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6第六章 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第六章账簿登记方法及其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一、判断题答题要求:根据各题给出的说法判断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你认为错误的打“×”。
1.序时账簿是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 √ )解题指导:序时指的即是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是这类账簿的显著特点。
2.库存现金日记账只能根据现金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登记。
( × )解题指导:要联系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相互划转业务填制的记账凭证种类及其五种编号方法加以判断。
当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按要求应填制银行存款付款记账凭证,并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
因此,库存现金日记账不止是根据现金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登记的。
3.库存现金日记账中的对方科目是指会计分录中与“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会计科目。
( × ) 解题指导:库存现金日记账中的对方科目应当是指是与“库存现金”科目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而不是与“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会计科目。
4.账簿登记完毕,应在会计账簿上做出已记账标志。
( × )解题指导:账簿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登记账簿后,为避免重复记账,应在记账凭证上的“记账符号”栏做出已记账标志。
5.对在记账凭证上用错会计科目产生的错账应当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 )解题指导:对在记账凭证上用错会计科目产生的错账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即需要通过编制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达到更正错账的目的,而不是采用简单的划线更正法更正。
6.结账是指在会计期末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所做的核对工作。
( × )解题指导:结账应是指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所做的结束工作,而不是做账簿记录的核对。
7.结账就是在期末计算每个账户的发生额。
( × )解题指导:期末结账时,不仅要计算每个账户的发生额,还要计算账户的余额等。
8.在结清收入费用账户时,应填制记账凭证。
第六章 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一、单选题1.某采矿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2月共开采加工锡精矿1300吨,用于对外非货币交易100吨,销售1000吨,锡精矿每吨价税合计售价11.7万元。
当地该种锡精矿的适用税率为5%。
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资源税额为()。
A.500万元B.550万元C.600万元D.650万元A:应纳资源税=(100+1000)×11.7/(1+17%)×5%=550(万元)。
2.某铁矿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2月生产铁矿石原矿10万吨,移送连续生产精矿6.5万元,当月销售精矿6万吨,每吨含税销售价格为700元(包括从坑口至车站的运杂费100元/吨)。
该铁矿石精矿的适用税率为4%,该铁矿山当月应缴纳的资源税为()。
A.49.23万元B.53.33万元C.57.44万元D.123.08万元A:60000×(700-100)/(1+17%)×4%×40%=49.23(万元)3.某油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2月生产原油20万吨,当月销售19.5万吨,取得含税销售额58500万元,加热、修井用0.5万吨;开采天然气1000万立方米,当月销售900万立方米,取得含税销售额2250万元,待售100万立方米。
若当地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税率均为10%,则该油田本月应纳资源税()。
A.6250万元B.6075万元C.5192.31万元D.5213.86万元C:(58500+2250)/(1+17%)×10%=5192.31(万元)4.某油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2月生产原油6400吨,当月销售6100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708万元,另福利部门用10吨、采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10吨。
若当地原油资源税税率为6%,该油田当月应缴纳资源税()。
A. 102.65万元B. 102.82万元C. 107.52万元D. 87.73万元A:(1708+1708/6100×10)×6%=102.65(万元)5.甲省某独立矿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7月份开采铜精矿3万吨,当月还到乙省收购未税铜精矿5万吨并运回甲县,上述精矿石的80%已在当月销售,每吨不含税销售额1200元(不含运杂费每吨110元)。
大学物理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6 -1 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会发生变化 (D )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
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6 -2 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
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A )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C )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 (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分析与解 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
因而正确答案为(A )。
6 -3 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
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A )d εq V E 0π4,0== (B )dεq V d εq E 020π4,π4== (C )0,0==V E(D )Rεq V d εq E 020π4,π4==分析与解 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
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
因而正确答案为(A )。
6 -4 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B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C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D )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分析与解 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
高频电子线路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因此,输出信号中包含了的基频分量和 ( ωc + ) ,ωc ) ( 频率分量.
