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_左曙光

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_左曙光

1 =k 2-
将式(3)代入式(2),可得: p1 (0) p1 (l la lb ) c u (0) T c u (l l l ) a b 0 0 1 0 0 1 其中,
(4)
4 =k 2- 3
式(1)中:为空气密度,kg/m3;c 为空气声速, 2f k= 为波数, z 为微穿孔板相对声阻抗率[1]。 m/s; c
注: X 和 Y 分别表示频率和传递损失值。 Note: X represents the frequency and Y represents the transmission loss.
图 4 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值与仿真值对比 Fig.4 Comparison of TL between test and FEM
收稿日期:2014-03-04 修订日期:2014-05-08
提高。综上,前人的研究局限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 分析隔板存在对常用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而数 值仿真方法存在建模复杂且计算耗时长等明显缺 点。若能基于较准确的理论方法进行消声器声学分 析,则能显著提高效率以便进行深入研究。因此, 本文针对微穿孔管消声器,建立了带隔板微穿孔管 消声器传递损失理论模型,便于有效分析隔板位置 和数目对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试验验证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 损失的数值计算方法,接着建立带隔板微穿孔管消 声器传递损失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 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基于理论模型探讨隔板对微穿 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
A1 B1 C1 D1 A1 = R11 ( R13 + jR14 tan(klb ))( R41 + jR31 tan(kla )) / Z
T =

微穿孔板消声器标准

微穿孔板消声器标准

微穿孔板消声器标准微穿孔板消声器是一种常见的消声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微穿孔板消声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本文将介绍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标准要求,以及相关的设计和制造注意事项。

首先,微穿孔板消声器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消声器的工作环境、噪音源的特性、消声要求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消声器类型、尺寸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进行声学模拟和实验验证,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微穿孔板消声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消声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且需要符合相关的材料标准。

其次是制造工艺的控制,包括板材的冲孔、焊接、抛丸清理、表面处理等环节,都需要符合相应的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

另外,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性能测试和验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包括声学性能测试、气动性能测试、耐压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性能验收,才能保证微穿孔板消声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的标准要求,微穿孔板消声器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

在消声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连接,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消声。

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对消声器进行清洁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微穿孔板消声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安装和维护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性能和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结构参数对微穿孔板结构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结构参数对微穿孔板结构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第3 5 卷 第5 期
2 0 1 3 年1 O 月





Vo 1 . 3 5 No . 5
0c t .2 01 3
P I E Z 0EL ECTRI CS & AC 0US TOOP TI C S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2 4 7 4 ( 2 0 1 3 ) 0 5 — 0 6 2 4 — 0 4
加 而增 大 。增 加 穿 孔 率 , 共 振 基 频 向低 频 移 动 ; 而增 加 微 孔 直 径 、 板 厚 和空 腔 厚 度 , 共振基频 向高频移动 ; 吸 声 频 带 宽度 随穿 孔 率 增 大 而 增 加 , 随微 孔 直 径 、 板 厚 和 空腔 厚 度 增 加 而 变 窄 。
递矩 阵法 计 算 微 穿 孔 板 结 构 的声 学 特 性 , 在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可靠的基础上 , 研究结构参 数( 如 穿孔 率 、 微孔 直径、
板 厚 和空 腔 距 离 ) 对 微 穿 孔 板 结 构 吸声 性 能 的影 响 规 律 。结 果 表 明 , 穿孑 L 直径 、 板 厚 和 穿 孔 率 主 要 影 响 吸声 结 构 的 共 振 吸声 峰 值 , 空腔 厚 度 主要 影 响 共 振 基 频 ; 共振吸声 峰值随 穿孔率 、 微 孔 直 径 和 空 腔 厚 度 增 加 而 降低 , 随板 厚 增
关键 词 : 微 穿孔 板 ; 结构参数 ; 传递矩阵法 ; 吸声 中 图 分 类 号 :T B 5 3 5 文 献标 识码 : A
Ef f e c t s o f S t r u c t u r e Pa r a me t e r s o n t h e S o u n d Ab s o r pt i o n o f Mi c r o — p e r f o r a t e d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行业的生产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汽车消声器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的使用质量,还能够为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应该对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明确其结构优化措施。

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分析相关测试数据,探究其结构优化策略。

关键词: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结构优化引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交通噪声对于整个环境的噪声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对于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对交通噪声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

