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单选题】组织内部设置公共关系部门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有(B)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文字解析:P64,组织内部设置公共关系部门有四种基本模式可以选择.2.【单选题】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归属于销售部门,强调公共关系的(C)A.宣传功能B.服务功能C.促销功能D协调功能文字解析:P643.【单选题】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是(B)A.运作的成本较高B.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C.不了解内情D.不便于协调文字解析:p664.【单选题】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是(D)A.了解内情、便于协调B.效率较高C.运作的成本较低D.较灵活,适应性强文字解析:P685.【单选题】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D)A.服务意识B.互惠意识C.长远意识D.形象意识文字解析:P706.【单选题】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要求是(A)A.自信B.热情C.开放D.容忍文字解析:P717.【单选题】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是(D)A.培养通才式人才B.培养专才式人才C.培养领导型人才D.培养通才式和专才式人才文字解析:P73,一般认为,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应该朝着两个方向着手:一是培养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二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8.【单选题】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准则是(B)A.团结、紧张、严肃、活泼B.公正、正派、真实、保密、对社会负责C.认真、信用、热情、大方D.负责、敢作敢为、创造精神文字解析:P76-P779.【多选题】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ABC)A.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B.专业的公共关系公司C.独立的公共关系社团组织D.公共关系学系E.公共关系专职人员俱乐部文字解析:p6210.【多选题】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部门隶属型模式包括(ABCD)A.归属于销售部门B.归属于广告或宣传部门C.归属于联络接待部门D.归属于办公室E.归属于财务会计部门文字解析:P6411.【多选题】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ABCDE)A.咨询诊断B.联络沟通C.收集信息D.新闻代理E.广告代理文字解析:P67-P68考核考点: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2.【多选题】公共关系领导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ABCDE)A.确定目标B.制定工作计划C.对人力、经费等加以预算分配D.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E.内调外联,协调各方关系文字解析:P69考核考点: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3.【多选题】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BCD)A.封闭的心理B.自信的心理C.开放的心理D.热情的心理E.豪放的心理文字解析:P71考核考点: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4.【多选题】通才式公共关系人才的定位是(ACE)A.懂管理B.善沟通C.会策划D.会编辑E.善传播文字解析:P7315.【单选题】国际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C.1986年D.1987年文字解析:2-P6816.【多选题】以内部业务为标准,可将公关公司划分为(ADE)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合作型公司C.独立型公司D.专门业务公司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文字解析:2-P6617.【主观题】简述公关人员的公关意识.文字解析:2-P70,答:(1)形象意识:(2)服务意识:(3)互惠意识:(4)沟通意识:(5)长远意识;(6)创新意识.18.【单选题】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D)A.服务意识B.互惠意识C.沟通意识D.形象意识文字解析:2-P7019.【单选题】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D)A.良好的组织能力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C.敏锐的观察能力D.能写会说文字解析:2-P7220.【单选题】对公关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要求是(B)A.开放B.自信C.热情D.创新文字解析:2-P7121.【多选题】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包括(ABCDE)A.较为客观公正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C.较灵活,适应性强D.关系较疏远E.运作成本较高文字解析:2-P6822.【主观题】哈尔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啤酒之城”。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A.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B.公众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组织B.公众C.传媒D.个人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4.公共关系作为一积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5.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A.1948年B.1955年C.1975年D.1978年6.下列关于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公关理论整合化B.公关实务专业化C.公关教育通才化D.公关地位战略化7.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A.中介的角色B.核心的角色C.无足轻重的角色D.基础的角色8.《<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10.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是()A.政府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内部公众1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2.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D.长远需要13.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流行涉及的范围很狭小B.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14.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A.社会的发展水平B.组织的机构设置C.印刷媒介D.工作方法选择15.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A.信誉度B.美誉度C.知名度D.可信度16.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17.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18.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拉扎斯菲尔德D.麦库姆斯19.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A.报纸B.杂志C.因特网D.广播、电视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公众代表座谈会B.资料分析C.民意测验D.利用新闻媒体21.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C.重大盗窃事件发生D.有意诬陷引起报导失误22.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A.推销产品B.提供服务C.赢利D.推销组织形象2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A.口头语言交流B.报告C.谈判D.演讲24.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标准字B.象征图案C.标志D.企业广告25.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D.广告效果测定26.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中,最基础的形式是()A.形象的整合B.关系管理的整合C.功能的整合D.认知的整合27.政府公关首先要面对的客体是()A.机关内工作人员B.国家权力机关C.各社会阶层和团体D.广泛的国际公众28.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A.促进公众的认知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C.提高社会效益D.提高政府的美誉度29.以下各项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A.信息交流职能B.沟通协调职能C.决策指挥职能D.形象塑造职能30.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A.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提高行政透明度D.树立政府形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是( C )P10A.公共关系语言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2.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B )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团体关系D.人群关系3.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D )A.沟通B.交流C.单向交流D.双向交流4.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 A )P25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构成》D.孔子的《春秋》5.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D )P29A.爱德华·伯尼斯B.森特C.巴纳姆D.艾维·李6.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C )P46A.产品性能B.产品包装C.产品质量D.产品价格7.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 D )P48A.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C.控制公众D.告知公众8.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公共关系专著是(C )P31A.《舆论》B.《公众舆论的构成》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共关系学》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光是( A )P33A.1955年B.1956年C.1986年D.1987年10.从管理作用看,公关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是( B )P70A.“中心”主角B.“中介”主角C.“决策”主角D.“计划”主角11.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B )P84 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12.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考试时出现的考生及家长等属于( C )P112A.目标公众B.临时公众C.周期公众D.稳定公众13.竞选中的各种助选团体、工商业中的集团消费者、订购者属于( B )P112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4.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属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中通用的是(D )A.人民B.群众C.人群D.受众15.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C )A.安全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6.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是指人的( B )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17.从“喇叭裤”到“健美裤”证明流行的特点具有( A )P145 A.两极性B.新奇性C.时效性D.周期性18.组织公关管理中的传播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 A )A.媒介技术B.媒介体制C.经济技术D.工作条件技术19.组织公共关系属于较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则其应处的形象地位是(C )P173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20.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

