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广东梅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

广东梅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棉线织布C.冶炼金属D.烧制陶瓷【答案】B【解析】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的知识。

2.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酒精属于易燃物,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易燃性物质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性标志,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图标的有关知识。

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涤纶C.合金D.合成橡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B、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D、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的知识。

4.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

初中化学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_0.doc

初中化学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_0.doc

初中化学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 1.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Hg 、H2O 、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HgB .H2OC .NH3D .CH4【答案】D难度:中等 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2.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A .西红柿B .米饭C .鸡蛋D .花生【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3.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B .金刚石C .氯化钠D .黄金学科王【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离子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棉花B .锦纶C .羊毛D .蚕丝【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5.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A难度:容易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B .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 .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D .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组成7.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食醋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生石灰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氯化钠溶液【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8.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B.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D.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9.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10.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

梅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梅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4年梅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梅州市化学试题及答案

梅州市化学试题及答案

梅州市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氮气答案:C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 元素的种类B. 物质的总质量C. 分子的数目D. 分子的种类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 铁B. 铜C. 镁D. 锌答案:B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碳酸钙B. 氢氧化钠C. 氧化镁D. 氯化钠5.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

A. 纸B. 石蜡C. 铁丝D. 二氧化碳答案:D6.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下列金属中,不能与氧气反应的是()。

A. 铁B. 铜C. 金D. 铝答案:C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

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氢氧化钙答案:C8.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的是()。

A. 氯化钠B. 硫酸铜C. 硫酸钡D. 硝酸钾答案:C9.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甲烷燃烧答案:B10.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甲烷燃烧答案:A11.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甲烷燃烧答案:A12.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甲烷燃烧答案:C13.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甲烷燃烧答案:C14.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梅州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梅州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平远脐橙榨汁B.蕉岭竹笋凉干C.梅县金柚酿酒D.五华水柿晒饼
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B.蒸馏C.吸附沉淀D.静置沉淀
3.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素,而不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梅州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x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梅州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x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平远脐橙榨汁B.蕉岭竹笋凉干C.梅县金柚酿酒D.五华水柿晒饼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蒸馏C.吸附沉淀D.静置沉淀3.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5.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五金”,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铜C.铁D.锡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不属于合金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完全相同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D.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吸收热量B.此反应为H2+Cl22HCl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8.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C.锌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9.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10.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A.HCl B.C O C.N aOH D.C aO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甲烷、硫酸、碳酸钙等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1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2中(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答一种方法即可).(4)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钠元素对人类生命、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某病人静脉注射需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则X的化学式是.(4)盛烧碱溶液的试剂瓶若使用玻璃塞,时间长了能生成Na2SiO3而使瓶塞被粘住,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1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以Cu2(OH)2CO3为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试剂E可选用溶液.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14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3)要制的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的洗气瓶.(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填序号)(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10分)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①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钙,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3②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产物不含NaOH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12分)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25 37.5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与盐酸发生反应.(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初中化学试卷马鸣风萧萧制作。

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练习题金属

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练习题金属

2023年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练习题--金属一、单选题1.对比实验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对比实验的是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探究CO2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变化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燃烧条件的探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B.食品包装袋内铁粉可吸除O2和H2O C.将煤制成蜂窝煤,可降低煤的着火点D.大量的SO2或C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3.反应CuO + H2ΔCu + H2O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研究金属的冶炼和腐蚀对于合理生产和使用金属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B.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C.铁被腐蚀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D.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能有效防止其腐蚀5.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C.甲、丙、丁均为氧化物D.丙为有机物一一乙醇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H2CO3∆−−→CO2↑+H2O B.CuSO4+2NaOH→Na2SO4+Cu(OH)2↓点燃2MgO + CC.CO2+H2O→H2CO3D.2Mg + CO2−−−−→8.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红色的葡萄酒B.紫色的高锰酸钾C.淡蓝色的液氧D.银白色的不锈钢9.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复杂的化合物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储量的2.53%10.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等质量的铝片、镁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B.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金属镁与稀硫酸反应时的温度变化D .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11.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铝耐腐蚀的原因:4Al+3O 2═2Al 2O 3 化合反应B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 3+3H 2↑ 氧化反应C .银与硝酸铜反应:Ag+Cu (NO 3)2═Cu+AgNO 3 置换反应D .高炉炼铁:2Fe 2O 3+3C 高温4Fe+3CO 2↑ 置换反应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 S+O SO +H O 点燃B .该反应置换反应C .该反应中生成了两种氧化物D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17:16二、填空题13.“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温暖走来了!他就是暖宝宝。

