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4章

合集下载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4章 教育传播媒体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4章 教育传播媒体

第4章教育传播媒体学习目标1.理解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

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

3.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

4.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

4.1教育传播媒体世间万物无时不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一切信息的传递都必须依赖着媒体这个中介物。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活动而选择何种教育传播媒体。

因此,了解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概念,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知识与功能,掌握它们的选择和使用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

1.教育传播媒体什么是媒体?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一一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

媒体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感官的变化,引起感觉重心的转移。

例如:使用书本,感觉重心是视觉;改用录音,感觉重心就从视觉转移到听觉了。

•媒体也是信息一一随着媒体而来的〃内容〃可能是另外一种媒体。

如:电影的内容可能是一部小说、一部戏剧,或是一部歌剧,而小说、戏剧、歌剧都属于媒体。

•媒体有〃冷〃、〃热〃之分一一对象参与程度小的是热媒体,如报纸、书籍、广播;对象参与程度大的是冷媒体,如电影、电视。

•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一一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什么是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2.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1)传统教育传播媒体(2)现代教育传播媒体2教育传播媒体功能与特性1.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

•存储信息。

•控制学习。

2.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给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的经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更加明确,使抽象事物的概念更加清楚,防止过分重视讲述形式的教学。

•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活动,供给更加详细的思考材料以扩大经验的范围,提供模仿的良好示范以训练正确的观察与思考方法。

课件结构图-[共2页]-89-现代教育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郭琼 主编_现代教育技术_[共2页]

课件结构图-[共2页]-89-现代教育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郭琼 主编_现代教育技术_[共2页]

第 4 章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81
表 4.4.1 幻灯片式课件文字稿纸样式与课件脚本稿纸样式
文字稿本的创作
卡片课件文字稿纸样式
课件文字稿本对于课件的作用,相当于剧 本对于电影、电视的作用。它是编著人员开 发创作课件组织结构和课件脚本的依据。课 件文字稿本由授课教师创作,其主要内容是 教学中希望计算机做哪些事,要有哪些文本、 图片、图像、动画、声音等在课件中出现, 希望出现什么结果,以及对各种媒体出现、 结束的大概要求等。文字稿本创作的具体工 作是:①为便于工作和资料的积累,填写课 件设计登记表;②设计目的说明;③教学目 标及分析说明;④教学策略的说明;⑤课件 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明;⑥用于课件 设计的参考资料的说明。
屏幕草图设计说明: Nhomakorabea链接到 媒体元素文件名
声音 动画 视频 图片 图形 文本
4.4.2 课件结构图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使用课件结构图安排各种媒体资源,可以使设计 者和开发者明确内容和步骤,脉络清晰,尤其是对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可以减少教师负担, 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传统的教学内容,如文字教材(课本)、录音教材、录像教材等,它们的信息组织结构都是 线性的,即信息是按单一顺序编排的,比如一本书,各章各节按照从前至后装订,读者一页一 页从前往后读。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超文本技术。这种技术将“图、
图形
屏幕内容草图
图像 动画
声音
影像
制作说明:
呈现方式
制作脚本(课件组织结构)设计
卡片课件文字稿纸样式
序号
主要内容
制作脚本(课件组织结构)设计由熟悉教 学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功能的编著人员进行, 主要是根据文字稿本及教师、学生状况考虑 课件要分为几个模块,决定课件是采用线性 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还是复合结构; 是采用文本结构,还是采用非文本的超媒体 结构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4章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4章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