11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答案
(2) u u u′ 1 = c + u , u′ 2 = c u D D 2 2 在忽略负载的反作用时,
u ′ 1 = g D K ( ωc t ) c + u i1 = g D K (ωc t )uD 2 i = g K (ω t )u′ = g K (ω t ) uc u D c D2 D c 2 2 uo = ( i1 i2 ) RL = 2 RL g D K (ωc t )u 2 2 1 2 = 2 RL g DU + cos ωc t cos 3ωc t + cos 5ωc t + ..... cos t 3π 5π 2 π
8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答案
所以,(b)和(c)能实现DSB调幅 而且在(b)中,包含了ωc的奇次谐波与Ω的和频与差频分 量,以及ωc的偶次谐波分量. 在(c)中,包含了ωc的奇次谐波与Ω的和频与差频分量, 以及ωc的基频分量.
9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答案
6-5试分析图示调制器.图中,Cb对载波短路,对音频开路; uC=UCcosωct, u =U cos t (1)设UC及U 均较小,二极管特性近似为i=a0+a1u2+a2u2.求 输出uo(t)中含有哪些频率分量(忽略负载反作用)? (2)如UC>>U ,二极管工作于开关状态,试求uo(t)的表示式. (要求:首先,忽略负载反作用时的情况,并将结果与(1) 比较;然后,分析考虑负载反作用时的输出电压.
7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答案
i Lc = ( i1 i2 ) = g D K (ωc t )( u + uc ) g D K (ωc t π )( u uc ) = g D K (ωc t ) K (ωc t π ) u + g D K (ωc t ) + K (ωc t π ) uc = g D K ′(ωc t )u + g D uc 4 4 cos 3ωc t + ...... U cos ω t + g DU c cos ωc t = g D cos ωc t 3π π cos(ωc + ω )t + cos(ωc ω )t 2 g DU + g U cos ω t 1 1 D c c π cos(3ωc + ω )t cos(3ωc ω )t + ..... 3 3
(完整版)第六章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已知0000,,00V a bc a b c R c b ⎧⎫⎛⎫⎪⎪ ⎪=+∈⎨⎬ ⎪⎪⎪ ⎪+⎝⎭⎩⎭是33R ⨯的一个子空间,则维(V ) = 3 , V 的一组基是000000000100,100,010*********⎛⎫⎛⎫⎛⎫⎪ ⎪ ⎪⎪ ⎪ ⎪ ⎪ ⎪ ⎪⎝⎭⎝⎭⎝⎭.2.在P 4中,若1234(1,2,0,1),(1,1,1,1),(1,,1,1),(0,1,,1)k k αααα===-=线性无关,则k 的取值范围是3k ≠(以1234,,,αααα为行或者列构成的行列式不为零). 3.已知a 是数域P 中的一个固定的数,而1{(,,,),1,2,,}n i W a x x x P i n =∈=是P n+1的一个子空间,则a = 0 ,而维(W)=n 4.维数公式为12dim dim V V +=1212dim()dim()V V V V ++.5.设123,,εεε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112233x x x αεεε=++,则由基123,,εεε到基231,,εεε的过渡矩阵T =001100010⎛⎫⎪⎪ ⎪⎝⎭,而α在基321,,εεε下的坐标是321(,,)x x x 由基123,,εεε到基233112,,εεεεεε+++的过渡矩阵为T =011101110⎛⎫⎪⎪ ⎪⎝⎭.6.数域P 上n 级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反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上三角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对交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数量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 1 维线性空间.二、判断题1.设n n V P ⨯=,则{,0}n n W A A P A ⨯=∈=是V 的子空间.错.行列式为零的两个方阵的和的行列式未必为零,因此W 中矩阵关于矩阵的加法运算不封闭,不能成为子空间.)2.已知{(,),,,}V a bi c di a b c d R =++∈为R 上的线性空间,且维(V )=2. 错.是子空间,但是是4维的,其基为(1,0),(,0),(0,1),(0,)i i .3.设,n n A B P ⨯∈,V 是0A X B ⎛⎫= ⎪⎝⎭的解空间,V 1是AX =0的解空间,V 2是(A +B)X =0的解空间,则12V V V =.