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这学期你一定又学了不少诗句和歇后语吧,赶快了展示一下吧!(12分)1、通过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诗句吧,快快拿起记得笔,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吧!(1)白日依山尽,。
(2),浪淘风簸自天涯。
(3)会当凌绝顶,。
2、歇后语非常有趣,你会写吗?(1)姜太公钓鱼——()。
(2)肉包子打狗——()。
(3)八仙过海——()。
二、选择题(12分)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B、黄河C、小清河D、湘江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B、河南C、山东D、四川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珠穆朗玛峰4、泰山又称()。
A、东岳B、西岳C、南岳D、北岳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B、谜底C、谜语三、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
(12分)张飞绣花拿手戏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牛吃草帽七上八下猴子爬树自身难保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四、判断题(8分)1、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3、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4、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五、简答题(6分)现在好多人登上泰山后,都会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去旅游,你打算怎么做?7.城市里的草坪作用可大了,能(净化空气)、(防治沙尘暴)、(防治水土流失)等。
8.餐桌上的剩菜可以制成农业用的(肥料)。
9.我国每年被废弃的包装盒折合废纸达(2亿)吨,所以我们不要选择过度包装的物品。
二、判断1.蚯蚓真可怕,我们快把它弄死吧!(×)2.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这学期你一定又学了不少诗句和歇后语吧,赶快了展示一下吧!(12分)1、通过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诗句吧,快快拿起记得笔,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吧!(1)白日依山尽,。
(2),浪淘风簸自天涯。
(3)会当凌绝顶,。
2、歇后语非常有趣,你会写吗?(1)姜太公钓鱼——()。
(2)肉包子打狗——()。
(3)八仙过海——()。
二、选择题(12分)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B、黄河C、小清河D、湘江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B、河南C、山东D、四川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珠穆朗玛峰4、泰山又称()。
A、东岳B、西岳C、南岳D、北岳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B、谜底C、谜语三、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
(12分)张飞绣花拿手戏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牛吃草帽七上八下猴子爬树自身难保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四、判断题(8分)1、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3、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4、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五、简答题(6分)现在好多人登上泰山后,都会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去旅游,你打算怎么做?参考答案一、通过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诗句吧,快快拿起记得笔,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吧!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歇后语非常有趣,你会写吗?(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三字成句,琅(lang)琅上口,易于背诵,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已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选入《》。
2.从明朝开始,《》是我国古代儿童必读的教材,
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
3.《》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
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____的大汇编。
4.请写出本学期《传统文化》学习中,至今仍在使用的、
你印象深刻的三个成语:____、____、___
___。
二、请根据要求背诵并写出文中的句子(每空1分,共12分):
1.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三次迁居,断织教子,使孩
子后来成为圣贤之士:____,____,
____,____。
2.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皿;人不学习,
就不懂得道德礼仪,就不能成才:____,____;
____,____。
3.描写古代孝敬亲人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古代勤奋学习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文化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的国宝是:A. 熊猫B. 长颈鹿C. 老虎D. 狮子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3. 我国的国旗是:A. 五星红旗B. 星条旗C. 枫叶旗D. 米字旗答案:A4. 以下哪个节日是农历新年?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A5.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2.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
答案:牡丹3.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4. 我国的国歌是______。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5. 我国的国旗上共有______颗星星。
答案:五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我国的四大发明。
答案: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 请描述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3. 请列举我国的三大名楼。
答案:我国的三大名楼包括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4. 请解释我国的国徽的含义。
答案:我国的国徽中心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象征工农联盟,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好不热闹。
小鸟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小朋友们也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轻便的春装,在公园里追逐嬉戏。
1. 春天来了,小草做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2. 花儿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花儿们竞相开放。
3. 小鸟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小鸟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小朋友们在公园里追逐嬉戏。
新课标三语下第三单元主题情境“传统文化”自测单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情境“传统文化”自测单(自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参观科技展馆一、为了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展览馆。
1.下面是欢欢参观后整理的资料,请你根据拼音写字词,并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6+3=19分)。
★欢欢回去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根据历史jì lù(),dà yuē()在东汉时代,蔡(cài chài)伦 xī shōu()前人积累(lěi lèi)的jīng yàn(),不怕劳累(lěi lèi),克服遇到的一切(qièqiē)困难,以树皮、破布等yuán liào()为主,改进了zào zhǐ shù()。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不但价格便(biàn pián)宜,而且容易bǎo cún ()。
