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冗余CAN总线接口的研究
CAN总线冗余系统的研究及可靠性分析

可 靠 性模 型 , 对 不 同冗 余 系 统 的可 靠 性 进 行 了分 析 , 出 C 并 得 AN 总 线 不 同 冗 余 系 统 可 靠 性 的 优 劣 .
关 键 词 : CAN 总 线 ;冗余 技 术 ;模 型 ;可 靠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F 6 . 78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1 . 9 9 j is . 6 1 6 0 . 0 0 0 . 1 : 0 3 6 /.s n 1 7 9 6 2 1 . 5 0 9
总 线 控 制 器 与 2个 总 线 驱 动 器 之 间 设 置 判 断 电 路 .如 果 1 总 线 发 生 故 障 , 关 闭 它 与 总 线 控 制 器 之 间 的 个 则 信 号 通 道 , 正 常 总 线 上 的 报 文 仍 能 顺 利 送 往 总 线 控 而
制 器L. 3 j
网络 的系统 中 ,为 了提 高 系统 的 可靠 性 和 整 体 性 能 , 需要 对总线 的各 个部 分 进 行 不 同程 度 的冗 余 . 据 冗 根 余硬 件 的结 构 形式 不 同 ,冗 余 可 分 为 系 统 级 、 制 器 控 级 、 动器 级冗余 等 . 驱
思 想 的指 导 下 发展 起 来 的. 以 C 在 AN 总 线 作 为 底 层
() 1 总线驱 动 器级冗 余.如图 2所 示 ,总线驱 动器 级冗余 的基本思 路是 使用 2条总 线 电缆 , 个 节点 内 每 部使用 2 总线 驱 动器 , 只有 1个 总线 控 制 器 ,在 个 但
0~ t 分 得 : 积
R( )= t () 5
可见, 元件 的可靠 度 随时间呈 负指数 分布.
2 2 可 靠 性 模 型 的 建 立 及 可 靠 性 分 析 .
冗余CAN总线在机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0 6 ) 10 8
摘
要 :A C N总线作 为现场 总线的一种 , 已在 多个军用和 民用领域得到 了广泛的应 用和推 广。针对
机 电管 理 系统 的 实时 数 据 采 集 、 时控 制 及 综 合 化 的设 计 需 求 , 计 和 实现 基 于 冗 余 C N 总 线 的分 实 设 A
的控制器为冗余设计 , 系统 中机 电总线 A和 B互为冗 余, 各节点通过双通道 C N接 口与冗余 C N总线 A A A 和 B相 连接 。系 统在 正 常状 态 下 , 有 一个 主控 制器 只 和一条 C N总线在工作 , A 当一个控制器故 障时备控制
器接 管 系统管 理 工 作 , 者 当 一 个 C N 总线 故 障时 , 或 A 控制 器启 动备用 C N总线完成 对 整个 系统 的控制 。 A
一
计 需求 , 电管理 系 统 与机 电子 系 统之 间需 要 交 互 的 机 信 息量越 来越 大 , 机对 于机 载 设 备 资源 利 用 的性价 飞 比和费效 比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因此 基 于 总 线 实现 系统 的综 合管 理成 为一种 趋势 。 C N总线作 为工业 现 场 总线 的一 种 , A 因其具 有 较 高 的位速 率和极 高 的抗 电磁 干扰 能 力 , 侦 测 和处 理 能
,
各 个子 节点 和控 制器 之 间设 置 两条 C N 总线 实现 A
产生的任何总线错误 , 并且具有高可靠性、 实时 陛和灵 活性 , 因此 被广 泛 地应 用 环 境监 测 、 电力 系统 监 测 、 野
外考 察及 日常生 活 中。
机 电系统 的开 放 式互 联 , 以保 证 通 讯 畅通 和稳 定 。第
冗余CAN总线高可用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
7 8・
微
处
理
机
靠、 持久 的外 部存储 能力 。 各个 模 块 之 间通 过 C N A
总线 进行 命令 和数 据交互 。
图 1 高 司用 计 算 机 系统 的 组 成
计算机模块的定义如下 : ①计算机工作模块 : 处 于工作状态 的计算机模块 , 执行一定的任务 ; ②计算 机温备模块: 指处于待命状态的计算机模块 , 该模块 在逻辑上与整个系统断开 。温备模块中存在一个系 统后台任务 , 只接 收特定 的指令 ; ③计算机 冷备模 块: 指处于断电状态的计算机模块 , 该模块未上电加 载软件系统 , 在物理上与整个系统断开。
C N控 制器 采用 P ip 公 司独立 的 C N总 线 A hl s i A
整个可更换计算机系统中的节点在监控节点的 控制 下进 行调 度 和状 态 转 换 。应 该 说 明 , 控 节点 监 并不属于中心控制节点 , 只是一个分布式节点 , 执行 系统监控的任务。为 了增 强系统 的可靠性 , 可能有 多个 节点 同时执 行监 控任 务 。
3 基于冗余 C N总线 的通信 系统设计 A
3 1 基 于控制 器级 的 冗余 C N 总线 结构 . A
典 型的 C N总线 电路 可分 为 3个环 节 , A 即微 处
3 期
郑欢 欢等 : 冗余 C N总线高可用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A
・7 9・
支 持更换 过 程 的 热 插 拔 控 制 器 是 Mai 公 司 xm 的 M X 2 1它采 用 了集 成 限 流方 案 , 化 了浪 涌 A 47 , 简
