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_鸟是树的花朵

3 鸟是树的花朵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语言文字理解“鸟是树的花朵”,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想象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文本深入对话,更深刻理解树与鸟之间浑然一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你最喜欢什么花呢?为什么?板书:花朵学生自由作答。
师:花儿用自己的美丽装点了自然,让大自然更加生机勃勃,五彩斑斓。
补充板书:鸟是树的看到这个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生:为什么说鸟是树的花朵?鸟是树的怎样的花朵?鸟怎么会成了树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走进这篇散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轮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读文。
随机指导。
包含生字的随文指导。
重点指导:瞬蹈婉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此时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师:是啊,这小小的鸟儿在冬天,如若落在那干枯的树杈上,总让我们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作者说的多好:鸟是树的花朵。
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鸟儿又是怎样的花朵呢?请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谈。
默读,勾画,批注。
再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阅读思考。
师: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第二课时一、咬文嚼字,深入研读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谁来谈谈,在作者眼里,为什么说鸟是树的花朵?又是怎样的花朵?预设1:(第2段).从第二段“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师追问:你读到了什么?(鸟就像是树的花朵)怎么读到的?(我从“五颜六色”读到的,因为鸟儿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真的就像是花朵盛开在树枝上。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鸟是树的花朵》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鸟是树的花朵》是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像打开了一扇窗,重新让我们看到了记忆深处一些被时光遗忘了的细节。
冬天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是宁静的,也是寂寞的。
可是,当我们读到了《鸟是树的花朵》,一切固有的想法都被打破了。
在《鸟是树的花朵》里,作者首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生机盎然、充满情趣的冬天美景:“一些鸟落在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仿佛是“满树的花朵”!多么美丽奇妙的想象,这些艳丽、鲜活的小家伙出现在冬季光秃的树上,冲击了我们的视觉,让我们眼前一亮。
课文的描写不仅在于此,它还描述了这些“花朵”们的动感: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它们的“吵吵闹闹”,打破了冬天的寂静,“再造了冬天的生机”!文章用轻快的文笔描绘了小鸟的可爱、活泼,突出了鸟儿们为大自然创造色彩,为人类带来欢乐和活力的美好形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篇散文流淌在笔端清晰可见的是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作者赞美和感激自然界的小生命——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它美化了风景,驱赶了寒意和空旷,带来了温暖和快乐,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这篇课文的语言也非常有魅力。
它突出应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如“鸟是树的花朵”是一个奇妙的比喻。
这个比喻不仅揭示了鸟和花朵的形态、色彩相似,更是形象生动的赞美了鸟儿们为冬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一抹色彩、一种美感。
再比如,“它们在冬天的树枝间绽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这种拟人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让我们看到了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活泼欢乐的身影,听到了婉转悦耳的鸣叫。
再如,“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这种拟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一年四季当中给人类带来美丽和欢乐的由衷的赞美和感激。
声音和舞蹈是生命的表达,树是鸟儿永恒的家。
文章用了很疏淡的字,但是却更加容易让人觉得温暖。
这种平淡如水,却分外打动读者。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简单引导)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鸟是树的花朵》教学设计(简单引导)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的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鸟是树的花朵"的意蕴,感受鸟给冬日带来的温暖与快乐、生机与活力,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鸟是树的花朵”的意蕴,感受鸟给冬日带来的温暖与快乐、生机与活力,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教学难点:理解“鸟是树的花朵"的意蕴,感受鸟给冬日带来的温暖与快乐、生机与活力,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导语:会开花的树最具风情,春季的树木繁花锦簇,夏季的树木绿荫浓密,秋日的树木果实累累,冬日的树木却稀疏空旷,同学们,不知你是否想过在这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使冬天的树充满活力。
大家看远处飞来了一群鸟,它们要干什么?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鸟是树的花朵》,一同来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小组读课文。
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按预习要求,在小组中检查预习结果.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对鸟类的认知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鸟是树的花朵》。
2. 相关鸟类的图片、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谈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2)提问:你们知道吗?在植物的世界里,有一种“花”是长在树上的,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3)揭晓答案:鸟类。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4. 了解鸟类特点(1)教师展示相关鸟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鸟类特点。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鸟类特点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课文内容。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第一章:鸟是树的花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鸟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鸟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
2.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教学准备:1. 课文:《鸟是树的花朵》2. 相关鸟类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美丽和独特。
2.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课文阅读(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鸟类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2. 讲解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鸟类生态环境。
2.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鸟类保护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章:鸟类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鸟类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鸟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鸟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1. 鸟类保护的具体实践方法。
教学准备:1. 课文:《鸟是树的花朵》2. 相关鸟类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鸟类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
2.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课文阅读(10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鸟类生态环境讲解(10分钟)1. 介绍鸟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讲解鸟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鸟类生态环境。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词句解析

《鸟是树的花朵》词句解析词语解析: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白腴:白而胖。
本课指落在树上的白鸽像玉兰花一样洁白而丰满。
优雅:优美高雅。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妙不可言:形容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言语表达。
句子解析:1、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解析:“满树的花朵”指的是“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鸟,这个奇妙的比喻不仅揭示了鸟和花朵的形态、色彩相似,更形象生动地赞美了鸟儿们为冬天增添了一分生机、一种美感。
2、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显得柔和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使树枝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没有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
解析:因为有了小鸟,冬风变得“柔和而富有弹性”,树木“没有了寒冷”,冬天“没有了秩序”,表现了鸟给冬天带来的生机。
3、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开到冬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解析:“从春开到冬、在树枝之间飞来飞去、会唱歌”说明了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的原因。
三个问句构成了排比句式,语气强烈,语意浓重。
4、实际上,鸟一直都在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
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才看到了更多的生命的美丽,因而忽视了树上的鸟。
我说,在一年四季,鸟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
解析:之所以说“鸟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是因为无论春夏秋冬她都点缀着树木,把树衬托得生机勃勃。
5、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
解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一年四季中给人类带来美丽和欢乐的由衷赞美和感激。
六年级语文鸟是树的花朵说课稿