《公共关系学》自测题二

《公共关系学》自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专门职能和现代社会的一种专门职业,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是()A.报刊宣传运动B.清理垃圾运动C.科学管理运动D.工业民主运动3、巴纳姆的公共关系信条是()A.凡宣传皆好事B.公众必须被告知C.投公众所好D.说真话4、“报刊宣传运动”出现的背景是()A.“便士报”运动B.新技术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世界性的经济危机5、“海斯神话”的制造者是()A.巴纳姆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格鲁尼格6、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提出了“门户开放”原则。

A.《共同原则宣言》B.《公众舆论之凝结》C.《舆论》D.《有效的公共关系》7、()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A.巴纳姆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格鲁尼格8、艾维·李的公共关系信条是()A.凡宣传皆好事B.公众必须被告知C.投公众所好D.双向平衡9.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在预测、参谋方面“超前管理”的功能日益突出,其主要的标志是出现了()的概念。

A.问题管理B.可持续性发展C.网络公关D.公共关系的产业化10、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圣经”的著作是()A.《公众舆论之凝结》B.《公共关系学》C.《舆论》D.《有效的公共关系》11、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本理论专著是()A.《公众舆论之凝结》B.《公共关系学》C.《舆论》D.《有效的公共关系》12、()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成熟。

A.《公众舆论之凝结》B.《公共关系学》C.《舆论》D.《有效的公共关系》13、艾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信条是()A.凡宣传皆好事B.公众必须被告知C.投公众所好D.说真话14、()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市场经济的发展B.民主政治的进步C.人文主义管理思想的D.大众传媒的完善15、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为公共关系职业定下了()的名称A.公共关系从业人员B.公关人员C.公关员D.公关官员16、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A.愚弄公众观念B.门户开放观念C.公众导向观念D.整合传播观念17、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提出,()越来越被重视。

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题(2)

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题(2)

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题(2)2011-12-27 10:05:41| 分类:教师培训| 标签: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题答案|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1.(C )是公共关系人员与新闻界联络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极具影响的公共关系活动。

A.公众座谈会B.商务谈判会C.记者招待会D.商品展销会2.在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中,群体传播应属于(B )的类型。

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媒介传播D.大众传播3.公共关系活动具有(B )的特点。

A.单纯性、自然性和客观性B.目标性、主观性和技巧性C.主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D.目标性、主观性和复杂性4.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C )。