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杯弓蛇影C. 冰消雪融D. 铁杵磨针【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杯弓蛇影、冰消雪融、铁杵磨针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2.下列物品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A. 塑料水杯B. 单车轮胎C. 羊毛衣服D. 青铜雕像【答案】D【解析】塑料水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单车轮胎是复合材料;羊毛衣服是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青铜雕像,是铜的合金,是金属材料;故答案为D3.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 氯化钠B. 蒸馏水C. 浓硫酸D. 葡萄糖【答案】C【解析】图示标志表示物质有很强的腐蚀性,氯化钠、蒸馏水,葡萄糖没有腐蚀性,浓硫酸有很强腐蚀性,故答案为C4.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化肥与施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甲醛溶液用于浸泡食品,使其保鲜合施用如果庄稼的茎长得不好,可施用钾肥C.环保与能源D.健康与安全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答案】B【解析】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B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钾肥可以使的茎秆粗壮;C为治理雾霾,可以少用化石燃料;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正确;D适当补充铁元素,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霉变的食品,煮沸后不能有效消除有毒物质,仍不能食用。

故答案为B5.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 食盐水(PH≈7 )B. 牙膏(PH≈9)C. 肥皂(PH≈10 )D. 米醋(PH≈3)【答案】D【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试 卷 说 明:本试卷共4页,17小题,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试室号、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不用装订,考完后统一交县招生办(中招办)封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Hg、H2O、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Hg B.H2O C.NH3 D.CH4 2.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A.西红柿 B.米饭 C.鸡蛋 D.花生 3.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金刚石 C.氯化钠 D.黄金 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锦纶 C.羊毛 D.蚕丝 5.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B.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7.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食醋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生石灰 2 8 2 +12

2 8 7 +17

17 Cl 氯 35.45

12 Mg 镁 24.31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8.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B.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9.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0.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下列有关空气和PM 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 B.PM 2.5与形成灰霾天气无关 C.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可改善空气质量 D.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1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 。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 (5)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 12.(10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3.(6分)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度/ g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① 升高温度 ②加溶质NH4Cl ③加水 ④恒温蒸发水 14.(8分)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溶液的pH (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 。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13分)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 (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16.(11分)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a b

A B C D E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 操作a 粗盐水

(含MgCl2

和CaCl2)

Mg(OH)2沉淀 和CaCO3沉淀

滤液 精盐水 加入适量 的盐酸

① ② ③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 色。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12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梅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C 4.B 5.A 6.C 7.D 8.C 9.A 10.B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1)NaOH (2)KNO3 (3)CO2 (4)HCl (5)N2(每空2分) 12.(1)贫血 (2)Fe2O3(或Fe3O4、FeO等) +6 (3)H2O 化合反应(每空2分) 13.(1)NaCl (2)136 (3)②④(每空2分) 14.(1)>(1分) MgCl2+Ca(OH)2=Mg(OH)2↓+CaCl2(2分) (2)过滤(2分) NaOH(1分) (3)CaCl2(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1)长颈漏斗(2分) 酒精灯(2分)

(2)2H2O2 2H2O+O2↑(2分)

2KMnO4 K2MnO4+MnO2+O2↑(2分)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分) (3)D(1分) 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2分) 16.(1)Fe+H2SO4=FeSO4+H2↑(2分) 点燃(1分)

(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2分)(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Fe>Cu>Ag(1分) (3)CuCl2[或CuSO4、Cu(NO3)2等](2分) (4)①稀硫酸(或稀盐酸)(2分) ②蓝(1分)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1)4.4(2分) (2)10.6(2分) (3)解: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2分)

73 44 x 4.4g(1分) 73∶44 = x∶4.4g(1分) x = 7.3g(1分)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 7.3%(3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7.3g

100g

M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