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始末(下)
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

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作者:陈自才陈惠来源:《中州学刊》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党的地位、环境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体制机制也不断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8年,党在战争与局部执政的环境下借鉴联共(布)的经验,断断续续地进行建立和完善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体制机制的试验;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任务下,独立自主地对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建设进行了曲折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里,不断开创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机关;体制机制;历史回顾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005-07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执纪的专门机关。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在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发展变化的历程、特点、规律、不足之处及改革路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大多数研究者注意注意到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发展演变,却很少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的甚至误把党内专门监督机关和党内监督机关划等号,似乎认定只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党内监督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试图对建党以来党的纪检监察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梳理,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一、新中国成立前28年:借鉴中断断续续试验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非常重视党风党纪问题。
党的一大到四大通过的党章都载有纪律的条文,但是党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纪检监察机关。
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首次对新成立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体制机制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如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监察委员会人数由代表大会规定,监察委员不得以中央委员或省委员兼任;监察委员参加中央或省委员会议,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必要时得参加相当的党部之各种会议;中央及省委员会不得取消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的决议,但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必须得中央及省委员会的同意方能生效与执行。
时政热点--监察委员会的建立和我国的监督体系

3.
例1.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 定》指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从而形成了“一府一委两院”新的权力格局。这一决定表明: ①监察委员会扩大行政监察职能范围,提高监察效率 ②监察委员会与“一府两院”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③监察委员会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一委”即监察委员会,对“一府”“两院” 有监督职责。
5.
例2.2018年2月1日,辽宁省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监 察委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本级人大和上一级监 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监察委与纪委联合办公, 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行使监督职责。由此可知 :监察委员会的组建: ①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②有利于整合反腐资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 力现代化 ③使行政监察升格为国家监察表明政府职能由管理型 向服务型转变 ④实现了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2)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党中 的国 监共 督产