正确. 12V V 中的向量既满足AX =0,又满足(A +B)X =0,因此也满足BX =0,即满足0A X B ⎛⎫= ⎪⎝⎭,即为V 中的向量.反之,V 中的向量既在1V 中,又在2V 中,即为12V V 中的向量.因此12V V V =.4.设线性空间V 的子空间W 中每个向量可由W 中的线性无关的向量组12,,,s ααα线性表出,则维(W)=s.正确.根据定理1.5.设W 是线性空间V 的子空间,如果,,V αβ∈但,W W αβ∉∉且则必有.W αβ+∉错误.可能.W αβ+∈如取,αβ为一对互为负向量,则0.W αβ=+∈ 6. }0|),,{(33321=∈=x R x x x W 是3R 的子空间.正确. 基为(1,0,0),(0,1,0),维数为2. 7.}1|),,{(23321=∈=x R x x x W 是3R 的子空间. 错误.不包含零向量.8.}|),,{(3213321x x x R x x x W ==∈= 是3R 的子空间. 正确.基为(1,1,1),维数为1.9.}|),,{(3213321x x x R x x x W -=∈= 是3R 的子空间. 正确. 基为(1,1,0),(1,0,-1),维数为2. 三、计算题1.求所有与A 可交换的矩阵组成的nn P ⨯的子空间()C A 的维数与一组基,其中100020003A ⎛⎫⎪= ⎪ ⎪⎝⎭.解:设矩阵33()ij B b ⨯=与A 可交换,即有AB BA =.即111213111213212223212223313233313233100100020020003003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 ⎪⎪ ⎪⎪ ⎪⎪⎝⎭⎝⎭⎝⎭⎝⎭.111213111213212223212223313233313233232222333323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 ⎪ ⎪ ⎪ ⎪⎝⎭⎝⎭. 所以有,()0,,1,2,3.ij ij ij ib b j i j b i j =-==当i j ≠时,0ij b =,因此11223300()0000b C A b b ⎧⎫⎛⎫⎪⎪⎪=⎨⎬ ⎪⎪⎪ ⎪⎝⎭⎩⎭ 维数为3,基为112233,,E E E .2.在线性空间P 4中,求由基1234,,,αααα到基1234,,,ββββ的过渡矩阵,并求(1,4,2,3)α=在基1234,,,αααα下的坐标,其中1234(1,0,0,0),(4,1,0,0),(3,2,1,0),(2,3,2,1)αααα===-=- 1234(1,1,8,3),(0,3,7,2),(1,1,6,2),(1,4,1,1).ββββ====--- 解:令过渡矩阵为T ,则有10111432131401238761001232210001T --⎛⎫⎛⎫⎪⎪- ⎪ ⎪=⎪ ⎪- ⎪⎪-⎝⎭⎝⎭因此1143210112379801231314633100128761232100132213221T ------⎛⎫⎛⎫⎛⎫⎪ ⎪ ⎪--⎪ ⎪ ⎪==⎪ ⎪ ⎪- ⎪ ⎪ ⎪--⎝⎭⎝⎭⎝⎭. 令1234114324012320012301x x x x -⎛⎫⎛⎫⎛⎫ ⎪ ⎪ ⎪- ⎪⎪ ⎪= ⎪ ⎪ ⎪ ⎪ ⎪ ⎪⎝⎭⎝⎭⎝⎭112341432114113611010123401274210012200122400013000133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1,4,2,3)α=在基1234,,,αααα下的坐标为(-101,21,-4,3) 四、证明题1.V 为定义在实数域上的函数构成的线性空间,令12{()(),()()},{()(),()()}W f x f x V f x f x W f x f x V f x f x =∈=-=∈=--证明:W 1、W 2皆为V 的子空间,且12.V W W =⊕证明:W 1、W 2 分别为偶函数全体及奇函数全体构成的集合,显然W 1、W 2均为非空的.由奇偶函数的性质可得W 1、W 2皆为V 的子空间.()()()()(),()22f x f x f x f x f x V f x +---∀∈=+. 而12()()()(),22f x f x f x f x W W +---∈∈,因此12.V W W =+又12{0}.W W =所以12.V W W =⊕2.设W 是P n 的一个非零子空间,若对于W 的每一个向量12(,,,)n a a a 来说,或者120n a a a ====,或者每一个i α都不等于零,证明:维(W)=1.证明:由W 是P n 的一个非零子空间,可得W 中含有非零向量设1212(,,,),(,,,)n n a a a b b b αβ==是W 中的任二个非零向量,由题意可得每一个,i i a b 都不等于零.考虑向量11112112121211(,,,)(,,,)(0,,,)n n n n b a b a a a a b b b b a a b b a a b W αβ-=-=--∈.由题设条件有1212110n n b a a b b a a b -==-=,即有1212n na a ab b b ===.即W 中的任二个非零向量均成比例,因此维(W)=1.。
