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英语分层报告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英语作业也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和知识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普遍问题,如难易度不合理、内容重复性大、缺乏差异化等,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增加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初中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层设计,以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针对性和差异化,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探索分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探讨;3. 基于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提出相应的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案;4. 验证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和实施可行性。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影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探讨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探讨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明确分层设计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式,为具体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3.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案的制定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不同水平的初中英语作业,包括基础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各方面,以达到对学生的针对性和差异化教学。
4.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案的实施及效果验证通过实际实施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案,验证其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方面的有效性和实施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提供实践经验。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 来自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上合小学生源主要是附近小商贩和外来人员家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胆小,上课不敢回答问题,缺乏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长此以往,有的学生便形成了自卑、懒惰的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在英语科的学习上反映得比较突出,两级分化严重,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我校的班额比较大,通常都是60人一个班,这一切都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校英语教师普遍年龄较大,教学方法陈旧呆板,通过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例,起到启发老师如何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目前,我区小学英语教育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伴 1
英语分层教学开题报告

学生通过“机械操练”基本能复述整段内容后,了解到这段这是一个有关Paul的个人介绍,那末我们就会让学生结合自己,做一个自我介绍: I’m a Chinese….这就是在运用语言。长此下去学生说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飞跃,也就不会出现学了很多语法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英语的现象了。
3.“多级目标分层教学”的原则及实施
(1)重点内容: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听,说,读,写”这几种技能的教学割裂了开来,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内容的传输而忽略了技能的培养,老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学了很多语法知识,但一张嘴却连一句完整的英语都说不上来。这就失去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与交际性的本色,尤其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很难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种教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很难实现,而新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种旧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促使教与学的活动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从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开题报告

英语开题报告English Opening Report。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opening repor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academic process for English majors. It serves as a preliminary outline of the research topic, providing a clear direc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n this report, I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the methodology to be employed in the study.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topic of my research i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including education.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examine how globalization has influence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Research Objectives。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开题报告发言稿范文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开题报告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开题报告。
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于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解。
分层作业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对作业内容进行分类和设置不同水平的任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它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指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设计这次初中英语分层作业的目的和依据。
首先是目的,我希望通过这次分层作业设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其次是依据,我参考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制定了不同水平的作业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
具体来说,我设计了三个不同水平的作业任务:基础任务、拓展任务和创新任务。
基础任务主要是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拓展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创新任务是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我还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合理
性和创新性;反馈机制则是通过检查和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回馈和建议,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这次分层作业设计,主动思考和学习,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谢谢大家!。
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Title: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high schools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in China. Though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re are still some students who are struggling to learn the language due to various reasons. In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divides students into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would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elp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ace.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he goal is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a hierarchical teaching class with those who are in a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to determine which teaching method 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eir students.Research Questions:1.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es?2. How do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study is grounded in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omlinson (1999) proposed that classroom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to match the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of each student. 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one approach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by categorizing students based on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Methodology:This study will employ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design.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local high school. They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ll receive hierarchical teach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ll receiv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e-test and post-test assessments will be conducted to compar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addition, a survey questionnaire will be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collect data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The quantitative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 t-test to compare the mea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qualitative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content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mes and patterns in students' responses.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Finding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English is essential for their future educational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If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it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to adopt this method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初中英语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英语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开题报告范文初中英语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然而,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面临着词汇匮乏、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等问题,导致写作质量较低。
因此,本次研究拟选取初中英语分层写作能力培养作为研究课题。
通过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精确的指导和辅导。
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和课堂教学目标,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按照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初中英语分层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次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和定量分析来验证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
1.研究设计:以某初中英语教学班级为研究对象,将学生根据写作水平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和教学目标。
2.数据收集:通过教学实践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和测试成绩,记录学生的词汇使用情况、语法准确性和逻辑清晰度等方面的数据。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层次学生在写作水平上的差异,并验证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
三、预期结果和影响: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结果:1.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写作水平上的差异,并找出问题所在,为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提供依据。
2.验证分层写作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整体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除了能够提出分层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还能够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为进一步优化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对于促进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英文版开题报告

英文版开题报告英文版开题报告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present the outline and key points of my research project.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his report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topic, research questions, methodology, and expected outcomes.BackgroundIn recent years,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revolutionizing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mor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identify any potential challenges or limitations.Research Questions1. How does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impact student engagement?2.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o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3.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MethodologyTo addres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will be employed. Firstly, a quantitative survey will be conducted among a sample of students to gather data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technology use in the classroom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survey will include Likert-scale questions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to captu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experiences.Additionally,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ll be conducted with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expert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hese interviews will provide valuable perspectives from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and help identify potential strategies to overcome any barriers.Expected Outcomes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 engagement. Interactive learning platforms,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online collaboration tools can enhance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aims to determine whether technolog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echnology, when used effectively, can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knowledge retention.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evidence-based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Lastly, the research will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his will help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barrier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m. Some challenges may include limited access to technology, lack of digital literacy among educators, and the need for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By conducting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experts in the field. Th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inform educational practices for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初中英语分层达标教学初探”开题报告
英语分层教学可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分层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及个别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式多样。
可打破班级框架,也可在班级框架中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
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中要坚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
即要坚持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义,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新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
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分层教学、分类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学每一个班是52人以下,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大,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不多,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这不仅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而且他们也会感到被老师们冷落,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消失了,因此影响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不能得到有效的进行,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极为不利。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它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
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太多太快太深而感到“吃不了”,而基础好的学生觉
得在课堂上“吃不饱”,收获不大;而中等生则感到“吃不好”。
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优秀生不能脱颖而出,学困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有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而个别教学虽可因材施教,但其效率低,也与我国现行国情不符。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分层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及个别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打破班级“一刀切”的现状。
而且它还有以下二个理论:
1.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因材施教理论。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美国教育家目标教学理论创始人布鲁姆也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定义
所谓分层,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实施“分层、分类指导”的方法,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
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
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三、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施过程及措施
分层教学是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几个不同层次。
1.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
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
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
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
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
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
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有的是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懒于开口,怕吃苦,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2、钻研教材,对备课分层
钻研教材,对备课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这种分层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提问分层、组织讨论分层、练习作业分层等等。
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
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
因此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引起冲动,激发热情,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进行目标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事实上,新教材无论在教学大纲上还是在教材内容上也作了明显的层次划分。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合乎要求化目标。
A层次学生在全部
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
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有所提高和突破。
3、施教分层
课堂分层施教的操作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设计首先应以了解学生为前提。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根据教材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切入点是分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4、作业分层
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一样,单纯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和一些操练,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的。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悦。
那么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如何利用作业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扩大知识面呢?对此,在分层教学中,除了上述内容分层外,课后作业也进行了分层,但是课后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
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教师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5、评估分层
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同,因此在评估学生学习时应采用分类评估标准进行评析。
学生若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并且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使学生学习成绩能逐层提高,健康向上。
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增强学习
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
6、课内分类指导。
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因此课堂操练也要分层,因为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掌握英语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必须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操练。
而操练又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合理安排呢?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以Pairwork和Groupwork为主要形式;对于B层学生,教师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鼓励C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7、课外辅导分层,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外语教学的特点是“学会在课内、学好在课外。
”英语课外活动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外语的重要辅助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应该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合理利用其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以A、B、C三组层分别展开各自的兴趣小组活动。
四、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即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
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分层教学策略。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2、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