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的土地名依据
南海是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南海是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南海,位于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南海,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我们翻开中国地图,看到南海九段线,距离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距离很近。
那么为什么说南海的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呢?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这段历史。
一,中国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当中国进入了成熟的文明国家的时候,东南亚的各国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因此,中国成为了三沙群岛最早的发现者。
也因为此,中国也最早给南海诸岛取了名字。
中国人最早将南海称为“涨海”,意思是海水随潮汐上涨和下跌。
《异物志》将南海中的岛、暗沙和礁称为“崎头”。
到了宋朝,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对南海的了解程度更多了,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也比较全面。
北宋时期,人们将南海诸岛统称为“万里石塘”;南宋时期,把东沙、中沙、西沙群群岛叫做“千里长沙”,将南沙群岛叫做“万里石塘”。
当然,单纯是发现并不能说明这是中国的土地。
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就可以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渔民的主要活动地。
1947年,考古队在西沙群岛发现了唐朝到明朝年间的铜币;1974年,又在甘泉岛发现了中国渔民居住过的唐宋遗址。
在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晋卿岛、广金等岛屿都发现了中国古代的文物。
清朝时期,许多沿海居民到南海岛屿建立了居民点。
可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中国渔民打鱼和居住之地。
当西方殖民地到达南海时,他们发现这些地方到处都生活着中国人。
英国海军部1894年成书的《中国海指南》记载了当时南海诸岛的情况,其中就记录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活动状况。
日本人小仓卯之助在其《暴风之岛》记载,他们到达南沙群岛之时,发现有中国渔民在这里居住。
外国人最早也将南海称为“中国海”。
元朝时期的阿拉伯人将南海叫做“中国海”;明朝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标记为“大明海”;清朝时期的日本人将南海称为“中国海”和“大清海”,欧美国家的地图上都标记为“中国海”。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中国国情-中国网 2012-04-11“复杂之海”其实并不复杂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从历史与法理的双重角度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版图。
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
二战中日本侵占南海诸岛,战后中国政府收回,并将其归入广东省管辖。
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表述与行动,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情况,中国对于南海以及所属岛礁都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权益。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直到现在,很多岛屿的名字都印证了那段历史。
从地理上看,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由马来西亚、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南海岛屿大都狭小,其中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约12平方公里。
西沙最大的永兴岛约1.85平方公里,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也仅0.4平方公里。