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文艺复兴运动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二、多项选择题1.空想社会主义者()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6.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
材料物理导论课后答案(熊兆贤)第六章习题参考解答

材料物理导论课后答案(熊兆贤)第六章习题参考解答第六章材料的声学1、声振动作为一个宏观的物理现象,满足三个基本物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绝热压缩定律,由此分别可以推导出介质运动方程(p-V关系)、连续性方程(V-)和物态方程(p-关系),并由此导出声波方程――p,V和等对空间、时间坐标的微分方程。
2、若声波沿x方向传播,而在yz平面上各质点的振幅和相位均相同,则为平面波3、4、(略)5、主要措施:a)生产噪音小的车辆;b)铺设摩擦噪音小的路面(诸如:使用改性沥青材料、形成合适路面纹路);c)在城市交通干道两旁设置吸音档墙(选用吸音材料、采用吸音结构);d)最好把城市交通干道修建在地下(实例:法国巴黎和美国波士顿的部分交通干道)。
6、声信号在海洋中传播时,会发生延迟、失真和减弱,可用传播损失来表示声波由于扩展和衰减引起的损失之和。
其中,扩展损失时表示声信号从声源向外扩展时有规律地减弱的几何效应,它随着距离的对数而变化;而衰减损失包括吸收、散射和声能漏出声道的效应,它随距离的对数而变化。
柱面扩展引起的损失随距离一次方而增加,声波在海水中长距离传播时对应于柱面扩展。
海水中的声吸收比纯水中大得多,在海水中声吸收由三种效应引起:一是切变黏滞性效应,另一是体积黏滞性效应,以及在100kHz下,海水中MgSO4分子的离子驰豫引起的吸收。
7、水声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声源发射器和水听器,曾用过水溶性单晶、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材料,随着水声换能器技术的发展,要求具有功率大、频率常数低、时间和温度稳定性好、强电场下性能好以及能承受动态张应力大的材料。
8、产生超声波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a)压电晶体和陶瓷是产生超声波的一类重要的材料;b)磁致伸缩材料为另一类超声波发生材料。
9、次声的特点为:1)频率低于25Hz,人耳听不到2)次声在大气中因气体的黏滞性和导热性引起的声能吸收比一般声波小得多3)吸收系数与周期T和大气压力的关系:4)次声受水汽以及障碍物的散射影响更小,可忽略不计5)次声是一种平面波,沿着地球表面平行的方向传播,次声对人体有影响,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6)频率小于7Hz的次声与大脑的节律频率相同,因此对大脑的影响特别大,功率强大的次声还可能严重损坏人体的内部器官。
习题答案(第六章)

1、R n 中分量满足下列条件的全体向量1(,,)n x x 的集合,是否构成R n的子空间?①10n x x ++=;②120n x x x ⋅⋅⋅=;③2211n x x ++=。
解:①是,设(){}111,,|0n n V x x x x =++=,显然V 1≠∅,1,,,a b F V ξη∀∈∀∈,设1212(,,),(,,)x x y y ξη==,则()()()1111,,,,,,n n n n a b a x x b y y ax by ax by ξη+=+=++,而1111()()()()000n n n n ax by ax by a x x b y y a b ++++=+++++=+=所以1a b V ξη+∈,所以V 1是R n 的子空间; ②不是,取(1,0,,0),(0,1,,1)αβ==,则(){}11,,,|0n n V x x x x αβ∈=⋅⋅=,但(1,1,,1)V αβ+=∉,所以V 不是R n 的子空间;③不是,取(1,0,,0),(0,1,0,,0)αβ==,则(){}2211,,,|1n n V x x x x αβ∈=++=,但(1,1,0,,0)V αβ+=∉,所以V 不是R n 的子空间。
2、子集{}1|,,V X AX XB A B n ==为已知的阶矩阵是否是()n M F 的子集?解:是()n M F 的子集;证:显然1V ≠∅,1,,,X Y V a b F ∀∈∈,有()()A aX bY aAX bAY aXB bYB aX bY B +=+=+=+,所以1aX bY V +∈,所以1V 是()n M F 的子集。
3、设12(1,0,1,0),(1,1,2,0)αα==-,求含12,αα的R 4的一组基。
解:因为101010101010112001100010⎛⎫⎛⎫⎛⎫→→⎪ ⎪ ⎪---⎝⎭⎝⎭⎝⎭,取34(0,0,1,0),(0,0,0,1)αα==,所以{}1234,,,αααα为R 4的一组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1. 填空题
(1) 电气互锁规律:为了使两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只需将两接触器的 常闭 触点互