A.艾维·李B.乔治·帕克C.爱德华·伯奈斯D.约翰·贝克勒5.(D )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外部公众对这个组织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三大要素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A.组织形象B.公众态度C.企业荣誉D.组织信誉6.公共关系长期战略规划,指(C )的公共关系计划。

A.一年以上B.三年以上C.五年以上D.六年以上7.(A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政治民主的进步C.民众意识的觉醒D.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8.“CS”活动就是(B )。

A.塑造企业形象活动B.让顾客满意的活动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D.全员公关活动9.下列哪一项属于服务型公共关系(A )。

A.送货上门B.厂长信箱C.热线电话D.新闻报道10.“揭丑运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舞台,把焦点对准(B )。

A.政府B.企业C.报刊D.公共关系公司11.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D )。

A. 《公共关系学》B.《舆论》C.《有效公共关系》D. 《公众舆论的形成》12.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C )。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2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2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市场营销学将公共关系看作是维持组织与环境之间___ ___ 与与___ ___ 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方法。

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方法。

2.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学是研究___ ___ ___ 和和___ ___ 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___ ___ 、、___ ___ 、、___ ___ 所共同构成的。

所共同构成的。

4.公共关系在本世纪.公共关系在本世纪______年代才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它最早产生于年代才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它最早产生于__ __ 国。

国。

5.1947年,美国的年,美国的____ ____ ____ 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1952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论述了"____ ""____ "的公共关系模式。

的公共关系模式。

6.公共关系人员的性格应该是开朗、.公共关系人员的性格应该是开朗、___ ___ ___ 、、____、随和。

、随和。

7.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将公众区分为非公众、___ ___ 公众、公众、公众、___ ___ ___ 公众和行动公众和行动公众。

S .公众这一概念特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___ ___ 、、______或或___ ___ 的总和。

的总和。

9.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___ ___ 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1010.使组织面临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即.使组织面临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即__ __ 、、____、、__ __ 。

《公共关系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2015年12月09日13点53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0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2.1.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2.3.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4.5.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6.7.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8.3.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 一般称为()4.1.协调观念2.3.互惠观念4.5.传播观念6.7.服务观念8.1.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2.1.一种传播管理行为2.3.一种管理职能4.5.一门艺术和科学6.7.一种公众性的关系8.1.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2.1.提出了" 双向对称" 的公共关系模式2.3.提出了" 投公众所好"的主张4.5.提出了" 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6.7.提出了" 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8.1.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2.1.法国2.3.奥地利4.5.英国6.7.美国8.1.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2.1.1985 年在广州2.3.1987 年在北京4.5.1986 年在上海6.7.1987 年在天津8.1. 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原因。

他属于以寻找出现问题的()2.1.公关计划人员2.3.公关技术人员4.5.公关调查分析人员6.7.公关传播人员8.1.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2.1.公关知识普及教育2.8. 1.3.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4.5.政治思想教育6.7.公关能力教育8.1.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2.1.直接责任2.3.间接责任4.5.技术责任6.7.综合责任8.1.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2.1.热情心理2.3.自信心理4.5.开放心理6.7.创新心理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2.1.消极受众2.3.积极受众4.5.内部公众6.7.外部公众8.1.公共关系也称作()2.1.群众关系2.3.受众关系4.5.公众关系6.7.人群关系8.1.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2.1.个体公众2.3.组织公众4.5.内部公众6.7.外部公众8.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2.1.首因效应2.3.近因效应4.5.晕轮效应6.7.定型作用8.1.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2.1.2.3.胜任需要4.5.成就需要6.7.优势需要8.1." 一窝蜂" 现象指的是()2.1.流行流言2.3.4.5.时髦6.7.时狂8.1.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2.1.霍夫兰2.3.纳普4.5.布林6.7.阿什8.1.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2.1.实际的社会形象2.3.公众形象4.5.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6.7.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8.1.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2.1.文化形象2.3.产品形象4.5.社区形象6.7.环境形象8.1.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2.1.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2.3.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4.5.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6.7.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8.1.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2.1.组织改变公关行为2.3.媒介改变行为方式4.5.公众改变行为6.7.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1.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2.1.魔弹论2.3.有限效果论4.5.适度效果论6.7.最低效果法则8.1.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2.1.感染力较差2.3.功能单一4.5.传播效果较弱6.7.传播效果稍纵即逝8.1.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2.1.资料分析法2.3.公众代表座谈会法4.5.群体讨论法7.民意测验法8.1.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2.1.微笑2.3.拥抱4.5.握手6.7.目视8.1.在VIS 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2.1.标志2.3.标准字4.5.标准色6.7.企业造型8.1.公关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口语传播方式是()2.1.6.报告2.3.演讲4.5.会议6.7.谈判8.1.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 传播的( )2.1.主题线法2.3.统一形式法4.5.形象整合法6.7.同一外观法8.1.广告定位的目的在于( )2.1.突出广告商品的个性2.3.确定广告商品的位置4.5.明确广告的特点这种方法属于整合营销7.提高广告针对性8.1.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2.1.广告定位2.3.广告创意4.5.广告诉求6.7.广告调查8.二、多项选择题。