后来,造纸术首先传到了朝鲜(xiǎn xiān)bàn dǎo()和日本,接着又传到ā()拉伯世界和ōu zhōu()。
★欢欢借助表格梳理了赵州桥的基本信息:位置河北shěng() zhào xiàn()洨河shè jì( )者隋朝石jiàng()李春成就建桥史上的 wěi()大chuàng jǔ()地位我国宝贵的lì shǐ()文化遗产,充分tǐ xiàn()了古代劳动人 mín()的zhì huì()和才干。
2.为了进一步了解蔡伦,欢欢认真品读了下面这段话。
(2+2+3+3=10分)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三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文化考查试卷大全

三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文化考查试卷大全第一篇:三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文化考查试卷大全三年级传统文化考查试卷班级:姓名:等级一、我会选。
(20分)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
⑴ 唐朝⑵ 秦朝⑶ 汉朝 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⑴ 苏州⑵ 杭州⑶ 南京 3.农历十一月被称为()⑴ 正月⑵ 腊月⑶ 冬月4.《题菊花》的作者是()⑴ 黄巢⑵ 王维⑶ 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的事。
⑴ 刘邦⑵ 项羽⑶ 李清照6.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传统武术()⑴ 武当剑⑵ 少林拳⑶ 太极拳7.2004年,国际足联宣布足球起源于我国的()。
⑴ 大连⑵ 淄博⑶ 北京 8.“琴棋书画”的棋指的是()。
⑴围棋⑵象棋⑶ 军旗9.《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
⑴百家姓⑵三字经⑶ 千字文10.《百家姓》的作者是()朝人。
⑴秦⑵宋⑶ 唐二、我会连。
(10分)昔孟母,择邻处人不学,不如物头悬梁,锥刺股子不学,断机杼蚕吐丝,蜂酿蜜彼不教,自勤苦飒飒西风满院栽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蕊寒香冷蝶难来三、我会填。
(30分)一、填空1、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单姓、()个复姓,共()个姓氏。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4、他年我若为青帝()。
5、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6、正月是指(),冬月是指(),腊月是指农历()月。
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
8、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仲、叔、季。
9、孟姜女的姓氏是(),实际意思是()。
11、“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
12.人之(),性本()。
性相近,()相远。
13.“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
14.子不学,()。
幼不学,()?15.玉不琢,();(),不知义。
16.融四岁,(),(),宜先知。
17.“融四岁”中“融”指的是()。
18.“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
19.头悬(),锥刺()。
家虽(),()不辍。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查试题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查试题一、填空题1.(《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学习的内容之一,它三字成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
2.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子不学,(断机杼)。
幼不学,(老何为)?4.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5、“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6、“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三字经》。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9. “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0.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
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11.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12.《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13. 《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14.“七巧节”又叫(七夕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
15.(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2006)年5月20日,“梁祝”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二、选择题1、(B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
A、《幼学琼林》B、《山海经》C、《三字经》2、(B )是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被称为“亚圣”。
A 、孔子B、孟子 C 、晏子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A )的名言。
A、孔子B、孟子 C 、老子4、下列故事不是神话的是(C )A、精卫填海B、大禹治水C、孔融让梨5、“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了(A )之间的关系。
6.《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B )。
人教版三年级必读题目(日积月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第一单元1.___________,乾坤定位。
2.___________,重浊为地。
3.丽乎天者,___________。
4.___________,鼓以风霆。
5.人之初,_________。
性相近,________。
《三字经》6.三才者,_________。
_________,日月星。
《三字经》7.燧人氏_________,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__________。
8.___________,腾蛇游雾。
9.箫韶九成, __________。
10.______用一把巨斧开天辟地,身体化为世间万物;______用泥土创造人类。
11.有巢氏发明__________;燧人氏发明___________;伏羲氏发明_________;________(名字)教人们种庄稼、尝百草。
12.《天问》作者_________。
13._____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百鸟之王是______,生活中哪里有它们的身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文化第二单元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2、改邑不改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___________惮改。
”4、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______________。
”5、子曰:“_____________,中道而废。
今女画。
”6、__________,寝不言。
传统文化第三单元1._______________,行之惟艰。
《尚书·说(yuè)命中》2.敏_____________,不耻_____________。
《论语·公冶长》3.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等级
一、填空
1、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2、人之初,()。
性相近,()。
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他的姓是()。
4、(),锥刺股。
彼不教,()。
5、蚕吐丝,蜂酿蜜。
(),()。
6、赵钱孙李()郑王()褚卫蒋沈()
7、“()”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8、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葛闻人()
二、判断:
1、《百家姓》以“百家”为名,里面共有100个姓。
()
2、《白蛇传》的传说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只是口头传播。
()
3、“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讲述的是孔子勤奋学习的故事。
()
4、《孟母三迁》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
5、“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姜女姓孟。
()
三、连线
犬守夜,鸡司晨。
彼无书,且知勉。
扬名声,显父母。
子不学,断机杼。
披蒲编,削竹简。
苟不学,曷为人。
昔孟母,择邻处,光于前,裕于后。
四、简答:
简述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
第1页共2 页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