计算机教学
是以计算机为对象的教学活动,包括计算机结 构、原理、编程、操作以及应用技巧。 信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 未来的人都能应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定的计算 机文化修养,80年代初,人们把它称之为计算 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 具体的说,计算机文化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主 要方面:普及计算机常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计算机意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程序设 计能力。
该框架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常见的CAI基本教学模式
(1)操练与练习 (2)个别指导 (3)教学测验(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4)教学模拟 (5)问题解答 (6)教学游戏
(1)操练与练习
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
能,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模式。
该模式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只
流媒体
流媒体指的是一类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
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媒体的数据流随 时传送随时播放(边下载边播放),极大 地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有: ①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 ②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 ③Apple公司的QuickTime。 对应的采用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文件主要 有三大“流派”。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
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 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 四次革命。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 式,反映了一所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 的程度。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多媒体技术
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 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 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即: 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 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 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 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第四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第四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1.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的图像没有彩色的信息只有灰度信息,此种模式的图像 是由256级的灰度来表示的,灰度模式的取值范围为0—250像素。 任何一种彩色模式的图像在转换成为灰度模式时都将失去所有的 彩色信息。
2.位图模式
位图模式是由白色和黑色两种颜色组成的,所以也被称为黑白图 像,位图图像由1位像素组成,所以其文件最小,所占的磁盘空 间也最少。只有灰度模式的图像才可以直接和位图模式的图像相 互转换。
(6)使用数码相机拍摄 (7)视频帧捕获
利用超级解霸等软件可以将视频图像进行单帧捕获,以静止图像 形式保存起来。
(8)利用电视机、摄像机捕获图像
4.2 数字图像的获取与利用
四、图像格式转换
不同软件支持的文件格式不同,有时就要进行文件格式 之间的转换,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实 现一些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间的转换,具体步骤如下:
二、数字图像的类型
图形图像是教学信息中最常见的信息表达形式之一,数 字图像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是以点或像素的方式来记录图像的,像素是构成
位图图像的基本元素,由这些单个像素相结合就形成 了图像。
矢量图是用一组绘图指令来描述图形的要素,以数学
方式来记录图像,在数学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形式
对于每一个素材,都具备相关素材的显示功能 评论录入及显示功能 支持多文件压缩下载功能 提供内容传输管理 支持基于标准互换格式的资源导入导出功能 提供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接口
4.2 数字图像的获取与利用
一、像素和分辨率
1.像素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位图图像是由许多点组 成的,每一个点就是一个像素,而且每一个点只显示 一种颜色。

最新版2012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导论4

最新版2012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导论4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能把学到的知识如概念、规则、方法等应 改变 修改 用于适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演示 组织 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 分解 区分 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图解 推理
将所学知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 分类 知识整体的能力。 创作 创造 发明
叙述 转换 指出 分离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孟祥增 mxz@
第4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4.1 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4.1.2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4.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2.1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4.2.2 学习目标的阐明 4.2.3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 4.2.4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实施 4.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4.3.1 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 4.3.2 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的取向 4.3.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与过程 4.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 4.4.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2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4.4.3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4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4.2.2 学习目标的阐明
(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哈罗(Harrow,A.J.)等人于1972年提出动 作技能的分类系统,从低级到高级描述了六种水平 的动作技能:反射动作、基础动作、感知能力、体 能、技巧动作和有意沟通。
动作技能领域后四类学习目标与学习动词校验表
分类 解释 学习结果描述动词的举例
4.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分析、设计、开发、实 施、评价和修改。 4.2.1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客观题Question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

答案: 对Question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B. 信息技术教育C. 教学技术D. 计算机辅助教育Question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

A视听传播阶段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D视觉教育阶段Question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2.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Question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a.第三阶段视听传播b.第一阶段视觉教育c.第二阶段视听教育d.第四阶段教育技术Question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答案:错Question 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A. 技术人员B. 管理人员C. 教学人员D. 科研人员Question 8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 教学方法b. 学习过程c. 学习资源d. 教学设备Question 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

a. 评价b. 设计c. 制作d. 运用Question 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经验之塔理论b. 传播学理论c. 系统理论d. 直观教学论Question 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

a. 20年代b. 40年代c. 70年代d. 30年代Question 12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视听传播阶段对应的时间段是。

a. 20世纪初-30年代b. 20世纪50-60年代c. 20世纪30-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至今Question 13 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

2021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章(精选试题)

2021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章(精选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章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

A.教学计划B.信息技术C.信息素养D.课程2、()是指将网络作为调查内容的传播工具,广泛收集调查信息的调查方法。

A.网上调查B.邮件调查C.BBS调查D.IP调查3、()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A.基于问题的学习B.有意义的学习C.资源型学习D.网上合作学习4、()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B.自我监察C.自我管理D.自我评价5、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给学生,即使是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出现“吃不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现象。

