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内的马登筋的布置
建筑马凳筋布置方案

建筑马凳筋布置方案在建筑设计中,方案的细节决定着建筑的美感与舒适度。
筋布置方案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建筑马凳筋布置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马凳是一种常见的支撑结构,用于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合理的马凳筋布置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马凳的受力性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
在马凳筋布置方案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建筑物结构的类型: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马凳筋布置方案。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考虑到地震和风荷载的影响,筋布置需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而对于低层建筑或框架结构,稍微松散一些的筋布置方案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2. 材料选择:合理选择材料对于马凳的筋布置方案至关重要。
常见的建筑材料有钢筋和混凝土。
在马凳筋布置方案中,钢筋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要根据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混凝土的使用应注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浇筑质量。
3. 受力分析:在进行马凳筋布置方案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受力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
受力分析可以考虑建筑物的自重、风荷载、地震力等因素。
通过对受力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马凳筋布置的位置、数量和尺寸。
4. 轴力与剪力的考虑:马凳筋布置方案中,需要考虑轴力和剪力的作用。
在筋布置时应注意使筋条充分发挥承载力,满足轴力和剪力要求。
合理配置马凳的筋条,可以使建筑物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5. 基础设计:马凳筋布置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基础的稳定性。
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并根据建筑物的受力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固,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马凳筋布置方案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类型、材料、受力分析、轴力与剪力以及基础设计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筋布置方案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马凳筋布置

马凳筋布置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XXX:马凳筋设置规则及详细计算马凳筋是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是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会忽略它或者漏算。
马凳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
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φ12可用直径为φ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但是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φ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φ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φ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
马凳筋的根数可按面积计算,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的作用。
XXX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考虑马凳的数量和位置。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不需要安装马凳,不应计算在内,而楼梯马凳需要单独计算。
马凳筋的布置

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板马镫钢筋的布置规则

板马镫钢筋的布置规则板马镫钢筋的布置规则是指在混凝土板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强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钢筋布置在板内。
下面将详细介绍板马镫钢筋的布置规则。
1. 基本原则板马镫钢筋的布置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板的强度和刚度;(2)布置合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3)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方便施工操作;(4)确保钢筋的防腐性能。
2. 钢筋的布置(1)主筋布置:主筋是承受板的弯矩和剪力的主要钢筋,一般沿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主筋的布置要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为等距布置或变距布置。
等距布置是指主筋在板的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变距布置是指主筋在板的宽度方向上根据受力情况变化布置,距离中心越远的位置,主筋的间距越大。
主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2)箍筋布置:箍筋是用于约束主筋的钢筋,一般沿板的宽度方向布置。
箍筋的布置要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为等距布置或变距布置。
等距布置是指箍筋在板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变距布置是指箍筋在板的长度方向上根据受力情况变化布置,距离支座位置越远的位置,箍筋的间距越大。
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钢筋的保护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需要有一定的保护层,以保证钢筋的防腐性能和混凝土的耐久性。
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25mm至50mm。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保护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钢筋的连接:钢筋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搭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搭接连接是指将两根钢筋的一段重叠在一起,并用钢筋焊接或扎紧连接;焊接连接是指将两根钢筋的一段进行焊接连接。
连接部位的钢筋直径和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 施工注意事项在板马镫钢筋的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梁板节点处的钢筋布置要满足节点设计要求,确保节点的刚性连接性能;(2)钢筋的放置应与模板安装相结合,确保钢筋的准确位置和垂直度;(3)钢筋的焊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应进行质量检测;(4)钢筋的连接部位应清理干净,确保连接质量;(5)钢筋的保护层应进行检查,确保保护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6)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整理施工记录,以备验收和后期维护使用。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1、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2、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3、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 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4、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三、马凳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马凳筋规则

马凳筋规则
主楼及底板、承台、集水坑、排水沟、后浇带等部位均使用马凳。
马凳下支撑筋支撑于下铁筋上,不允许接触模板。
底板、承台、集水坑、排水沟四周均增加马凳筋一道。
(1)底板、楼板及顶板:马凳钢筋布置间距根据板筋直径确定,当板筋直径d=6时,因钢筋刚度较低,马凳间距为@500mm*500mm,当板筋d=8或d=10时,因钢筋刚度较低,马凳间距为@700mm*700mm,当板筋d>10时,马凳间距为@900mm*900mm。
绑扎完下部钢筋和暗梁钢筋后安装马凳,板厚>100mm时使用“几”字型马凳,马凳筋规格根据板厚确定。
(其中:马凳高度L2=板厚度-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上层两排钢筋直径之和-下层下排钢筋直径,马镫宽度L1=100mm,马镫脚长L3=100mm,钢筋型号同板筋的最大型号钢筋)
“几”字型马凳示意图
(2)承台、底板为多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支撑,以保证钢
筋位置正确。
底板支撑采用φ20钢筋制作,间距lm呈梅花状布置钢筋保护层垫
块上。
承台及底板上层钢筋支撑。
马凳筋的布置方法

1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2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3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4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5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6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板内的马登筋的布置,什么样式布置的钢筋形式板内才会去设马登筋,马登筋的形式是什么样的,一般布置多大的?
三种马凳筋参数图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果选择:根据施工方案来定
1、您好,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
@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2、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3、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4、间距:纵、横向每米设置一个,即一平米设置一个马凳筋。
钢筋直径:当板厚小于等于30cm时,可选择8--10mm。
当板厚在30cm--50cm时,可选择12--14mm。
当板厚大于50cm时,可选择16--18mm。
5、L1、L2、L3 长度:L1长度一般在300--400mm。
L2的长度是板厚减去上下二个保护层厚度。
L3的长度一般在100mm左右。
有些设置了马凳筋板没有计算马凳筋,你的这个地方马凳筋上面是不是一整垮的板负筋,如果是的话建议你改为跨板受力筋,你计算一下会有马凳筋的,其它的面积大的板比面积小的板马凳筋根数还要少些,你也看看是不是这个原因,像这种跨板负筋你如果按负筋布置的话软件是不算马蹬筋的,必须要按跨板受力筋布置。
6、马凳筋选择,看施工方案,要是在设计阶段,按照板厚度选择。
小于100的一型,小于200的2型,大于200的用3型,先预估上去。
1双层双向布筋:需要在板的属性里输入马凳筋信息,当布置双层双向时,钢筋才会出来
2板底受力筋+负筋:需要在板的属性里输入马凳筋信息,需要在负筋里面确定马凳筋排数,钢筋计算的才会正确
三种马凳筋参数图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果选择:根据施工方案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