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2.2动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学案
2.2.2动物细胞工程教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教科书《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2章《动物细胞工程》这一节内容的第三课时。
是在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应用的内容。
本节离不开动物细胞培养,也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联系密切。
学生需沿着科学家的思路一步步地分析、讨论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感悟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概念。
2、举例说出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3、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与过程。
四、教法与学法1、采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师的问题串引导,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技术流程、原理以及优点。
2、利用教材习题中的素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本节课将以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新冠肺炎痊愈者捐献血浆”的真实问题创设教学的真实的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抛出疑问。
(1)为什么要号召新冠肺炎痊愈者捐献自己的血浆?这样的血浆对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不能只依靠痊愈者血浆中得到的抗体来治疗病人?以真实问题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核心问题,确定学习主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温故而知新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概念。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
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思考回答。
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教学程序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动物细胞 融合技术的发展简史的介绍教师展示相关科学 发展史,学生学习。
让 学生 感受到科学的发展。
动物细胞 融合技术原理、 方法、意义、应用的学习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概念?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是指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2.1 动物细胞培养(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有哪些类型? 3.什么是细胞贴壁?什么是接触抑制? 4.什么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5.为什么要进行分瓶培养?怎么处理? 6.贴壁生长的细胞,培养过程中两次用
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取动物组织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2.“细胞增殖到互相接触的时候,糖蛋白识别了这种信息,就会使细胞停止分 裂繁殖,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试结合上述解释,举例说明哪种细胞无接触抑 制现象,并阐述原因。 癌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单层细胞
多层细胞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应用
可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症; 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
三、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iPS细胞的应用前景
体外诱导小鼠成 纤维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细胞) 定向诱导分化 多种体细胞
临床治疗人类疾病如: 白血病、帕金森病、阿而 茨海默病等
课堂小结
动 物 细 胞 培 养
营养
分布
成体组织或器官内
成
举例
造血干细胞(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 神经干细胞(神经系统中)
体 干
精原干细胞(睾丸中)
细
特点
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胞
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应用实例
造血干细胞 →
治疗白血病及一些恶性肿瘤放 疗或化疗后引起的造血系统、
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神经干细胞 → 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
动物细胞工程教案

动物细胞工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第三节《动物细胞工程》。
具体内容包括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其应用。
2. 理解并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 教学重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动物细胞培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讲解动物细胞培养的五个步骤,包括取动物组织、剪碎组织、消化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
3.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介绍三种动物细胞融合方法,包括物理法(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4. 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讲解动物细胞融合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
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详细讲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免疫动物、提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融合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剪碎组织消化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2.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免疫动物提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七、作业设计情景:某科研小组欲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单克隆抗体。
请列出制备该单克隆抗体的步骤。
答案:1. 免疫动物,获得B淋巴细胞。
高三生物教案:2-2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教学目的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一一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A :知道)。
重点和难点单克隆抗体教学过程【板书】「动物细胞培养Y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注解】一、动物细胞培养(一)培养液的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区别)J取材:动物胚胎细胞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厂分离细胞1 方法:用胰蛋白酶(二)过程原代培养传代培养10代左右细胞株:40-50代细胞系:无限传代(部分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具癌变特点)(三)应用:1 .生产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2.培养用于移植的组织或器官3.检测有毒物质4.进行生理、病理研究,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例析】.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遗传物质改变的细胞是(A)A .细胞系B .细胞株C .原代细胞D .传代细胞.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区别的是(A)A •培养基成分不同B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D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二、动物细胞融合(一)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1 .相同: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
(如都可用聚乙二醇PEG )2.不同(1)物体细胞杂交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后,还有把杂种体细胞培育成新个体这一步骤。
而动物细胞融合则无这一步。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
(二)最重要的用途一一制备单克隆抗体三、单克隆抗体(一)与血清抗体的区别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细胞通过无性繁殖(克隆)形成细胞群,由它们产生出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血清抗体: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得的抗体,产量低、特异性差、纯度低,反应不够灵敏。
(二)制备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小鼠的骨髓瘤细胞(经过免疫、效应)灭活病毒或PEG (融合后有个筛选问题,易V除相同细胞的融合细胞)v「具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杂交瘤细胞〜I 具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的能力挑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群、继续培养(用选择培养基选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I体内或体外培养单克隆抗体(三)应用1 .对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2.实践中的应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优越性非常明显。
高中生物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第1课时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课件高二选修3生物课件