C N总线 具 有 可靠 性 高 、 时 性 好 、 活 性 A 实 灵 强 的 突 出 特 点 , 经 越 来 越 多 的 应 用 于 航 空 领 已 域 。针对航 空 领 域 的 C N 总 线 应 用 需 求 , 国 A 德 Sok航空 系统 公 司还专 门在 C N总 线基 本 规范 的 tc A
基于CAN总线的计算机联锁通信系统研究

-22-/2012.05/间出现的个数,转入“跟踪”状态后,设备每秒发25对询问脉冲,按70%概率计算,每秒应收到17.5对回答脉冲,如飞机相对于地面速率为±2km/s,则最差的情况时,连续有6对脉冲未收到,第7对脉冲收到时,飞机已飞越560m,相当于4μs时间,所以设定跟踪区间为±1km,足以满足动态范围需要,丢失信号即“记忆”后8s范围内,可按地速±2km/s逐步扩大搜索范围,而显示值则按原值加当时速率值继续输出,直到抓住新值。
如4s时△t=±8km,8s时△t=±16km,在△t范围内的任何一点如连续收到3组脉冲,即可认定重新抓住了信号,可锁定后继续“跟踪”,否则过15s,即转入“搜索”,按原方法重新搜索信号。
在A/A-X状态,设备除发出询问脉冲并等待回答信号外还接收其它设备发出的询问脉冲,经译码识别确认后驱动总延时为T 0=50μs固定延时电路延时后,形成3μs回答脉冲送至发射分机电路,当有外界封闭信号出现时,发射脉冲不输出,起到一保护作用。
为保护发射分机不因发射脉冲太多而烧毁,应控制到发射分机的询问脉冲和回答脉冲发射数量,不超过600个。
4.硬件电路方案 本项目硬件电路部分主要是采用大容量的CPLD+DSP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信号预处理电路、CPLD电路、DSP处理电路等各部分电路之间的接口设计以及电源电路等部分。
硬件电路为软件处理模块提供输入数据和处理资源,并在软件的统一协调下完成数字信号处理。
硬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5.结束语 提出了一种利用DSP和CPLD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塔康系统的测距、侧位功能,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合理分配所需完成的功能。
使得设备可靠性增强、功能模块清晰。
实际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参考文献[1]程慧莉,张洪戎.智能导航总体框架[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张忠兴.无线电导航原理[J].空军电讯工程学院.[3]1993.9ICAO,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ANNEX10.1990-11-15.作者简介:赖杰鹏(1976—),大学本科,工程师,陕西凌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所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导航、信号处理。
双冗余CAN总线及其可靠性研究

A bst r ac t :i n or der t o guar ant e e t h e com m u ni c a t i on r el i ab i l i t y of po w er di s t r i bu t i on
s y st em ,t he r el a t e d t heo r y and t e ch nol og y o f CA N bu s b as ed on t he ch ar a c i er l s i l c s o f CA N ne t wo r k s i s p r op os ed, t he de si gn i de a o f a do ubl e r edun d anc y f aul t — t ol er an t d es i gn us i n g du al r edu n danc y s t r uc t ur e, r un ni ng at t he s am e t i m e, t he bu s c on t r o l l er , dr i v e. t r ans mi s si on m edl um f or a c om p r ehen si ve r edun danc y .Bas ed on har d wa r e r edu nd an cy t e ch no l o gy ,t h i s p ap er i nt r o du ce s t h e des i gn of du al r e dun d ant CA N bu s, a dop t s d ou bl e r e dun dan c y he at bac k u p o n a c om m u ni ca t i on l i nk .An d t h e t op ol ogi ca l s t r uc t ur e o f dua l r edu nd an t CA N ne t wo r k r e l i abi l i t y an al ys i s Fi n al l y , t he f eas i b i l i t y an d r el i ab i l i t y o f r ed un dan t b us de si gn s ch eme i s v er i f i ed b y e xp er i m en t