A.认知超载B.感知超载C.记忆超载D.理解超载6、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C.反应D.价值体系个性化7、在教师的隐喻中,由蜡烛变为火箭的隐喻是()变化的表现。

A.中心---边缘B.成批生产---个性凸现C.奉献---双赢D.传递者---促进者8、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学过程9、在搜索课件时,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课件资源网站,为了方便再次浏览该网站,最简便的做法是()A.将网址复制到一个Word文档中B.将网页另存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C.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D.复制网页上的所有内容到Word文档10、()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

A.网上合作学习B.真实性任务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资源型学习11、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1994年美国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的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 )。

参考答案:学习资源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视听教育、视觉传播和教育技术四个阶段参考答案:视觉教育3.程序教学论是由()提出来的参考答案:斯金纳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简称是()参考答案:AECT5.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

参考答案:知识6.教育技术起源于19世纪初期参考答案:错7.教学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参考答案:错8.我国的教育技术最早称之为电化教育参考答案:对9.200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参考答案:错10.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教学评价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参考答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自身评价2.()评价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参考答案:定量评价3.()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

参考答案:绝对评价4.()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参考答案:诊断性评价5.按照()分类,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评价功能6.教学设计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参考答案:对7.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等因素参考答案:错8.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教学资源的概念 4.1.2 教学资源的分类 4.1.3 教学资源的特点
第 3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1.1 教学资源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进行 服务的各种人和物,它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 服务的各种人和物,它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 也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也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如教师的 言语、动作表情、电视等。 言语、动作表情、电视等。狭义的教学资源是指在 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各种硬件媒体及承载信 息的各种软件媒体,如图书、投影仪、视频展台、 息的各种软件媒体,如图书、投影仪、视频展台、 VCD、录像机、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网络上的各 、录像机、教学挂图、教学模型、 种音频、视频、动画等。 种音频、视频、动画等。
第4章 教学资源
第 1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第2章 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
4.1 4.2 4.3 4.4 4.5
教学资源概述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 网络教学资源及应用 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
第 2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1 教学资源概述
第 8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库建设简介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含义 . 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 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 试卷、文献资料、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 试卷、文献资料、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常见问 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 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 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建设; 资源建设的评价; 资源建设的评价;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 22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① 直接访问相关站点 使用网络资源指南( ② 使用网络资源指南(resource guide) ) ③ 使用搜索引擎 ④ 使用非万维网检索工具 ⑤ 使用光盘数据库检索和国际联机检索
第 23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第 19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支持目录式分类结构( ② 支持目录式分类结构(Directory) ) 能够区分搜索结果的相关性( ③ 能够区分搜索结果的相关性(Pertinency) ) 检索方法多样、 ④ 检索方法多样、查找手段完备 ⑤ 其他性能 (4)搜索引擎的语法规则 ) ① 使用逻辑操作符 使用“+、-” ② 使用“+、-”连接号和通配符 ③ NEAR操作符 操作符 使用逗号、 ④ 使用逗号、括号或引号进行词组查找
安全管理
计费管理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管 理 系 统
教育科研搜索引擎 教学评价系统
网络课程库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资 源 库
网络课程索引 课程库管理系统
课 件 库
课件 索引
题 库 题库 索引
案 例 库
案 例
案例库管理系统 网络题库系统管理 课件管理系统
媒体素材库(文本、图像、图形、音频、动画、视频)及索引库
第 4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1.2 教学资源的分类
1.从人、物的角度分 .从人、 (1)言语信息资源 ) (2)文献信息资源 ) 文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 文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又可划 分为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 分为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五 大类。 大类。 (3)体态语信息资源 ) (4)实物信息资源 ) 2.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分 . (1)媒体素材类教学资源 ) ① 文字资源