答案 A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解析
答案
题后归纳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比较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12/11/2021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知识点二 物12/11/202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jìshù)和克隆动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知识梳理
□ 1.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 01 ___细__胞__核____,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 □ □ □ 核的 02 _卵__母__细_胞_____中,使其 03 _____重_组_____并发育成一个 04 _新 __的__胚__胎____, 这 个 新 的 胚 胎 最 终 发 育 为 动 物 个 体 。 用 核 移 植 的 方 法 得 到 的 动 物 称 为 □05
(4)由于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因此最好选用细胞分裂中期的
细1胞2/11/用2021 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数目。
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解析
答案 (1)无菌无毒 氧气和二氧化碳 (2)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 (3)衰老甚至死亡 不死性 降低 减少 (4)中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________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解题分析 (1)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营养物质的供
应、适宜的温度和 pH、无菌无毒的环境、气体环境。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
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前者为细胞代谢所需,后者维持培养液 pH。
12/11/2021
2.2.1动物细胞培养教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动物细胞培养(一)教学目标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2.阐明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思考动物细胞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3.客观分析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以及所产生的效益和风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2)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自学以及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巧妙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义,从而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并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
引入 3D 打印的人造皮肤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以教材“从社会中来”栏目中的情境导入,指出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自体健康皮肤移植时,存在皮肤来源不足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思考问题,判断培养自体皮肤的单个细胞解决皮肤来源不足问题的可行性。
二、合作探究,寻求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安排探究活动——探究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以人体细胞培养为例)。
学生结合内环境稳态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讨论后认为: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且无毒环境、特定的营养条件、一定的渗透压、温度和 pH。
接着,教师向学生呈现如下资料:①开放培养时一般把细胞置于95%空气和5%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中。
氧气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pH。
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为7. 2~7. 4。
②血清中除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激素及多种生长因子等外,还含有多种未知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及其他活性物质,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贴附。
因此,细胞培养时,要保证细胞能够顺利生长和增殖,一般需添加10%~20%的血清。
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培养液中血清、血浆的重要性,以及对相应气体环境的特殊需求。
高中生物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课前预习,检查反馈。
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也称,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常见的诱导因素有、、等。
3.意义:①突破了,使称为可能;②称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③制造。
二、单克隆抗体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 B淋巴细胞的特点:abc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的、并可能。
①作为;具有的优点。
②用于和。
生物导弹:把的单克隆抗体跟、或结合。
二、目标定位,确定重点。
【课标要求】1、说出动物细胞融合原理、过程和方法2、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本节重难点】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三、课内探究,教师点拨。
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方式和过程。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2)方式:a.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b.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c.生物法:灭活的病毒(3)过程:(4)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种间、属间、科间、动植物之间)成为可能。
(5)应用: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造单克隆抗体2.比较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
比较项目 原理方法诱导手段杂交后细胞的名称用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 去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杂种细胞 形成杂种植株 获得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除以上方法,还有生物法 杂交细胞 形成细胞群制备单克隆抗体3.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动物细胞A 动物细胞B杂种细胞AB有丝分裂(膜融合、 质融合)(核融合)多核体诱导融合四、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高中生物说课稿高中生物2.2 动物细胞工程

2.2动物细胞工程一、教学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3.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2.教学难点(1)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三、教学过程有了第一节的基础,学生对本节内容易于理解。
因此,本节教学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
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教学中,可把这部分内容归纳成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2)什么是动物细胞的培养?(3)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第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
关于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可参照教材中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进行讲解,讲解中要注意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这两个概念。
对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则要从学生已有的内环境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个问题,以加深对培养条件的理解。
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克隆动物的教学中,可首先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克隆动物,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随后可向学生提问:克隆动物的方法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吗?然后向学生说明目前动物体细胞克隆是通过核移植技术来实现的,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关于核移植技术发展简史,可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教材中选用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以诞生在我国的高产克隆奶牛为例,来说明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一步步弄清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
对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可结合本节教材“思考与探究”中的有关问题,以及“拓展视野”中的有关克隆羊多利的早衰问题等,让学生讨论。
在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的教学中,可先启发学生回顾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再通过动植物细胞异同点的对比,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出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及方法基本相同,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细胞工程
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同动物细胞培养是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的培养,由此分析、推出培养动物细胞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2.尝试建构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流程。
3.认同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4.简述干细胞的应用;通过探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产生的效益与风险,理性看待生物技术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动物细胞培养
阅读教材43-45页,完成以下内容:
活动1:通过“人造皮肤”事例,概述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活动2:认同动物细胞培养是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的培养,由此分析、推出培养动物细胞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1)分析机体给体内的细胞提供了哪些适宜的条件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动细胞培养实际上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条件进行的培养,你认为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活动3:尝试建构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流程。
(1)依据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初步建构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
(2)根据教材中“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的内容,并结合图2-1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培养前为什么要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②怎样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
③培养一段时间分裂会受阻,这是为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④什么是细胞贴壁、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3)在分析、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流程。
活动4:比较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5:完成[自学检测1]
[自学检测1]
1.判断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表述是否正确。
(1)培养环境中需要O2,不需要CO2。
()
(2)动物细胞培养要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
(3)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
(4)培养瓶中的细胞均需要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分瓶后才能继续增殖。
()
(5)培养过程除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外,还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
2.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 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的年龄有关,幼龄动物的细胞增殖能力,有丝分裂,老龄动物的细胞则相反,所以一般来说,细胞比动物的细胞易于培养。
同样,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增殖能力越强,所以更(“容易”或“难以”)培养。
(2)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时,细胞通常会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现象。
这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活动1:阅读教材46-47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干细胞?它有哪些类型?这些类型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哪些方面的应用?
(2)科学家是怎样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这种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有哪些应用优势?
(3)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你如何看待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产生的效益与风险?
活动2:完成[自学检测2]
[自学检测2]
3.干细胞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是否正确。
(1)干细胞就是从胚胎中分离提取的细胞。
()
(2)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可以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
(3)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是有差别的。
()
(4)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
4.(不定项)关于ES细胞和iPS细胞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B.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可以恢复病人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C.神经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由于iPS细胞可以源于病人自身体细胞,理论上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总结提升】结合本课内容,说说怎样能获得大量的自身健康皮肤?
【巩固达标】
1.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A. 动物细胞融合
B. 单克隆抗体
C. 胚胎移植
D. 动物细胞培养
2.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的是
A.培养基成分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通常需加血清
④温度与动物的体温相近⑤需要O2,也需要CO2⑥需要适宜的pH和渗透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4.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制备原生质体和动物细胞培养时配制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都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这两个过程中所需要的酶依次是
A.淀粉酶和胰蛋白酶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胰蛋白酶
C.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胃蛋白酶酶 D.过氧化氢酶和胰蛋白酶
5.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可以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
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6.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7.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实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
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
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他培养条件均相
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2)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并将它置于含有95% 和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作用是。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
药物实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更。
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处理。
(4)维持细胞生存必须有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
温度多以℃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
(5)已知癌基因X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或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8.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
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
利用上图所
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
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 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乙丙丁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