中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1992年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及有关“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外交声明为南海诸岛的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作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九段线内沿陆地领海基线及符合条件的岛屿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最大不超过350海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及专属管辖权。
所谓九段线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未定国界线。
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历史依据

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历史依据摘要:近年来,国际局势微妙,中国南海渐渐成为焦点。
东南亚部分国家就南海主权问题与中国产⽣了严重分歧。
⽽中国在这⽅⾯⽆法做出任何让步,因为南海⾃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中国不可能有所妥协。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和历史依据。
法理依据⼀,法理依据⼀,1、领⼟归属认定原则有“有意图的发现”原则.要求“发现”同时“声称”主权便构成领⼟。
光有“发现”,没有“声称”主权,就不能证明该国家对这块⼟地的主权,这是我国对南海主权的依据。
南海在中国发现以前尚属“⽆主地”,中国发现以后,南海诸岛成了中国主权下的有主地,⽽菲律宾认为南沙群岛⼀直是“⽆主地”是有悖事实的。
⾃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了中国的版图 2、领⼟归属认定,除“有意图的发现”原则和“先占为主”的原则外,还有“⾏使⾏政管理”和“通告”原则等。
.3、《联合国公约》第2条第4段规定:通过战争和征服得来的领⼟并不视为合法领⼟。
换⾔之,武⼒征服不产⽣领⼟主权总⽽⾔之,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得到国际承认的。
越南、菲律宾等国过去已经承认了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这种政府的承认⾏为是具有相应国际法效⼒的,是不能更改的。
现在,越南、菲律宾等国出尔反尔是违背国际法的,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历史依据早在⼆千年前的汉代,中国⼈民在长期的航海和⽣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
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均有记载。
这些记载是中国⼈民对⾃⼰居住和⽣产经营的⼟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可争辩的领⼟主权。
南沙群岛不是⽆主地,⽽是中国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任何其他国家都⽆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法律地位。
本世纪初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北海大陆架案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北海大陆架案这一争端最开始源于19世纪末英国殖民时代,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上的部分岛屿上建旗并宣称海洋领地。
越南以历史和地理因素为基础,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主张,并将其划入自己的行政区域。
中国则主张对南沙群岛以及西沙群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合法的历史和地理依据。
北海大陆架案于2024年由菲律宾提起。
菲律宾政府提出请求,要求国际法院就菲律宾与中国之间南海争端的领土及海洋划界问题进行裁决。
由于这一案件牵涉到多个国家的海域及领土主权争议,因此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关于北海大陆架案的判决于2024年7月12日下达,裁决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法院确认南沙群岛以及西沙群岛是无人居住的岩石,而不是属于“有权居民的岛屿”。
后者维持12海里的领海范围。
这一裁决使得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南海划分中的相关权益受到了限制。
其次,国际法院认定中国在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采取行动时,违反了菲律宾排他性经济区(EEZ)的权利。
具体来说,菲律宾有权在其EEZ 内开展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而中国对该区域的渔业资源采取了控制措施,这被认定为违反国际法。
