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物细胞工程
第3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防止HIV传播,但至今未进入临床研究,原因也是生产 量不够 。
➢ 还有很多药物不仅发展中国家用不上,即便是发达国家
也难以使用,估计有80%的血友病患者无药可用,主要 是生产能力不足。
➢ 生产能力不足也导致其价格不菲。
6 我国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目标
单克隆抗 体技术
诊断流感病毒类 型和狂犬病治疗
抗体与药物结合,能定位杀 灭肿瘤细胞,避免和减少对 正常细胞的伤害,大大减少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生物导弹
通过大量的细胞培 养获得细胞产品
鹿茸细胞
动物细 胞培养
病毒抗原的制备和疫 苗的生产
带状疱疹 水痘 传染 性肝炎疫苗
➢ 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
依赖性、接触抑制性及功能全能性: ⑤ 培养过程产物分布于细胞内外,反应过程成本较高,但产品价格昂贵; ⑥ 大规模培养时,不可照用微生物反应的经验;
⑦ 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
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疫苗 人 动物
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 酶 激素
动物细胞培养的产物 小儿麻痹症疫苗、狂犬疫苗、风疹疫苗、脑炎疫 苗、疱疹疫苗等
细胞 COS CHO BHK MDCK MRC-5 Namalwa Vero WI-38
来源 非洲绿猴肾细胞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仓鼠肾细胞 狗肾细胞 人胚肺组织细胞 淋巴母细胞样细胞 猴肾脏成纤维细胞 胚肺组织细胞
用途 小规模量单抗 表达重组蛋白 生产畜用疫苗 生产畜用疫苗 产生人用疫苗 生产a-干扰素 生产人用制品 生产人用疫苗
2.纯化蛋白 利用单抗对抗原(目的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性质,制备蛋白纯化柱。
3.医学诊断 用于疾病的诊断,包括癌症、肝炎病毒、SARS病毒、细菌及血吸虫 等数百种疾病的诊断;
动物细胞工程(1)

第三节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核移植与动物体细胞克隆学习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其应用;2.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原理;3.简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应用前景;课前导学:一、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的主要技术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____ 、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二、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是指在体模拟____ _ __,将动物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温度适宜和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培养,使其、并维持原有和的技术。
2. 材料:动物或出生不久的的器官或组织。
3. 过程:(1)动物细胞培养:(2)动物组织培养:(3)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组织培养的区别: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等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条件:(1)温度:最适温度是°C左右。
(2)PH:最适PH范围是_______。
(3)气体:主要是和,气体的含量不仅影响培养环境的,还直接影响。
(4)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核酸、嘌呤、嘧啶、和生长因子等。
5.培养基的种类:天然培养基:主要取自动物血清、动物组织提取液和鸡胚汁等,具有营养价值高、成分复杂的特点。
合成培养基:人工配制的,具有成分明确、便于控制实验条件的特点。
缺点是缺乏天然培养基中的某些无法代替的成分,因此需要加入。
6.培养类型:⑴原代培养:直接从动物体内取出的组织块,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用培养基配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即初次培养。
⑵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到一定程度,细胞会出现,将原代细胞_________后转入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基因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动物细胞工程(3)
——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书名:《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核移植和克隆的研究资料,关注科技的发展。
2.通过分析科学家的核移植的研究资料,说出核移植技术的概念和过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举例说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1)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2)增加濒危物种的存活数量
(3)医药卫生: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用克隆动物做疾病模型,追踪研究、治疗疾病
2. 举例说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1)成功率低
(3)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童第周等人培育的鲤鲫移核鱼
(4)克隆羊多莉的培育
(5)体细胞克隆各种哺乳动物
(6)体细胞克隆动物的发展进程
(7)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
2.总结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过程等
通过阅读核移植和克隆的研究资料,关注科技的发展。通过分析科学家的核移植的研究资料,说出核移植的概念和过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介绍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研究历程
1.跟随科学家的脚步,回顾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研究历程:
(1)1952年布里格斯和托马斯·金的豹蛙胚胎细胞核移植实验
第二章 第三节 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缺点
病毒引入细胞,可能会对细胞 的生命活动产生一定的干扰 有一定毒性,对某些细胞(如 卵细胞)不适用 无(已被广泛应用,细胞融合 的重要技术手段)
4.融合过程 在各种方法的促融合作用下,细胞质膜出现黏连、破裂和融合, 进而发生细胞质融合和细胞核融合,最终形成杂种细胞。
为什么未灭活的病毒不 能作为诱导剂?