会监 的察 监委 督员
上 级 政 府 国家权力机 关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监察部门
行政机关
审 计 部 门
法制部门
人民政协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12.
(3)解读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上级政府的监督 法制部门的监督 审计部门的监督
论中共首次设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论中共首次设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作者:刘微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3期[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对于党内监督这一组织建设也颇为关注。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首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组织建设的开始。
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有着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由于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转入低潮,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未能发挥监督效果。
但是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其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对后来的中央和各地纪检机构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共五大党内监督[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34-02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也是级别最高的党内监督机构,它健全了党的制度,使中国共产党党的自身建设及党纪党法的权威第一次有了相应的机构作为保证。
一、中央监察委员会产生的国内国际背景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有着一定的国内国际背景。
从国内方面看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因为人数太少,十分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讲求数量。
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必须扩大党员的数量。
到1926年7月,中共党员发展到18526人。
随着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中共党员发展更快。
至1927年4月底中共五大开会前,党员人数已达到57967人,又比10个月前增加一倍多。
到了大革命时期,随着党的组织规模的空前扩大,党员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政治角色由一个单纯的在野党到“半公开的半政府党”的转换,贪污腐化等不良现象开始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出现。
针对党员质量问题,中共中央于1926年8月发出了《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
【优质】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范文word版 (2页)

【优质】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此次红色足迹万里行采访,记者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因为第一个全面反映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各个时期进行反腐倡廉斗争的专题展览《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201X年3月在五大会址纪念馆开展,并且永久性地落户在五大会址纪念馆。
这是为什么呢?五大会址纪念馆坐落在武昌都府堤路20号。
相隔不远,就是陈潭秋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武昌高师附小(现江汉大学武昌分校),已经列为陈潭秋故居。
走进展厅,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收录了400多幅珍贵图片、复制件、文照以及30多件实物。
其中包括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方志敏的《清贫》手稿、毛泽东退还伙食费的账本、周恩来补袜子的工具、朱德生前用过的水杯、董必武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衣服等众多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珍贵物品。
中国共产党早在“幼年”时期就十分注重加强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
