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件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课件ppt

问题研讨
一、揣摩下列语句中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 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2、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首尾两件事最能体现伽利略的这种精神。
2019/10/15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伽利 略写个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2、从伽利略的事迹中,请你总结出 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
2019/10/15
比较标题: 《斜塔上的实验》《追求真理的道路》 《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你可以再拟几个题目吗?
2019/10/15
2019/10/15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斜塔上的实验:场面描写
2019/10/15
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哪么 写“摆的实验”,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生 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没有离题。因为这些内容能突出伽利 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具有创新精 神;能表现他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和献身精 神,突出了中心。对下文写伽利略坚持用 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有铺垫作用。
发明 中 时间 总数 国
6 3 公元元年
~公元
1000 年
发明内容
7)300年至400年,中
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 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 明。
8)在公元七、八世纪, 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 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9)十世纪,中国发明了 使用火药的火箭。
发明 中 时间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8 公元
前
3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
苏教语文七上5.18《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 (3)

•
(2)描写是对人物、情景的描摹,描写
语言要求生动形象。请从选文中摘出描写 精彩的语句。并且分析这些描写句子的作 用。
• 精彩描摹一: 第15段
• 作用: 突出了学生们的反对、教授们的压制。 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侧 面表现了伽利略的坚定和求索、创新精神, 突出这种精神的可贵。
• 精彩描摹二:
课堂小结
1.这篇人物传记全文是按照 摆动挂灯的启示 — 孩子和学 为线索展开的。 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
第一部分(1—7)摆动挂灯的启示—
—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 第二部分(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
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奉献
• 第三部分(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 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研读课文1—7小节
• 1.伽利略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两人 一组将这个实验做一做。 • 2.伽利略的这个发现源于对日常生活 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 发? • 3.“又是伽利略的一个发疯的念头”, 句中“又”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勤
于观察和思考,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知
2、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
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实 验是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的科学 思想。
3、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众队伍的盛大和 观众情绪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写观众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 响之大,写“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当 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只看表面现象,不肯努力实践,轻易认为伽 利略理论是错误的。
•
3.选文写的非常精彩,给人印象深刻, 主要得益于精彩的描写和简洁的叙述。 • (1)记叙是事件的叙述、介绍,记叙的 语言要求简洁明白。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课件

畅所欲言:
学了本文后有不 懂的地方吗?请提出 来我们一起解决!
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 再写小时侯,再写斜塔上的实 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 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 为什 么?
本文顺序好。开头描绘发现摆 的定律的经过,引人入胜,再回头 略写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 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的情况。这样能使读者清楚的了解 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 的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 兴趣盎然。这也就是文章巧妙的构 思,是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为 标题的原因。
请你小结:文章表现了伽俐略的什么精神?
表现了他不迷信权威, 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 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 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 奉献终身的精神。
分组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其他科学 家创造发明的小故事告诉大 家,并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
文笔展示:
学写人物传记: 抓住自己的出生、爱好、
特长、家庭、学习、理想等 情况,为自己写一则小传。
读准、会写下列词语
祈祷 漫不经心 嘀嗒 dī 嘀咕dí心不在焉 默默无闻 一劳永逸 倔强 狂妄 赫赫 不屑xiè狗血喷头 天高地厚 卷帙 juànzhì 付诸行动 兴高采烈 嘘 shī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1——7段:摆动挂灯的启示 ——发现自 然的节奏原则。
8——12段: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生时 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13——19段: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发 现自由落体定律。
思考:
伽利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 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挂灯的 摆动有什么规律?他是怎样想 的,又是怎样做的?
小组实验,找“摆”的规律
? 要求: ? 1、组长安排人员分工 ? 2、细心观察,准备交流
关注科学十八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1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
要求:在这两段中找出你认为表现力强的 词句,并分析好在哪里。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7、《毛泽东》、 金冲及著 8、《梵高传》、 (美)欧文·斯通 常涛译 9、《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傅雷译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课外拓展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 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 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 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讨论:同位交流,思考以下问题
伽利略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教授和学生们对伽利略的态
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件教案(苏教版初一上)斜塔上的实验doc初中语文

