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妻书》有感_1000字
《与妻书》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与妻书》读后感《与妻书》读后感(一)薛栋90后、洛川县曙光中学语文教师、爱好写作,偶有雕虫之作,绝无大雅之章。
书本上的小树苗《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
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
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
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
虽然已时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支颠抖着的笔,以及萧然落下的泪珠,是多么的触目惊心,直拨动读者的心弦。
想必使其妻心痛不已。
读《与妻书》有感_初三读后感

读《与妻书》有感本文是关于初三读后感的读《与妻书》有感,感谢您的阅读!我阅读了《与妻书》一文,我对林觉民为国捐躯的英雄大义深表敬佩。
对于历史上的革命烈士们,我一直对他们怀有崇高的敬意。
他们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换来了我们安宁的生活。
而他们的生活却只能停留在那狼烟四起,火炮连天的黑暗之中。
这是什么情怀?这是敢于献身,置个人于革命事业之外的英雄情怀。
林觉民,一个有牺牲精神的学者,一个普通人,本可以在家与妻,与子同乐。
却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发动了起义。
林觉民会感到不舍,会感到惋惜。
在《与妻书》中,处处体现出林觉民对妻子爱意之深。
但在革命之前,他放下了一切,他的理由是“卒不忍独善其身”。
这可见林觉民思想境界达到了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有人会觉得“广州起义不是失败了吗?那林觉民的牺牲又有什么意义呢?”不错,如果只有一个林觉民牺牲的确毫无意义。
因为一个人无法战斗,十万个人也无法战斗。
真正的战斗力量,是来自源源不息的精神。
而对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牺牲,作用就是激发人民的革命精神。
只有革命精神能代代相传,中国才会强大,才能独立自由。
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承者,心中自然要有着这种报国精神。
但现在的人们,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对革命精神的定义也不是很明白。
我想,即使处在和平年代,心中也要有战斗危机。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够上战场。
我们能做的,是宣传和传承老一辈留下的精神遗嘱。
我想,关于“英雄情怀”这个词,在我们这个和平时代,没有战争,没有欺凌,“英雄”就不仅仅代表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勇士们,也代表了各各阶层中的爱国,报国人士。
看着现在武器的一天天进步,心中不由得感慨:“中国人们的血肉之躯,再筑不起新的长城了。
”因为我知道,步枪或许能胜过飞机加大炮,但终究比不上飞机加大炮。
我读过一句话:“实力的均等造就了和平。
”在这个国与国比拼科技的时代。
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的抗战精神一样重要。
而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的科技骨干。
《与妻书》读后感(精选10篇)

《与妻书》读后感《与妻书》读后感自古以来,信函一直是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思念远方的亲友,表达心情的消息都需要用到信函。
而当当代人们都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互发信息时,人们仿佛忘记了书写信件的艺术。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余光中的《与妻书》以信函的形式呈现,让读者感受到身在异乡、远离亲人的心情与无限思念。
作为一名读者,我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与妻书》是一本由余光中所写,以交换亲笔信为主的书籍。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余光中在马德里的生活和附录部分,这个附录部分则是一些插图、照片集结成的小册子,让人感受到笔下角色的真实面貌。
而在余光中的字里行间,又带有浓浓的乡情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读完《与妻书》后,我能深刻感受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好处。
首先,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思想更加开阔,能够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从中学习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特别是遇到类似《与妻书》这样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在书中看到余光中的生活照片、思路等,还能对以后我们的写作提供好的启示、范本等。
其次,《与妻书》是一个展现亲情的书籍。
书中不仅有余光中在异境中的生活记录,更是带有他对亲人的思念和爱护之心的流露。
而我们在看到这些信后,也能理解人们的情感是不受地域、语言、时间影响的,对爱的渴望和关切是永无止境的,这也极大地彰显了“亲情”的伟大、深刻和永恒。
最后,我认为《与妻书》不仅是一本追寻某一人物过往的只骨头,更是在书籍中传递出的一种情感、一种对人世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回忆和保存。
如果我们在读书中得到愉悦,那么作者在写书中亦同样会享返回来的快乐,他同样能得到我们的肯定。
总之,《与妻书》是一本极具思索巧妙之作,它能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亲情的感染,强化我们对于书籍的理解与亲手写作的热爱与追求。
如果想要找回阅读的纯净、道义以及简洁、生动的艺术风格,大家不妨读读这本书,肯定会喜欢上。
《与妻书》读后感《与妻书》是著名古人王阳明写给妻子的一封信。
《与妻书》读书感悟

《与妻书》读书感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与妻书》读书感悟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时常会因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想法,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感悟的文章。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一)经济学名家郎咸平在杨澜访谈节目中,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林觉民和他的《与妻诀别书》,我一直认为郎教授是个有责任、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原来根源在此。
再读一遍《与妻诀别书》,不能读完已经不能自已,泪如雨下,林觉民写此文时“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林觉民真伟丈夫也,侠骨柔肠担道义,忧国忧民勇赴死。