此外,国际法院鉴别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周边海域的领土并划出了相关的划界线。
但是,国际法院也同时明确指出,其判决并没有对相关领土和划界提出具体的请求,裁决结果不会影响各方在有关领土和海域的所属权上的主张。
北海大陆架案在国际公法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案中,国际法院透过对相关岛屿地理和历史的考量,对有关领土的归属和海域划界做出了判决。
而这一判决结果不仅对中菲两国有重要影响,也对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相应领土和海域主张产生了指导性意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北海大陆架案虽然为争端各方提供了一个国际法的判决结果作为参考,但是此案的裁决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因此,各方需要通过对话、协商以及多边合作来解决南海争端,旨在寻求一个可持续、和平和合作的解决方案。
越南曾承认中国南海主权

越南曾承认中国南海主权1958年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致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会。
以总理照会形式确认在统一前后出尔反尔承认西沙属于中国20多年自1950年中国同越南(指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建交后,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越南一直支持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张。
1956年6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接见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
”越南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黎禄进一步具体介绍了越南方面的材料,指出:“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早在宋朝时就已属于中国了。
”更高级别的越南官员也正式承认过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明确指出该规定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
9月6日,越南劳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中国政府领海声明。
9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这封信是由越南驻中国大使阮康交给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的。
越南抗美战争爆发后,越南在很多场合也对外承认西沙属于中国。
1965年5月9日,越南政府就美国政府确定美军在越南的“作战区域”问题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约翰逊把整个越南和越南海岸以外宽约10 0海里的附近海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西沙群岛的一部分领海规定为美国武装力量的作战区域”,这是“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及其邻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同一时期的越南地图、官方媒体等也将西沙南沙视为中国领土,比如1960年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编绘的《世界地图》上,用中国名称标注“西沙群岛(中华)”、“南沙群岛(中国)”;1962年越南《人民报》关于西沙群岛的报道写道:“1962年9月9日,另一架U-2飞机侵犯了中国广东西沙群岛的领空,被解放军击落。
关于南海主权的法律依据

关于南海主权的法律依据摘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但是由于拥有优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周边各国不顾中国对南海享有的主权,纷纷抢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建立军事基地、进行经济开发、挑起渔业纠纷甚至武装冲突。
特别是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以后,各国对海洋权益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就使得南海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现在南海诸岛为六国七方割据的状态。
如何通过国际法维护我国南海的领土完整,南海成为我国领土问题的又一个困境。