生产实验动物和转基因动物、拯救濒危动物、保护动物资源都具有 一定的应用价值。
1.在畜牧业生产中,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 改良的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的繁育。
2.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增加动物数量 的工作也已经初见成效。
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20世纪初,一个美国生物学家从蛙胚中分离出一些神经组织,将 这些神经组织和分散的单个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置于青蛙淋巴液中进 行培养,这些组织和细胞存活了数周之久。
(1)为什么从胚胎中选择细胞,这部分细胞具有什么特点? 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
(2)为什么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和细胞。
(3)为什么要将组织和细胞放在淋巴液中培养? 不同分裂状态的蛙胚 模拟青蛙体内环境。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指从动物体内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
各种诱导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实例。
3.诱导融合的方法
阅读教材66~67页动物细胞融合的内容,根据表格提示思考: 各种诱导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实例。
类型
实例
生物 仙台病毒、疱疹病 方法 毒、腮腺炎病毒
化学 聚乙二醇 方法
物理 电场诱导 方法
优点
仙台病毒在细胞融 合中应用广泛 使用方便,诱导细 胞融合成功率高 对细胞伤害小,易 操作、控制和观察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动物细胞工程-教用ppt课件

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 _ _ _ 。液适宜的pH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
生素的_ _ _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
,抑
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要使 的细胞从瓶壁上
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________。
胰蛋白酶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
现__ _ _ _ _ _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
细胞株、细胞系
获得细胞或 细胞分泌蛋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 教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 教用课件
取材
幼嫩的细胞、组织、 器官
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 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培养 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 教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 教用课件
4.如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动物细胞培养不能最 终培养成动物体
3、几个重要的概念
• 细胞贴壁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单层)。 要求: 培养瓶(皿)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 接触抑制
细胞在贴壁生长过程中,随着细胞分裂,数量 不断增加,最后形成一个单层,此时细胞间相互接 触,细胞分裂和生长停止,数量不再增加。
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
第十七章 细胞工程(胡以平)

4.灌注培养系统(perfusion culture system) • 可使细胞始终处于一个较好的营养状态和生存环境 • 可以在 “旧”培养基中连续收集培养细胞所分泌
的某些产物
• 可以根据特殊的要求,通过改变培养液的组成实现 对于细胞状态的人为调控
BB CC
DD
AA
(三)影响细胞生长的因素
1.量化评估大规模培养细胞的营养需求 2.探索大规模培养细胞合适的生存环境 3.鉴定细胞的健康状况
GCS technology enables life science researchers to mimic in vivo morphology in an in vitro environment
Glass Ball Spinner System
(2)中空纤维(hollow fiber )
胞团细胞为供核细胞获得克隆后代。 • 1984年, Willadsen,世界上第一只以未分化的胚
胎细胞为供核细胞的核移植绵羊。 • 1995年7月,Wilmut等,已分化的胚胎细胞作为供
核细胞,克隆了Megan和Morag。
克隆羊Megan和Morag
2.成体细胞核移植
• 1962年,Gorden,紫外线照射方法,非洲爪蟾 的未受精的卵细胞的核失活,同种爪蟾的小肠 上皮细胞的核植入其中,结果约1%的重组卵发 育为成熟的爪蟾。这一成功,标志着由体细胞 核培育动物的技术体系在两栖类获得了成功。
二、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
是指利用显微注射装置,将一个细胞的核植入于另 一个已经去核的细胞中,以得到重组细胞的技术。通常 所说的核移植,则是指将一个二倍体的细胞核植入于另 一个已经去核的细胞(受精卵或处于MⅡ期的卵母细胞) 中,以得到重组细胞,并使其在一定环境中生长发育, 最后获得新的个体的综合技术体系。
《动物细胞工程》课件

1
2
3
利用动物细胞工程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培育出转基因动物,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转基因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可用于生产疫苗,通过培养动物细胞并表达病毒抗原,制备出高效、安全的动物疫苗。
动物疫苗
动物细胞工程可以用于构建生物反应器,通过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各类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反应器
选择适当的细胞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电融合和激光融合,化学方法有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生物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
诱导细胞融合
通过特定的筛选和鉴定方法,从大量细胞中筛选出融合细胞,并进行鉴定。常用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有荧光染色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
筛选和鉴定融合细胞
技术难度大
动物细胞工程的实施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精细的操作技巧,如何提高技术成熟度和降低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伦理和法律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实践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人道关怀、动物权益保护等,需要在实践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准则。
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970年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动物细胞工程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990年代至今
02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
动物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能力,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
03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选择要进行融合的细胞,通常选择同种或同种的细胞进行融合。
感谢观看
THANKS
基因转移技术
02
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课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2章 第2节
----