读此书时,我第一次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为中国人有林觉民这样的大丈夫而自豪。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惨史、屈辱史,国家不幸、民族不幸、个人不幸,“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幸有林觉民们,“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们,慨当以慷,何以解国难,唯有“勇于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辞”,林觉民们的前仆后继谱就了另一部中国近代史,那是一部觉醒史、抗争史、不屈史、充满荣耀的民族证明史。
行文至此回到现在,如今的中国已然毅力于东方,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在与日俱增,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再会有林觉民与其妻诀别的遗憾,有情者可以终成眷属,在此我衷心的谢谢林觉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奋争和您妻子的奉献,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尊严。
但我也要如实的告诉你,作为宏观的中国在一步步前进,微观的中国还像一团乱麻。
虽然现在不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权于朝,横行于市,逐权逐利,枉顾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换着变了色的顶戴,攒取着发了臭的资本。
呜呼哀哉,多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住,这是宝贵的民族财富。
您说过希望您的儿子能“以父志为志”,您很放心的说,“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我多么得希望我们的国人都是能传承您精神的同志啊。
《与妻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与妻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妻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妻书》读后感1经济学名家郎咸平在杨澜访谈节目中,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林觉民和他的《与妻诀别书》,我一直认为郎教授是个有责任、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原来根源在此。
再读一遍《与妻诀别书》,不能读完已经不能自已,泪如雨下,林觉民写此文时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林觉民真伟丈夫也,侠骨柔肠担道义,忧国忧民勇赴死。
读此书时,我第一次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为中国人有林觉民这样的大丈夫而自豪。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惨史、屈辱史,国家不幸、民族不幸、个人不幸,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幸有林觉民们,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们,慨当以慷,何以解国难,唯有勇于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辞,林觉民们的前仆后继谱就了另一部中国近代史,那是一部觉醒史、抗争史、不屈史、充满荣耀的民族证明史。
行文至此回到现在,如今的中国已然毅力于东方,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在与日俱增,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再会有林觉民与其妻诀别的遗憾,有情者可以终成眷属,在此我衷心的谢谢林觉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奋争和您妻子的奉献,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尊严。
但我也要如实的告诉你,作为宏观的中国在一步步前进,微观的中国还像一团乱麻。
虽然现在不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权于朝,横行于市,逐权逐利,枉顾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换着变了色的顶戴,攒取着发了臭的资本。
呜呼哀哉,多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住,这是宝贵的民族财富。
《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是一部关于婚姻和家庭的书籍,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关怀。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真诚的文字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感激之情,他用文字记录下了与妻子之间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扶持。
他在书信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和感谢,也表达了对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真挚的情感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与妻书》,我明白了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更是一种责任和承诺。
在婚姻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而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他们之间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的婚姻更加坚固和幸福。
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也意识到了婚姻中的沟通和包容的重要性。
作者在书信中表达了对妻子的理解和包容,也表达了对妻子的支持和鼓励。
这让我明白了在婚姻中,相互理解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婚姻更加美满和幸福。
总的来说,读完《与妻书》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婚姻中的责任和承诺。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也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每一对夫妻都能像书中的作者一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走过幸福的婚姻生活。
再读《与妻书》范文

再读《与妻书》范文
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再次聆听林觉民烈士《与妻书》,感概万千!