六班级语文鸟是树的花朵说课稿六班级语文鸟是树的花朵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佑襄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六班级语文鸟是树的花朵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学校语文一组的曹建x,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学校语文六班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鸟是树的花朵》。
一、说教材。
《鸟是树的花朵》是这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就是回归自然,而这篇课文恰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充分情趣的的冬天美景图,还描绘了这些“花朵”们的动感。
课文向我们揭示: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天堂。
只要有美的心情,到处就是美景。
二、说学生。
六班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肯定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本领,一经点拨便能进入乐观的思维状态。
而《鸟是树的花朵》一文,虽文字美妙、想像独特,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课文,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本领、口头表达本领和写作本领。
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时,感受的思想情感之美。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领:1、正确认读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美妙词句打开想象,从而实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小鸟在一年四季中给树木带来的美丽和生机,知道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2、细细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对小鸟的爱好之情,并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生活中要擅长发现美,学会欣赏美,美是无处不在的。
)。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捉住重点词句打开想象,感受鸟的美丽,感悟鸟给树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鸟的美丽,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的情感和蕴含的人生哲理。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

鸟是树的花朵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鸟是树的花朵》。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鸟儿和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鸟是树的花朵》2. 生字词卡片3. 黑板、粉笔4.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鸟儿在树上的情景。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鸟儿和树的关系。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鸟是树的花朵》。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5.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鸟儿和树的关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试着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描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环节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是树的花朵》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鸟是树的花朵》是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像打开了一扇窗,重新让我们看到了记忆深处一些被时光遗忘了的细节。
冬天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是宁静的,也是寂寞的。
可是,当我们读到了《鸟是树的花朵》,一切固有的想法都被打破了。
在《鸟是树的花朵》里,作者首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生机盎然、充满情趣的冬天美景:“一些鸟落在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仿佛是“满树的花朵”!多么美丽奇妙的想象,这些艳丽、鲜活的小家伙出现在冬季光秃的树上,冲击了我们的视觉,让我们眼前一亮。
课文的描写不仅在于此,它还描述了这些“花朵”们的动感: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它们的“吵吵闹闹”,打破了冬天的寂静,“再造了冬天的生机”!文章用轻快的文笔描绘了小鸟的可爱、活泼,突出了鸟儿们为大自然创造色彩,为人类带来欢乐和活力的美好形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篇散文流淌在笔端清晰可见的是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作者赞美和感激自然界的小生命——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它美化了风景,驱赶了寒意和空旷,带来了温暖和快乐,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这篇课文的语言也非常有魅力。
它突出应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如“鸟是树的花朵”是一个奇妙的比喻。
这个比喻不仅揭示了鸟和花朵的形态、色彩相似,更是形象生动的赞美了鸟儿们为冬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一抹色彩、一种美感。
再比如,“它们在冬天的树枝间绽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这种拟人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让我们看到了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活泼欢乐的身影,听到了婉转悦耳的鸣叫。
再如,“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这种拟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一年四季当中给人类带来美丽和欢乐的由衷的赞美和感激。
声音和舞蹈是生命的表达,树是鸟儿永恒的家。
文章用了很疏淡的字,但是却更加容易让人觉得温暖。
这种平淡如水,却分外打动读者。
其实课文在向我们揭示,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天堂。
鸟儿因树而生动,树因鸟而美丽。
课文同时也在向我们揭示花花鸟鸟、树树草草都是我们身边的美,有美的心情,处处是美景。
教学建议:
一、运用对比,为理解打好铺垫。
这篇文章对比很强烈,教学中不妨这样开头,本文是写鸟的,为什么开头却描写冬天的树?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落光了叶子的树显得寂寞、沉闷。
看似闲笔,实则伏意深远,为后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借此突出鸟儿给树带来的活力,带来的美丽。
二、理清文章的脉络。
阅读这篇散文要抓住它"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作者先感叹冬日的空旷、疏朗;接着呈现鸟成为树的花朵的美景,赞美鸟带给冬天的快乐和生机,理清了思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文脉,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紧紧抓住“鸟是树的花朵”这一中心语句,深入而准确的理解其含义。
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文中写树的寂寞是来衬托鸟的生气勃勃。
“鸟儿是树的花朵”一语表现了鸟儿对树的重要性,树缺少了鸟儿就没了生气,而鸟儿则少不了树的支撑。
鸟儿在树上歌唱,嬉戏,把树也衬得生机勃勃,就像花儿在树上,赋予其生命力。
从而揭示了主旨。
四、感悟文章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美文,它的美表现在三方面: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
要注意景与情的关系,具体挖掘、揣摩由想象美景而感悟情感。
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阅读时要细细品味。
要领悟这样一些重点语句。
1、“鸟是树的花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个比喻,它形象地描绘了鸟和花在形态、色彩上的相似,生动地描写了小鸟的美丽和可爱,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和赞美
2、为什么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
因为树枝上的小鸟不仅有花一样美丽的形象,还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五、拓展练习。
鸟栖息在树上这真是再普通不过了,然而作者却从中有了新的感受。
鸟是树的花朵,仔细读来,这个说法既贴切又新颖。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的周围一定有很多熟悉的景象,凝神静心地感悟,会不会和作者一样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将感悟或发现写下来。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