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到1927年在武汉举行中共五大会议前夕,党员人数已经从四大时的994人猛增到57967人,增加了57倍之多,一些投机分子也趁机混入党内谋求私利。
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参照“联共布”模式,中共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央纪委的前身。
这是党的第一个专门的纪律监督机构。
同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设立“监察委员会”章节,至此,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制度初步创立。
在展厅的第一部分,在一个普通的展示平柜前,记者停下了脚步:1934年7月18日,毛泽东到江西长胜县调查,安排警卫员去结清食宿费。
第一次去,县政府执意不收,警卫员报告后,毛泽东再次派参谋长陈奇涵将食宿费送回。
当年的苏区账本仍静静摆放在展柜内,上面清晰记载着“十捌(18)号,主席毛泽东等四(人)还大洋1元8角”。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史

1987年到1990年期间,中央纪委先后制定了 一系列党纪处分条例。
党的十三大提出从严治党的方针,确定了纪 检工作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南方视察时强调反腐败的论述。
党的十四大 中共中央纪委报告中提出“保护、 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健全领导干部廉政监督机制方面的制度 1995年1月 中纪委五次会议。
No Image
项目核准的背后是无数奔波忙碌的身影和难以想 象的艰辛努力,项目凝集着无数人的心血。就在核 准当天上午,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市委书记刘小华 专门请假,陪同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 一个一个司、一个一个处去拜访报告,一个上午来 回跑了十几趟,为钢铁项目的核准踢出了“临门一 脚”;市长王中丙则在发改委各部门来回做工作, 静静地坐在走廊上等待批文的最后核准;市政协副 主席马国庆成了“空中飞人”,一下飞机就跑到国 家发改委“上班”。对市发改局局长钟胜保而言, “蹲墙角”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 的市发改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仅今年,他已经 记不清来回多少次北京了,每次过来的唯一任务就 是为了跑这个钢铁项目……
中共八大,(1956年)通过的《中国共 产党章程》成为党执政后第一部党章。 它对纪律和纪律检查做出了规定。 1962年9月,中共八大十次全委会通过 的《关于加强党的监察委员会的决定》, 从组织和制度方面加强了监察机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决 定正式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增选了 中央委员会成员,并决定建立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 1980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五中全会 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 准则》,向全党重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 12条准则。
回想起这些年为这个项目所做的点点滴滴,现 场很多人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钢铁项目之所以 来得如此艰难,是在于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 ‘双转移’战略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无比珍惜,湛江的钢铁梦一定可以写在大 地上。”市长王中丙眼眶发红,几度哽咽。从 2007年在省发改委工作开始,王中丙就一直常年 为这个项目奔波,拿到批文的那一刻,他立即发 短信将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告诉全市所有为 钢铁项目工作的领导干部,并多次深深亲吻这份 还散着墨香的核准批文。
历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单

历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单第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49.11~1955.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选举产生书记:朱德副书记:王从吾、安子文、钱瑛(1953年增补)。
委员:刘澜涛、谢觉哉、李葆华、刘景范、李涛、薛暮桥、梁华、冯乃超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955.04~1969.04)中共七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书记:董必武副书记:刘澜涛、谭政、王从吾、钱瑛、刘锡五。
常委:吴溉之、帅孟奇。
委员:李士英、徐立清、张鼎丞。
候补委员:王维刚、王翰、朱明、李景鹰、染国斌、龚子荣。
第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78.12~1982.0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第一书记:陈云第二书记:邓颖超第三书记:胡耀邦常务书记:黄克诚副书记:王鹤寿、马国瑞、王从吾、刘顺元、张启龙、袁任远、章蕴、郭述申、李一氓、魏文伯、张策。