利用汽车消声器,不仅能够降低汽车的噪声,还能够改善整体的生活环境。

同时汽车消声器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较为便捷,所以应该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对其使用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进而保证汽车消声器的应用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改善我国城市环境以及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目前要想明确汽车消声器的结构优化措施,要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某品牌的汽车消声器进行相应的分析,发现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对其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才能够满足噪声的排放标准,因此应该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对声学性能进行相应的仿真模拟,进而对其使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进行声学性能仿真模拟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声学网格的划分,其仿真模拟模型中主要含有穿孔结构,所以需要使用声学网格的划分,对其穿孔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使用了六面体网格划分的方式,进而可以使其整体的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不断减少网格的数目,还能够使穿孔部分进行全面的细化,进而能够获得更多准确的数据以及质量相对较高的六面体网格。

在进行声学仿真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网格单元数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一般同一个声波波长内需要包含六个网格单元,进而满足其计算的数据需求。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度,需要对上限频率进行全面的控制,并且要明确边界条件的设置过程。

复杂穿孔管结构消声器消声性能研究

复杂穿孔管结构消声器消声性能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 算・ 究 ・ 计 研
复杂 穿孔管结构 消声器 消声性能研 究
李 继 锋 陈 剑 文 智 明
( 合肥 工业 大学 )
【 摘要 用声学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对复杂穿孔管结构消声器进行了声学性能的分析计算 仿真结果 与试验
结 果 的 对 比 表 明 , 者 吻 合 性 较 好 , 证 了应 用 声 学 有 限元 和边 界 元 方 法 可 以 比较 准 确 地 预 测 消 声 器 的 消 声 性 能 二 验 对不 同穿 孔 管 结 构 参 数 的 消声 器 进 行 了传 递损 失计 算 . 析 了穿 孔 管 主 要 结 构 参 数 对 消声 器 消 声 性 能 的 影 响 采 用 分 所提 出 的消 声 器 优 化设 计 方 案 , 改 善 消声 器 消 声 效 果 。 可
sr cu a a a t r ft e p roa e u e o n c o c p r r a c ft e mu f rwa lo a a y e . i h p i z d tu t r l r mee so e rt d t b n a e h i e f m n e o f e sa s n lz d W t t e o t p h f o h l h mie mu f r e i n p a , n c o c efc ft e mu f r si r v d f e sg l n a e h i f t f e mp o e . l d e o h l wa
主题 词 : 消声 器
穿孔 管
结 构参 数
中图分 类号 : 4 4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0 3 0 (0 0 0 — 0 7 0 U6 A 10— 7 32 1 )10 1—4

隔板缝隙对抗性消声器声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隔板缝隙对抗性消声器声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21 ( 3 0 2年 第 4卷 ) 1 第 0期
Au o tv g n ei g t moi e En i e rn
2 21 01 81
隔板缝 隙对 抗 性 消声 器 声 学 性 能影 响 的试 验 研 究 术
李沛 然 , 兆祥 , 邓 向
( .重庆大学, 1 机械传动 国家重点实验 室, 重庆 3 .中国汽车工程研 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因而可部分抵 消缝 隙的负面影响 。
关键 词 : 抗性 消声 器 ; 共振式 消声器 ; 隔板 缝 隙 ; 声学 性能
An Ex e i n a t d n t e Efe t fBa e S a n t e p rme tlSu y o h fcso f e mso h l
3 Ch n u o tv gie rn R s a c n tt t o . i a A t mo i En n eig e e rh I i e C .,L d e s u t .,Ch n q n o g ig 4 0 3 0 0 9;
4. a g ̄nAuo Go a Ch n t lb lR&D ne,C o g ig 4 2 Cetr h n qn 01 0; 5 h n qn i x a s  ̄tm .,Ld 1 .C o g ig Hat E h utS e Co e t.,C o g ig 4 2 h n qn 0i ae t y a sp p n e c e u e i c u t s n as e n t r e u n y o e s s r s e t fe u v n p s i e a d h n er d c sa o si ma sa d r iet au a f q e c f h y - o l b t c h l r t

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及结构改进建议

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及结构改进建议

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及结构改进建议作者:施忠良来源:《时代汽车》 2018年第5期摘要:利用声学分析软件LMS Virtual Lab与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建立模型,对汽车消声器结构与相关插入损失与传递损失进行分析,而后对消声器声学进行结构改进与优化,并分析相关优化建议的有效性。

关键词: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结构改进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事业与交通工业迅速发展,汽车逐步变为社会的核心交通工具,如此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噪音污染,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水平的提高,对汽车质量的需求也在提高,如何减少汽车噪音成为提高汽车技术性能与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

其中,汽车的主要噪音源是发动机噪音,而发动机的主要噪音源则是排气噪音源,因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噪音、控制汽车的车外噪音的消声器的设计与改进对控制汽车噪音、提高汽车性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消声器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性能的好坏。

而常见的评价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声压极差、插入损失与传递损失等,其中消声元件的消声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为传递指标,而消声系统的消声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为声压极差与插入损失。

1 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消声器分析与研究的早期主要依据的是平面波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的主要计算方法,即以平面波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元、有限元法与传递矩阵法等。