“(悟空)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
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
作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现实
原来大圣早 就会这一招
神话
照片中两只可爱的小猴,分别叫 “中中”和“华华”,它们诞生于 2017年,一出生就轰动了全世界, 这是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吗? 在这之前,科学家培育了胚胎细胞 克隆猴,你知道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3)将整个供体细胞注入卵 母细胞中有何优点? 优点: ①对卵母细胞损伤较小; ②保证供体细胞的细胞核 不被破坏,操作方便。
将供体细胞注入 去核的卵母细胞。
供体细胞
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 融合, 供体核进入卵母 细胞,形成重构胚。
优点: ①对卵母细胞损伤较小; ②保证供体细胞的细胞核 不被破坏,操作方便。
③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还能为研究该疾 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相应的药物提供帮助。
(4)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
该技术有望增加濒危物种的存货数量。
三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应用前景:
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 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克隆动物作为生物反 应器,生产医用蛋白
乳腺生物反应器
克隆动物乳汁中含有 人抗胰蛋白酶
牛的卵巢采集卵母细胞),
在体外培养到 MⅡ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动物细胞工程【学习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其应用2、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原理3、简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应用前景4、简述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过程5、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其应用【课前预习】一、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在体外模拟动物体内环境,将动物的 在 的条件下培养,使其继续生长、增殖并维持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2、条件:动物细胞培养的环境条件,包括 ;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可分为 和 。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细胞,一般为 、 或 。
二、细胞核移植与动物体细胞克隆动物体细胞克隆:是将供体体细胞的 与受体 进行人工组合,借助于 的发育能力,经过培养发育成胚胎进而形成个体的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某种动物细胞的 移入 或 动物的 内的技术。
三、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1、细胞融合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 细胞融合为 的过程。
2、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 法(如 )、 法(如 );和 法(如 )。
3、单克隆抗体制备:给小鼠注射特定的 ,从 中分离B 淋巴细胞(即浆细胞)与 细胞融合,经培养,筛选出 细胞,使其在 或 培养,迅速增殖,分泌出 ,即为单克隆抗体。
【共同探究】一、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1、概念: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思考题1】为什么动物细胞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什么成分?用胃蛋白酶行吗?细胞原代培养时可以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也可以用细胞群(团)、组织块培养,经传代培养后,最终都为细胞培养。
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群(团)后容易培养,细胞所需的营养容易供应,其代谢废物容易排出;而用大块组织培养时,内部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都较困取动物 用 酶处理 单个细胞 形成 转入培养液 培养进行 培转移到新培养液中难,因此,这些细胞在体外长时间的生存和生长就较困难。
同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可使得在细胞水平操作的其他技术得以实现。
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
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环境pH为7.2~8.4。
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而胰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活性较高,因此胰蛋白酶适宜用于细胞培养时的消化。
3、动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思考题2】动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有何不同?【思考题3】幼龄与老龄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较,分化程度低的与分化程度高的组织细胞比较,哪一种更易于培养?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细胞的衰老与动物机体的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的年龄有关,幼龄动物细胞增殖能力强,有丝分裂旺盛,老龄动物则相反。
所以,一般来说幼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老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易于培养。
同样,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则增殖能力越强,所以更容易培养。
【思考题4】动物细胞培养要经过脱分化的过程吗?为什么?植物的任何一部分,甚至单个细胞都具有长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但要发育成完整植株,必须先脱分化,脱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任何组织的能力,然后进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一般而言,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经过脱分化过程,因为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发育潜能变窄,失去了发育成完成个体的能力。
要想使培养的动物细胞定向分化,通常采用定向诱导动物干细胞,使其分化成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
【小知识】细胞贴壁、细胞的接触抑制将细胞悬浮液置于适宜环境的培养瓶中培养,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①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
(为什么?)②营养(培养基)。
根据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主要取自、和等;合成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包括多种营养物质如等,合成培养基中仍需加入动物血清,为什么?。
细胞外培养所需营养与体内基本(相同、不同)。
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
③环境条件:温度。
一般与动物的,如哺乳动物多为℃。
pH。
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
气体环境。
O2是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
O2和CO2的含量不仅影响环境的,还直接影响。
【思考题5】为什么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通常要添加血清?血清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激素等,其中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和球蛋白。
