鱼条为主要食材,配上各色蔬菜丝和水果丝,加上花生腰果等干果增添富贵之气,撒上白芝麻、五香粉和胡椒粉等调味而成。

鱼生都要有富贵、吉祥等能带来好兆头的说词,比如“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等。

在吃的时候,大家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挑起,一边大声的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借着“捞喜”的谐音,表达期待新年事业发达、好运连连之意。

而且挑起的鱼生越高,越表示来年能步步高升。

吃完“捞起”,可以到圣淘沙看花展,或者到新加坡河畔看歌舞表演,或者就在乌节路血拼一番。

另外千万不能错过的是妆艺大游行,36辆法拉利跑车和5个巨大的花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舞游行保准让你眼花缭乱,游行结束,还有通宵的街头舞会,铆足精神狂欢一整夜吧
春节华人将聚齐圣淘沙,约100万棵绽放花姿的植物各展风采,以空前盛大的规模迎接春节到来。

“圣淘沙春节花会”是新加坡圣淘沙集团配合农历新年所举办的花卉展览,请来园艺和植物专家精心设计不同主题的花卉展览,包括效仿英国式的庭院设计、以12个月份为主题的花卉造型及铺满玫瑰的巨型墙壁等。

迎新春的首场大戏是“2012 中国农历新年庆典–街头灯会”,届时唐人街的主干道将在各式各样的龙形点景中变成一片五光十色的绚丽
世界。

节日期间,与人碰面便欢欢喜喜地说上一句“恭喜发财”,大家也会送给你无数美好的新年祝愿。

推点灯仪式和新加坡牛车水农历新年的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是农历新年的传统,在一派火树银花和震天响的轰鸣声中,新的一年也如期而至。

这可是狮城全年唯一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