但是,因为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内部结构均较为繁复,其内部声场在声波频率较高时为三维,因而仅使用一维的平面波理论检测会产生相应的误差,于是必须采取二维乃至三维的平面波检测方法来分析它们的声学性能。

而对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的消声器,如果仅是运用传统的阻力系数理论与平面波理论相关的计算方法,就会产生相对较大的误差。

因此,随着计算方法的技术发展,从而产生了消声器设计的新途径。

利用专业的声学分析软件建立消声器的三维模型,而后运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分析与计算,就可以有效的弥补以上各方法的不足。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优化与设计策略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优化与设计策略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优化与设计策略一、引言机动车辆消声器作为汽车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降低排气噪声和改善整体声学性能的关键作用。

在如今注重环境保护和乘坐舒适性的社会背景下,汽车消声器的声学优化和设计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消声器的声学原理出发,探讨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优化和设计策略。

二、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原理机动车辆消声器主要通过吸声和反射声两种作用方式来降低排气噪声。

其中,吸声是通过消声器内部的吸声材料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小声波的能量;反射声则是通过消声器内部的多重腔室结构将声波反射、折射和干涉,以降低噪声的传播。

基于这些声学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机动车辆消声器。

三、机动车辆消声器的设计策略1. 吸声材料的选择:消声器内部的吸声材料是保证消声效果的关键。

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玻璃纤维、陶瓷纤维、蜂窝状金属等。

在选择吸声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吸声性能、耐高温性能、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2. 多重腔室结构设计:消声器内部的多重腔室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声波的传播路径,提高声波的折射和干涉效果。

通过合理设计腔室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实现更好的声学性能。

3. 阻尼材料的应用:阻尼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声波在消声器内部的反射和干涉,进一步降低排气噪声。

常用的阻尼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海绵橡胶等。

在设计消声器时,适当添加阻尼材料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4. 流体动力学优化:消声器内部的气体流动对声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流体动力学优化技术,可以减少气流噪声和气体振动,提高消声器的降噪效果。

5. 结构材料的选择:消声器的结构材料需要兼顾强度和重量的平衡。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等。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可以实现消声器的轻量化和性能的平衡。