常委:马辉之、王建安、王维刚、方志纯、孔祥祯、帅孟奇、吕剑人、刘型、刘建章、刘澜涛、李士英、李楚离、张子意、武新宇、周杨、周伸英、唐天际、曹瑛、曹广化、阎秀峰、韩光、傅秋涛、曾湧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了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或者靠边站的老干部,因一时无法安排党政领导,一般安排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挂职。
部分曾经身居高位的老干部安排在中纪委担任一定领导职务。
于是,第三届中纪委有正副书记15个,其他常委23个,其他委员98个。
是历届中纪委领导成员最多的一届。
第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2.09~1987.10)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第一书记:陈云第二书记:黄克诚(1985.09辞职)常务书记:王鹤寿书记:王从吾(1985.09辞职)、李昌(1985.09辞职)、马国瑞(1985.09辞职)、韩天石。
常委:李之琏、李正亭、韩光、蔡顺礼。
1985年9月中共第十二届五中全会同意黄克诚、王从吾、李昌、马国瑞辞去中纪委领导职务。
同时,增补王鹤寿任第二书记,韩光任常务书记,强国初、陈作霖任书记,包玉山、刘丽英、王德瑛、肖洪达、陈作霖、傅杰、强晓初任常委。
我党历史上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我党历史上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作者:王谦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8年第04期1927年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
这次大会成立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级的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央监察委员会由10人组成。
五大结束后,他们就战斗在不同的战线。
中央监察委员会和随后成立的湖北、四川、满洲等省监察委员会在不同程度上履行了党章赋予它们的职责,开展了一定的工作。
在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刚20天时,中共中央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就作出决议:开除党籍问题——由组织部通知监委开会。
这也标志着中央监察委员会已经正式开始工作。
1927年9月,由程志筠、刘远翔、刘宗沛为委员,何若嘘为候补委员的中共四川省监察委员会在成都成立。
东北地区党组织也按照党的五大的规定,组建了东北地区党的纪律检查机构。
10月24日,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根据党章规定,通过选举建立了由刘相益、王立功等任监察委员,张任光等任候补监察委员的中共满洲省监察委员会。
1927年12月14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扩大会议选举产生了由陈春和、陈国梁、关学参为监察委员,汪鄂门、万家才为候补监察委员的中共湖北省监察委员会,陈春和担任省监察委员会书记。
新成立的湖北省监察委员会很快就在改组党的组织、整顿党的纪律方面履行了职责。
1928年1月6日,湖北省监委发布湖北省委通告,明确提出了湖北省改组党组织的具体办法,还特别重视和强调了加强党的政治纪律问题。
湖北省监委特别强调,对于贪污与临阵退缩分子,无条件开除党籍,遇必要时加以严厉地处罚。
随后,省委和省监委又颁布了第十七号通告,对暴动中党员的纪律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
为防止出现贪污、挥霍和滥用公款的情况,湖北省委和省监察委员会还分别在第3号和第10号省委通告中,制定、颁布了《各级党部经济整顿办法》和《关于省、市、区、县干部各级干部生活费的规定》,规范各级党组织对党费的使用,并严格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活费标准和待遇。
我党历史上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员 在 公 职 中 已 掌 握 了 财 权 、物 权 ,由 于 缺 少 监 督 .违 反 党 纪 甚 至 贪 污 腐 化 等 问题 El益 严 重 。 尽 管 这 些 人 是 少 数 ,但 问 题 的 严 重 性 不 容忽 视 同 时 ,在 其 他 社 会 团体 _f 作 的共产党员也 现 了贪污 腐化 问 题 ,给 党 造 成 了 一 定 的 负 面 影 响 为 此 ,成立党 的监察机构 是党 从严治身 、JJl】 强 向身纯洁性 建设 的迫切要求。
最 后 ,俄 共 (布 )、广 东 区执 行 委 员 会 成立监察委 员会的成功实践 ,为中央纪律 监察机构 的成立积 累了闰外 、同内的宝 封 经验 。在 阚外 ,】921年 ,俄共 ( )第 十次 代 表 大 会 宣 l 布 成 俄 共 (布 )中 央 监 察 委 员会 ,此举使得党 内的腐『J1叟现 象得到有
T农部 等部 门 。南于革命 形势 需要 ,一 大 至 四 大 后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常 年 只 有 两 三个委 员在 T作 ,其 他委 员都 被分 派 到 各 地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共 至 只有 一 个 中 央 委 员 在 一 作 ,发 号 施 令 一陈 独 秀 在 中 共 五 大 的报 告 中 就 明 确 指 了这 个 问 题 :“我们党 目前还不是一个有完善组织 的 党 ,而是各 个共 产 主义者 的小组 …… 在组 织] 作方 面 ,最重 要的是 使中 央成 为强有 力的中央。”成立党 的监察机构是 党 维 护 统 一 与 集 中 的组 织 要 求 ,