CAN总线的双机冗余系统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摘要CAN总线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已被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在控制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容错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如在航空航天、军事、铁路、石油、化工、电力等重要部门和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工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更高。
双冗余系统的两个模块同时执行一样的操作,在其中一个模块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自动判断切换,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不间断的工作。
双冗余系统不仅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在控制领域中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CAN总线;单片机;双冗余系统;目录第1章绪论 (1)1.1CAN总线的发展 (1)1.2CAN通信特点 (1)1.3CAN总线的应用 (2)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3)2.1系统整体结构 (3)2.2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4)2.2.1主控机的选择 (4)2.2.2现场总线收发器选择 (4)2.2.3现场总线控制器选择 (5)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6)3.2总线控制器设计 (7)3.3总线收发器设计 (8)3.4总体连接图 (9)第4章软件设计 (10)4.1主程序流程图 (10)4.2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11)4.3系统程序 (13)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绪论1.1CAN总线的发展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是现场总线的一种,即控制器局域网,CAN 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是由德国Bosch 公司为汽车的监测和控制系统而设计的, 目前 CAN总线规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订为国际标准 ISO11898,并得到了 Motorola,Intel,Philips 等大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家的支持,迅速推出各种集成有 CAN 协议的产品,用于汽车内部检测部件与执行部件间的数据通讯。
计算机联锁硬件冗余结构

计算机联锁硬件冗余结构作者:凌立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16期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车站的联锁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联锁。
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考核和验证其优点时,安全是决定性因素,而安全性又是用可靠性来保证的。
论文针对计算机联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计算机联锁硬件冗余结构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提高计算机联锁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措施,大大提高了计算机联锁技术故障—安全性,进而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硬件冗余结构1 计算机联锁硬件冗余结构冗余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多增加的硬件模块。
从系统完整性分析这是多余的且增加了系统的运行时间,但是这种冗余结构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发展了很长时间,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但共同的特点就是系统硬件采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冗余结构以保证联锁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 单机故障安全系统单机系统的优点是处理数据速度快,结构简单,硬件数目少,占用面积少。
因为单机系统中只有一个处理器,所以要把这个处理器的功能进行最大化利用,使处理信息速度快,大数据量处理。
在设计这种单机系统时,要在输入和输出结构上都加入环状检查结构,这样一旦系统的输出和输入出现了故障,就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其结构如图1所示。