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件教案(苏教版初一上)斜塔上的实验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意大利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3、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文章的巧妙构思;2、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生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读准字音〔每人依照情形找出十个字词注拼音〕2、摸索以下咨询题。
①查资料,了解有关伽利略的情形②文中记叙了伽利略的哪两大发觉?③伽利略在两大发觉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④课文的后面写观众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津津有味"有什么作用?⑤从伽利略身上你得到哪些启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伽利略的照片〕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先驱,同学们一定期望了解这位伟大而富有传奇式的人物的传奇吧。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斜塔上的实验»〔板书〕,让我们共同倾听伽利略矢志探究科学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制造宣言和奇思妙想吧!二、伽利略简介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历史上他第一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穿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讲,他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为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观看和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实验事实为依照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检查预习:1、字词检查:请同学上黑板列出所查找到的字词,其他同学注音并订正。
2、小组内交流所搜集到的资料,展现组内较好的资料。
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发—小孩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线索展开的。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斜塔上的实验

三、品析語言
1.伽利略不停的搞實驗。甚至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 候,就不輕易相信權威。
強調伽利略從小就具有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勇於 創新,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2.伽利略很樂於接受這個挑戰。 充滿信心,堅信科學,堅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氣。
3.有些教授也罵得他狗血噴頭,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 生小子想要幹什麼?
比薩斜塔,義大利比薩城的著名建 築物。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觀呈 圓柱形的鐘塔,高約55米。始建於 1174年,1350年完成。因奠基不慎, 致使塔身傾斜。 本文是一篇寫伽利略生平的人物傳 記的節選。文章記敘了具有歷史意 義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用這個 實驗證明了自由落體定律。
一、讀一讀
qí 祈禱
“也”和“罵”說明學生們對老師是如此,連教授,有 思想的人也對伽利略的做法持堅決反對態度,“狗血噴 頭”說明罵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複雜性, “不知天高地厚”說明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個 天真無知的人, 這些詞都是貶義,表明伽利略當時所 面對的反對勢力之巨大。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這樣受生活中自然現象的 啟發而有所發明創造的科學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 大家介紹介紹嗎?
cāo 粗糙
sǒnɡ juàn zhì 聳肩 卷帙
juè jià 滑稽
dí 嘀咕
bó 脈搏
hè hè xū
赫赫
噓
二、記一記
漫不經心: 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隨便。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裏,思想不集中。 默默無聞: 不出名;不為人知道。 一勞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不再費事了。 興高采烈:形容高興的樣子。 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徹底。
簡要概括伽利略的兩大發現。
1.伽利略發現自然節奏原則。 2.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第五单元_关注科学十八_斜塔上的实验课件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老师赠言
如果说科学是一架天平的话, 真理往往被埋得很深,但它像沙里 的金子一样,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 现。希望同学们向伽利略学习—— 热爱科学﹑敏于观察﹑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成为新世纪的伽利略。
敏于观察,勤册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伽利略——伟大的意
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科学革命的先驱。为了证实 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 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 他晚年受到教会的迫害,并 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 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 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自然观,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 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 “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 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2、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3、品味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读一读
祈祷 qí 书籍 粗糙 cāo
倔强 jué jiàng 卷帙 zhì
滑稽 jī
不屑 xiè
认为不值得
说一说
文中主要写了伽利略的哪些重大发现?文章 其它部分写的什么事?
课文思路:
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1—7)
品一品
2.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略表明 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 键词,分析它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评一评
我给伽利略写评语
➢ 不迷信权威 ➢ 热爱科学 ➢ 勇于探索 ➢ 注重实践 ➢ 勤于思考
想一想
假如你是伽利略 的家人﹑朋友或同事, 在他去比萨斜塔上做 实验的前一天,你会 对他说些什么呢?
孩童和学生时代(8—12)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3—19)
品一品
1.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和教授们 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 句,抓住关键词,分析它们的含义和表达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