第一次读《与妻书》,是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
《与妻书》让我感受到:爱人之间的感情,竟然可以如此动人,让人肝肠
寸断,绝对不是简单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结合”……这可能是我爱情观
的起点:寻找另一半,绝对是“精神伴侣”,需要精神上高度互动,而不
能简简单单是两个人在一起……后来十多年,苦苦追寻生命中的“那一半”,直到将近30岁时候,终于让我找到了:能和我灵魂互动的那个人,抓住她走进婚姻,一步步生儿育女,现在我也可以《与妻书》了。
感情仿佛,不过不用生死离别了,这么多年的恩爱扶持,还是让我点滴记在心头的。
我还是要写《与妻书》的,留给我们的女儿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与妻书》有感_1000字
万籁俱寂的夜,唯有袅袅灯光弥漫一方小小的书房,不觉中,一粒泪珠滚落,在书页上,化开了,淡淡的一抹,却化不开眼眶里那一层浓浓的雾。
书页上那一字一句透着墨香,铿锵有力,似又蕴涵了万般柔情,那是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最后一封信,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更渗出了他们峥嵘时光里最深沉的爱情。
没有华彩的标题,令人眩目的辞藻,“与妻书”三个字便代表了一切,原件写在一块手帕上,那是一块方方的小手帕,寄寓了林觉民伟大的人格以及他与妻子至死不渝的爱。
灯光下,我细细地咀嚼回味着书中的每一句话。
开篇的“卿卿”二字温柔细腻,似一股暖流涌入胸腔,这般感人。
“吾至爱汝”,一个丈夫的心声,想必早已哭断了他妻的肝肠,连我都潸然滚落了泪珠。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一句句,一行行,那么的情真意切,扣人心弦,书桌前的我默默无语,唯有泪千行。
深挚的爱埋藏在心底升华成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无奈间,大局为重,觉民牺牲流血在所不惜,而与妻子,他只盼来生再见!读《与妻书》,让我领略到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刚毅不屈,大义凛然。
他将小爱熔铸成了大爱,成全了千千万
万他人的爱。
合上书页,我的眼前浮现出林觉民写此信时的悲伤无奈,亦是那么昏暗的灯光下,他用颤抖的手写下对妻子最后的怀念,心房里莫名被割了一刀般,无助地滴落鲜红的血液。
而千里之外,意映她每日盼君还,望眼欲穿,却依旧是失落孤独。
但她支持丈夫的事业,只因她胸怀天下。
慢慢地回想,信中还隐含着觉民他高尚的情操,他英勇无畏,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随着他们的爱一起凝华,结成比血液更浓厚的情感。
当世间的一切都烟消云散的刹那,爱永存,点点滴滴,细节之处发人深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记得女作家三毛曾在丈夫荷西因潜水意外去世之后说过这
样一段话:“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
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钟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
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一样的爱情,一样的伤痛离别,亦在诠释夫妻之间那一种无私的品质。
觉民,我也懂你的爱,你的抉择,肩负时代的使命,那是一种责任,但你也有家的责任。
我了解你的痛苦,你的两难。
正因为这样,更提升了你的人格,让你更加伟岸不屈,相信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也一定会以你为荣,哪怕相聚已无期!
读《与妻书》使我了解,爱可以使一朵鲜花变成一座花
园,也可以使一滴水变成一条小溪。
爱是那样的伟大,将两颗心紧紧相连,天荒地老;将两个人的一辈子缠绕在一起,不离不弃。
亦让我明白,一个真正的伟丈夫更需要一个能担负起重任的肩膀,一颗真正善良的心!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里枝!你们的爱情虽未能天长地久,撼天动地,却默默地感动了每一个相信真爱的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而你们的尊严更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现实,似乎所有的人都要在失去之后才了解那种情的珍贵,但留下的只有伤感。
何不在未失去时就好好珍惜,不留遗憾?
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