关键词:南海主权南沙群岛先占国家承认时效一南海主权争端的由来南海位于我国东南,是由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面积辽阔,位于北纬23°37′;南起北纬3°00′;西自东经99°10′;东至东经122°10′。
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南海成为周边各国争相抢夺的对象。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均开始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印尼和文莱也宣布了对部分岛礁和海域的要求,并且在南沙岛屿附近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除中国大陆外,南海争端还涉及六国七方,这使得南海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最棘手、最复杂海疆问题。
二从国际法上寻找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法律依据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对南海的主权,是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的。
菲律宾、越南等国提出的“专属经济区与岛屿主权关系”、“邻接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是有悖于国际法法理和国际法司法实践的。
(一)从国际法的“发现”谈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发现”作为一种领土取得的法律依据在国际法多有论述。
“发现”,一般认为“自然界的发现或单纯的视力所及”,或者“视力所及”,“登陆不登陆均可”。
英国国际法法学者、国际法院法官詹宁斯明确指出:“不加占领的单纯发现在过去是可以赋予权利的。
”瑞士的著名实在法学家瓦泰尔认为“当一个国家发现一个杳无人迹或无主地时,它可以合法地占有;而在它给予其在这方面的意思充分表示后,不得为别国所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58.09.04•【文号】•【施行日期】1958.09.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主权领土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58年9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
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二)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十二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
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乌岴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椗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三)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
(四)以上(二)(三)两项规定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台湾和澎湖地区现在仍然被美国武力侵占,这是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非法行为。
台湾和澎湖等地尚待收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收复这些地区,这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1958年9月4日于北京。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

论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作者凤寅一、学界对南海主权问题的法律研究对于我国南海诸岛的主权权利的主张,学者们主要从国际法的角度,一方面论证我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权利的国际法理依据;另一方面,以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驳斥部分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主权的无理要求。
我国已故著名海洋法学家赵理海先生在《关于南海诸岛的若干法律问题》一文中,在研究南海问题分歧与争端的基础上,驳斥了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提出的“临近原则”。
作者指出南海诸岛疆域划界主要涉及三个问题:(1)群岛制度能否适用于远离大陆的南海诸岛,作者的观点是不能完全适用;(2)南海各岛礁能否都依据海洋法公约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作者认为在公约中对岛礁的规定模糊,诸岛被侵占的事实使海洋划界较为棘手;(3)如何理解传统海域线的由来、涵义和性质,作者指出传统的海域线不仅界定了海域归属,而且界定了岛屿归属,在断续线内,我国拥有历史性权利。