1.2 双机储备系统双机储备系统需要两个相同结构相同设置相同功能的计算机。
其中的一台在工作状态,系统中的双机切换输出一直是开启的,另一台备份,其结构如图2所示。
工作时两个计算机都是热机,都在系统中运行,只是一个主机一个备用机,但是某一个计算机不是一直保持主机,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互换,相互备用。
一旦主机出现了故障,双机切换装置就发出命令,令备用机变成主机,继续完成联锁任务。
双机储备系统需两台主机,且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但是这两个主机间又有一个电气原件进行联系,所以就会出现两种工作形式。
联锁系统冗余结构设计方案及问题探讨

技术装备联锁系统冗余结构设计方案及问题探讨刘兰杰(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验证和确认部,北京100043)摘要:联锁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基础的信号子系统,该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较高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对联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采取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
从系统硬件结构、热备冗余功能和通信接口3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分别实施安全措施。
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中,采用组合式故障安全技术,从系统的内部独立性和外部独立性进行考虑;系统冗余功能设计中采用双机热备冗余功能,功能上重点考虑双机同步、双机切换、备系热备的逻辑进行设计;系统通信接口设计采用序列号、时间戳、CRC等技术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2乘2取2;热备冗余;安全通信中图分类号:U2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23)11-0058-06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3.05.30.0010 引言联锁系统应根据联锁标准要求设计为2乘2取2冗余结构,该结构硬件平台由4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中的CPU具有各自独立的总线、RAM、ROM及必要的外围器件,具体冗余功能需要根据联锁系统的使用场景和系统特点作进一步设计。
在联锁系统冗余设计中2取2冗余结构是指一系中的2个单元应同步执行相同的联锁运算,并通过相互校核,保证只有在运算结果完全相同时才对外输出,否则停止输出[1]。
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传输通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数据长度和数值的一致性,这些内容均比较通过且同步时间在要求的时间内才可向外输出,否则系统应输出安全状态。
2乘2冗余指4个单元分为相同的两系,一系为主系,一系为备系,两系中只有主系对外输出,备系不输出,2乘2冗余系统结构应考虑备系热备、主备系切换的功能场景。
联锁系统2乘2取2冗余结构设计还应考虑系统主系和备系之间的数据通信,应保证通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实时性等,可采用序列号、时间戳、作者简介:刘兰杰(1985—),女,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期
S IN E&T C O O YIF MA IN CE C E HN L G N OR TO
OI T论坛0
科技信息 ຫໍສະໝຸດ 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冗余 C N A 总线接 口的研究
雷 军
( 中铁 二十一局 电务 电化 公司新疆 分公 司 新疆
【 摘
乌鲁木 齐
802 ) 3 0 3
1 全 电子计 算 机联 锁 系统
加 良好 的信 息 沟 通 等要 求 。 在 在 我 国广 泛 应 用 的车 站 联 锁设 备 制 式 高 性 能 串 行 网 络 通 信 的 所 有 硬 件 , 持 C N 协 议 , 利 用 C N通 信 现 支 A 并 A 主要 还 是 6 0 5 2电 气 集 中联 锁 和计 算 机 联 锁 加 继 电 器联 锁 。这 两 种 设 协 议 控制 局域 网 的通 信 。有 两 种 运 行 模 式 , aiC N 和 P l A 全 B se A eC N. i 备都 存 在 系统 庞 大 、 冗 繁 、 护 困难 、 息 共 享 以 及 组 网不 便 等 问 面 支 C N . 结构 维 信 A 20 B协 议 。 持 1 支 1位 与 2 9位 标 识 符 , 件 具 有 仲 裁 丢 失 捕 硬
题。