相 串入 对方的 线圈 电路中即可。
(2) 异步电动机有三种降压起动方法,分别是:Y-Δ降压起动控制、自耦降压起动控制、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
(3) 控制柜 、 操作台 和 生产现场 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越 少 越好;同一电器的不
同触点在线路中应尽可能具有 更多 的公共接线。
(4) 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气的 联锁触点 接在线圈的左端,线圈的右端直接
接 电源 。
(5) 电气线路设计时,选用的电器元件要 可靠 、 牢固 、动作时间少、抗干扰性能好。
(6) 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但要有 电气联锁 ,而且还要有 机
械联锁 。
(7) 控制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情况下,发生意外接通的电路叫 寄生电路 。
(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 短路 、 过流 、 过载 、 过压 、 失压 、
弱磁 、 超速 、 极限 等。
(9) 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有 熔断器 和 断路器 。
(10) 电气控制线路通常有两种设计方法: 经验设计法 和 逻辑设计法 。
2. 简答题
(1) 什么是点动?什么是自锁?电路中为什么要设计自锁环节?
答:点动是电动机控制方式中的一种,其控制电路如图6-1所示,由于在这一控制回路
中没有自保,也没有并接其它的自动装置,只是按下控制回路的启动按扭,主回路才通电;
松开启动按扭,主回路就没电了。实现了一点就动,松手就停的控制过程。
自锁在直接起停控制电路中的运用如图6-2所示,在启动按钮下方并联一个交流接触器
的常开辅助触点,以保证按下起动按纽后,接触器吸合,电路接通,松开起动按纽后电路仍
接通,电机持续运转,这种作用称为自锁,直到按下停止按纽才能使电机停车。
自锁是一种在异常情况下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措施,加入自锁,在松开控制按钮后电
动机还能运转。
(2) 什么是联锁?为什么要设计联锁环节?
答:生产机械或自动生产线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不同运动部件之间有联系又互相制约。
这种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控制称为联锁。
在电路中设计联锁环节,使在控制线路中一条支路通电时保证另一条支路断电,确保按
照生产机械加工的工艺和工作过程顺序运行。
(3) 某设备所用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5kW,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11A,起动
电流是额定电流的6.5倍,现用按钮进行起停控制,要求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试选用控
制所需的合适的电器:接触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
答:由题可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11A,下面根据额定电流来选择各器件的型号。
1)接触器KM型号的选择:
显然应选交流接触器;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故KM主触头额定电压选为AC380V;
电动机额定电流为11A,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6.5倍,故接触器额定电流等级选择100A。
故可以选择型号为CJ10-100的交流接触器。
2)按钮SB型号的选择:
?
3)熔断器FU1的选择:
电动机功率为15KW,容量不大,故可选用RL系列熔断器,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考
虑到本题中单台电动机长期工作,根据I(1.5~2.5)IrNN计算出熔体额定电流应大于
17~28A,而由于起动电流的存在,故熔体额定电流IrN取30A;
综上分析:选择型号为RL1-60的熔断器,其熔断器额定电流为60A,可满足要求。
4) 熔断器FU2的选择:
?
5) 热继电器FR的选择
本题中,电动机长期工作,一般可选用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
择20A,可忽略起动瞬时电流IN的影响,其热元件额定电流选择7.2A即可。故可选择型号
为JR26-20/3D的热继电器。
(4) 在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哪些?各种保护的作用是什么?常用什么电
器来实现相应的保护要求?