①杨翠柏的《“发现”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一文主要依据国际法的“发现原则”,阐释了中国对南海享有主权权利的依据。
作者在研究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对有关“发现”的论述和各国实践的基础上,引用大量的历史依据证明权威学说和各国实践对于中国“发现”南沙群岛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1)中国发现南沙群岛比西方国家的“发现”早1800-2000年,这说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符合国际法的“发现原则”;(2)中国对南沙诸岛命名、中国人到南沙群岛捕鱼及中国海军到南沙群岛巡航,都是中国对群岛行使主权的行为。
杨翠柏的另一篇文章《时际国际法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通过对时际法的理论和实践的阐述,结合中国对南沙群岛管辖的事实,分析了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曹鉴燎的《历史性所有权原则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一文中指出,历史性权利原则是国际法中解决国家间领土冲突时所遵循的一项关键原则,最先占领、有效管辖是构成历史性所有权原则的基本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礁) 一线或禄沙( , 禄沙礁 ) 线排首( , 线头礁 )银锅 、 , 银饼 或 银饼 沙 ( 达 礁 ) 九 章 ( 章 群 礁 ) 高 佛 或 安 , 九 ,
高杯线 ( 舶兰礁 ) 单柱 ( 柱石) 奈罗角 ( , 单 、 永登 暗
或罗孔峙 ( 马欢 岛) 罗孔仔 ( , 费信岛) 火哀或火哀 ,
沙( 火艾礁 ) 裤归 或裤 归沙 仔 ( 归 礁 ) 三 角 、 角 , 库 , 三 线 或三 角沙 ( 角礁 ) 双 门 或 双 门 沙 ( 济 礁 ) 五 三 , 美 , 风 或五 风沙 ( 五方 礁 ) 断 节 或 断 节 沙 ( 爱 礁 ) 鸟 , 仁 , 串或 鸟 串沙 ( 仙娥 礁 ) 牛 车英 ( , 牛车 轮礁 )脚坡 ( , 海
说中称 :民等承领之地为吧注岛及吧兴岛( “ 均系琼 人俗称) 于图中均 以红色绘其周 围为记 , . 而吧注 岛 之位 置则 在长 岛 ( 人 俗称 ) 南 端 ” 亦提 到 琼 人 琼 之 , 俗称 ( )可见计划书所附“ 名 . 西沙群岛图” 及图说是 最早 出现“ 琼人俗名” 一词, 又是最早记载最多琼人
琼东县民李德光等 , 呈请承垦西沙群岛之吧注 、 吧兴 峙线排或铁峙铲排 ( 铁峙礁 ) 双王或双王沙仔 ( . 二岛, , 双 省务会议议 决 , 交商务厅 复查” “ , 现又 由 圆 黄沙 洲 ) 黄 山马 或 黄 山马 峙 ( 平 岛 ) 牛 轭 、 轭 岛 , , 太 , 牛 迁渡巴注岛” 记载 了吧注或 巴注 ( , 永兴岛 ) 巴 、 线或牛 厄沙 ( 牛轭礁 ) 劳 牛劳 或劳 牛劳 沙 ( , 大现 礁 ) 南密 、 , 或南 乙峙( 鸿庥岛)秤钩峙 ( , 景宏 岛)双 , 钩、 秤钩线或秤 钩沙 ( 华礁 ) 眼镜或 目镜沙 ( , 司令 礁) 深塘、 , 深圈或深筐 ( 榆亚暗沙 )簸箕 、 , 坡箕或簸 箕沙 ( 簸箕礁 )沙根头( , 破浪礁) 铜钟 、 , 铜章或铜镜
( 南海 礁 )海 口线 或海 口沙 ( , 柏礁 ) 大光 星 、 公 星 , 大
兴( 东岛) 和圆岛( 甘泉岛) 3个土地名 , 这是国内公 开出版书籍最早记载的土地名. 《 调查西沙群岛》4 t记载 :及后 , } “ 琼东县人李德
光呈 请先 行 承 办 吧 注 、 巴兴 两 岛 渔 植 两业 ” “ 日 ,是
书附有一幅“ 西沙群岛图” 及图说. 在该图中载有双
礁) 铜 铳仔 ( 阳礁 ) 弄 鼻、 鼻 或大 弄 鼻 ( , 华 , 龙 西 礁) 弄鼻仔( , 中礁 ) 鸟仔峙 ( , 南威 岛) 西头乙辛 或 ,
西头 乙辛 沙 (日积 礁 ) 南 乙峙 仔 或 南 乙沙 仔 ( 熏 , 南
帆( 高尖石) 长岛( 、 北岛) 吧注 ( 、 永兴岛) 吧兴 ( 、 东 岛) 吧兴谷 ( 、 高尖石) 三圈礁 ( 、 浪花礁 ) 干豆( 、 北 礁) 鸭公 ( 、 鸭公岛 )银 岛 ( 、 银屿 ) 四江 ( 、 晋卿 岛) 、
礁) 铁峙( , 中业岛 )红草或红草峙 ( , 西月岛) 线排 ,
或沙排( 曾母暗沙) 第三或第 三峙 ( , 南钥 岛) 罗孔 ,
} 通讯作者 ,u aw i 3 .o l nn e i @19 cr n
第4 期
刘南威 : 西沙群 岛和南沙群 岛领土主权属 于中国的土地名依据
17 2
航 海活 动经 验总结 , 是 帆船 航 行 时期 渔 民 自编 自 也 用 的航 海“ 本 ” 用于航 行指 南. 秘 , 厦 门大 学南洋 研究 所和华 南 师范大 学地 理学 系
等单位收集 的苏德柳抄本《 更路簿》 和林鸿 锦抄 本 《 更路簿》 l 等 0多种 民间航海针经 书, 载西 沙群 记 岛和南 沙群 岛土 地名 , 管各 种 航 海 针经 书所 载 土 尽
( 南屏礁 )菏落门、 , 恶落门或恶浪门( 南华礁 ) 六门 , 或六 门沙( 门礁 ) 无乜线或无乜沙 ( 六 , 无乜礁) 染 , 青峙或女青石 峙仔 ( 染青沙洲 ) 赤瓜线 ( , 赤瓜礁 ) , 石盘( 生 礁 ) 上 城 上 舞 ( 署礁 ) 大铜 铳 ( 毕 , 永 , 东