捉 寄 存 器 、 错 码 捕 捉 寄 存 器 、 误 告 警 寄 存 器 、 送 出错 计 数 寄 存 出 错 发 全 电子计 算 机 联 锁 系统 , 用 智能 化 的全 电子 执 行 单元 取 代 了继 器 、 收 出 错 计 数 寄 存 器 , C N 控 制 器 具 有 很 高 的 错 误 监 测 能 力 。 使 接 是 A 电器 执 行 表示 设 备 , 大减 小 了 系 统体 积 , 化 了 设 备 维护 工 作 , 高 增 强 的验 收 滤 波 功 能分 单 滤 波 和双 滤 波 方 式 , 件 去 除不 属 于 本 单 元 大 简 提 硬 了运 输 效 率 。 同时 , 电子 化 的计 算 机 联 锁 系 统 实 现 了控 制 、 督 、 全 监 监 的 数 据 , 轻 C U的 处 理负 担 。 减 P 测 的 一 体化 , 为铁 路 信 号 设 备 组 网 以 及 铁 路 信 息 化 设 备 . T C 如 D S或 C N 收发 器 是 传送 C N数 据 的 器 件 ,将 总 线 上接 收到 的显 性 或 A A C C, 供 了 丰富 的 信 息交 互 接 口。 T 提 者 隐 性 的 电 平 转 换 成 为 SAI0 J O 0接 收 的 串行 数 据 , 送 反 之 。 物 理 发 属 全 电子 计 算 机 联 锁 系 统 如 图 11在 联 锁 机 与 执 行 表 示 机 之 间 采 层 设备 。TA15 C N收 发 器 是在 8 C 5 . J 00 A 2 20基础 上 改进 的高 速 C N 总 A 用 了双 路冗 余 的 C AN总线 作 为 控 制 总线 。C AN总 线作 为一 种 多 主 的 线 收 发器 , 消 了 8 C 5 取 2 20中 的斜 率 控 制 电 阻并 加 入 了容 错 特 性 , 且 并 现 场 总 线 , 有 通 信 实 时 性 强 、 靠 性 高 、 网方 便 和 技 术 成 熟 等 特 完 全兼 容 8 C 5 具 可 组 2 2 0的 工 作 模式 . 合 与 SA10 适 J 0 0配 合 组 网 。 点 , 泛 应用 在 工 业 、 通 等 诸 多领 域 。 了迎 合 全 电子 计 算机 联 锁 系 广 交 为 统高 可 靠 、 高安 全 等技 术 要 求 , 系统 中采 用冗 余 的 C N 总 线 系统 。 本 A 2 CAN 总 线
【 ywod lh o p trit lcigss m;h t fc fh a u ;e u dn Ke r sT ecm ue-ne okn t T ei e aeo ee bsR d n at r ye nr t n
0 引言
C N总 线 作 为 一 种多 主结 构 的现 场 总 线 ,越 来 越 多 的应 用 在 工 A
21 数 据 通信 的 实 时 性 : 用 面 向 数 据 快 的 通 信 方 式 . 帧 数 据 量 .. 2 采 每
为 八 个 字 节 , 据 传 输 速 率 为 1 p , 先 级 高 的数 据 享有 占用 总 线 数 Mb s优 的 优 先权 :
业 、 通 等 领域 。 同时 , 于普 通 C N总 线 可 靠 性 不 能 达 到铁 路 信 号 交 鉴 A 21 数 据 通 信 的 灵 活 性 :采用 多 主站 总 线 结 构 ,支 持 多 个 C U 互 .. 3 P 联 锁要 求 , 固提 出 了冗 余 C N 总线 结 构 。 本 文 阐述 了冗 余 C N总 线 A A 连 , 总线 节 点 问 可直 接 通 信 . 信 介 质 可 各 通 在全 电子 计算 机 联 锁 系统 中应 用技 术 的研 究 。 为 双 绞线 、 轴 电 缆或 光 纤 . 同 2 SA10 A 控制 器 以及 T A15 A . J 0 0C N 2 J 0 0C N收 发 器 C N控 制器 是构 成 C A AN 网 络 节 点 的 重 要 器 件 . J 10 SA 00是 在 随 着 我 国铁 路 不 断提 速 和 运输 生 产 任 务 的 不 断 繁 重 , 对信 号 设 备 C N中 广 泛 使用 的一 种 C N控 制 器 器 件 ,是 由 N P公 司 生 产 的 高 A A X 提 出 了更 高 的可 高 性 和安 全 性 、 运行 效 率 以及 和 其 他信 号 设 备 系 统 更 集 成 度 的总 线 通信 控 制 器 , 以 和 多种 C U 接 口构 成 C 可 P AN节 点 . 有 具
Sud 9 h mpue -itro kngS /e ft eRe un a tCa s’ ntra e t y 0 t eCo tr ne c i y ̄ m o d d n n Bu SI e fc l t h
【bt As  ̄
]h a e o  ̄eterain aso ecm ue-nelcigsse fh d n at a u ’ it ae n n a eh t T eppr mp l igw y fh o p trit okn ytm o er u dn nb sS ne c, df dt th o— c h e z t r t e c r a i h t f
要】 论文通过对计算机联锁 系统 中冗余 CA 总线接 口多种 实现方式的研 究和 比较 , 出了CA 总线收发器的热冗余方式较冷 冗 N 提 N
余 方 式 有适 应 性 强 , 控 器 干预 少 以及 自适应 切 换 等优 势 , 以应 用价 值 更 高 。 主 所
【 关键词】 计算机联锁 系统; A 总线接 ; CN 冗余
r d n a t mo d h v n a v n a e o e od- e u d n o n ma g a p c s o d p a ii , e i t r e t n o h se o to e i e a d t e e u d o a e a d a tg v r c l r d n a t mo d i n s e t f a a tb lt t n e v n i f t e ma tr c n r ld vc n h n yh o a a tv wi hi g d p ie s t n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