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过流、过载、过压、失压、弱磁、超
速、极限等。
1)短路保护:一旦发生短路故障时,控制电路能迅速切断电源。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
有熔断器和断路器。
2)过流保护: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引起电动机产生很大的
电流,从而造成电动机或生产机械设备的损坏。为保护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在这种情况下,
设置过电流保护。常用的过流保护元件是电流继电器。
3)过载保护: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其绕组的温升将超过允许值而损坏,需设过载保
护环节。这种保护多采用热继电器作为保护元件,同时装有熔断器或过流继电器配合使用。
4)失压保护: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称为失压保护。失压保护一般通
过并联在起动按钮上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来实现。
5)极限保护:某些直线运动的生产机械常设极限保护,是由行程开关的常闭触头来实
现的。
(5)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满足机电设备需求原则、简单实用经济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使用方便
原则。
(6)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有几种?常用什么方法?
答:电气控制线路通常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经验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
(7) 电气图中,SB、SA、SQ、FU、KM、KA、KT分别是什么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
答:SB-按钮、SA-转换开关、SQ-行程开关、FU-熔断器、KM-接触器、KA-中间继电
器、KT-时间继电器。
(8) 设计一个具有点动和连续运转功能的混合控制电路。
答:1)分析题意
题目要求实现点动和连续运转的混合控制,可以采用1KM、2KM两个接触器来分别实
现点动控制和连续运转控制。
2)主电路设计
根据分析,采用1KM、2KM两个接触器来分别实现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和连续运转控制。
根据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原则,主电路中还需要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因此采用
FU1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器件,FR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器件,再加上刀开关QS设计出如
图6-34左半部分所示的主电路。
3)基本控制电路设计
要实现点动控制,可以参照图6-1所示的点动控制线路;要实现连续运转,很显然这是
带自锁环节的直接起停控制线路可以实现的,可以参照图6-1的控制线路。
按照以上步骤设计出来的原理图如下图6-34所示,其工作原理是:
按下SB1,由于KM2为常闭触点,所以KM1得电,KM1常开触点吸合,电机与三相
电源接通运转,松开SB1,KM1失电,吸合的触点断开,电机M与三相电源脱离,M运转
停止。
按下SB2,KM2得电,其常开触点吸合,并自锁,松开SB2,电机M仍与三相电源保
持连接,电机连续转动,而KM2的常闭触点断开,切断了电动控制回路,这时就算按下SB1
也不起作用。
QS
1
FU
1
KM
1
M
3~
2
KM
FR
1L3L2
L
2
FU
1
KM
1
SB
FR
2
KM
2
KM
2
KM
SB
2
SB
图6-34 具有点动和连续运转功能的混合控制电路
(9) 要求某机床液压泵电动机M1和主电动机M2的运行情况如下:必须先起动M1,然
后才能起动M2;M2可以单独停转;M1停转后,M2也应自动停转。试用经验设计法画出主
电路和控制电路。
答:
QS
1
FU
1
KM
1
M
3~2KM1FR2M3~
2
FR
1
KM
3
SB
1
SB
1
FR
1
KM
2
KM
2
KM
2
SB
2
FR
1L2
L
3
L
4
SB
1
KM
2
FU
图6-35 第9题控制电路图
(10) 设计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卧室照明控制线路。卧室进门处安装有一个开关SB1,室
内床头有开关SB2,晚上进入卧室时,按下SB1,灯EL亮,上床后按下SB2,等EL灭。以
后再按下SB1、SB2中的任何一个灯EL都亮。试用逻辑设计法设计该控制线路。
答:1)确定逻辑变量:
输入逻辑变量:SB1 、SB2;输出逻辑变量:EL。
2)列出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的动作状态表,以满足控制要求;通电状态的真值表如表
6-7所示。
表6-7 第10题通电状态表
SB1 SB2 EL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3)写出执行元件的表达式:
1212
EL=SBSB+SBSB
4)绘制控制电路。根据逻辑函数关系式,可绘制如图6-36所示的电气控制线路:
1
SB
2
SB
2
SB
1
SB
图6-36 第10题控制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