2022《公共关系学》 模拟测试2试题及答案

2022《公共关系学》 模拟测试2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测试2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可以直接称为()。

A. 人际关系B. 公众关系C. 人群关系D. 社区关系正确答案:B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A. 公共关系状态B. 公共关系意识C. 公共关系策划D. 公共关系观念正确答案:A3.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关系的。

B. 顾客公众C. 媒介公众D. 内部公众正确答案:D4.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A. 公正无私B. 实事求是C. 创新能力D. 开朗、有耐心、能宽容正确答案:D5.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厌倦和反感情绪,必须保持信息的()。

A. 刺激强度B. 重复率C. 对比度D. 新鲜程度正确答案:D6.在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

A. 媒介公众B. 政府公众C. 社区公众D. 名流公众正确答案:B7.不受空间限制,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 电视B. 报纸C. 广播D. 杂志正确答案:C8. 一般情况下,组织每年搞庆典活动()。

A. 1次就够了B. 5-6次就够了C. 2-3次就够了D. 10次就够了正确答案:C9.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A. 产品形象B. 管理形象C. 机构形象D. 员工形象正确答案:A10.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社交距离是指A. 0.45米以内B. 约为0.45~1.22米C. 约为1.22~3.65米D. 约为3.65~9米正确答案:C11.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 艾维·李B. 卡特里普C. 伯尼斯D. 巴纳姆正确答案:A12. 搞开放组织活动()。

A. 应完全公开B. 既公开又不能泄密C. 应加强保密工作D. 只公开组织的过去正确答案:B13. 以组织自身的名义,率先在社会上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属于单选题A. 组织公告B. 响应广告C. 祝贺广告D. 公益广告正确答案:D14.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二)
1.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P68 C.1987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P53 B.巴纳姆时期
3.公共关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 )P59 C.告知公众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C.形象
7.C0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可译作传播,也可译作( )P45 A.沟通
8.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又最重要的公众是( )P91 A.媒介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 )P100 D.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P113 B.社会问题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 )P197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形象的是( )P199 C.组织的门面招牌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 )P123 A.两级传播论
l4.提出:“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的人是( )P55 C.艾维。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 )P166 D.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P204 B.标志
17.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P168 A.广告创意
18.公共关系策划的一条根本原则是( )P146 B.客观性原则
19.整个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 )P199 B.产品形象
20.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原则是( )P219 D.公开性原则
21.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舆论包括()P47
A.人际舆论
B.负面舆论
C.全局性舆论
D.内部舆论
E.正面舆论
22.按不同的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划分为C.合作型公司 D.独立型公司
2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低级需要包括()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24.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决定因素有()A.团体方面 B.个人方面 C.问题本身
25.组织的形象构思与策划成功与否取决于()
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C.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E.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26.卓越理论的建构主要依赖于公共关系的四个模型,这四个模型是()P224
A.新闻代理模式 C.公共信息模式 D.双向对称模式 E.双向非对称模式
27.一般而言,受众选择信息会形成心理上的“防卫圈”,这主要包括()P125
A.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记忆
28.下列有可能引起危机的突发事件有()P207
A.大地震
B.传染病流行
C.瓦斯爆炸 E.产品自身存在严重缺陷
29.现代广告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P177
A.广告分离期
B.全面服务期
C.传播分离期 E.整合传播期
30.危机传播模型有()P223
A.斯蒂文。

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
B.班尼特为代表的分析理论
C.伯克兰的焦点事件理论
D.卓越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