四、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优化1. 声学性能测试:在消声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声学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音压级测试、频率响应测试和声阻抗测试等。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对消声器进行进一步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带隔板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理论建模
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24-26]对截止频率下的微 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进行理论推导。 2.1 传递损失理论模型 2.1.1 简单微穿孔管消声器
图 5 为简单直通微穿孔管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各参数意义参见图 1 所示。建立 x 坐标轴并取正方 向为消声器轴向(由入口指向出口),x=0 位置对 应前内插管末端所在位置。
在无流状态下,若声传播频率低于消声器的截 止频率,即假设平面波在穿孔内管和膨胀腔内传 播,且声传播过程为绝热过程,其质量方程和动量 方程可用如下矩阵表示[27]:
其中,
⎡⎢⎢dρdpc1u/1d/xdx
⎤ ⎥ ⎥
⎢ ⎢
dp2 /dx
⎥ ⎥
⎢⎣dρcu2 /dx⎥⎦
=
[
M
]
⎡ ⎢ ⎢ ⎢ ⎢ ⎣
p1 ρ cu1
图 5 简单微穿孔管消声器模型
Fig.5 Model of a simple micro-perforated tube muffler
将式(3)代入式(2),可得:
图 2 微穿孔管消声器有限元仿真模型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of a micro-perforated tube muffler FEM
model
1.2 试验验证 为验证上述消声器传递损失有限元仿真计算
方法,根据双负载法[20-22]利用阻抗管测量了消声器 传递损失。传递损失测量试验布置如图 3 所示。试 验采用的阻抗管型号为 SW466-60,传声器间距为 45 mm,频率测试范围为 400~3 150 Hz。微穿孔管 消声器样件结构参数如下:D=99 mm、d=60 mm、 l=220 mm、dh=0.8 mm、t=0.5 mm、p=3.14%、la=lb= 10 mm。
本文首先通过试验验证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 损失的数值计算方法,接着建立带隔板微穿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 声器传递损失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 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基于理论模型探讨隔板对微穿 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
1 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数值计算与试 验验证
1.1 传递损失数值计算 简单直通微穿孔管消声器如图 1 所示。 下面简要介绍其传递损失的有限元数值计算
0引言
微穿孔管消声器是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1-3] 用于管道消声的共振式消声器。因其具有良好的气 动声学性能[4],故在各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5-10]。
为提高消声器的消声特性,有学者提出在消声 器内加入隔板装置。如汽车排气复杂消声器中利用 隔板将消声器分割为多个不同结构的腔室[11-12]。季 振林[13]利用边界元法对比分析单腔和双腔直通穿 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后发现,利用隔板形成的双级 膨胀腔改善了中频消声性能。孟晓宏[14]利用有限元 法分析隔板位置对复杂两级扩张式消声器传递损 失的影响,发现隔板位置对中低频传递损失影响不 大,对高频传递损失影响较大;Jin Woo Lee[15]利用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学拓扑优化方法分析目标频率 的传递损失后发现,在同轴扩张腔消声器的扩张腔 内加隔板可以增大其传递损失;孙新波[16]基于有限 单元法分析隔板的存在对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 的影响,发现加入隔板后,消声器的声学特性有所
提高。综上,前人的研究局限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 分析隔板存在对常用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而数 值仿真方法存在建模复杂且计算耗时长等明显缺 点。若能基于较准确的理论方法进行消声器声学分 析,则能显著提高效率以便进行深入研究。因此, 本文针对微穿孔管消声器,建立了带隔板微穿孔管 消声器传递损失理论模型,便于有效分析隔板位置 和数目对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4-03-04 修订日期:2014-05-08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150256) 作者简介:左曙光(1968-),男,湖南沅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 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振动、噪声及系统动力学。上海 同济大学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201804。Email: sgzuo@ ※通信作者:吴旭东(1983-),男,博士,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汽车振动、噪声及系统动力学。上海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201804。Email: 1118wuxudong@
方法[17-18]。有限元仿真模型如图 2 所示,实体建模 时忽略消声器内部声传播过程的流固耦合作用,只 建立消声器内部空气腔模型。模型建立后,在有限 元软件中分别定义入口激励、介质属性、出口无反 射边界条件、小孔传递导纳关系[19]、求解器,然后 执行仿真,最后通过后处理求得传递损失。仿真过 程不考虑温度、气流对声传播的影响;穿孔层小孔
Zuo Shuguang, Long Guo, Wu Xudong, et al. Effects of baffle on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of micro-perforated tube muffler[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1): 53-6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注: X 和 Y 分别表示频率和传递损失值。 Note: X represents the frequency and Y represents the transmission loss.
图 4 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值与仿真值对比 Fig.4 Comparison of TL between test and FEM
54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传递导纳(阻抗倒数)矩阵根据马大猷推导得到的 微穿孔板声阻抗理论模型[1]编程求得。
6.2%),故可以利用该数值方法计算微穿孔管消声 器传递损失。
注:l 为膨胀腔长度;D 为膨胀腔内径;la 和 lb 为前后内插管长度;d 和 t 分别为穿孔内管内径和壁厚;图上未标注的其他参数还包括穿孔直径 dh、、穿孔率 p。 Note: l is the expansion chamber length; D is the expansion chamber diameter; la is the front-end inner extension tube length and lb is the rear-end inner extension tube length; d is the perforated inner tube diameter and t is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perforated inner tube; The perforation diameter dh and the perforation rate p are not marked in figure.
图 1 简单直通微穿孔管消声器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of simple pass-through micro-perforated
tube muffler
图 3 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测量试验系统 Fig.3 Experimental system arrangement of TL measurement
1. 进口端;2. 穿孔内管;3. 穿孔层外端面;4. 膨胀腔;5. 出口端; 6. 穿孔层内端面 1. Inlet; 2. The perforated inner tube; 3. The perforated outer layer; 4. The expansion chamber; 5. Outlet; 6. The perforated inner layer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 201804)
摘 要:为分析隔板对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该文首先通过试验验证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数值计
算方法,然后建立带隔板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基于理论模型分析
了隔板对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分析发现,隔板位置影响主消声频带及传递损失大小,隔板越靠近中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1.007
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1-0053-08
左曙光,龙 国,吴旭东,等. 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 53-60.
p2 ρ cu2
⎤ ⎥ ⎥ ⎥ ⎥ ⎦
(1)
⎡ 0 − jk 0
0⎤
[M
]
=
⎢ ⎢ ⎢

jα1 0
/
k
0 0
− jα2 / k
0
⎥ ⎥
0 − jk ⎥
⎢ ⎣


3
/
k
0
− jα4 / k
0
⎥ ⎦
第 11 期
左曙光等: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
55
α1
=k
2-
4 jk dz
α
2
=
4 jk dz
第 30 卷 第 11 期 2014 年 6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30 No.11 Jun. 2014 53
隔板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
左曙光,龙 国,吴旭东※,张孟浩,相龙洋,张 珺
间位置,第一拱形衰减域向高频扩大,且传递损失越大;隔板数目增加,传递损失相应增大,但当隔板数目达到
一定值时传递损失不再显著增大;在简单微穿孔管消声器内加隔板后,可以适当缩短膨胀腔长度,而不会明显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