氨基酸有多种,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中有些氨基酸动物细胞本身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须由培养液提供。
血清激素有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及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等);血清还含有多种未知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及其他活性物质,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贴附。
因此,细胞培养时,要保证细胞能够顺利生长和增殖,一般需添加10%~20%的血清。
5、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原代培养:是指从培养,一般指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将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培养,这样的培养叫传代培养。
一般说来,细胞在传至10~50代左右时,增殖就会逐渐缓慢至完全停止,这时有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继续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获得不死性,这些细胞已经发生了突变,正在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
【思考题6】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增殖培养基固体:营养物质、激素等液体:营养物质、动物血清等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结果完整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目的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获得细胞的产物或细胞本身,而非动物体。
【思考题7】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
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培养瓶中培养。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2)细胞培养应在含有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
(3)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4)已知基因X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癌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Y,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培养一段时间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基因X在A、B两组细胞中的或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思考题8】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等量的甲、乙细胞,一段时间后,甲细胞数量比乙多二、细胞核移植和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1、概念:动物体细胞克隆:是将供体体细胞的与受体去核卵细胞的进行人工组合,借助于的发育能力,经过培养发育成胚胎进而形成个体的技术。
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是。
【思考题9】为什么不能用单独的动物体细胞发育成新个体,而必须借助于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某种动物细胞的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除内的技术。
方法:显微操作技术2、过程:【思考题10】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是 为了保证 。
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3、意义:克服动物种间杂交障碍、创造新物种;大量复制实验动物;利用异种动物借腹妊娠挽救珍稀动物;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培育新的组织或器官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
【思考题11】下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克隆羊“多利”的主要性状与甲羊一致,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甲羊B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和胚胎移植C .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为重组细胞基因表达提供了细胞内的环境条件D .此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三、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一)细胞融合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 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 法(如 )、 法(如 );和 法(如 )。
【思考题12】杂交细胞是指融合后形成的具有 细胞遗传信息的 细胞。
杂交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膜的融合依靠 等方法,而细胞核的融合在 时形成。
2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收集动物卵巢,采集卵细胞 去除卵细胞的 生出与基本相同的动物 优良品种动物的身体某一部分体细胞(供体)供体细胞 培养 通过 使两细胞融合 将胚胎移入受体母体内激活融合细胞,使其完成 核移植 植入丙羊子宫 发育、分娩 适宜 条件 重组 细胞 甲羊的乳 腺细胞核 乙羊的去核卵细胞 早期 胚胎 克隆羊 “多利”【思考题13】在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用单个的两种细胞来融合吗? 。
为什么?就目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来看,不管是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还是生物的方法,其融合率都不可能是100%。
仅用两个细胞融合,其效率太低,不一定能得到融合细胞。
更重要的是,即使两个细胞已发生融合,但并不一定是研究者期望得到的细胞类型。
目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有价值的应用就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我们以制备单克隆抗体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种类可多达百万种以上,但是每一个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如果仅取一个脾细胞(含B 淋巴细胞)和一个瘤细胞杂交,我们不能确定该脾细胞分泌的抗体是否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若用大量的脾细胞和瘤细胞进行融合,就可以从融合细胞中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意义: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 方法的局限,使 杂交成为可能。
4、应用:动物细胞融合的用途:制备单克隆抗体5、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的方法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诱导手段 物理法:离心、振荡、电刺激等 化学法:聚乙二醇等 物理、化学法:同左生物:灭活的病毒主要用途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种植株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思考题14】过程①的目的是 。
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可以与 结合并进一步发生变化,形成 ,进而被 吞噬消化。
一个B 淋巴细胞只分泌 特异性抗体。
传统的获得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 ,使动物产生抗体。
由于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所以常用 的方法来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