名 。当时 我 党 处于 f分严 峻 的革 命 关 头 ,没有精 力及时补 充监察委员会成员 。 此 时 的 中 央监 察 委 员 会 实 际 上 只剩 下 机 构 的存在 ,基本 上无法再 进一步 开展 1 作 了 .加 E当 时 处 于 大 革 命 失败 后 的 革 命低 潮时 期 ,党忙 于恢 复和重 建各地 党 组 织 和 进 行 武 装 斗 争 ,没 有 及 时 充 实 监 察 委 员会 ,使 得 监 察 委 员 会 在 人 员 遭 受 重 大 损 失 的 情 况 下 ,难 以 开 展 监 督 1- 作。1928年 ,中共六大撤销 了“中央监 察 委 员会”这一 党 内监 督机 构 .代之 以“中 央 审 查 委 员 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监察委 员会诞 生始 末(下)
口 陈其 明
在 白色 恐 怖 中 ,中 央监 会没有采纳 ,甚至未予讨论。
会 ,无疑具 有 开创 性意 义和 奠基
察委 员会 直运丽生
“我们 党 目前还 不是一个有完 作 用。
善组织 的党 ,而是各 个共产主义者
大 会 选 出 的 中央 监 察 委 员
萧 石 月 (1900----1927),第 一
在这 紧急关头 ,中国共产 党在 会 。 为 加 强 党 的 集体 领 导 ,会上 位 牺牲 的 首届 中央 监委 成 员 。他
共产 国际 的指 导下 ,决定召开 全国 成 立 了中 央 政 治局 ,选 举 产 生 了 是 湖 南 常 宁人 ,早 年 参 加 湖 南 工
凿 中 寸 茄
在 当选 中央监 察 委 员会候 补 委 员 上 海 总工 会委 员 、上 海 总工 会 执 区 ,与项英 、 陈毅 一起 在赣 南坚
后 ,他 任职仅 19天 ,就 献 出了年轻 行 委 员 会 副 委 员 长 。 四 一 二 反 革 持 游 击 战 争 。 I935年 3月 6日清
山西 太原人 f生 于福 州),南 京地 区 上 海 总 工 会 各 区 工 联 组 织 员 会 议
杨 匏 安 (1896~ 193】),唯 一
第 一 个 共 产 党 员 ,先 后 担 任 上 海 时 ,与一同参加会议 的张佐 臣同时 一 位在 地 方和 中央 两级 担 任过监
1927年 ,随着 北 伐 军 节 节 胜 的小组 ”,为此 ,“在组织 工作 方面 , 会 ,由委 员 7人 、候 补 委 员 3入 组
利 、捷 报频 传 ,在 广州 的 国 民政 府 最 主要 的是 使 中央成 为 强有 力 的 成 ,委员 王荷 波 、许 白吴 、张 佐 臣 、
北 迁武汉。 这年春 ,根据共 产国际 中央 ……”时任 中共 中央总书记 的 杨匏 安 、刘峻 山 、周振声 、蔡 以忱 ,
代表 大会 ,商讨 应对之策。 1927年 中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这 一 天 ,大 会 人运 动 ,成 为湖 南 产 业 工 人 中早
4月 27日,中国共产 党在武汉 的 国 同时成 立 了 中央 监察 委 员 会。来 期 中共 党员 之一 。五 大 当选 中央
立武 昌第 一小 学 召开 了第 五 次全 自全 国 11个 省 区党 组织 的代 表 , 监 委候 补 委 员不 久 ,“马 日事 变 ”
和 革 命 群 众 举 起 了屠 刀 ,革 命 者 维护 党的集 中与统 一。
共 纪 律 检 查 史 上 创 造 了诸 多 “第,也就 是 大会 结 束 的 一 ”或 “之最 ”。
命宣 告失败 。
前 一 天 ,选 出 了 新一 届 中央 委 员
国代表大会 ,大会 的中心议题 是确 第 一次 选举 产 生 了中央 监察 委 员 发 生 ,他 奉命 率 湖 南 新 化 锡 矿 山
定 中共在 紧 急时 期 的任务 。 毛泽 会组 成人 员。
工 人 纠 察 队 开 赴 湘 潭 ,在 取 道 安
东 向大 会提 出一 个农 民运 动 决议
中央监 委 10名成员先后 有 8人英 勇牺 牲 。无 一 入叛 党投 敌
此 时 ,蒋 介 石 的南 京 国 民政 况下 ,首 先 必须纯 洁党 的 队伍 ,严
在 血 雨 腥 风 中 ,中央 监 察 委
府 已彻 底 撕 去 伪 装 ,同 共产 党 公 格 党 的纪 律 ,加 强党 的团 结 ,增 强 员会 l0名成 员经 受住 了血 与 火的
在 国共 合 作 的旗 帜 下 ,不 少 力 的 中央 ”? 大 会 进 行 了热 烈讨
中 共 党 员 参 加 了国 民 政府 ,有 的 还 担 任 了一 定 的领导 职务 。 面对 反动 派 的政治 收 买 、金钱 诱 惑 ,共 产党 员面临着 新的严峻 考验 。
论 ,全 党 也 进 行 了深 刻 反 思 。 曾 出席 中共 五 大 的代 表 陆 定 一 ,谈 到 大 会 决 定 成 立 党 内监 督 机 构 时 ,这 样 回忆道 :在革命 受挫 的情
这 是 中共历 史 上最 早 设立 的 化 蓝 田前 去 湘 潭 时 ,遭 到 国 民 党
案 ,主 张 解 决 农 民 急需 解 决 的 问 中央纪 律检 查 监督 机构 。 在如 此 军 许 克 祥 部伏 击 。 激 战 中 ,终 囟
题 ,建议广 泛地重新 分配土地。大 严 峻形 势 下诞 生 的 中央 监 察委 员 寡 不 敌 众 ,在 战 斗 中壮 烈 牺 牲 。
然 决 裂 ,并 于 4月 12日在 上 海悍 党 的 战 斗 力 。 为此 ,迫 切 要 求 成 考 验 ,用 鲜 血 和 生命 向 我 们 诠 释
然 发 动 反 革 命 政 变 ,向共 产 党 人 立 党 的监 察 机 构 ,用 严 明 的党 纪 了 “忠诚 ”与 “担 当”的真 谛 ,在 中
的要求 ,中共 中央也从上海 西迁武 陈独 秀 ,在代表 中央 作政治与组织 候 补 委 员 杨 培 生 、萧 石 月 、阮 啸
汉 。于是 ,湖 北武汉顿 时成 为革命 报告 中,向全党 大声疾呼 j
仙 ,王 荷 波 为 中央 监 察 委 员会 主
中 心 。
怎样 才 能使 中 央 “成 为 强 有 席 ,杨匏安 为副 主席 。
的生命 。牺 牲 时年仅 27岁。
命 政 变后 ,任 上 海 总 工 会 执 行 委 晨 ,他 在率 部 突围至 信 丰安 西上
王 荷 波 (1882一 l927),年 纪 员会 代 理 委 员长 ,坚 持 秘 密 革 命 迳村 枫 树庵 附 近时 ,不 幸 中弹牺
最 大 的首 届 中央监 委 成员 。他 是 活 动 。不 久 ,因叛 徒告 密 ,在参 加 牲 ,时年 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