兴两 岛事 , 是根据 12 96年 2月李德光等呈 的“ 承领 经营吧注岛及吧兴 岛种植渔业计划 书” 该计划 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1 年 1 01 1月
NO . 2 V 011
J OURNALOFSOU TH CHI NA NORMAL UNI VERS Y Ⅱt
2 1 年 第 4期 01
No 4,2 . 011
( A U A C E C D TO N T R LS IN E E II N)
( 路礁 )丹 积 或 单 节 ( 通 礁 ) 墨 瓜 线 或 墨 瓜 沙 皇 , 南 ,
( 石岛) 吧兴( 、 东岛)三脚岛( 、 琛航岛 ) 四江岛 ( 、 晋 卿 岛 ) 三脚 岛 ( 金 岛 ) 6个 土地 名 . 是 国 内 小 广 等 这
公开 出版书籍记载土地名最多的一次.
上 述二 书 提 到 的琼 东 县人 李 德光 承 办 吧注 , 吧
岛) 石峙 ( , 石屿 ) 鸭公 岛( , 鸭公岛 ) 三脚峙仔 ( , 广 金岛) 3 . 等 8处
地名多寡不同 , 但名称却基本一致….
17 93年海南行政区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 ,
在 对琼 海县 潭 门公 社 老渔 民进 行 调查 和到西 沙群 岛
《 更路簿》 手抄本和《 调查报告》 记载 的南沙群
调查者为林岛与石岛 , 岛为小 巴岛” “ 该 , 据渔家 口 称, 琛航岛原名为三脚岛, 广金 岛为小三脚 岛, 伏波 岛为四江岛” 记载了吧注或 巴岛( , 永兴岛) 小巴岛 、
或大光星沙 ( 光星礁 ) 光星仔 ( , 光星仔礁 ) 石公离 , 或石公厘 ( 弹丸礁 ) 五百二、 , 五百二线或 五百二 沙
该《 调查报告》 叙述 了有关渔业生产过程 中, 记载了 许多西沙 、 南沙群岛土地名 , 是流传于民间以渔家 口
述形式 保存 下来 的西 沙 、 沙群 岛土地 名 , 书面形 南 和
式记载在《 更路簿》 的一样 , 都是 古代海南 岛渔 民对 西沙 、 南沙群岛的命名. 《 更路簿》 手抄本 和《 调查报告》 记载的西沙群 岛土地 名有 干 豆 和 刚豆 ( 礁 . 号 内地 名 为 中 国 北 括 政府公布的标准地名. 同. , 下 ) 三峙( 岛) 石塘 、 南 , 石棠或下峙 ( 永乐群 岛) 二圈 、 塘或二筐 ( , 二 玉琢 岛) 三圈或三筐 ( , 浪花礁 )猫 注或把岛 ( , 永兴岛) , 三足峙或 三脚大 峙 ( 航岛 ) 大圈 或大筐 ( 深 , 华光 礁 )长 峙 ( 岛 ) 银 峙 ( 屿 ) 银 屿 门 ( 屿 门 ) , 北 , 银 , 银 , 上峙( 宣德群岛) 猫兴或猫兴峙 ( 岛) 半路或半 , 东 , 路峙( 中建岛) 尾峙 ( , 金银 岛) 白峙仔 ( , 盘石屿) , 红草门( 红草门) 双 帆( , 高尖石 ) 圆峙 ( , 甘泉岛 ) , 船岩 ( 赵述岛 )船岩尾或船坎尾 ( , 西沙洲 ) 七连或 , 七连峙 ( 七连屿) 大郎 ( 湄滩 ) 圈仔 ( , 滨 , 羚羊礁 ) , 红草 ( 南沙洲) 全富或全副 ( , 全富岛)八辛郎( , 湛涵 滩) 老粗或老粗峙 ( , 珊瑚 岛) 老粗大 门( , 老粗 门) ,
时, 收集到咸且 ( 咸且屿 )银屿仔 ( 、 银仔峙) 东南角 、
( 现礁 ) 西 门 ( 门礁 ) 4处 以渔 家 口述 形式 保 小 、 西 等
存下来的西沙 、 南沙群岛土地名.
2 新 中国成立前 国内公 开出版 书刊 中 记载 的土地名
《 西沙岛东 沙岛成案汇编》 记载 : 省政府据 “
口礁) 石龙 ( , 舰长礁 ) 双担 ( , 信义礁 ) 鱼鳞或鱼鳞 ,
沙( 仙宾礁) 东头已辛或东首已辛 ( , 蓬勃暗沙) 号 , 藤 或 鲎藤 ( 藤 礁 ) 海 公 或 海 公 沙 ( 月 礁 ) 铜 金 鲎 , 半 , 或铜金峙( 杨信沙洲 )丑未 、 , 或丑未沙( 渚碧礁) 铁 ,
沙) 铁线或铁沙 ( , 铁线礁 ) 奈罗沙仔 ( , 奈罗礁 ) 奈 , 罗上峙( 北子 岛) 半路线或半路沙 ( , 半路礁 ) 锅盖 , 峙( 安波沙洲) 黄山马东、 , 马东或黄山马东峙 ( 敦谦
圆岛( 甘泉岛) 尾岛 ( 、 金银 岛) 大 圈礁 ( 、 华光礁 ) 、
白岛仔( 盘石屿)半路岛( 、 中建岛) 1 个土地名. 等 8 在每个地名之前均注“ 俗名” 琼人俗名” 而在 图 或“ .
文章编号 :10 5 6 (0 1 0 0 2 0 0— 4 3 2 1 )4— 16—0 4
西 沙 群 岛和 南沙 群 岛领 土 主权 属 于 中 国的 土地 名依 据
刘 南威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 院, 广东广州 5 0 3 ) 16 1
摘要: 在叙述 西沙群 岛和 南沙群 岛土地名一词 的由来和土地 名形 成年代 的基 础上 , 绍《 介 更路簿》 西 、 中沙群 和《 南、 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 记载的土地 名具体名称和数量 , 而论及土地名 在证 明西沙群 岛和南沙群 岛领 土 进
俗名 的 .
沙洲 ) 奈罗下峙 ( , 南子 岛) 西北角 ( , 福禄寺礁) 浪 , 口( 口礁 ) 鸟 鱼 锭 圮 ( 鱼绽 石 ) 五 风 头 ( 浪 , 鸟 , 五方
头 ) 五 风 尾 ( 方 尾 ) 鬼 喊 线 ( 喊 礁 ) 章 头 , 五 , 鬼 ,
( 牛轭礁 )长线( , 长线礁 ) 东门( 门礁 ) 南 门( , 东 , 南 门礁 )二谷( , 二角礁 )屁股( , 位于深匡之西南端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