第 12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2 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介绍
(2)《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 )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网络课程 常见问 题解答
可选通用数据元素 媒体 素材 核心 LOM 必需数据元素
第 20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⑤ 不要滥用空格 (5)选择搜索引擎的标准 ) (6)常用搜索引擎介绍 ) ① 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雅虎(Yahoo)( )() 中文雅虎(Yahoo)() 搜狐( 搜狐() ) Google)中文搜索引擎( ) ② 英文搜索引擎 Yahoo() ( )
(3)运用检索技巧 ) a.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有利于提高检索的精确度,如选专指词、 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有利于提高检索的精确度, 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有利于提高检索的精确度 如选专指词、 特定概念或常用词。 特定概念或常用词。 b.构造恰当的检索提问式,如使用“and”、“or”、“not”或 构造恰当的检索提问式, 构造恰当的检索提问式 如使用“ 、 、 或 使用双引号将需要检索的词组或短语标出。 使用双引号将需要检索的词组或短语标出。 c.使用加权检索限制必须出现的检索词和必须不出现的检索词。 使用加权检索限制必须出现的检索词和必须不出现的检索词。 使用加权检索限制必须出现的检索词和必须不出现的检索词 d.中文信息检索使用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信息检索使用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信息检索使用中文搜索引擎 e.尽量使查询条件具体化,根据需要选择网页搜索、网站搜索 尽量使查询条件具体化, 尽量使查询条件具体化 根据需要选择网页搜索、 等。 f.寻求网上帮助: 寻求网上帮助: 寻求网上帮助 BBS、E-MAIL\QQ,等。 、 等 g.关闭 关闭internet explore高级属性中的多媒体选项,采用纯文本 高级属性中的多媒体选项, 关闭 高级属性中的多媒体选项 传输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等。 传输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等。
第 16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 网络教学资源及应用
4.3.1 网络教学资源的概念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第 17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1 网络教学资源的概念
网络教学资源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 网络教学资源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信 息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息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的信息资源。 的信息资源。其功能在于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进行 资源共享,并服务于同一个目标, 资源共享,并服务于同一个目标,构成信息资源系 统。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上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上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分布广、传播快、数量大、增长快 .分布广、传播快、数量大、 2.多类型、多媒体、丰富性、新颖性 .多类型、多媒体、丰富性、 基于上述特点, 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 源来辅助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源来辅助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第 15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4 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设计 . 2.设计清晰的目录结构 . 3.构建自己的搜索引擎 . 4.克服保守,积极开放 .克服保守, 5.摆脱单机,走向网络 .摆脱单机, 6.不求全面,但求点精 .不求全面, 7.化整为零,集中精华 .化整为零,
第 21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3.2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2.非万维网信息资源的检索 . (1)查询 )查询FTP文件的检索工具 文件的检索工具 (2)查询 )查询USENET的检索工具 的检索工具 (3)查询邮件群(LISTSERV)和邮件列表 )查询邮件群( ) (MailingList)的检索工具 ) (4)查询 )查询Telnet资源的检索工具 资源的检索工具 (5)查询 )查询Gopher资源的检索工具 资源的检索工具 (6)查询 )查询WAIS资源的检索工具 资源的检索工具 3.网络信息检索策略 . (1)确定检索目标 ) (2)选择检索途径 )
第 6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1.3 教学资源的特点
1.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与传播 . 2.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 . 3.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 . 4.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具有灵活性 . 5.师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互性 .
第 7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
4.2.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库 建设简介 4.2.2 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介绍 4.2.3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4.2.4 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应采取 的具体措施
资源目 录索引
试题
文献资料
试卷 课件
案例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 13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2 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介绍
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1)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CELTS-42的元素定义方 法采用 的元素定义方 法采用ISO11179 标准的元数据元素描述方法。 标准的元数据元素描述方法。 (2)元数据的基本结构。 )元数据的基本结构。 规范》 《规范》的核心元数据元素依据其描述的内容 和类别分为资源内容描述类:知识产权信息类 知识产权信息类: 和类别分为资源内容描述类 知识产权信息类 外部属性描述类三类
第 14页 页 共30页 页 退出
4.2.3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目前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标准、兼容性差 .缺乏标准、 2.粗制滥造,实用性差 .粗制滥造, 3.内容雷同、缺乏个性 .内容雷同、 4.时效性差、更新过慢 .时效性差、 5.检索性差、难以查询 .检索性差、 6.缺乏反馈、缺少评价 .缺乏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